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宜海中學生學涯規劃
-
2 # 鳴人給路飛上課
我也當了幾年班主任,我說說我的做法,我認為做一個班主任,應該有“三心”。
第一,細心。這是班主任的基本功,作為班主任應該在最短時間內熟悉班裡的每一個學生,知道每一個學生的名字,他們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每個宿舍的具體情況。每個學生的性格,心理,家庭等都要了解。除了這些,對班裡的任何細微的情況,班主任都要細心。比如,有一次,我發現兩個學生的桌子距離很遠,同桌不應該有這樣的距離,我覺得這裡有問題,我把這兩個學生叫出去了,原來,兩個人鬧矛盾。
第二,愛心。這是每個老師的基本底色。對學生的愛心不是沒有底線的寬容和妥協,而是,愛在細微之中,對學生的愛,不是老師喊口號喊出來的,是老師一件事一件事做出來的。比如,流感時,班主任給每個學生買板藍根,中秋節給學生買月餅。
第三,平心。平心是公平之心。作為班主任如果厚此薄彼,出爾反爾,是不可能帶出好學生的。班主任對班規的執行必須公平公正,該怎麼罰就怎麼罰,不要說,他學習好,不罰了,她家裡條件好,不發罰了,這樣的話,一來二去,班裡就亂了套了。必須公平公正。
當然,做班主任是門藝術,需要在一線長期摸索。
-
3 # 中小學康文助學課堂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是核心力量。一位優秀的班主任可以造就一個積極、團結的班集體,固然會造就一批批優秀學生。因此,一位優秀班主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呢?現在談談我的想法。
一、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這包括上課的課堂紀律、課間的活動秩序、以及良好的教室衛生,有了好的紀律和學習習慣,坐在乾淨整潔的教室裡學習,學習效率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二、樹立良好的班風。
組織學生做好班裡的輿論宣傳和牆面板報宣傳,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氣氛。有了良好的班風,日常教學和開展教學活動都會變的順利一些。
三、培養一批得力的班幹部。
想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只靠班主任是不夠的,所以的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注重班幹部的培養,時常組織活動或分配任務提高班幹部的管理能力和執行能力,以便於班集活動和教學活動的良好開展。
四、及時溝通。
不僅包括班主任與學生之間、也包括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之間,和領導以及家長之間的溝通,有了良好的溝通,才能保證教學工作更加順利、有序進行。
五、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教師為人師表,班主任更是如此,在日常工作中,好的心態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而且班主任還是整個班集體的引導者,一舉一動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學生,所以,良好的心態很重要。
六、時常反思。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作為一名老師就更應該時常總結,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和教學工作,發揚優點,改正不足,讓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得到進一步地提高。
-
4 # 張中山
我做了一個班主任三維立體課程,僅供參考。如果需要詳細探討,可以聯絡我。
一、提升班級凝聚力,打造班級靈魂。
尋求提升班級凝聚力的有力抓手,構建班級特色文化。班名,班徽,班訓,班歌,組織構建,班級公約,誦讀、分享、Sunny學堂、班會等系列活動,思考為什麼做,做什麼,怎麼做?努力構建助推良好班風及校風形成。
二、發展每名學生,培養獨立人格。
基於每一個生命,發展每一個生命,成就每一個生命,讓每一個生命靈動飛揚。為每名學生髮展提供平臺,幫助每個孩子找到存在點、閃光點、進步點、成功點,點燃其激情,激發其潛能,啟用其思維,激勵其篤行。
以“國學文化”為底色,在“五美”教育(追求美、鑑賞美、發現美、創造美、傳播美)引領下,勵學日新——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做人,日新月新,逐漸養成良好習慣,養成成長型思維,實現“自學自勵,自主有為”這一目標。
為每名學生建立健全成長檔案(成長相簿)——認識自我、設計自我、砥礪自我、超越自我,記錄成長,化解成長的煩惱,增添成長的喜悅,歲月留痕,留下最美麗的成長回憶。
三、學會關係處理,讓班級管理更有力量
第一,處理好與學校理念的關係
作為班主任應該領會、貫徹學校的辦學理念,同時結合自己的實際、班級的實際,構建班級特色文化,且為學校理念發展助力。
第二,處理好與科任教師的關係
與科任教師(生活老師)定期溝通,常態溝通,更加全面瞭解班級與學生,充分掌握學情,與科任老師構建班級共同體,既能聽取意見,又能把自己的想法傳遞給科任老師,形成教育合力。
第三,處理好與家長之間的關係
以一顆父母之心,想家長之所想,急家長之所急,平等溝通,無障礙溝通,既聽取家長意見,又要引領家長,打造好三位一體教育,實現老師、學生、家長共同成長。@教育話題
-
5 # 蠟炬成灰也枉然
作為一個二十多年的班主任,關於怎樣做好一個班主任,我從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方面談談我的體會。
班主任的工作繁雜瑣碎,從學習到健康,從生活到安全,從小考到高考,面對重複的工作,難免會出現厭煩情緒影響正常的工作,所以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第一點,認同職業幸福。許多教師不願意擔任班主任,原因多方面的,隨著學生獲取資訊渠道的增多,思想變得複雜起來,違紀現象層出不窮,對班主任職業產生恐懼感。我卻很喜歡班主任,因為它能夠撫摸學生的心靈,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能夠做學生成長的營養師,能夠與學科教師交流增進同事的友誼,能夠實現學校與家庭社會的溝通,增強社交能力。
第二點,抱有寬容之心。年輕的時候管理學生非常嚴格,對於學生犯錯進行狂風暴雨似的批評教育,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學生還會出現逆反心理,導致師生關係很不好。現在慢慢的明白了,面對問題學生,我學會了寬容,認識到犯錯誤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特殊權利,是他們成長道路上的鋪路石,所以要理解尊重他們,給予他們反思的時間和改過自新的機會。
第三點,加強職業道德修養。要透過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第一,讀專業方面的書籍,不斷了解教育教學最新動態,以及前沿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理論,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第二,利用網路研修走進教育網站,學習育人智慧。第三,向身邊的優秀班主任學習他們先進的經驗,聆聽他們的諄諄教誨。
回覆列表
現在班主任真的很難當,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有三個難度階梯。個人覺得小學是孩子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機,嚴字當頭。初中上半部分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認識初期,要善於引導,多一些課外集體活動,跟孩子互動交心,耐心記錄好每個孩子的每個周的學習、情緒、成長變化,每個環節,在家長群裡取得家長的支援,選拔強有力的家委會隊伍。下個週期家庭教育差的孩子逆反週期就來了,並且來勢洶洶,苗頭一來趕緊壓制,不然班級就有失控的危險。
要我這些年接觸最多的是高中班主任,正值孩子逆反期,因為我做藝考教育培訓與諮詢,接觸的多數都是普通高中和民辦高中的班主任,孩子的學習成績都在300-400左右,想把他們送入本科,我的經驗就是這些孩子進入我們培訓學校後,讓年輕的班主任融入他們,每個班配備兩名碩士研究生導員,然後逐步潛移默化的給他們洗腦,孩子和大人一樣,要看他們的圈子,看他們身邊是一群什麼樣的人,要相信透過正確引導,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大,孩子的自我改變能力驚人。當然高中可能沒有這方面配備,有的學生已經無法讓老師正常交流,這都是初中階段教育的斷層,需要班主任透過一對一談心的方式來彌補,班裡這樣的學生過多,會耗費老師很大的心血,並且不一定效果顯著。我一直反對有的家長到了初中還讓孩子學習那麼多藝術愛好,如果不是在某些方面很有天分,初中階段以學習為主,很多愛好到了大學會從新認識,從零開始。
最後當好班主任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更要有支援你幫助你的家委會和全體家長,這才是最重要的。
個人觀點,如有不當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