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害羞鬼鬼

    目前,世界已遠離二戰半個多世紀,儘管區域性地區還存在零星衝突,但總體上呈現出和平與發展的良好勢頭。不過,就亞洲而言,由於多年前的那場戰爭浩劫,人們還會時不時地沉浸在當年由日本軍國主義一手造成的巨大傷痛之中。

    之所以日本能夠實施法西斯侵略戰爭,與其明治維新以來罪惡的黑手都能不斷得逞有關。1868年初,明治日本實行維新不久,便將北海道蝦夷人聚居地據為己有,7年後,又開始侵犯清朝的臺灣,到了1879年,日本又將軍隊開進琉球,佔領該島,還將名字改掉,換做沖繩,以實現統治。

    不過,令人不解的是,日本在明治初期對近鄰一反常態的原因是什麼呢?

    中央政府在廢藩置縣後,決策權明顯增強

    幕府時期,政權基礎以幕藩體系為主,看起來國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過境內藩政割據嚴重,且其財政和軍隊都呈半獨立狀態,這樣它們往往擁兵自重。

    幕末,西方列強咄咄逼人,大搞炮艦外交,嚴重侵犯日本主權。在此背景下,各地雄藩蠢蠢欲動,根本不聽幕府的勸告,積極開展“尊王攘夷”活動,儼然不顧敵強我弱的事實。

    結果強藩長州在1863年6月打擊美艦時,遭到美法軍隊聯手反擊,沿岸炮臺多有損毀。還不止此,長州藩還私下與薩摩藩結為盟好,共同對抗幕府,嚴重動搖幕府威信。

    有著前車之鑑,薩長聯軍在倒幕成功後,便立即採取有力措施撤藩改縣,由原來的280個藩改為72個縣,這樣權力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統籌排程能力大為加強。有著強有力的中央領導,對外政策隨之強硬,這就為侵略擴張做了政治上的準備。

    明治政府實行全民徵兵制,戰鬥力有所壯大

    在武裝討幕過程中,長州志士高杉晉作的奇兵隊主動招募農民加入軍隊,得到重視的農民精神振奮,戰鬥英勇,為推翻幕府統治建立了功勳。

    鑑於此,以長州、薩摩等強藩為核心的明治政府,對兵源多樣化有了根本性的認識,他們不再侷限於從武士中挑選士兵,而是在1873年直接下令從全國統一招募,凡20歲及以上男子皆有義務參軍服役3年,退役後再在後備兵役中服役4年。

    為落實該政策,新政府規定,戶主、殘疾者、教師等特殊人員可以不用服兵役,其他人員一律要按照規定入伍,不過也可以繳納270日元來代替,然而很多人根本交不起270日元,只好選擇義務服兵役。

    當然,在徵兵過程中,政府曾遇到巨大阻力,如民眾暴動、搗毀徵兵站等,不過在強力措施和說服教育下,廣大青年終於踴躍參軍,為國效勞。有了大規模軍隊做基礎,這就為海外擴張作了軍事上的準備。

    此外,在1871-1873年出訪歐美過程中,巖倉使團中不少政府官員在考察學習過程中,曾要求西方列強修改幕府時期的不平等條約,結果遭到拒絕,認為明治日本還遠未達到其認可的文明開化標準。

    這就嚴重傷害了明治政府的自尊心,為向列強傳達出日本民族的血性,消除它們對日本軟弱可欺的刻板印象,於是便將怨恨轉嫁出去,而昔日友好鄰邦琉球、北韓等便成了被攻擊的物件,加上強大的政治和軍事做後盾,自然上演了一幕又一面罪惡的侵略戰爭。

  • 2 # 西餐劉顯琨

    只能說,兩者都有。

    1.首先說野心

    日本的“大陸政策”理論由來已久,早在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列島後,就把入侵北韓,中國當成轉移國內矛盾的首要方法。

    既可以消耗異心的勢力,也可以擴大領土面積。

    可以說,日本這個海洋民族的根本文化裡,還是存在尚武的情況的。

    加之日本明治維新成功後,國力確實大增,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在東亞爭霸。

    2.西方的影響可謂“功不可沒”

    巖倉使團

    明治四年(1871年)11月,以巖倉具視為特命全權大使,以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為副使的約50名使團成員,率領50名留學生,從橫濱出發前往歐美考察。使團成員中,以來自明治政府的實權人物居多,被視為是“日本行政部門的全體出動”。

    在德國,他們見到了“鐵血宰相”俾斯麥。

    他說:日德兩國國情最為相似,雖然已經經歷改革,擁有議會,但是有賢明皇帝在上,還應多聽決斷。

    這很得日本使團之心,這種想法與他們不謀而合。

    於是日後的日本,很多都是像德國學習的 。

    走上了一條封建專治殘留背景的,軍國主義政策。

  • 3 # 歷史神秘人

    日本這個島國,四面都是海惡劣的環境讓日本人的性格勇武好鬥,爭強好勝,崇尚強者。日本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大陸政策”,征服東方大國的土地,脫離那個地獄般的島國,征服亞洲,進而征服全世界!

    日本人的野心一直沒變,就想佔領北韓,然後以北韓為跳板征服中國。日本人認為只要佔據了中國廣大的領土就可以征服整個世界,這是日本精英分子一直沒變的夢想,他們覺得華人就不配佔有那麼大的領土,為什麼日本人就應該住在多地震多火山爆發的島國呢,不公平嘛,只要自己強大,就可以搶過來!幾百年前明朝的時候,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野心膨脹了,覺得自己有實力實現夢想,於是侵略了北韓,接著想進攻中國,結果明朝萬曆皇帝出兵北韓和日本幹了三次,打敗了日本,日本就退出北韓,把野心暫時壓了下來!到了清朝末年,日本明治維新成功,實力強大了,而清朝還是落後腐朽,就有了甲午戰爭,日本這次成功了!

    日本這麼愛侵略別人除了野心還有西方文化的影響!1871年明治維新成功後,日本派出使團出訪歐美考察,這個使團裡面的人都是高層實權人物,伊藤博文就在其中!日本考察了多個國家,而最崇拜當時的德國了,他們見到了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日本和德國很類似,大家都有君王在,德國也想做歐洲的霸主,日本也想做亞洲的霸主,都想向周圍的老牌帝國進攻,用武力的方式拓展本民族的生存空間,而當時的德國陸軍強大啊,所以使團考察完回去日本後,整個日本軍隊都學習德國軍隊,用武力擴張領土,就是軍國主義的萌芽,德國的文化和思想確實影響了日本的高層人士,後來日本就用“鐵血”的方式侵略亞洲國家,好在二戰中日本是戰敗國,侵略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

    思想決定行動,日本人到現在都沒有放棄大陸的夢想,就想搶奪別人的東西,你強過日本,它就跪舔你,你弱了,它就欺負你,對付日本就要徹底打斷他的野心,讓它沒有了幻想,也就安靜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動車電池和普通電池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