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北的泡泡

    首先非常榮幸有這次學習機會

    秦滅六國中,最難打的是趙國和楚國。

    為什麼趙國和楚國最難打呢?

    因為這兩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以及人才比較多,任何一個國家單獨拿出來,都可以和秦國想抗衡。

    趙國之所以強,是因為趙國之前經過了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

    趙國因為向匈奴以及少數民族學習,把自己的軍隊練就的更為強大。再加上趙國有名將李牧和廉頗。

    這就是趙國比較強以及秦國不敢小覷的原因。

    但是,那時候的秦國已經有了統一天下的野心,即使趙國和楚國比較強,這個統一的戰爭還是要進行的。

    秦王嬴政派了王翦率領大軍來攻打趙國了,現在趙國是派了李牧來迎戰王翦。

    李牧的大名王翦是聽說過的,他深知只要李牧在,這個仗就不好打,說不定兩國又會打成持久戰。

    一旦打持久戰,這時候對於秦國來說是不利的。因為當時天下人都已經知道了秦國統一天下的野心,萬一這時候其它國家也來攻打秦軍,那秦國豈不是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了?

    所以,王翦不敢擅自和李牧硬打硬拼。

    這個時候王翦就開始考慮其它的戰術了,目前擺在王翦眼前的問題是,如何把李牧給除去,只要除去李牧,趙國將不戰而亡。

    這時候王翦想到的辦法是“離間計”,他聽說有一個叫郭開的大臣,比較受趙王的寵信,就花了大量的金錢來賄賂郭開。

    郭開果然是見錢眼開,他開始在趙王面前詆譭李牧,說李牧大逆不道,想和秦國聯合起來滅趙。

    這種小兒科的話,昏庸的趙王竟然真的信以為真了。

    趙王選擇秘密的派人把正在前線作戰的李牧給殺掉了,一代名將李牧就這樣謝幕了。

    其實這時候趙國還有一個名將廉頗,他雖說老了,但是,還是可以上戰場上打仗的。

    趙王想啟用廉頗,然後派人去調查一下廉頗的近況。

    結果又是小人郭開使了懷,他買通了趙王派去的使者,說廉頗身體健朗是很健朗,但是,我在那裡僅僅一頓飯的時間,就見他去了三次廁所。

    聽到了這樣的報告,趙王覺得廉頗不忠用了,也就沒有再次啟用他。

    就是在這種國無良將的情況下,王翦帶著秦軍輕輕鬆鬆的滅掉了趙國。

    秦滅楚國彷彿比滅趙國更難,因為楚國計程車兵比趙國更多,而且楚國還有名將項燕。(僅就楚國的疆域來說,秦國要把它啃下來就沒那麼容易。其次,就文化上來說,和秦人文化差異最大的就是楚國。這也就意味著,即便是國家沒有了實力,民間依然會保持很強的反抗情緒。事實上也是如此。在楚國被滅之後,始終存在著很大的反抗勢力。當時流行一句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秦始皇也感受到楚人的反抗,說東南有天子氣,所以要到東南去巡視,武力示威。而最終消滅秦朝的,主力也就是楚人。無論是陳勝的張楚,還是項羽的西楚霸王。就連劉邦也是楚人。再次,此前楚國沒有成為秦國打擊的主要物件。韓趙魏等國,始終是秦人打擊的首要目標。當秦王政開始他的攻擊的時候,韓趙魏等國已經奄奄一息,而楚國還保留有一定的實力。)

    當秦王嬴政找到王翦的時候,王翦給秦王嬴政提了一個條件,說沒有六十萬大軍,想滅楚國,是萬萬不可能的。

    要知道當時整個秦國也就是有六十萬大軍,若是這六十萬人都給了王翦,萬一有人來入侵秦國,誰來保衛秦國呢?況且給王剪60萬大軍嬴政肯定心裡有點發慌,王剪軍中威望太高了反水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很顯然嬴政是不可能給王翦這麼多人的。但是,沒有六十萬大軍王翦死活不出軍。

    這時候有個叫李信(李廣的先祖)的來主動請纓了,說給自己二十萬大軍,就可以把楚軍給殲滅。

    看到這種結果,嬴政意識到自己錯了。

    看來想打敗楚國,只有王翦才行,嬴政主動找到王翦道歉,說不該聽李信的話,導致國家無辜受辱。

    王翦還是那句話,沒有六十萬大軍不能去打楚國,嬴政只好給王翦湊夠軍隊,讓他去打楚國了。王剪這時也為了讓嬴政放心他不要權,出征前向嬴政提出要分良田土地錢財,後面又派人去催嬴政。這可能也是王剪能夠功成而退的一個因素吧。

    但是有了六十萬大軍王翦依然不敢輕易進犯楚國,還是那句話硬碰硬對秦國是沒有好處的。

    王翦帶著大軍在楚國邊界上駐紮了一年,也讓士兵放鬆了一年。

    楚軍也搞不懂王翦是來幹嘛的了,打仗又不打,天天就知道吃喝玩樂,索性,他們就放鬆了戒備。

    王翦抓住機會,突襲並一舉殲滅楚軍,大將軍項燕戰敗自殺,楚國滅亡。

    滅趙和滅楚的過程中,雖說最終秦國勝利了,但是,也是十分艱難,這與秦國從秦孝公開始歷代廣納賢才良將的傳統分不開的,也說明始皇帝也是一位明君。若不是王翦的方法用的得當,秦國滅楚國或許還得往後延期。

    所以說秦滅趙國和楚國才是最難的。

  • 2 # 剛日讀史

    秦滅六國時,六國勢衰。獨楚趙為中流砥柱。何也?且聽吾逐一分析。

    公元前437年,晉哀公去世,韓、趙、魏三家分晉。周王室認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遂開啟戰國時代。時,趙國據四戰之地。前後左右被各國所夾,且無魏齊之雄兵。勢力衰微。

    幸,趙國出了個趙武靈王,習胡人戰爭之長,改國家風俗,推行胡服騎射,組建精銳弩弓騎兵。趙國率先擁有強大的騎兵部隊。公元前307年至前296年的十二年間,趙國騎兵部隊大顯神威,西破林胡、樓煩、北滅中山,拓地千餘里。一時威震華夏。由此趙國躍升強國之列。

    趙國朝廷清明,君臣和睦,名臣名將輩出:肥義、樓緩、藺相如、虞卿、趙勝、趙奢、廉頗、李牧等。且趙國尚武,每多英雄豪傑之徒,又得兵法之教。故趙國迅速崛起成北方強國。。其速度之快,另六國咋舌。在魏、齊、楚相繼衰落,秦國威霸天下之際,趙國成為六國中流砥柱。

    楚國,成立周成王時期,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立楚國。

    公元前704年,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楚國國君幾代後積家業。到楚莊王時,任用虞邱子、孫叔敖等賢臣輔助,楚莊王率大軍問鼎中原、邲之戰大敗晉國。開創春秋時期楚國霸主時代。

    戰國時代,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遂國富強兵。 及至楚宣王、楚威王時期,楚國版圖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比之秦國多已。此乃楚國最鼎盛時期。

    楚懷王時期滅越國,但因為懷王被騙入秦為質,新懷王棄用屈原,重用奸臣,導致國力漸衰。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滅亡。

    秦滅六國,緣何獨趙楚難攻,蓋因趙為新貴,崛起於武靈王,文武和睦,政治清明,國富兵強,人心歸附。至於楚國,則原為霸主,沃土千里,甲兵百萬。兵良將廣,本就與秦匹敵。可惜一步錯,步步錯,被秦奮六世餘力,一朝功成,兼併六國。

  • 3 # 鯤鵬國學

    趙國的原因:

    1、經過胡服騎射,趙國戰鬥力上升極快!成為戰國後期唯一能與秦國抗衡的國家!

    2、與匈奴作戰的的過程中,培養出了李牧這樣的戰國後期名將!將領對國家的戰鬥力的提升是很高的!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3、長平之戰秦國坑殺40萬趙國軍隊!趙國對秦國的仇恨是最強的!仇恨的力量讓士兵計程車氣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楚國的原因:

    1、楚國有屈原,項燕這樣的愛華人士!所謂湖南的辣,有血性,湖北的九頭鳥,都是難以戰勝的原因!尤其項燕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豪言,始終震顫著秦王朝!

    2、楚國國土面積最大,差不多是其他六國面積之和!戰略縱深最大!必須佔領一塊地方治理一塊地方,需要的兵力就多!王翦才提出60萬軍隊滅楚的要求!最後在李信第一次20萬軍隊被戰敗的情況下,秦王嬴政不得不答應王翦的60萬軍隊滅楚的要求!穩紮穩打,不給楚國反撲的機會!

    3、歷史悠久,秦滅楚國前楚國已經有了800年曆史!人民對國家的熱愛更深!

    4、楚國採用分封制,項燕等貴族和楚國其他貴族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封地,所以打仗起來格外的出力,戰鬥力很強!

  • 4 # 張明揚不說話

    秦滅六國時,燕國、南韓和魏國這三國基本是又窮又弱,抵抗微弱,根本沒有對秦軍造成什麼麻煩;齊國倒算是一個強國,但多年未經兵事,採取鴕鳥政策,等到秦國最後一個收拾他時,鬥志全無,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

    題目問得很對,的確只有趙國和楚國算是硬茬,耗了秦國不少力氣。

    先說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之後,趙國在六國中是軍隊戰鬥力最強的,可以說是僅次於秦國,趙奢曾率趙軍在閼與之戰中擊敗過秦軍,算是秦軍在戰國中為數不多的野戰失利,在長平之戰中,趙國也以一己之力硬頂了秦軍很久,換了六國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但在秦軍滅趙時,第一,趙國仍未恢復到當年的國力巔峰,已經不是當年能拿出四五十萬大軍和秦軍對壘的那個趙國;第二,趙國軍力雖強,財力素來不足,與秦國楚國齊國這三大“富國”差距很大,缺糧是常態,很難有和秦國打大規模持久戰的能力;第三,趙國第一名將李牧被秦國的“反間計”所陷害,推出抗秦第一線。

    但是,趙軍的戰鬥力仍然不可以低估,仍然是戰果第二強軍;特別是趙國的韌勁仍在,在邯鄲被秦軍攻佔之後,公子嘉逃亡代地稱王,堅持抗秦,為趙國又續命了六年。

    再說楚國,楚軍的戰鬥力在六國中應當說處於中游,但楚國有兩大優勢,一是楚國國力強大,是富國強國,也是在六國中唯一一個可以拿出六十萬大軍和秦軍對戰的國家,秦滅楚時,先期層出兵20萬,就敗於楚軍手中。後來秦國發傾國之兵六十萬,方才擊敗楚軍;第二,楚國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國土廣大,戰國時期楚軍多次敗於秦軍手中,但始終未傷及國家元氣。楚國有足夠的國土縱深可以遷都,可以恢復元氣,可以再戰,六國中也只有楚國有這樣的戰略資本。

    設想一下,如果楚國和趙國能夠合二為一,把各自的優勢結合一下,以趙軍之強結合楚軍之眾,以楚國之富之大彌補趙國之窮,則秦國真正的對手就出現了。

  • 5 # 學無止鏡

    我簡單的認為:自趙武靈王起,應用胡服騎射的有效攻擊力和趙軍連年征戰善武,再加上...廉頗……李牧等傑出軍事家的輩出;政治開明,將相和……等有力條件使趙國在一定的時期中,有了抗衡秦軍的能力!

    但可惜趙王中了秦王的離間計,聽信饞臣,逼走廉頗,殺死李牧,終招敗北!

    而楚國地域遼闊,特別江南水網密佈,不利於大兵團快速聚集攻擊;使兵貴神速,少了些鋒芒;再加上楚人善武,吳起軍事改革雄風殘存,當然在一定的時間段內是有了相當好的抵抗力!

    只可惜權貴們的奢侈墮落,不納忠言,不審時奪勢;權貴們的利己主義導致國運難以形成有效的凝聚力,這樣就形成了被秦滅亡的有利條件!

  • 6 # 使用者線上等

    首先你看看秦國跟別的國家打過的戰就會明白。

    跟魏國有百年的仇恨,特別是河西的爭奪。但是以吳起的優秀指揮下,秦國大敗。

    後來經過商鞅變法,逐漸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拿下魏國。

    跟趙國的戰爭,那也是持久戰。

    趙國跟匈奴接壤,不把匈奴打下去,怕是真的起不來。

    經過趙武靈王胡騎善射後,國力日漸增強。

    趙國的大將又是層出不窮,從趙奢,到廉頗,到李牧等等都是歷史有名的大將。

    奈何君王是一代比一代差。

    長平之戰,白起坑死60萬人,從此趙國再也起不來。

    最後要說的是,楚國。

    楚國的疆域是最大的。幾乎是雄踞南方。

    但是領導者缺乏那種信心。

    自楚莊王問鼎中原後,再也沒有後人有這種雄心。

    只會守著一畝三分地。

    所以也是最難的一戰,秦國大將王翦親率60萬大軍才拿下。

  • 7 # 這些歷史要讀

    因為,趙國戰力強悍,楚國根基雄厚。戰國後期,尤其是東方富國齊國被樂毅打廢了以後。東方六國就只剩下趙國和楚國能在秦國東進的道路上製造阻礙了。

    1、胡服騎射後的趙軍,戰力強悍;

    我的理解是,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難度最大的是滅楚,因為楚國太大了);但烈度最大的,卻是滅趙。

    燕趙死士,自古便是一曲慷慨悲歌。說到共赴國難,可不是赳赳老秦所獨有,悲壯的趙國軍民,其戰鬥意志和氣魄更甚於虎狼之秦師!

    秦國一統天下過程中最關鍵的戰役,其實是長平之戰。這場人類古代規模最大、烈度最強的戰役。最終以秦國獲勝告終,讓秦國擊垮了一統道路上最大的障礙——趙國。

    趙國強大的戰力,源於趙國英主趙武靈王推行的“胡服騎射”之策。此後,趙國擁有了一支震懾天下的騎射部隊,並培養起一批傑出的將帥,國力迅速崛起,成為秦國東進的“攔路虎”。

    白起、王翦、廉頗和李牧,這是後世推崇的戰國四大名將,就分別來自秦國和趙國,秦趙兩國軍事之強,可見一斑。公元前260年前後,中華大地上戰鬥力最強的兩支軍隊,終於要進行決戰了。長平之戰,秦趙兩軍共計百萬之眾(趙軍約四十五萬、秦軍約六十萬),為了爭奪上黨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雖然,後世都把趙軍慘敗的責任歸咎於紙上談兵的趙括。但事實上,年輕的趙括已經在戰爭中盡了最大的努力,因為到戰役後期趙國已經耗盡國力,無法繼續堅持廉頗的防守之策,才被迫主動反擊,最終給兵力和戰力都佔優的秦軍有了可乘之機。

    最終,一舉消滅趙國四十五萬大軍,使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然而長平之戰,六十萬秦軍也損失近半,這也足見趙軍的巨大戰力。

    而趙國即便損失了絕大部分的戰力,但同仇敵愾的趙國軍民很快便從失敗中艱難復活過來。長平之戰後不到兩年時間,趙軍就在魏、楚聯軍的幫助下取得邯鄲之戰的勝利,反殺秦軍近三十萬之眾。此戰,不僅讓趙國可以存活下來,而且還讓新生的趙軍在艱苦卓絕的國都保衛戰中刷足了經驗,為日後的抗秦戰爭培養了寶貴的有生力量。

    到秦始皇時期,即便趙國早已江河日下,但在面對強大的秦國時,趙軍仍舊錶現出強悍的戰力。

    而秦始皇滅趙,也是趁燕趙交戰之際,才敢發動。而且佔盡優勢的秦軍,還是在宜安被李牧率領的趙軍擊敗。只是,那時的趙國國力已經極其虛弱,雖然還是能取得一定的戰果,但最終還是擺脫不了滅亡的命運。但秦趙兩國的戰爭,絕對是戰國時代最慘烈的。

    2、家大業大的楚國,有戰略縱深;

    和強悍的趙軍相比,楚軍的戰鬥意志和戰鬥力,軍事將帥的指揮水平顯然是還差那麼點的。不過,楚國有楚國的優勢,那就是幅員遼闊。

    楚國八百年,從春秋至戰國,楚國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強大諸侯,數百年來雄踞南方,而秦朝一半的土地,其實都是楚國打下來的。因此,楚國的家底要比趙國厚得多。趙地貧寒,又靠近塞北。雖然這樣的環境鍛造了強悍的民風,卻缺錢缺糧,無法打消耗戰。所以,長平之戰如果堅持廉頗的防守之策,那麼趙國也會自己耗死自己的。

    但楚國就不同了,人家地大物博,水土豐美,關鍵是河網密集,這些地理優勢,使得楚國完全能和秦國耗。如果不是楚王無能,輕易就丟失了西南大片領土。秦國要擊潰楚國還真的很困難。

    當年秦始皇讓李信為帥統兵20萬伐楚,都被項燕誘敵深入,最終被完全吃丟了。如果沒有足夠的縱深,根本做不到。像項燕這樣的打法,如果放在韓魏這些諸侯,稍微後撤誘敵,估計都城都得放棄了。

    正因如此,要消滅龐大的楚國,即便是王翦這樣的名將,他也需要整整60萬的大軍,才敢言戰。

  • 8 # 白溪釣客

    堪笑五羊皮,換來百里奚。

    春秋無義戰,戰國競雄期。

    問鼎成強楚,守殘嘆弱齊。

    天兵掃六合,秦為萬代師!

    一一詠史詩一首

    趙只強一時,而缺連續經略。楚因地理所限未西滅巴、蜀,讓秦所得,成為後方糧倉。個人拙見,隨便談談。

  • 9 # 盪漾的可樂

    不是趙楚難打,最麻煩的其實只有楚國。趙國相對容易一些。齊國被合攻之後偏安東海。算是是廢了。南韓。被秦國刮的一點油水都沒有了。贏政只出了一支偏師就把南韓滅了。燕國從立國開始就只醒過一次,由燕國主導5國伐齊。其他時間歷史大量空白。根本不像戰國時期的國家。魏國。稱臣太久國土上人口其實並不多。再加上王奔挖開黃河水灌大梁魏國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楚國不同。楚國是一個聯邦國。他的內部和周朝差不多楚國王室衰朽不堪。但是世族階層個個肥的不得了最肥的三家是。屈。景。項。

  • 10 # 米南德王問道

    要理解趙國和楚國為什麼是秦國征服之路上的最難對付的兩家,就必須看看秦國本身對於六國的巨大優勢是什麼?然後再對照趙國和楚國,看看他們在哪些方面對比秦國來說並不十分吃虧。

    秦國的強大,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一個商鞅變法。但類似的變法措施,在當時的列國之中都非常流行。甚至其源頭可能是春秋末期的越國。秦國的對手,比如魏華人就更早的實行了變法。而且秦軍在變法後也並沒在戰場上一帆風順。所以,只用商鞅變法和所謂的耕戰體制來解釋秦國的優勢,是沒有足夠信服力的。

    秦國真正強大的原因,是他們地處西北邊陲。不僅可以解除到大量善戰的戎狄蠻族,還接收了很多當年西周動遷後留在關中各地的周人遺民。邊境之外,又是大量不同程度接收了新式斯基泰文化的遊牧或半遊牧部族。秦國就是在同這些人的交鋒與融合中,培養了自己的全民尚武善戰之風。

    商鞅的變法,實際上就是讓秦國國君擁有了更高效的動員體制。哪怕這種制度是在實際上不斷透支關中地區的未來,也可以靠著征服成果來進行補足。只要敵人還在,到達極限之前的耕戰軍國主義就有生存的空間。而要將這種動員優勢落實到實際層面,就需要軍事技術與戰術組織層面的進步。

    由於長期和西北的各類戎狄混雜,秦人對於養馬、御馬都很有心得。他們經常將俘虜的外族工匠納入自己的國營工廠,也會直接徵調外族騎兵為自己作戰。儘管秦人自己還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傳統的戰車作戰,但來自義渠等地的騎兵,卻是當時中原軍隊所很少面對的強敵。

    趙國的優勢,在這方面和秦是非常一致的。因為趙國實際上是春秋時代的晉國繼承者。儘管有三家分晉,但是趙國的地理位置最靠邊陲地區,非常適合接受外來的新技術並招募更加善戰的邊區武士。這也是趙國對抗秦國的最大資本,在國力已經不如的情況下,還能憑藉軍隊的戰鬥力與之抗衡。

    可以說,在戰國時代的中後期,東亞定居區域的騎兵就主要是分佈在秦軍和趙軍當中。他們武器製造工藝也更好一些,戰鬥力自然比其他國家的軍隊要強。趙國在代郡的開拓,很大程度上與秦人在關中和隴西的拓邊一樣。若非整體國力有很大不如,趙國軍隊完全沒有害怕秦軍的道理。

    其次是家大業大的楚國。他們除了和義渠人有不多的聯絡外,對於西部和北部的技術交流管道是完全插不上邊的。但他們還是有辦法做盡可能的彌補。因為在傳統上,還有一條西南貿易路線,從今天的雲貴高原穿過。分別通向楚國的江淮與西南的緬甸-孟加拉地區。楚華人在秦軍佔領巴蜀後,基本上失去了走青海道的機會,就索性派兵入侵西南的滇國。

    楚國的另一個優勢在於他們的變法程度非常不徹底。楚國的普通地方貴族,在朝廷中總是佔據很多位置。楚王一度用魏國來的吳起搞類似商鞅的變法,就被貴族們聯合起來進行了反攻倒算。這樣的結果就是楚國不會具備秦軍那樣的動員能力,但卻有更多分散的地區中心。當秦軍攻入大批楚國舊地後,其他地區的貴族依然可以從自己的領地內募集部隊再戰。他們甚至在原來的舊都毀滅後,搬遷到江淮地區的壽春一帶,繼續對秦國的抵抗。

    後來起兵反秦的項羽,也說明楚國地方貴族即便是在秦軍攻滅了六國,也有很大的號召力與動員力。

    當然,無論趙國還是楚國都沒有最終抵抗住秦軍的進攻。但一邊倒的局面,集中出現在他們的領地不斷被驅趕向東方之後。這本身也說明了聯通外面的世界,對於先秦時代的先民已經具有無可替代的決定性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步進電機的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分別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