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歲孩子總是喜歡宅在家裡,怎麼辦?
1
回覆列表
  • 1 # 好爸媽學習圈

    根據您簡短的敘述,做以下分析。

    1、 內向氣質型別:首先,如果孩子真如幼兒園老師所說是個內向的大男孩的話,那麼我們要認識到內向孩子的特質。在艾森克個性問卷對典型的內向性格描述中提到內向的人喜安靜,離群,內省,喜歡獨處而不喜歡接觸人。性格內向或者外向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都有相應的優勢與缺點,所以我們還是要正確看待,不要一心認為孩子願意與他人交好、活潑等就是好的。

    2、 排查自閉症:其次,我覺得您觀察孩子,是否一直都是不和他人交流的?和您或爸爸的交流是什麼樣的?只是要求你們在身邊即可,自己玩自己的,還是會和爸爸媽媽有互動,在遊戲中有聯結?如果孩子對所有人都不理睬,即便父母在,也只是簡單的安全感需要,那麼您要注意一下孩子的語言、行為等,看看是否與其他同齡孩子有異常表現,進行自閉症的排查。

    3、 教養環境與態度:那麼,我們還要反觀一下作為家長,平時對孩子的教養態度和孩子接觸的環境。平時在家裡是誰主要負責孩子的撫養問題呢?爸爸媽媽多久會帶孩子出去玩呢?是隻有周末有時間,平時基本在家和鄰里的叔叔阿姨、小朋友基本無交集?還是每天都會到社群內和鄰里小朋友玩呢?有時,可能因為我們沒有在孩子需要發展交往能力的時候為其做好環境的準備與支援。那麼我們就可以多為孩子創造他需求的環境條件,讓其能自主發展。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在進入新的換進適應程度與速度也是不一的。在問題敘述中,我並沒有看到父母以及其他主要撫養人對孩子的教育態度是怎麼樣的。是事事都要擔心會對孩子不好,事事家長的干預都走在孩子嘗試之前,甚至根本不會讓孩子去嘗試我們認為不能做的一些事情呢?還是在不涉及安全、社會基本常規、道德的基礎上,儘量讓孩子去嘗試呢?或者是家裡主要撫養人之間的教育態度是不統一的,有嚴格型的,有放縱型的?往往家長過度保護會讓孩子失去探索、發展的能力和願望。而且教養態度的不一致,也會給還沒有形成判斷能力的孩子造成誤導,他不知道誰對誰錯,一片迷茫,不知該如何處理那麼有時就會採取躲避、不處理。

    4、 創傷。孩子一直是這樣不喜和他人交流,包括同齡孩子、或者親戚朋友?還是在某一個時間點開始的?是不是在以往發生過什麼事情,對孩子產生了創傷?因此讓他害怕與他人交往?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要分析什麼事情,對孩子產生了什麼樣的心理創傷,然後有針對性的引導。

    5、 父母的交往模式:平時父母和親戚朋友的交往是怎麼樣的呢?很少?還是算活躍?父母是孩子在後天學習模仿的首觀者,父母與他人、社會的關係形態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會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所以,透過您簡短的敘述,孩子目前呈現的問題不可單一分析,要全面的來看,最重要的是,家長放鬆心情,找出問題的根本,是我們家長的問題調整我們家長自己,的確是孩子在成長中的問題我們再引導孩子。如有需求再聯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根k線圖的具體含義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