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西平

    相傳正月十三是首個《楊公忌日》,俗稱楊公日,幹啥啥不利。不宜開業,不宜喜慶之事,這種現象在我們農村流傳至今。

  • 2 # 煩惱飯桶

    我的家鄉附近有一座陶公廟,它坐落與瀏陽河畔,始建於南北朝時期梁天監年間,距今已經一千五百多年。相傳兩晉時期大將陶侃的孫子陶淡喜好修道養生之術,他與侄兒陶煊專心求道,相傳他們叔侄在此“羽化登仙”,後人在此建立廟宇供奉他們的“肉身”,並稱將他們叔侄二人稱為“陶公菩薩”。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是兩位陶公菩薩的生日,我們這裡這兩天都會舉行盛大的廟會,每年來朝拜的香客數不勝數,他們中有的人甚至是從外省慕名而來。以前陶公廟廟會時,會在當地搭上戲臺子,長沙的花鼓戲團會為大家帶來各種本地戲曲。廟會開始的時候,會有舞龍和舞獅助興,鞭炮齊鳴,人聲鼎沸,真有一番“車如流水馬如龍”的氣氛。

    每年的正月十三,因為正是春節期間,所以廟會更顯得盛大,尤其是近幾年來,年味越來越淡了,參加廟會成了周圍人們最為津津樂道的事。長長的榔梨街道上聚集了本地和外地的小攤販,各種各樣的的民俗飾品、中醫藥品、本地特色小吃、美食、衣服等等讓遊客們應接不暇,不僅讓遊客們大飽口福,也讓他們感受到當地新年的熱烈氣氛。尤其是現在的榔梨鎮在政府的號召和支援下,打造了古鎮式一條街,使遊客一進入鎮上就感受到古香古色的民俗風情,也使香客們感受到“陶公菩薩”家鄉的純樸與美好。

  • 3 # 萬馬奔騰running

    回答:正月十三是劉猛將軍(蟲王爺)延辰,上(試丿燈日,關公升天日。忌在室內動土,忌栽種,移徏,宜祭祀,掃舍,理髮…,劉猛南宋抗金名將,被奪去軍權後做了地方官整頓田畝,治水患,驅蝗蟲有功,被宋理宗封號楊威侯,死後做了蟲王神,此日官方要進行祭祀,民間還要舉行熱鬧的迎神賽會。劉猛是甘肅靜寧人,著名的八字軍統帥。大破金兀朮的“鐵浮國"和柺子馬,取戰功被秦檜排擠。

  • 4 # 童宏倉

    青化鎮北街,過去人"北廟",這裡曾經有個玉皇閣,金碧渾煌,雕樑畫棟,周圍還有五六個廟,小有規模。

    據傳說,在宋時期,青化有個富家秀才進京趕考,回到家裡,家鄉遭遇嚴重的旱災,糧食顆粒無收,老百姓外出討飯,景象十分淒涼。於是他決定修建玉皇閣,乞求上天來保佑大家平安,建成以後,果然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從此,每年正月十三,這裡香火不斷,祭拜的人絡繹不斷。

    解放後,政府當做文物曾經保護和修繕過,在文革時期,紅衛兵破四舊,破除封建迷信,玉皇閣被毀掉,只留下兩座廟堂,在建青化"

    中學的時候,被用做教室,供孩子們學習。我現在還記得在這裡上初中的情景,開始在學校住宿,晚上睡的是麥草鋪。吃的是幹饃饃,能喝上一茶缸開水就不錯了。

    現在連學校也搬走了,人們似乎把玉皇閣給忘了,年青人根本不知道青化鎮1有過玉皇閣。

    今天的青化鎮基本上現代化了。環境優美,交通發達。設施先進。人民富裕安康。

    正月十五,有大型火社火表演,放煙火表演,大型廣場舞蹈會演,人們喜氣洋洋,興高彩烈地走進新的一年。

  • 5 # 殘月西垂

    1.燈頭生日 在正月十三有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被稱為“燈頭生日”。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

    2.

    滾龍燈 繁昌荻港鎮春節玩滾龍的習俗已傳承了一百多年,一般為期四天。每年正月十三日為試燈...

    3.

    扎彩燈 正月十五鬧花燈,一般要從正月十三紮彩燈開始。老北京的年禧歌謠有“十一嚷喳喳,十二...

    4.

    吃湯圓 “上燈圓子落燈面,正月十五過小年。”是揚州人的又一舊習俗。正月十三晚上全家吃湯圓...

    5.

    祭祀關公 在西安長安區農村有這樣一種習俗,每年正月十三這天,要祭祀關公。而祭祀關公所用

  • 6 # 天籟琴音5885416

    首先說說我們這裡的民間風俗。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是過小年。

    正月十三晚上要試燈在沒電的年代,每戶人家晚上都要試門燈。有用竹子和蘆杆扎的燈籠,上面繪畫各種圖案,也有用馬燈代替的。是玩龍燈的序幕。

    正月十三晚上同時也要做粑粑。做粑粑的工藝很複雜。首先要選優質粳米加少量糯米,浸泡一段時間再瀝乾。用碓窩、碓椎(大多數人不認識,也叫不出這個千年石具的名字)把米舂成粉未,再用細籮篩過成細面,晾乾備用。舂米是一個力氣活。

    粑粑的餡是採用雪霜後的油菜、和薺菜。香乾切碎,臘肉跺碎,加上調料拌制,炒至六七成熟做餡,其獨特的自然香味,集天地之精華。

    晾乾的米麵放鍋裡炒香,加開水拌勻揉團,捏皮包餡。

    蒸制時在鍋裡放水燒熱,水線上貼粑粑,一個挨一個壘加,大火燒開,紋火慢烹。其工藝複雜,蒸熟出鍋的底殼焦香,皮薄肉粘餡香。人們常說:新媳婦誇不誇,就看十三做粑粑。

    正月十三做粑粑的歷史與典故:

    五百多年前,明朝景泰年間。發生“奪門之變”之後。英宗復位稱帝,偏信饞言,廣滅功臣。連出使瓦剌接回英宗的使者李實也沒放過。被按“橫行鄉里”的罪名抄家,免官。雖然最後平冤復職,但李實還是不參朝政移居歸隱鄉田。寫了《蜀語》《虛庵傳》等等很多作品流失了,也有被政治燒燬的。民間只有口口相傳。

    粑粑寓意巴貼的意思!是鄉鄰之間愛的傳遞。記憶中每逢正月十三晚上,就有很多叫花子,有外村來的,口語“巴一點吧……”有的給一個或二個粑粑。那是窮的揭不開鍋了才有的。人們就是這樣互助的,現在沒有了。

    做粑粑時最後都有三個粑粑不放餡的,是實心的(隱喻“實”心)。供在灶神位前,明喻“堵田漏”。(在秧苗田埂草叢裡,常有魚鱉蝦蟹打洞,把秧田的水放幹了,秧苗就會枯死,而表面上還找不到漏點)。

    正月十三做粑粑,這是肥東地方的風俗,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才有的。(據說江蘇還有的地方做這樣的粑粑,但無法考證)平常沒有人做,市場也買不到。有的人吃遍全世界的美食,卻沒吃過肥東正月十三的粑粑。吃過家鄉的粑粑,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在記憶裡留下鄉情,人情的味道!

    一方水土,一方風情。分亨春節裡的人文故事,說說你們那兒的風俗吧。

  • 7 # 智慧人生9100

    正月十三老家,傳說中的楊公忌日,黑道日,不出門。傳說古時有個書生名叫楊長根正月十三不聽老人之言,上京趕考,中途路得病死在張家店,死後未喝孟婆湯,後投胎到宋家莊,給宋莊主唯兒,因記得前世之事,生下就會說話,十三歲考中新科壯元,放不下前世事回到前世家中,後父趕到兩下爭奪兒子,皇上特賜楊家媳婦生下姓楊,宋家媳婦生下姓宋,所以後世傳說正月十三不能出門。

  • 8 # 側身天地我蹉跎

    我們老家習俗,正月十三是"楊公祭",是大凶之日。一般有什麼重大活動都會避開這一天,這裡邊還有個典故。

    相傳古時有一個楊公,他有十三個兒子。心裡有點發漂,一天放出狂言,我有十三個兒子,一個月死一個還剩一個養老送終的呢!這話傳道了聖人的耳朵裡,聖人有意教訓他,就把下一年編成了十三個月(古時沒有公曆,只有農曆)的閏年。這樣從正月十三這天,楊公的大兒子就突然暴死了。二月的十三死了二兒子,以次類推每月的十三死一個,一年過完楊十三個兒子一個沒剩。從比,人們視每月的十三是大凶之日,稱為"楊公祭"正月十三是每年的第一個大凶之日,從古代延續至今。無獨有偶,西方也有視十三為不吉之日的說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每天睡覺前鍛鍊一個小時睡覺前幾小時鍛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