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苔花如雪
-
2 # 31062997
謝謝邀請,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是從用人單位利益來考慮的,35歲以下,年輕有活力,有幹勁,有創造力,正是人最有打拼動力的時候,對於單位來講,找到最大限度能為單位工作的人,是最基本的!其次,從個人來說,35以下的人,都有奔頭,有奮鬥目標,有更好的努力的健康本錢,正是對人生合理規劃的時候,所以,35歲以下的人,是各種單位招聘的首選!
-
3 # recruiter086
很多工作要求35歲的原因有四個方面:
1.公務員錄用要求35歲以下——是因為公務員大多從基層做起,要後期有培養空間。
2.投資人希望投資的創業企業創始人年輕——對於創業企業而言是高頻試錯尋找最佳路徑。
3.企業比較成熟的企業——需要年青生力軍,比如華為一代一代人都有。
4.管理上的模仿追隨者,只是教條主義的抄襲以上三種,就只用35歲以下的人。現在有大量的模仿追隨,以前就很少有這個風潮。
-
4 # 辛文
俗話說,年富力強。年齡確實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一方面有一些工作需要年輕人的時間精力和知識奉獻,另一方面年輕人較易於管理
-
5 # 泰山管理商學院
人生的第一曲線,35歲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個分水嶺,一方面內在原因:35歲之前,記憶力和學習力強,可塑性強;身體機能強,可承受的工作強度高,對企業來說創造性強;35歲之後,記憶力和學習力減退,可塑性減弱;身體機能減退,可承受的工作強度減弱,對企業來說創造性弱。另一方面原因:35歲之前,外部牽掛少,擁有的少,對未來抱有很高的期待,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創造性強,到35歲左右,生活上該有的基本上都有了,一個人基本定性 ,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年齡大了,需要照顧,孩子的教育也在比較關鍵的時間段,也需要分散精力去關注。努力尋找自己的第二曲線,個人觀點,歡迎指正
-
6 # 華娃娃
中年職場危機這個話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每天都有看到在說過了30歲重新就業有多難,過了35歲除非企業內推,不然也很難找到合適工作這些話題。我還特意去問了父輩和一些有二、三十年以上職場經驗的前輩,他們在30-40歲期間有沒有經歷這樣的職場危機呢?後來我才知道,父輩之所以很少有35歲以後難就業的情況,多數是因為他們以前也很少跳槽,除非工廠或者單位經營不下去,提前下崗吧。但他們那一代即使下崗了,國家和單位還是會有點錢去補貼的。一般有點能力的人就一邊等著單位復興,一邊去下海做點小生意。以前個體經營還沒那麼發達,所以一般出來創業都不會餓死的。
到了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為什麼我們的生存危機和壓力越來越大呢?我覺得主要有下面三個原因:
03| 年齡不是你被限制的最大因素,沒有思維增值才是關鍵雖然經常會看到35歲就被時代淘汰的新聞,但是過了45歲還去讀研、讀博或者成為某領域高階人才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所以總是拿年齡來自我設限,我覺得是隻是拿著別人的標準來限定自己。人之所以會自我設限,就是對自己對形勢的認知不足。而且只聽到大眾的負面聲音,再對標自己的不足,焦慮感就更強了。其實人很簡單,缺啥就被啥唄。比如你的表達能力不行,就多去看演講或者公眾表達的書,最好能小眾範圍內找到朋友可以讓你演練。同理,如果你文字能力不足,也可以多看寫作的書,多練習,起碼成文能通順把要講的事情講清楚已經比很多人優勝了。那專業能力不足的話,就更應該自己想方法去提升專業的能力了。多去關注時代的流行趨勢,總能找到自己不需要被社會淘汰的理由的。
這個世界很大,機會也很多,只要好好地努力與時俱進,總會有合適你的位置的。
回覆列表
確實發現這個普遍現象的存在,許多用人單位都明確標明年齡在35歲以下,尤其企業事業單位。從我自身公司要求方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還是比較嚴重的。不能與國際接軌。國際上劃分年齡的標準青年人是從18歲到65歲。中國青年人體統理解是35歲左右。
中國國情理解,35歲以下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精力最充沛,創造力最好,身體最健康,沒有家庭拖累。
尤其在一線城市,35歲太多的男女都在職場拼搏著,沒有結婚。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工作當中,這是用人單位重要考慮的點。
人在年輕時易於接受知識,易於接受公司思想,也就是易於公司管理。35歲以上,許多思維模式,思想,職業習慣已經形成,如果與用人單位理念不相容,那麼雙方都很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