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是在課上聽老師講《理想國》,心中有著不解和好奇,現在我自己完整的讀過《理想國》之後,我產生了自己的一套理解。基於自己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我特別關注了書中涉及的教育問題。結合自身所學,我針對書中的某些觀點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理想國》被稱為是哲學家的宣言書和哲人政治家所寫的治國計劃綱要,它以辯論對話體裁寫成,書中人物性格鮮明,場景生動有趣,語言流暢明晰,論證嚴實細緻,內容深刻豐富,達到了哲學、文學、政治學和邏輯修辭學的高度統一。
《理想國》一書開篇交代了這場辯論發生的地點:比雷埃夫斯港,大海與雅典城之間。這個位置顯然是柏拉圖故意交代給讀者的,將關於“政治”“正義”的討論設定在遠離塵囂的城外,顯現出他的用心。哲人是超脫於世俗的,不沾染城中邪氣的,只有置身“城外”,才能夠以“局外人”的視角洞悉城邦生活的基礎,審視“正義”和“善”本身,因為沒有城邦是絕對正義的。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為復活的蘇格拉底安排了諸多精明的詭辯家作為對手,使蘇格拉底在不斷地追問和質疑中,娓娓道出“正義”的含義。對手越是強勁,就越能夠顯示出蘇格拉底的英明,即顯現出柏拉圖的哲學思想。
在仔細閱讀後,我首先是對於柏拉圖的人生觀有了一定的認知。一方面,對所有人而言,我們不應用一生來庸碌地追求錢財,在物質基本需求得到滿足時,應學會構建一個自我的精神世界,注重精神思考,看輕物質享受;另一方面,我們應當為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有所擔當。老後更不要因為生平的錯誤而產生恐懼和自責,要勇於接受自己的行為所導致的一切後果。
而對於《理想國》中所描述的理想國家,我大致可以做出粗略描述。
首先,理想國的公民被分為三類:賦有最高理性的人是神用金子做成的,他們的本性決定了他在國家中處於統治地位,他們是理想國的立法者和監護者;賦有意志的本性,勇敢善戰的人是神用銀子做成的,他們是國家的衛士;只有情慾的本性的人是神用銅和鐵做成的,他們安分守己,節制情慾,忍受勞苦,他們處於最下層,為統治者及其輔助者服務。
理想的國家應該是由哲學家來領導的,從尋求正義出發,來建構幸福國家的模型。
其次,國家大於每一個個人和家庭,為了國家和政治的建構,公民應該服從於國家的需要。國家不應有私心,而應竭盡全力的為國家做貢獻,領導者應該善於團結,這樣城邦才會穩定。國家內部不能發生內訌,在對外上則要有戰爭的實力和準備,這樣才能守衛好國家,才能排除一切內憂外患,使理想國家得以生存和發展。
最後,一個安排得非常理想的國家,必須婦女公有,兒童公有,全部教育公有。國家要承擔教育的責任,無論統治者至公民,由上至下,從小都要接受教育。並且男女平等,都要接受共同的教育,做同樣的工作。
正是因為這種國家的模型是全民性的,書中提到“如果我們的民眾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家都成為明辨事理的人,那麼他們處理所有這些事情還沒有現在我們還沒有談及別的事情都能得心應手”。又“一個人從小受教育的方向,往往能影響他的發展方向”。柏拉圖從正義寫到理想國,又從理想國論及了教育問題,而我最關注的也不過如此。
《理想國》中的教育思想,是直接為其所構建的理想國家服務的。柏拉圖認為,統治者最需要抓好的大事只有一個,就是教育,即透過音樂和體育培養出優秀的公民。培養公民的教育只是初等教育,而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具有最高知識的、真正合格的城邦統治者,即集智慧與權力於一身的“哲人王”。
柏拉圖還為理想國中的教育劃分了年齡段,講求階段性教學。他提出要以遊戲的方式向兒童傳授教育。在7到18歲時要給予青年普通教育,包括藝術,音樂,詩歌,舞蹈,體操及軍訓等。18到20歲要以體育鍛煉為主,主要學習軍訓,然後是科學理論。20到30歲,要傳授給人們辯證法的思想,培養思維,以便日後能成為統治者。少數人在30歲以後能夠學習哲學,5年後擔任國家重要領導職務,透過15年的實踐,進行考試,升為國家統治者。由此來看,柏拉圖的這種教育思想與我們現在所說的“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等還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柏拉圖有不少的教育思想是很先進的,他提到“國家用人要因人而異,全國公民無一例外。每個人的天賦適合什麼,就應該派他去完成什麼任務,以便大家都能發揮所長。”這與現在普遍提倡的因材施教,發展個性,是很相近的。
另外,在他的書中還涉及到了優生優選優育問題。柏拉圖規定了最佳的生育年齡,女人從24到40歲為國家撫養兒女,男人則從過了跑步速度最快的年齡到55歲。禁止近親結婚。由立法者選出優秀品質的男女共同鍛鍊,結合培養下一代,優秀者的孩子交給國家託兒所進行公育。天生有缺陷的孩子要秘密處理掉。雖然他的有些處理方法還不夠盡善盡美,但是,從科學的角度看,他所提出的某些優生方法還是比較合理的。
他重視教育對於人的影響,強調要從小就接受教育。幼兒教育方面,他更提出了幼兒的可塑性,並指出要注意給予幼兒良好的教育環境,使其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中受到薰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強調音樂和體育教育,並發展故事教育。他認為“一個兒童從小受了好的教育,節奏與和諧浸入了他的心靈深處,在那裡牢牢地生了根,他就會變得溫文有禮;如果受了壞的教育,結果就會相反”。而體育鍛煉自然是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結實的身體。在故事方面,他認為要先審查故事的編者,然後選擇故事的內容,最後用最美最高尚的故事鑄造兒童的心靈。
柏拉圖的幼兒教育思想可以說和現在的幼兒教育理論是相通的。當代的幼兒教育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幼兒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證幼兒能夠身心健康,其次是身心和諧發展。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的優生優育計劃,就是首先從遺傳角度來保證幼兒身體健康,其次又注意後天的體育鍛煉,這就使得幼兒能夠健康的成長。至於心靈上,他主張以音樂來陶冶幼兒的心智,使其接受美好,而厭惡醜惡,形成正確的是非觀,讓和諧融進其心靈,也保證了幼兒心理健康。最後,柏拉圖提出要從小給幼兒講故事,兒童在聽不同故事時,也便發展了其自身的語言和社會性。他又指出要給予兒童數數,計算,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和天文等方面的教育,這些也包含在科學之中。並且,又特地說明,對兒童的這些教育要在遊戲中進行,以免使其喪失學習興趣,這與當下我們講的“活動以遊戲為主”是極其相似的。可見,柏拉圖的幼兒教育思想很超前,還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
對於柏拉圖的《理想國》,我的闡述還是片面而膚淺的,因為還有很多細節之處不明白,需要更加深入的仔細閱讀書籍並清晰認識柏拉圖的哲學思想,才能更好的對其文章進行解讀。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學會了如何鑽研學問,讀懂文章,還學會了思考人生,我要成為怎樣的人,達到什麼樣的人生目標等等。名家的哲學思想給了我許多人生啟迪。讀書,要學習書中的學問,更要從學習書中品味人生。
以前總是在課上聽老師講《理想國》,心中有著不解和好奇,現在我自己完整的讀過《理想國》之後,我產生了自己的一套理解。基於自己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我特別關注了書中涉及的教育問題。結合自身所學,我針對書中的某些觀點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理想國》被稱為是哲學家的宣言書和哲人政治家所寫的治國計劃綱要,它以辯論對話體裁寫成,書中人物性格鮮明,場景生動有趣,語言流暢明晰,論證嚴實細緻,內容深刻豐富,達到了哲學、文學、政治學和邏輯修辭學的高度統一。
《理想國》一書開篇交代了這場辯論發生的地點:比雷埃夫斯港,大海與雅典城之間。這個位置顯然是柏拉圖故意交代給讀者的,將關於“政治”“正義”的討論設定在遠離塵囂的城外,顯現出他的用心。哲人是超脫於世俗的,不沾染城中邪氣的,只有置身“城外”,才能夠以“局外人”的視角洞悉城邦生活的基礎,審視“正義”和“善”本身,因為沒有城邦是絕對正義的。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為復活的蘇格拉底安排了諸多精明的詭辯家作為對手,使蘇格拉底在不斷地追問和質疑中,娓娓道出“正義”的含義。對手越是強勁,就越能夠顯示出蘇格拉底的英明,即顯現出柏拉圖的哲學思想。
在仔細閱讀後,我首先是對於柏拉圖的人生觀有了一定的認知。一方面,對所有人而言,我們不應用一生來庸碌地追求錢財,在物質基本需求得到滿足時,應學會構建一個自我的精神世界,注重精神思考,看輕物質享受;另一方面,我們應當為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有所擔當。老後更不要因為生平的錯誤而產生恐懼和自責,要勇於接受自己的行為所導致的一切後果。
而對於《理想國》中所描述的理想國家,我大致可以做出粗略描述。
首先,理想國的公民被分為三類:賦有最高理性的人是神用金子做成的,他們的本性決定了他在國家中處於統治地位,他們是理想國的立法者和監護者;賦有意志的本性,勇敢善戰的人是神用銀子做成的,他們是國家的衛士;只有情慾的本性的人是神用銅和鐵做成的,他們安分守己,節制情慾,忍受勞苦,他們處於最下層,為統治者及其輔助者服務。
理想的國家應該是由哲學家來領導的,從尋求正義出發,來建構幸福國家的模型。
其次,國家大於每一個個人和家庭,為了國家和政治的建構,公民應該服從於國家的需要。國家不應有私心,而應竭盡全力的為國家做貢獻,領導者應該善於團結,這樣城邦才會穩定。國家內部不能發生內訌,在對外上則要有戰爭的實力和準備,這樣才能守衛好國家,才能排除一切內憂外患,使理想國家得以生存和發展。
最後,一個安排得非常理想的國家,必須婦女公有,兒童公有,全部教育公有。國家要承擔教育的責任,無論統治者至公民,由上至下,從小都要接受教育。並且男女平等,都要接受共同的教育,做同樣的工作。
正是因為這種國家的模型是全民性的,書中提到“如果我們的民眾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家都成為明辨事理的人,那麼他們處理所有這些事情還沒有現在我們還沒有談及別的事情都能得心應手”。又“一個人從小受教育的方向,往往能影響他的發展方向”。柏拉圖從正義寫到理想國,又從理想國論及了教育問題,而我最關注的也不過如此。
《理想國》中的教育思想,是直接為其所構建的理想國家服務的。柏拉圖認為,統治者最需要抓好的大事只有一個,就是教育,即透過音樂和體育培養出優秀的公民。培養公民的教育只是初等教育,而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具有最高知識的、真正合格的城邦統治者,即集智慧與權力於一身的“哲人王”。
柏拉圖還為理想國中的教育劃分了年齡段,講求階段性教學。他提出要以遊戲的方式向兒童傳授教育。在7到18歲時要給予青年普通教育,包括藝術,音樂,詩歌,舞蹈,體操及軍訓等。18到20歲要以體育鍛煉為主,主要學習軍訓,然後是科學理論。20到30歲,要傳授給人們辯證法的思想,培養思維,以便日後能成為統治者。少數人在30歲以後能夠學習哲學,5年後擔任國家重要領導職務,透過15年的實踐,進行考試,升為國家統治者。由此來看,柏拉圖的這種教育思想與我們現在所說的“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等還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柏拉圖有不少的教育思想是很先進的,他提到“國家用人要因人而異,全國公民無一例外。每個人的天賦適合什麼,就應該派他去完成什麼任務,以便大家都能發揮所長。”這與現在普遍提倡的因材施教,發展個性,是很相近的。
另外,在他的書中還涉及到了優生優選優育問題。柏拉圖規定了最佳的生育年齡,女人從24到40歲為國家撫養兒女,男人則從過了跑步速度最快的年齡到55歲。禁止近親結婚。由立法者選出優秀品質的男女共同鍛鍊,結合培養下一代,優秀者的孩子交給國家託兒所進行公育。天生有缺陷的孩子要秘密處理掉。雖然他的有些處理方法還不夠盡善盡美,但是,從科學的角度看,他所提出的某些優生方法還是比較合理的。
他重視教育對於人的影響,強調要從小就接受教育。幼兒教育方面,他更提出了幼兒的可塑性,並指出要注意給予幼兒良好的教育環境,使其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中受到薰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強調音樂和體育教育,並發展故事教育。他認為“一個兒童從小受了好的教育,節奏與和諧浸入了他的心靈深處,在那裡牢牢地生了根,他就會變得溫文有禮;如果受了壞的教育,結果就會相反”。而體育鍛煉自然是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結實的身體。在故事方面,他認為要先審查故事的編者,然後選擇故事的內容,最後用最美最高尚的故事鑄造兒童的心靈。
柏拉圖的幼兒教育思想可以說和現在的幼兒教育理論是相通的。當代的幼兒教育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幼兒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證幼兒能夠身心健康,其次是身心和諧發展。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的優生優育計劃,就是首先從遺傳角度來保證幼兒身體健康,其次又注意後天的體育鍛煉,這就使得幼兒能夠健康的成長。至於心靈上,他主張以音樂來陶冶幼兒的心智,使其接受美好,而厭惡醜惡,形成正確的是非觀,讓和諧融進其心靈,也保證了幼兒心理健康。最後,柏拉圖提出要從小給幼兒講故事,兒童在聽不同故事時,也便發展了其自身的語言和社會性。他又指出要給予兒童數數,計算,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和天文等方面的教育,這些也包含在科學之中。並且,又特地說明,對兒童的這些教育要在遊戲中進行,以免使其喪失學習興趣,這與當下我們講的“活動以遊戲為主”是極其相似的。可見,柏拉圖的幼兒教育思想很超前,還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
對於柏拉圖的《理想國》,我的闡述還是片面而膚淺的,因為還有很多細節之處不明白,需要更加深入的仔細閱讀書籍並清晰認識柏拉圖的哲學思想,才能更好的對其文章進行解讀。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學會了如何鑽研學問,讀懂文章,還學會了思考人生,我要成為怎樣的人,達到什麼樣的人生目標等等。名家的哲學思想給了我許多人生啟迪。讀書,要學習書中的學問,更要從學習書中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