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沐沐媽愛分享

    語言混淆期是孩子必經的路

    面對孩子語言混淆期的種種表現,我們首先要告訴自己的是接納

    因為這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語言學習的必經之路。這已經被髮展心理學和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研究,說透了的事情,只是細化到每一個孩子的話,它的過渡時間長短因人而異。

    為什麼要先從接納的角度去看孩子混淆期的事情呢,因為不同的出發點和觀看視角,會影響到我們是如何去看待孩子的行為偏差

    孩子口齒不清、發音混淆、表達紊亂的時候,我們容易“心裡特別急”。當一個人一天到晚,都在面前講錯各種方位詞、名詞和代詞,我們需要一邊揣測一邊迴應的時候,這個過程也是讓人焦躁不安的,也總會不由自主地想“孩子怎麼了?”,“我怎麼做才能把孩子糾正過來?”

    這樣急迫地“教”的結果,是 孩子在那段時間裡突然變得“不敢說”,他每說一個詞,就會抬頭撇著眼睛,怯生生地看著我們,發音如蚊子一樣大,他需要“確認”和“肯定”,才有勇氣繼續說下去。

    您回憶下,再孩子發言過程中,是否有這種情緒傳遞給孩子了呢?

    正因為孩子的語言混淆期,其實也和學翻身、學爬、學走這些基本技能一樣,孩子需要努力很長的時間。可能一開始的姿勢不夠好,但只有慢慢在實踐中,孩子才能獲得完善自己技能的機會,所以語言混淆期,是孩子語言能力發展過程中,再正常不過的“過渡期”。

    這個方法聽起來比較“佛系”,但是卻非常有效。和孩子說話,不是“教”孩子如何發音、如何拼讀,就是簡單的對話,也讓孩子可以傾聽和觀察到成人的說話方式。

    舉個例子:我們現在要準備去樓下散步,我今天想穿一個黃色的裙子,你選了一個綠色的褲子,我覺得黃色和綠色都像是春天的顏色。

    可以想象一下你說話的場景,一定是自然的,無論你面對誰,都能說一樣的話,不是為了孩子特地準備的。

    提供鼓勵式的表達支援

    先對孩子說話的內容表現出興趣,再結合語言情境進行正確引導。這個方法既能夠幫助孩子去改善語言上的混淆,也能夠打通孩子的情感聯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任何的想法,都是能夠得到認真的重視。

    總結

    給孩子時間,讓孩子自己去糾正錯誤,這句話並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

    我們和孩子的溝通目的,是讓孩子即便處在語言混淆期,也擁有談話和溝通的自信,所以比起關注發音吐詞的細節,我們更需要專注在和孩子的對話內容,一字之差往往有天差地別的影響。

    我們如何去看待錯誤本身,不僅影響了孩子的行為,更深層的在影響孩子如何去看待錯誤的視角。我們的孩子遠遠不具備像成年人一樣自我消化、辯證思考的思維能力,他們是依賴我們給予他們的思維方式,來形成自己最早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唯有透過真誠的對話,有意識地加強對話的延展度,才能讓孩子在完整、自然和輕鬆的環境下,真正產生從容對話的勇氣。

    --

  • 2 # 酒泉老聶

    搞不清為什麼要剪孩子舌頭呢?

    有些事兒是急不來的,孩子無罪。

    學得早,不一定以後學得好。

    我的體會是,有些東西孩子學得早,厭倦、排斥的也早。

    還是耐心地靜待花開吧!

  • 3 # 手機使用者6099495092

    聽著都嚇死了!疼死了!2歲多不會說話一大票人,可能平時家人沉默寡言,不常和孩子說話,或發育慢,或方言比較難學。去醫院看看,排除下身體原因,搞清楚怎麼回事,不要殘害身體。多和孩子聊天講故事,鼓勵孩子表達。

  • 4 # 親愛的週末

    看到這個問題,心頭一驚,到底多大仇啊。

    首先要排除疾病的問題,比如自閉,比如其他遺傳性的疾病。如果都排除的話,剩下就是家長們要做的了。

    1 反覆不停的同孩子輸入詞彙,儘量減少孩子看手機看電視的機會,家長不斷重複詞彙引導孩子來張嘴。

    2 多帶孩子去戶外,輸入新鮮詞彙,去看去聽去感受。

    孩子詞彙量積累到了,自然而然的就能講了

  • 5 # 泥鰍裡的香草

    我不知道剪舌頭是哪裡的迷信麼?從來沒有聽說過。但是題主的孩子才兩歲多,每個孩子都是有差異化的。走路的時間早晚,說話早晚,會說的單詞等等都不同。孩子剛兩歲,他的語言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屬於正常的範圍。

    第一,孩子的語言發展階段有早有晚

    通常情況下,1歲的孩子大都會掌握兩個連續字的詞語,如“燈燈,抱抱,飯飯”這樣,這個時期孩子會有意識的表述自己看到的事物。家長要順著孩子的話補充詞彙,讓孩子多聽大人口中的詞彙。也可以拿一些簡單的圖片給寶寶看,告訴他叫做什麼,這個時期是孩子大腦語言的刺激階段。後期語言能力會飛速提升。

    到了2歲多的時候,有的孩子會完整說幾個簡單的單詞來表達自己,有的孩子能夠簡單的表述一些不完整的句子。這個時候要多鼓勵孩子說,當孩子要告訴大人一句話的時候,要仔細傾聽,然後試著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有交流和表述的慾望。有些生活常用的句子家人要經常在孩子面前說。慢慢孩子就能組織成比較通順的話語了。但是這個基本要到3歲才能定型。

    第二,家庭環境要有意識的刺激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

    家庭要給孩子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比如:

    多給寶寶聽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或者看相應的動畫片,聽的能力具備了,說的能力才能提升;

    日常生活家人之間交流讓寶寶參與進來,鼓勵寶寶自己說出來,哪怕是簡單的單詞但是他看到大人能夠意會能夠聽得懂應該也很開心;

    多給寶寶看一些簡單的繪本,多讀故事給孩子講講,繪本故事裡有豐富的語言詞彙,尤其是低幼兒童的書籍,一些詞彙會反覆強調和出現在句子中,對寶寶詞彙的掌握能力很有幫助;

    第三,交給時間,只要家長用心培育孩子,孩子說話的語言積極性就會很高。相信不久的將來也會是一位能說的小傢伙哦!

  • 6 # 廣東十三妹

    簡單叫幾句跟剪舌頭沒關係,是說話不清晰才要剪舌頭,有的孩子學說話慢,大人就要辛苦點努力引導孩子教孩子多說話,多發音。

  • 7 # 生活的小太陽

    首先你要明白在什麼情況下要剪舌頭,會被單詞,說話清晰,這樣完全沒問題啊,要是說話不清,你擔心的話可以帶去給醫生看看啊,

  • 8 # 丟三落四的賽賽

    兩歲多的寶寶本來就處於對陌生事物的學習階段,這種時候,我都會陪著孩子多學習單詞,教孩子練習發音。有的孩子可能說話比較晚,一定要有耐心呦

  • 9 # 一世情緣一世情

    兩歲多的寶寶本來就處於對陌生事物的學習階段,這種時候,我都會陪著孩子多學習單詞,教孩子練習發音。有的孩子可能說話比較晚,一定要有耐心呦

  • 10 # 保暖夾克

    剪舌頭,聽起來就很恐怖。小孩會說,那說明身體發育好著呢。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說話的早晚也不一樣。我們家老大,1歲1.2個月就能說4.5個字,1歲6.7個月,你和她交流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而老二,1歲6.7個月才會說幾個字,但是現在2歲3.4個月交流起來也沒問題。

  • 11 # 哈哈5546

    請問,你是孩子的什麼人?

    親生的爹媽不會問這麼愚蠢的問題。

    孩子發育有快有慢,感覺孩子發育不良,必須去醫院查,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治療,配合醫生,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你的愚昧和無知會坑苦孩子一輩子

  • 12 # 育兒教主

    孩子只有兩歲多呀,你要他背多少英語單詞才合適,你兩歲多的時候會背單詞了嗎,身體是天生的,如果沒有什麼缺陷,沒有必要去剪舌頭,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一樣,說話有早有遲,他會背英語單詞,並不是說一個都不會,也並不是說不會說話,幹嘛要去剪舌頭。

    語言障礙的幾種表現學語遲緩:孩子有一歲了,但是還沒有語言呼叫的能力語言困難: 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出現缺陷或者接受能力障礙。構音困難:講話的時候語音不清楚,咬字不準,大部分都字詞不能夠準確清晰的說出來,說出來別人聽不懂。口吃:語言竭力的中斷,說話的字詞出現重複,或者出現拖延,說話不流暢。此外還有失語症等等。

    引起語言障礙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某些疾病或者發育不正常,但是看你問題的描述來看孩子不是不會說話,只是學會的比較少,所以千萬不要去剪舌頭,每個人學習說話有早有遲,估計孩子應該是學語滯遲。

    什麼是學語滯遲

    就是說你的孩子語言方面發育遲緩,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用語言表達,妨礙正常的語言交流,一般正常情況下,孩子12個月能講兩三個單詞,比較熟悉的物品或者人能夠叫出來,比如會叫爸爸媽媽,24個月也就是兩歲的時候能講兩個單詞以上的短句或者片語,三歲的時候能清楚講話。如果12個月的時候孩子還不會說任何的話,就是學語滯遲。

    學語滯遲的原因腦發育不全:孩子有智力障礙,並且不能辨別大人的語言,也不能學習和掌握新的詞彙或者短句,嘴巴里發出來的都是一些沒有意義的聲音,或者少數的單詞,總是顛三倒四,嘴巴里能講出的字詞比較匱乏,發音也不清楚。感官異常:比如耳朵聽力方面障礙,對語言的反應比較差,說話含糊不清,因為耳朵聽力出現嚴重障礙,打字不會說話,有些是兔唇或者顎裂,不能正確發音,或者有鼻音漏氣等現象。有些孩子有自閉的傾向,或者在學說話的時候,受到了不良的不好的訓練,或者大人的責罵懲罰,出現了精神和心理障礙,有時候會出現答非所問,或者有問無答等情況。怎樣治療學語滯遲?

    ⑴強化語言訓練,增強交流能力

    採用遊戲療法增強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建立起來,對周邊一些事物和人的概念,增強孩子的反應能力,多多提供和別人交流的機會。採用手勢輔助訓練,其實這一點很多家長朋友平常也在使用,比如伸出雙手,代表也要抱抱,有的家長把兩隻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頭頂表示小兔子等等,用視覺上的刺激和運動迴路,增加大人說話語言的生動性。文字和圖形訓練,教孩子辨別各種幾何圖形文字字形,看圖識字,看圖講句子,學詩歌等等。有意思的進行一些交流的訓練,比如把一個物品拿給孩子,讓他遞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或者讓孩子給誰傳一句話,調動孩子聽覺,視覺,幫助孩子儘早建立起表達能力,儘快理解別人的語言。

    ⑵積極展開身體和心理治療

    到醫院做一個相關的檢查,看看孩子的大腦,咽喉,舌頭等各個部位有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有親脂性的問題,能治療的儘量治療。如果聽力不好,可以買一個助聽器,如果有畸形,可以用手術進行修復。

    對於有心理疾病的,比如說自閉性的孩子,有心理障礙的孩子可以進行心理疏導,消除孩子的不良習慣,對孩子們進行針對性的語言訓練,增加交流的機會,不斷強化練習。

    你的孩子估計是沒什麼問題的,能說出兩三個單詞就說明智商可能沒有問題,先天性的發育沒問題,主要是加強訓練就行了,不要輕易的去剪舌頭,除非醫生覺得你有必要再去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一句雨後的花瓣撒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