回覆列表
  • 1 # 契茶書舍

    “以茶代酒”最早典出三國時期東吳國君孫皓。孫皓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暴君,他雖嗜酒如命,最終因酒誤國,卻也成就了一段“以茶代酒”的佳話美談。出處:陳壽《三國志·吳志·韋曜傳》:

    皓每饗宴,無不竟日,坐席無能否率以七升為限,雖不悉入口,皆澆灌取盡。曜素飲酒不過二升,初見禮異時,常為裁減,或密賜茶荈以當酒。

    大致意思是說,孫皓天天大擺酒宴,一擺就是一整天,宴席中人不管能否喝酒,都以七升為必飲限量,如果喝不完,就會被強迫灌完。一直以來,韋曜酒量都不過二升,起初他受到孫皓的特殊禮遇,常為他減少飲酒數量,或者暗中賜給他茶水,用以代替酒水。

    歷史上的“以茶代酒”就是這樣來的。以茶代酒在今天多指不勝酒力卻又盛情難卻,便用茶來代替,以表示禮節。好一個以茶代酒,多溫暖的故事啊,倘若故事就此打住,也算是不完美中的最完美了,但事實往往多與願違。

    後來韋曜失寵,孫皓便強迫他喝酒,常因飲酒不達量而受罰。酒後,孫皓命大臣們互相謗毀,互相傷害,互相嘲弄,互相侮辱,要是誰有過失,或犯孫皓忌諱,便將其殺之。韋曜作為資深重臣,實在看不過去了,委婉地提醒了下孫皓這樣不好啊,孫皓便將他投進監獄,不久被處死。故事到此告一段落。

  • 2 # 漢周讀書

    配圖-《山海經圖贊》嗜酒如命的狌狌

    孫皓,字元宗,孫權之孫,東吳末代皇帝。

    孫權死後,傳位給兒子孫亮。孫亮在位不久,發生宮變被迫自殺,孫亮的哥哥孫休即位。

    孫休臨終之前,遺詔太子孫 (上雨下單,音wān)繼位,以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為顧命大臣,輔佐幼主。二人覺得太子年幼,就改立“長君”——二十三歲的孫皓為皇帝。

    孫皓剛上臺時,表現還不錯,詔命開倉賑貧,撫卹百姓,但不久就開始表現出昏庸殘暴的本姓。

    孫皓嗜酒如命,他自己酒量很大,每次和大臣們聚餐,一喝就是通宵達旦。孫皓規定,群臣無論酒量大小,統統得喝下七升。

    誰要是喝不下去,孫皓就會派人武力解決,按住腦袋,撬開嘴巴,強行灌進肚子裡。大臣韋曜不勝酒力,酒量小,最多能喝兩升酒。孫皓很照顧韋曜,常暗中命人用粗茶代酒。

    “以茶代酒”典出《三國志》:“皓每饗宴,無不竟日,坐席無能否率已七升為限,雖不悉入口,皆澆灌取盡。曜素飲酒不過二升,初見禮異時,常為裁減,或密賜荈[chuǎn]以當酒。”

    孫皓為何單單照顧韋曜呢?因為韋曜原本是孫皓老爸南陽王孫和的師父,因這層特殊關係,孫皓才格外開恩,讓韋曜以茶代酒,緩解不勝酒力的尷尬。

    終日沉湎酒色的孫皓,動輒以殺戮大臣為樂事,大臣可謂人人自危。耿直的韋曜認為長此以往“外相毀傷,內長尤恨”,勸孫皓要有所收斂,避免引發眾怒。

    頻頻的勸諫,終於把孫皓惹煩了,詔令將韋曜關進監獄,不久將其殘忍殺害。

    七年後,吳國被西晉所滅,孫皓被俘,受封洛陽,四年後病死。

    孫皓雖因貪酒而誤國,卻也留下來“以茶代酒”的典故。

    《山海經圖贊》中的狌狌,天生警覺卻因為嗜酒而招災,一看到酒罐聞到酒香就邁不動腿,常常因此落入獵人的圈套。

    狌狌貪酒,誤得是自己;孫皓貪酒,誤得是國家!

    僅此區別。

  • 3 # 有書共讀

    從古至今,華人的社交往往離不開飲食和飲酒。對於華人來說,也一直有“無酒不成席”的飲酒文化。

    的確是這樣,就是現代人因為什麼事而在一起聚餐,如果不來點酒,還真是感覺不盡興。

    喝酒雖然痛快,但是對於一些由於某種情況而不能喝酒的人,他們又需要敬酒或是主人給自己敬酒,而需要喝酒的時候。他們往往舉起茶杯說,“我以茶代酒”類似這樣的話。

    雖說這是現代人經常說的,但是它卻不是現代文化的產物。“以茶代酒”是源於三國時期吳國的君王孫皓。那這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故事呢,來和有書君一起來看看吧!

    孫皓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君王,他的爺爺是我們所熟知的大名鼎鼎的孫權。今天這個“以茶代酒”典故的主人公就是孫皓。

    孫皓其實也算是一個出了名的暴君,但是他在剛登上王位的時候,還算是一個不錯的君王。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剛當上君王的時候,估計也是想做一個明君,所以他體恤民情、開倉賑貧,還算是做了不少好事,也算建立了一定的群眾基礎。

    但是君王畢竟是君王,他可以說是榮華富貴於一身。他的生活肯定是與普通人所不同的,可以說他大權在握,真是想要怎樣就怎樣。酒池肉林、歌舞昇平、尋歡作樂,他也是不落俗套地天天享受著。

    這樣的生活擱誰都容易陷進去,這需要有一定的定力才不會深深地陷進去而不能自拔。但是孫皓偏偏是一個沒有定力的主,所以他很快地就過慣了這種奢侈的生活,變得開始不理朝政,專橫殘暴,沉迷酒色,荒淫無度。而且還動不動就給人動刑,砍人家的頭。

    這時的孫皓還派遣特務,大搞恐怖統治,整的朝臣是人心惶惶。而且他發現輔佐他登基的兩個顧命大臣也開始嫌他性情粗暴,並且也嫌他嗜酒如命,流露出後悔立他為君的意思。

    這個孫皓並不感恩於他們二人兢兢業業的輔佐之情,而是立即收押他們,並且實行流放。

    更為兇殘的是,他最後派人在途中追殺他們,並且誅滅了他們三族,真的是相當地殘暴。

    殘暴的孫皓是特別地嗜酒,他是天天地擺酒設宴,而且還強邀群臣們來作陪。作陪還不夠,還要求每人必須喝七升。

    他可不管你會不會飲酒,必須都得喝,還要碰杯大飲,每杯必須要見底不可。大家都知道他的品性,一不高興就殺人,所以誰敢違命不喝啊!

    就這樣,整的每次席間是一片狼藉,群臣們都七倒八歪的。

    有醉吐不止的,有酣睡不醒的,還有各種醜態百出的。孫皓每每看到這樣的情形,總是要開懷大笑,這不是昏君是什麼,赤裸裸的一個昏君。要說七升那真是不少,雖說古代酒的度數沒有現代這麼高,但是喝這麼多,也真是太難為人了。

    但是這麼一個昏君,卻對一個人相當地照顧,這個人就是韋曜。韋曜原來是孫皓父親的老師,擔任太傅。

    因為是父親的老師,地位比較特殊,所以孫皓也相當地照顧他。

    韋曜這個人酒量不行,最多隻能喝兩升,所以孫皓就秘密地賜給他茶。所以說,在韋曜每次喝酒的杯中,都是和酒漿顏色相近的茶湯。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以茶代酒“典故的源泉了。

    雖說孫皓是很照顧韋曜,但是韋曜這個人是個很忠誠耿直的人。

    因為孫皓的照顧,所以韋曜就更想好好地幫助孫皓。於是他經常勸諫孫皓,不要在酒席上讓侍從去嘲虐大臣,這樣長期下去,不僅破壞了朝臣的形象,更是滋生了他們內心的仇恨,這樣下去可是很危險的。

    不僅如此,韋曜還奉命譜錄孫皓父親的事蹟,但是因為韋曜秉筆直書,寫了一些他見不得人的醜事,所以大大地觸怒了孫皓。最後韋曜被孫皓下令殺害了。

    看來被賜予“以茶代酒”的韋曜也是逃脫不了悲慘的命運。

    “以茶代酒”這麼典雅的一個詞,竟然發生在一個暴君身上,是不是讓人很大跌眼鏡。當然孫皓這個暴君最後也沒有好下場,弄了個國破家亡。酒這個東西,說好也好,說不好也真是誤事。

    孫皓用酒這樣折騰他的臣子們,讓臣子們百態盡出,這酒也真是禍害了,孫皓的吳國不亡才怪。

    孫皓雖做的好事不多,但是“以茶代酒”這事,還真不得不說也算是一件美談,而且它還流傳到了現代。

    其實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過度飲酒,都容易讓人失去控制,容易做出不合乎常理的事情,最終會導致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

    所以飲酒要適量,如果實在不能飲酒,我們也可以學學古人,“以茶代酒”也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賽中如何處理合作與競爭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