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愚笨的小石頭
-
2 # 張明揚不說話
這可能是劉禪這輩子做過最正確的事情了。
在魏滅蜀漢之戰中,蜀漢不是沒得打。雖然蜀漢的實力相比曹魏本來全面落於下風,諸葛亮去世後更是每況愈下,但蜀漢好歹有山川之險,進取無望,自保還是有希望的。
但在鄧艾偷渡陰平,兵不血刃拿下江油之後,蜀漢其實已經敗局已定了。
但就是在此時,劉禪其實還是沒想到。亡國之際,蜀漢還是有忠臣孽子的。
當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兵敗綿竹之後,成都的蜀漢朝野上下終於喪失了鬥志,決定投降。請注意,投降並不是劉禪一個人的主意,代表了四川本土勢力的譙周力主投降,實際上已經表明蜀漢政權已經喪失了最重要的政治基本盤。在這樣的情況下,抵抗又有何意義呢?
除了投降之外,劉禪還有三種選擇。第一是繼續抵抗。從表面上看,蜀漢在成都還有上萬大軍,但內無良將,外無軍心,唯一勉強能打的諸葛瞻已經戰死,且精銳部隊已經隨著諸葛瞻敗亡,城內的基本上都是二線部隊,破城是早晚的問題;有人說姜維不是在劍閣麼,但姜維大軍被鍾會的不對牽制著,就算強行回援也會被鍾會大軍跟蹤追擊,更何況,遠水解不了近渴。
第二是劉禪逃亡南中。南中有霍戈的部隊,但簡單的邏輯是,以蜀漢的全國之力,尚且打不過魏軍,守不住成都,以南中一郡之地更無勝機,還不如在手上有底牌的時候及早投降,尚且能得到更好的條件。
第三是逃往東吳。這個其實譙周也說過了,難道東吳就打得過曹魏麼?既然東吳將來肯定會被滅,與其現在寄人籬下幾年,等待幾年後再間接的做曹魏俘虜,還不如現在“把命運操控在自己手中”,自己直接主動投降。
我並不是鼓吹“投降論”,我是認為蜀漢一開始是有機會的,但既然一開始沒有好好把握,喪失了戰機,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也不必再逆天而行了。
就此而言,劉禪不是沒有抵抗過,只能說是順勢而為。
投降時姜維有近5萬軍隊,但被鍾會牽制,根本無法回援成都。霍弋有幾萬軍隊在防守南中地區,自從孔明死後,南中一直不穩定,少數民族經常叛亂。蜀國孔明時代軍隊也就10萬出頭點,因此成都守軍不足3萬。投降前諸葛家族進行過一次作戰,但失敗了,因此成都留下的兵力很少。更主要的是,蜀漢政權已經不得人心了,以憔周為代表的益州地主階層已經不再支援蜀漢,而建議劉禪投降魏國。而荊州派系在關羽兵敗,張飛被殺後逐步凋零。劉備的夷陵之敗更是掏空了東來派系以黃權為代表的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