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651871997
-
2 # 張明揚不說話
對於孫傳庭之死,《明史》的定性是“傳庭死,而明亡矣”。
從時間上看,孫傳庭戰死於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月初三,崇禎自殺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兩者相隔不到半年。
孫傳庭戰死於潼關之戰,李自成在此戰過後也佔領了陝西全境。可以說,孫傳庭之死標誌著李自成從政治上到軍事上的徹底坐大,從“流寇”升級為一個有能力取明帝國而代之的“鼎革者”。孫傳庭戰死三個月後,李自成就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誓師東征。
潼關之戰後,從陝西到北京,還有數支明軍,數個雄關名城,但李自成與明軍打過的唯一一場“正經”戰鬥,就算是寧武關的周遇吉了,其他地方,無論是大同、宣府還是真定、居庸關,都是不戰而降。如果說寧武關和周遇吉是一個意外的話,孫傳庭就是李自成攻佔北京的征途上遇見的最後一支明軍精銳了,孫傳庭死後,明軍不但野戰主力盡喪,而且軍心已然渙散,通往北京的大門已然開啟,只等李自成去“傳檄而定”了。
孫傳庭對崇禎的最大意義在於,他是崇禎手中最後一個可以用來對付李自成的一代名帥(名將)了。孫承宗戰死於1638年的高陽之戰;盧象升戰死於1639年的距鉅鹿之戰;楊嗣昌1641年聞訊張獻忠破襄陽之後驚懼而死;洪承疇降於1642年的松錦之戰……考慮到吳三桂遠在寧遠對付清軍,孫傳庭死後,堂堂大明朝竟已無可用之將對付李自成。
從以上的角度而言,“傳庭死,而明亡矣”是靠譜的,崇禎除非及時南遷(南逃),已經沒有機會力挽狂瀾了。推薦大家看一部以孫傳統為主角的電影吧:《大明劫》。
與崇禎相比,努爾哈赤是一代雄主。孫承宗就是活著,也不是努爾哈赤對手。當時的建州女真處在蓬勃向上的黃金時期,而明朝腐朽墮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