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基本假設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設定。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明確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主要是為了讓會計實務中出現一些不確定因素時能進行正常的會計業務處理,而對會計領域裡存在的某些不尚未確知並無法正面論證和證實的事項所作的符合客觀情理的推斷和假設。會計基本假設的原因 會計工作所處的經濟環境十分複雜,受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會計基本假設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會計假設雖然有人為假定的一面,但是並不因此影響其客觀性。事實上,作為進行會計活動的必要前提條件,會計假設是會計人員在長期的會計實踐中逐步認識,總結而形成的,絕不是毫無根據的猜想或簡單武斷的規定。離開了會計假設,會計活動就失去了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的基礎,會計工作就會陷入混亂甚至難以進行。會計主體什麼是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指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範圍。為了向財務報告使用者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提供與其決策有用的資訊。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的編制應當集中於反映特定物件的活動,並將其與其他經濟實體區別開來。才能實現財務報告的目標。會計基本假設中界定了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的空間範圍的是會計主體。 在會計主體假設下,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反映企業本身所從事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明確界定會計主體是開展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首先,明確會計主體,才能劃定會計所要處理的各項交易或事項的範圍。在會計工作中。只有那些影響企業本身經濟利益的各項交易或事項才能加以確認、計量和報告,那些不影響企業本身經濟利益的各項交易或事項則不能加以確認、計量和報告。會計工作中通常所講的資產、負債的確認。收入的實現,費用的發生等,都是針對特定會計主體而言的。 其次,明確會計主體,才能將會計主體的交易或者事項與會計主體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項以及其他會計主體的交易或者事項區分開來。例如,企業所有者的經濟交易或者事項是屈於企業所有者主體所發生的。不應納入企業會計核算的範圍。但是企業所有者投入到企業的資本或者企業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潤,則屬於企業主體所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納入企業會計核算的範圍。 會計主體不同於法律主體。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必然是一個會計主體。例如一個企業作為一個法律主體,應當建立財務會計系統,獨立反映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例如,在企業集團的情況下,一個母公司擁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雖然是不同的法律主體但是母公司對於子公司擁有控制權,為了全面反映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就有必要將企業集團作為一個會計主體。、編制合併財務報表。再如,由企業管理的證券投資基金、企業年金基金等,儘管不屬於法律主體。但屬於會計主體,應當對每項基金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例1 某母公司擁有l0家子公司,母子公司均屬於不同的法律主體,但母公司對子公司擁有控制權,為了全面反映由母子公司組成的企業集團整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就需要將企業集團作為一個會計主體,編制合併財務報表。例2 某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lo只證券投資基金。對予該公司來講。一方面公司本身既是法律主體。又是會計主體,需要以公司為主體核算公司的各項經濟活動,以反映整個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另一方面每隻基金儘管不屬於法律主體,但需要單獨核算,並向基金持有人定期披露基金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等,因此,每隻基金也屬於會計主體。 持續經營什麼是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在持續經營前提下,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 企業是否持續經營,在會計原則、會計方法的選擇上有很大差別。一般情況下。應當假定企業將會按照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明確這個基本假設,就意味著會計主體將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資產,按照既定的合約條件清償債務,會計入員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選擇會計原則和會計方法。如果判斷企業會持續經營,就可以假定企業的固定資產會在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長期發揮作用,並服務於生產經營過程,固定資產就可以根據歷史成本進行記錄,並採用折舊的方法。將歷史成本分攤到各個會計期間或相關產品的成本中。如果判斷企業不會持續經營,固定資產就不應採用歷史成本進行記錄並按期計提折舊。例3 某企業購入一條生產線,預計使用壽命為l0年,考慮到企業將會持續經營下去i因此可以假定企業的固定資產會在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長期發揮作用,並服務於生產經營過程,即不斷地為企業生產產品,直至生產線使用壽命結束。為此固定資產就應當根據歷史成本進行記錄,並採用折舊的方法,將歷史成本分攤到預計使用壽命期間所生產的相關產品成本中。 如果一個企業在不能持續經營時還假定企業能夠持續經營。並仍按持續經 營基本假設選擇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原則與方法,就不能客觀地反映企業的 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會誤導會計資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 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會計分期的目的,在於透過會計期間的劃分,將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成連續、相等的期間,據以結算盈虧,按期縮報財務報告,從而及時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資訊。 在會計分期假設下,企業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報告。會計期間通常分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於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問。 根據持續經營假設,一個企業將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持續經營下去。但是,無論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還是投資者、債權人等的決策都需要及時的資訊,都需要將企業持續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分期確認、計量和報告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明確會計分期假設意義重大。由於會計分期,才產生了當期與以前期間、以後期間的差別。才使不同型別的會計主體有了記賬的基準,進而出現了折舊、攤銷等會計處理方法。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貨幣計量詳述 貨幣計量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中要以貨幣為統一的主要的計量單位,記錄和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和經營成果。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是多種多樣、錯綜複雜的。為了實現會計目的,必須綜合反映會計主體的各項經濟活動,這就要求有一個統一計量尺度。在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過程中之所以選擇貨幣為基礎進行計量,是由貨幣的本身屬性決定的。貨幣是商品的一般等價物,是衡量一般商品價值的共同尺度,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點。其他計量單位,如重量、長度、容積、臺、件等,只能從一個側面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無法在總量上進行彙總和比較,不便於會計計量和經營管理。只有選擇貨幣尺度進行計量才能充分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所以,基本準則規定。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選擇貨幣作為計量單位。。會計在選擇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尺度的同時,要以實物量度和時間量度等作為輔助的計量尺度。 要實際進行會計核算,除了應明確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尺度之外,還需要具體確定記賬本位幣,即按保種統一的貨幣來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貨幣計量隱含幣值穩定假設。 貨幣計量兩層含義 一是會計核算要以貨幣作為主要的計量尺度,會計法規定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表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在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的同時,有必要也應當以實物量度和勞動量度作為補充。 二是假定幣值穩定,因為只有在幣值穩定或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不同時點上的資產的價值才有可比性,不同期間的收入和費用才能進行比較,並計算確定其經營成果,會計核算提供的會計資訊才能真實反映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情況。貨幣計量的優缺點 它利用通用的貨幣計量單位進行全部的計量活動,計量結果可以相加、相減、相乘、相除,從而得到會計報告,並能夠對其做進一步的分所。然而,很多影響企業的活動很難或無法用貨幣來計量。企業成員或僱員的知識和技能都有很高的價值,但是,卻無法用貨幣對其準確計量。客戶的忠誠能保證企業的未來收益,但是在過去的報表中只反映了過去已實現的收益。雖然會計中使用了貨幣計量概念,但經理人也不能期望從會計報告中獲得企業各種要素的全景圖。另一方面,在貨幣計量的背後隱含著幣值不變的假設。會計業務中常常將不同時點的貨幣金額進行彙總比較,這是以幣值不變為前提的,這在實際生活中受到持續通貨膨脹的衝擊,為解決這一問題,現在已誕生了通貨膨脹會計。
會計基本假設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設定。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明確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主要是為了讓會計實務中出現一些不確定因素時能進行正常的會計業務處理,而對會計領域裡存在的某些不尚未確知並無法正面論證和證實的事項所作的符合客觀情理的推斷和假設。會計基本假設的原因 會計工作所處的經濟環境十分複雜,受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會計基本假設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會計假設雖然有人為假定的一面,但是並不因此影響其客觀性。事實上,作為進行會計活動的必要前提條件,會計假設是會計人員在長期的會計實踐中逐步認識,總結而形成的,絕不是毫無根據的猜想或簡單武斷的規定。離開了會計假設,會計活動就失去了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的基礎,會計工作就會陷入混亂甚至難以進行。會計主體什麼是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指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範圍。為了向財務報告使用者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提供與其決策有用的資訊。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的編制應當集中於反映特定物件的活動,並將其與其他經濟實體區別開來。才能實現財務報告的目標。會計基本假設中界定了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的空間範圍的是會計主體。 在會計主體假設下,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反映企業本身所從事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明確界定會計主體是開展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首先,明確會計主體,才能劃定會計所要處理的各項交易或事項的範圍。在會計工作中。只有那些影響企業本身經濟利益的各項交易或事項才能加以確認、計量和報告,那些不影響企業本身經濟利益的各項交易或事項則不能加以確認、計量和報告。會計工作中通常所講的資產、負債的確認。收入的實現,費用的發生等,都是針對特定會計主體而言的。 其次,明確會計主體,才能將會計主體的交易或者事項與會計主體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項以及其他會計主體的交易或者事項區分開來。例如,企業所有者的經濟交易或者事項是屈於企業所有者主體所發生的。不應納入企業會計核算的範圍。但是企業所有者投入到企業的資本或者企業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潤,則屬於企業主體所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納入企業會計核算的範圍。 會計主體不同於法律主體。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必然是一個會計主體。例如一個企業作為一個法律主體,應當建立財務會計系統,獨立反映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例如,在企業集團的情況下,一個母公司擁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雖然是不同的法律主體但是母公司對於子公司擁有控制權,為了全面反映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就有必要將企業集團作為一個會計主體。、編制合併財務報表。再如,由企業管理的證券投資基金、企業年金基金等,儘管不屬於法律主體。但屬於會計主體,應當對每項基金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例1 某母公司擁有l0家子公司,母子公司均屬於不同的法律主體,但母公司對子公司擁有控制權,為了全面反映由母子公司組成的企業集團整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就需要將企業集團作為一個會計主體,編制合併財務報表。例2 某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lo只證券投資基金。對予該公司來講。一方面公司本身既是法律主體。又是會計主體,需要以公司為主體核算公司的各項經濟活動,以反映整個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另一方面每隻基金儘管不屬於法律主體,但需要單獨核算,並向基金持有人定期披露基金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等,因此,每隻基金也屬於會計主體。 持續經營什麼是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在持續經營前提下,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 企業是否持續經營,在會計原則、會計方法的選擇上有很大差別。一般情況下。應當假定企業將會按照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明確這個基本假設,就意味著會計主體將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資產,按照既定的合約條件清償債務,會計入員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選擇會計原則和會計方法。如果判斷企業會持續經營,就可以假定企業的固定資產會在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長期發揮作用,並服務於生產經營過程,固定資產就可以根據歷史成本進行記錄,並採用折舊的方法。將歷史成本分攤到各個會計期間或相關產品的成本中。如果判斷企業不會持續經營,固定資產就不應採用歷史成本進行記錄並按期計提折舊。例3 某企業購入一條生產線,預計使用壽命為l0年,考慮到企業將會持續經營下去i因此可以假定企業的固定資產會在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長期發揮作用,並服務於生產經營過程,即不斷地為企業生產產品,直至生產線使用壽命結束。為此固定資產就應當根據歷史成本進行記錄,並採用折舊的方法,將歷史成本分攤到預計使用壽命期間所生產的相關產品成本中。 如果一個企業在不能持續經營時還假定企業能夠持續經營。並仍按持續經 營基本假設選擇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原則與方法,就不能客觀地反映企業的 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會誤導會計資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 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會計分期的目的,在於透過會計期間的劃分,將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成連續、相等的期間,據以結算盈虧,按期縮報財務報告,從而及時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資訊。 在會計分期假設下,企業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報告。會計期間通常分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於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問。 根據持續經營假設,一個企業將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持續經營下去。但是,無論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還是投資者、債權人等的決策都需要及時的資訊,都需要將企業持續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分期確認、計量和報告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明確會計分期假設意義重大。由於會計分期,才產生了當期與以前期間、以後期間的差別。才使不同型別的會計主體有了記賬的基準,進而出現了折舊、攤銷等會計處理方法。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貨幣計量詳述 貨幣計量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中要以貨幣為統一的主要的計量單位,記錄和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和經營成果。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是多種多樣、錯綜複雜的。為了實現會計目的,必須綜合反映會計主體的各項經濟活動,這就要求有一個統一計量尺度。在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過程中之所以選擇貨幣為基礎進行計量,是由貨幣的本身屬性決定的。貨幣是商品的一般等價物,是衡量一般商品價值的共同尺度,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點。其他計量單位,如重量、長度、容積、臺、件等,只能從一個側面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無法在總量上進行彙總和比較,不便於會計計量和經營管理。只有選擇貨幣尺度進行計量才能充分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所以,基本準則規定。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選擇貨幣作為計量單位。。會計在選擇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尺度的同時,要以實物量度和時間量度等作為輔助的計量尺度。 要實際進行會計核算,除了應明確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尺度之外,還需要具體確定記賬本位幣,即按保種統一的貨幣來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貨幣計量隱含幣值穩定假設。 貨幣計量兩層含義 一是會計核算要以貨幣作為主要的計量尺度,會計法規定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表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在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的同時,有必要也應當以實物量度和勞動量度作為補充。 二是假定幣值穩定,因為只有在幣值穩定或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不同時點上的資產的價值才有可比性,不同期間的收入和費用才能進行比較,並計算確定其經營成果,會計核算提供的會計資訊才能真實反映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情況。貨幣計量的優缺點 它利用通用的貨幣計量單位進行全部的計量活動,計量結果可以相加、相減、相乘、相除,從而得到會計報告,並能夠對其做進一步的分所。然而,很多影響企業的活動很難或無法用貨幣來計量。企業成員或僱員的知識和技能都有很高的價值,但是,卻無法用貨幣對其準確計量。客戶的忠誠能保證企業的未來收益,但是在過去的報表中只反映了過去已實現的收益。雖然會計中使用了貨幣計量概念,但經理人也不能期望從會計報告中獲得企業各種要素的全景圖。另一方面,在貨幣計量的背後隱含著幣值不變的假設。會計業務中常常將不同時點的貨幣金額進行彙總比較,這是以幣值不變為前提的,這在實際生活中受到持續通貨膨脹的衝擊,為解決這一問題,現在已誕生了通貨膨脹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