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東早春
唐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譯文
為詩人喜愛的清新景色,正在這早春之中。綠柳枝頭剛剛露出幾顆嫩黃的柳眼。
若是等到長安城中花開似錦之際,滿城都是賞花郊遊之人。
註釋
城:指唐代京城長安。
詩家:詩人的統稱,並不僅指作者自己。清景:清秀美麗的景色。
清:一作“新”。
新春:即早春。
才黃:剛剛露出嫩黃的柳眼。
勻:均勻,勻稱。
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建於秦代,漢武帝時加以擴充,為漢宮苑。詩中用來代指唐朝京城長安。
錦:五色織成的綢綾。
俱:全,都。
看花人:此處雙關進士及第者。唐時舉進士及第者有在長安城中看花的風俗。
賞析
此詩抒寫作者對早春的熱愛之情。全詩構思巧妙,雖只有第二句實寫春色,而描寫春色又只以柳芽一處而概括早春全景。後半段雖寫仲春觀花的慣常盛況,實際卻更加反襯早春的獨特與詩人的慧眼。
此詩寫詩人對早春景色的熱愛。前兩句突出詩題中的“早春”之意。首句是詩人在城東遊賞時對所見早春景色的讚美。這裡有兩層意思,既是表明,為詩家所喜愛的清新景色,正在這早春之中;同時也表明,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發詩家的詩情。一個“清”字用得貼切。這裡不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喜人,也兼指這種景色剛剛開始顯露出來,還沒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環境顯得很清幽。
第二句緊接第一句,是對早春景色的具體描繪。早春時,柳葉新萌,其色嫩黃,俗稱“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籠統地寫柳葉初生,雖也是寫“早春”,但總覺得平淡無味。詩人抓住了“半未勻”這種境界,使人彷彿見到綠枝上剛剛露出的幾顆嫩黃的柳眼,那麼清新宜人。這不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風姿勾畫得非常逼真。生動的筆觸蘊含著作者極其歡悅和讚美之情。早春時節,氣候寒冷,百花尚未綻開,唯柳枝新葉,衝寒而出,最富有生機,最早為人們帶來春天的訊息。寫新柳,恰好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徵。
上面已將早春之神寫出,如再作具體描繪,必成贅疣。下聯用“若待”兩字一轉,改從對面著筆,用芳春的穠麗景色,來反襯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建於秦代,漢武帝時加以擴充,為漢宮苑。詩中用來代指京城長安。繁花似錦,寫景色的穠豔已極;遊人如雲,寫環境之喧嚷若市。然而這種景色人人盡知,已無新鮮之感。此與上聯,正好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反襯出作者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
此詩納清極、穠極之景於一篇,格調極輕快。詩篇特從“詩家”的眼光來寫,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種創作見解:即詩人必須感覺銳敏,努力發現新的東西,寫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複那些已經熟濫的舊套。
城東早春
唐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譯文
為詩人喜愛的清新景色,正在這早春之中。綠柳枝頭剛剛露出幾顆嫩黃的柳眼。
若是等到長安城中花開似錦之際,滿城都是賞花郊遊之人。
註釋
城:指唐代京城長安。
詩家:詩人的統稱,並不僅指作者自己。清景:清秀美麗的景色。
清:一作“新”。
新春:即早春。
才黃:剛剛露出嫩黃的柳眼。
勻:均勻,勻稱。
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建於秦代,漢武帝時加以擴充,為漢宮苑。詩中用來代指唐朝京城長安。
錦:五色織成的綢綾。
俱:全,都。
看花人:此處雙關進士及第者。唐時舉進士及第者有在長安城中看花的風俗。
賞析
此詩抒寫作者對早春的熱愛之情。全詩構思巧妙,雖只有第二句實寫春色,而描寫春色又只以柳芽一處而概括早春全景。後半段雖寫仲春觀花的慣常盛況,實際卻更加反襯早春的獨特與詩人的慧眼。
此詩寫詩人對早春景色的熱愛。前兩句突出詩題中的“早春”之意。首句是詩人在城東遊賞時對所見早春景色的讚美。這裡有兩層意思,既是表明,為詩家所喜愛的清新景色,正在這早春之中;同時也表明,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發詩家的詩情。一個“清”字用得貼切。這裡不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喜人,也兼指這種景色剛剛開始顯露出來,還沒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環境顯得很清幽。
第二句緊接第一句,是對早春景色的具體描繪。早春時,柳葉新萌,其色嫩黃,俗稱“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籠統地寫柳葉初生,雖也是寫“早春”,但總覺得平淡無味。詩人抓住了“半未勻”這種境界,使人彷彿見到綠枝上剛剛露出的幾顆嫩黃的柳眼,那麼清新宜人。這不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風姿勾畫得非常逼真。生動的筆觸蘊含著作者極其歡悅和讚美之情。早春時節,氣候寒冷,百花尚未綻開,唯柳枝新葉,衝寒而出,最富有生機,最早為人們帶來春天的訊息。寫新柳,恰好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徵。
上面已將早春之神寫出,如再作具體描繪,必成贅疣。下聯用“若待”兩字一轉,改從對面著筆,用芳春的穠麗景色,來反襯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建於秦代,漢武帝時加以擴充,為漢宮苑。詩中用來代指京城長安。繁花似錦,寫景色的穠豔已極;遊人如雲,寫環境之喧嚷若市。然而這種景色人人盡知,已無新鮮之感。此與上聯,正好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反襯出作者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
此詩納清極、穠極之景於一篇,格調極輕快。詩篇特從“詩家”的眼光來寫,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種創作見解:即詩人必須感覺銳敏,努力發現新的東西,寫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複那些已經熟濫的舊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