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hpykn11197

      土壤分為三‍層  

    1、表土層又可分為耕作層和犁底層,也叫腐殖質—淋溶層,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層;在森林覆蓋地區有枯枝落葉層。上表土層又稱耕作層,為熟化程度較高的土層,肥力、耕性和生產效能最好;下表土層包括犁底層和心土層的最上部分(又稱半熟化層)。  耕作層:受耕作,施肥,灌溉影響最強烈的土壤層,厚度一般約20釐米左右.耕作層易受生產活動和地表生物,氣候條件的影響,一般疏鬆多孔,乾溼交替頻繁,溫度變化大,通透性良好,物質轉化快,含有效態養分多.根系主要集中分佈於這一層中,一般約佔全部根系總量的60%以上.  犁底層:位於耕作層之下,厚約6-8釐米.典型的犁底層很緊實,孔隙度小,非毛管孔隙(大孔隙)少,毛管孔隙(小孔隙)多,所以通氣性差,透水性不良,結構常呈片狀,甚至有明顯可見的水平層理.這是經常受耕畜和犁的壓力以及透過降水,灌溉使粘粒沉積而形成的.  

    2、心土層 又稱“生土層”。是土壤剖面的中層。位於表土層與底土層之間。由承受表土淋溶下來的物質形成的。通常是指表土層以下至50釐米深度的土層。由於有物質的移動和澱積,所以表土層和心土層最能反映出土壤形成過程的特點。在耕作土壤中,心土層的結構一般較差,養分含量較低,植物根系少。旱作土壤的心土層,一般保持著開墾種植前自然土壤澱積層的形態和性狀,耕種引起的變化小;水稻土的心土層,在正常情況下多發育為具有稜塊或稜柱狀結構的斑紋層。  心土層位於犁底層以下,厚度約為20-30釐米,該層也能受到一定的犁,畜壓力的影響而較緊實,但不象犁底層那樣緊實.在耕作土壤中,心土層是起保水保肥作用的重要層次,是生長後期供應水肥的主要層次.在這一層中根系的數量約佔根系總量的20-30%.  

    3、底土層也叫母質層,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響,保持母質特點的一層。如成土母質為岩石風化碎屑,則底土層中也往往摻雜有這些碎屑物。底土層在心土層以下,一般位於土體表面50-60釐米以下的深度.此層受地表氣候的影響很少,同時也比較緊實,物質轉化較為緩慢,可供利用的營養物質較少,根系分佈較少.一般常把此層的土壤稱為生土或死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構存款到期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