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種選擇很關鍵
一定要選擇當地的苗種,不可以跨區選擇,蟹苗有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大規格河蟹必須有優質蟹種作基礎。選用自育或本地培育的長扛水系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規格整齊,附肢健全,有光澤,活動力強的中華絨螯蟹幼蟹作蟹種,要避免使用來源不明的幼蟹,這是養殖大蟹和提高成活率最重要因素。
二:良好的生態很重要
(1)在養殖成蟹水域中種植水生植物,一是作為蟹天然優質的植物性飼料
(2)為河蟹提供棲息和蛻殼的隱蔽場所,不容易被敵害發現,減少相互殘殺三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水中溶氧量,並吸收水體中的有機質,防止水質營養化,可起到淨化水質作用,保持水質清新,改善水體養殖環境。
(3)是在高溫季節水生植物能起到遮蔭降溫作用,有利河蟹生長,栽種水生植物品種不宜單一,要多樣化,最好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及漂浮植物相互結合,合理分佈,以適合河蟹多方面的需求。
三:密度要控制,適度混養
可採取兩年制養殖模式,就是 5月底6月初購進蟹苗,在池中粗放增育,年底可育成扣蟹,第2年春再把這些扣蟹投放到池場,通常蟹种放養規格為100—200只/kg。每畝水面放養 300—500只。
採取適當釋放,可提高河蟹出池規格和質量。以河蟹為主的成蟹池,不能混養草食性魚類(草魚、團頭魴等)、雜食性魚類(鯉、鯽、羅非魚等)、肉食性魚類(烏鱧、鯰魚、鱸魚等),而只能混養一些濾食性負類(鰱、鱅魚等)。其目的是清除水中浮游生物,防止水質變差。但由於河蟹池水草多,池水較清瘦,故混養數量不宜多。
四:投放螺獅,調節水質
螺螄是河蟹最喜食的鮮活動物性餌料,螺螄底棲,行動緩慢,淨水能力強,在成蟹養殖池中,每畝水面投放活螺螄150~250kg,止其自然繁殖,這樣可為河蟹的整個生長過程,提供源源不斷的適口、活性蛋白餌料。
河蟹對水質要求較高,要求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mg/L,pH值7— 8.5,透明度30—40cm左右,一年四季的水位要做到春淺,夏、秋、冬深,保持蟹池水質好、活、嫩、爽的良好水域環境。
一:苗種選擇很關鍵
一定要選擇當地的苗種,不可以跨區選擇,蟹苗有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大規格河蟹必須有優質蟹種作基礎。選用自育或本地培育的長扛水系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規格整齊,附肢健全,有光澤,活動力強的中華絨螯蟹幼蟹作蟹種,要避免使用來源不明的幼蟹,這是養殖大蟹和提高成活率最重要因素。
二:良好的生態很重要
(1)在養殖成蟹水域中種植水生植物,一是作為蟹天然優質的植物性飼料
(2)為河蟹提供棲息和蛻殼的隱蔽場所,不容易被敵害發現,減少相互殘殺三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水中溶氧量,並吸收水體中的有機質,防止水質營養化,可起到淨化水質作用,保持水質清新,改善水體養殖環境。
(3)是在高溫季節水生植物能起到遮蔭降溫作用,有利河蟹生長,栽種水生植物品種不宜單一,要多樣化,最好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及漂浮植物相互結合,合理分佈,以適合河蟹多方面的需求。
三:密度要控制,適度混養
可採取兩年制養殖模式,就是 5月底6月初購進蟹苗,在池中粗放增育,年底可育成扣蟹,第2年春再把這些扣蟹投放到池場,通常蟹种放養規格為100—200只/kg。每畝水面放養 300—500只。
採取適當釋放,可提高河蟹出池規格和質量。以河蟹為主的成蟹池,不能混養草食性魚類(草魚、團頭魴等)、雜食性魚類(鯉、鯽、羅非魚等)、肉食性魚類(烏鱧、鯰魚、鱸魚等),而只能混養一些濾食性負類(鰱、鱅魚等)。其目的是清除水中浮游生物,防止水質變差。但由於河蟹池水草多,池水較清瘦,故混養數量不宜多。
四:投放螺獅,調節水質
螺螄是河蟹最喜食的鮮活動物性餌料,螺螄底棲,行動緩慢,淨水能力強,在成蟹養殖池中,每畝水面投放活螺螄150~250kg,止其自然繁殖,這樣可為河蟹的整個生長過程,提供源源不斷的適口、活性蛋白餌料。
河蟹對水質要求較高,要求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mg/L,pH值7— 8.5,透明度30—40cm左右,一年四季的水位要做到春淺,夏、秋、冬深,保持蟹池水質好、活、嫩、爽的良好水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