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影音坊

    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陳沖等導演是中國電影屆通常所說的第五代導演。他們所處的時代和電影創作環境決定了他們樂於去創作時代反思型別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

    而作家嚴歌苓剛好與第五代導演年齡相仿,經歷過同樣的時代,是反思文學的代表性作者,她的小說和劇本與第五代導演的理念相符合,且作品的文學水平、時代縱深等方面都很不錯,還有女性作者特有的的細膩,這些對於改編成電影都很有利,所以經常被拿來改編為電影。比如《梅蘭芳》、《天浴》、《金陵十三釵》、《芳華》等。

  • 2 # 語見

    嚴歌苓是海外華人作家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常被翻譯成法、荷、西、日等多國文字,代表作品有《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赴宴者》、《扶桑》、《穗子物語》、《陸犯焉識》、《天浴》、《寄居者》、《金陵十三釵》《人寰》、《白蛇》等。

    小說和劇本寫作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優秀的小說,因為畫面感不強,很難被改編成電影。也有的小說有太多心理描寫,抽掉這些小說就沒多少情節,也不適合改編成影視作品。著名評論家雷達說:嚴歌苓的作品是近年來藝術性最講究的作品,她敘述的魅力在於“瞬間的容量和濃度”,小說有一種擴張力,充滿了嗅覺、聽覺、視覺和高度的敏感。

    所以寫小說的作家有很多,但是像嚴歌苓這樣,作品被多次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的還真不多。加上嚴歌苓作品中對人性的多重挖掘,悲憫而多元的價值,使得改編後的電影和電視劇呈現一種深厚的人文底蘊,而不是通俗又沒有營養的肥皂劇,所以大導演喜歡找她,這樣作品的口碑會相對高一些。

    但嚴歌苓的文學作品影視化程度真的非常高,反過來的意思也就是說,嚴歌苓的小說作品非常適合搬上熒幕。作為好萊塢金牌編劇,她的作品沒出版甚至只是有點風聲就有導演過來排隊預定。但是這麼火一定是有原因的。

    1、戲劇性強,衝突激烈。

    藝術作品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她的人生經歷還真不是一般的豐富。成長於文革期間,文工團生涯,又是華人移民,締結跨國婚姻,又隨著外交官丈夫前往非洲任職……從這個角度來看,她的靈感來源得天獨厚。作者豐富的人生經歷是小說的靈魂。文筆尚可以經過訓練得到提升,優質的內容題材卻是求也求不來的。大部分情況下,矛盾越大,衝突越激烈,越適合影視化。《雷雨》如此經典,無數次地搬上舞臺和熒幕,也是得益於它的衝突激烈和戲劇性。戲劇性這東西還真不好說,多一分顯得狗血,少一分索然無味,度很難把持。

    2、文字畫面感強,節奏流暢。

    從這個角度來看,她的作品跟張愛玲還是有點類似的。看她的小說就好像在看一部電視劇,畫面感極強,屋舍、粉牆黛瓦、平順的湖面……彷彿一軸畫卷在眼前展開。她寫人,這個人就從畫裡走出來了,她寫物,物體就出現在這幅畫上。

    這種一幀一幀的鏡頭感其實也是種節奏感,一幕一幕的鏡頭自然無鋒拼接。讓讀著很舒服,拍成影視作品後,鏡頭切換得也舒服。而且文筆相當感性,該渲染的地方鋪開來寫,拍成影視作品後鏡頭在景物中淌一淌,小說中的味道和氛圍馬上就出來了。

    3、政治正確

    她的故事背景富有時代的印記,弘揚時代的主旋律。這將得到政府的支援和主流社會的肯定。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建國後動物成精、穿越等奇怪的問題被停播。

    4、題材新穎

    嚴歌苓尤其擅長講有點奇特另類甚至是較為優美的病態的故事,什麼寡婦啦,妓女啦,女同啦,倒追啦,性交易啦……一套一套的,跟普通影視劇裡的白蓮花女主角完全不一樣。而且都跟愛情有關,這些故事的閱讀快感很容易給到讀者的。

  • 3 # 許青竹觀娛

    其實不是他們愛拍嚴歌苓的作品,那是因為沒有辦法,實在沒路子了!

    現在國內的編劇門檻很低,只要你認識字,那麼你就可以當一個編劇,這就造成了國內目前的編劇人數眾人,可人才沒有幾個!這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再好的電影也需要劇本(王家衛除外),沒有劇本怎麼拍戲呢?

    以前馮小剛就和王朔的關係很好,早期的馮小剛能夠成功也少不了王朔的幫助,可是文人傲氣,王朔是一個眼睛裡容不了沙子的人,而馮小剛是什麼人,聽聽崔永元叫他“馮褲子”就可以知道了,所以後來兩人分道揚鑣。

    而現在國內的頂級編劇隊伍中,嚴歌苓就是其中之一!劇本作為電影的基礎,大家可以想象嚴歌苓在圈內的地位有多高,多少人都是排隊上們等著嚴歌苓的劇本,所以不是馮小剛這些導演愛拍,是他們真的需要嚴歌苓的劇本,他們是沒辦法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一首五言絕句概容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