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ww3721王建文
-
2 # 歷史有妖氣
建安七子即漢末建安年間詩文造詣甚高的七位文學家合稱,有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他們七人的詩文基本代表了當時除了“三曹”之外的優秀文人作品,在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但是,有人認為七子之首是孔融,有人認為七子之首是王粲,持後者意見的學者更多。
認為孔融是建安七子之首,愚以為主要的兩點原因一個是孔融在七子中年齡最大,一個是孔融於建安之前乃北海太守、青州刺史,在三國初期實為高官、一方諸侯,實力深厚。七子中能夠考證的文人裡,孔融年紀最老,尊他為首也是合情合理的。不過,言七子之首為王粲的原因,是因為王粲是七人中才華最高、作品最好的,這一觀點確立於南北朝時的文學批評鉅著——梁代文學評論家劉勰的《文心雕龍》。《文心雕龍•才略》篇裡,劉勰贊王粲是“七子之冠冕”,這一論斷也受到了當世及後世文人的一致認同。
王粲的作品緣何被認為優於其他六者呢?首先,王粲本人出自名門,少時便得到了蔡文姬之父、大學士蔡邕的青睞,蔡邕道其“有異才”。不久,17歲的王粲因戰亂避難到了荊州,可荊州刺史劉表並不看好他,未予重用。據傳,王粲的身高和外貌不是很出眾,不符合當時“看臉”的顏值標準,故屢屢失意。這一情節若屬實,倒不禁令人想起同樣“困於顏值”的謀士龐統了。
後來,王粲歸於曹操,任承相掾,隨後升為了軍謀祭酒,位至魏國侍中的高位。他天賦異稟,妙筆生花,與曹植並稱“曹王”。正因為王粲久歷離亂,才以士子之身而深知百姓之苦,他的詩賦多感時傷亂,有激昂慷慨之調,情致悲涼,耐人尋味。其詩如著名的《七哀詩》等,寫實地呈現了當時諸侯混戰造成的悲慘景象,字裡行間裡,王粲對底層百姓的理解與同情充溢紙上,情感真摯,讀來引人深思。而《登樓賦》則抒寫了遊子思鄉及政途懷才不遇的真實情感,沉鬱質樸,筆力雄深。
七人的並稱,來源於曹丕《典論》中的評論:“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粲長於辭賦。干時有逸氣,然非粲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徵思,幹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張衡)、蔡(蔡邕)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從那之後,“建安七子”的美名流傳至今。
因此,題中所問,王粲為何被認為是七子之首,想來可以歸結為兩點:詩文才氣高、同情百姓苦。“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自古文人吟風弄月者為“小道”,記錄史實、胸懷民生者方為“大道”。其他六人雖也有作感傷時亂詩,但境界卻比王粲略為遜色了。
-
3 # 逹文
王粲:一詩一賦 冠古獨步 不愧建安七子之首
王粲著有詩、賦、論等60篇,尤以詩、賦成就最高。其中《七哀詩》(其一)和《登樓賦》所達到的思想藝術成就高度,不僅“建安七子”其它六人(孔融、陳琳、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無可企及,更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各自佔有重要地位,具有不同影響。
(一)五言古詩《七哀詩》(其一):中國傳統詩歌體裁“七哀詩”的開山之作;中國文學史上最早反映漢末戰亂的優秀詩作;達到甚至超越“建安文學”領袖級人物優秀作品水平。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六月,董卓部將李催、郭汜長安作亂,大肆燒殺劫掠。時年16歲的王粲從長安逃往荊州,投靠劉表避難。沿途親身經歷和目睹漢末戰亂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難,作有此詩:《七哀詩》其一《西京亂無象》。詩中“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等名句和關於飢婦棄子的記載,真實生動地描寫了當時的戰禍慘劇、民眾慘狀和瀰漫社會的悽楚氣氛,同時發出盛世難得的無限感嘆。悲涼沉痛,真切動人,被譽為“冠古獨步”(清代中期文學家及著名思想家方東樹語),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中國傳統詩歌體裁“七哀詩”的開山之作。 王粲的這首詩,公認為“七哀詩”發端之作。“七哀詩”以反映戰亂、瘟疫、死亡、離別、失意等內容為主,細緻寫照民眾生活,真實客觀記錄社會,情懷悲天憫人,民間風格鮮明。始於漢代王粲,其形式、內容、水平經晉朝張載、唐朝杜甫等不斷擴充提升。
2、中國文學史上最早反映漢末戰亂的優秀詩作。寫作時間早於曹操創作的,被譽為“漢末實錄”之“詩史”的《蒿里行》五年。
3、達到甚至超越“建安文學”領袖級人物優秀作品水平。“三曹”(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是“建安文學”的領袖,其文學成就高於“七子”,而王粲的這首詩,不僅早於曹操《蒿里行》五年,而且其水平與知名度最高,唯有曹植的《七哀詩》能夠與之比肩。
附:王粲《七哀詩》(其一)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 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二)抒情小賦《登樓賦》:登樓抒懷之濫觴,登高文化之奠基;抒情小賦發展之里程碑級經典之作
王粲避亂流離到荊州後,不被劉表重用,致又流寓襄陽十餘年,心情鬱悶。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時年28歲的王粲久客思歸,登上當陽東南的麥城城樓,縱目四望,萬感交集,寫下這篇歷代傳誦不衰的名作。
《登樓賦》透過塑造一位亂離人的形象,抒發了懷鄉思歸之情、懷才不遇之憂,傾吐了期望施展才能,建功立業,天下統一太平的情懷。風格沉鬱悲涼,辭采豐富優美,語言自然流暢,是王粲賦中的名篇,也是建安時期抒情小賦的代表作。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
1、登樓抒懷之濫觴,登高文化之奠基。特別是憂愁情感的抒發,極其經典,後代文學大家如杜甫、李商隱、溫庭筠、周密、元好問等,在作品中多有提及。“王粲登樓”因此成為典故,可謂中國登高文化的奠基之作,流傳廣遠深厚。
2、抒情小賦發展之里程碑級經典之作。《登樓賦》“全篇無雕鏤之字、幽奧之詞,但以直抒胸臆,言足達意而止”(清人評語),完全摒棄了漢賦鋪張揚厲的傳統寫法。情懷抒發鮮明,語句簡潔明快,寫景抒情相融,形成獨有的藝術特色。在中國傳統文學抒情小賦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級別的重要地位。曹丕在《典論·論文》中稱之“雖張(衡)、蔡(邕)不過也”。
附:王粲《登樓賦》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邱。華實蔽野,黍稷盈 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 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 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 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 畏井渫之莫食。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 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慘惻。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王粲(177~217),漢魏間文學家。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少時即有才名,博聞強記,有過目不忘之才,曾受到著名學者蔡邕的賞識。先依劉表,未被重用。後為曹操幕僚,備受曹操重用,官拜侍中,賜爵關內侯,在興革制度、謀劃軍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曹操徵吳,病死途中。王粲一生以文才而聞名天下,與曹植並稱為"曹王","建安七子"之首,在七子中文學成就最高。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稱他為"七子之冠冕",著有詩、賦、論等60篇。多篇作品收入《文選》。明代人輯錄其作品,編成《王侍中文集》流傳後世。(建安文學及建安七子相關資料可網詢,不再贅述)
-
4 # 一往文學
王粲:建安七子之首肯定是我。
動盪的年代恰恰是文學盛產的時代,其中最能代表漢建安時期文學的就是"三曹"和"建安七子"了,他們均已詩文顯赫一時,他們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所創造了建安風骨,對後來很多文人的創作風格都有很深的影響。"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建安七子"之稱來自於曹丕的《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陳琳,王粲仲宣,徐幹偉長,阮瑀元瑜,應瑒德璉,劉楨公幹。”
七子之中,為什麼王粲會被認為是建安七子之首呢?
很明顯,從文學成就上看,孔融和王粲相對於其他五人則更勝一籌,而王粲的政治成就和文學成就都是最高的。
《三國志·魏書·王粲傳》中是這樣記述的,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也。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初,粲與人共行,讀道邊碑。人問曰:"卿能誦乎?"曰:"能。"因使背而誦之,不失一字。其強記默識如此。性善算,作算術,略盡其理。善屬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時人常以為宿構;然復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優秀的文人總是從小一直被誇讚到大,當其他小夥伴還在咿咿呀呀背誦詩書的時候,王粲就已經受到當時的左中郎將蔡邕的賞識了。
這個時候,就要說一說為什麼同樣在小時候被稱為"異童"的孔融為什麼沒能超過王粲。
孔融的《六言詩》可是中國詩歌史上最早的完整的六言體作品。孔融,字文舉。其實在曹丕的《典論·論文》中,孔融是被譽為"建安七子"之首的,因為這七個人當中,孔融的年齡最大,而且在建安十三年被殺,所以鄴下時期的文學活動實際上只有其餘六人參加。
建安十三年,正是王粲文學創作轉型的時間。在這一年之前,王粲經歷了漢末戰亂,流寓荊州。他的憂患意識很強烈,擔心國家,憂慮百姓,自然而然要擔憂自己的處境。建安十三年這年,孔融恃才傲物,曹操一個不高興,孔融就成為了歷史人物。
再看看人家王粲,建安十三年以後,開始追求功名。這個時候王粲是在北方中原地區的,因為曹操的治理有方,政局漸漸安定,民眾生產生活也恢復了正常。憂患意識減少了,哪還能再寫出"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這樣的詩句呢?
《文心雕龍·才略》中對王粲的評價是這樣的"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辭少瑕累:摘其詩賦,則"七子"之冠冕乎!
《詩品》評王粲,"其源出於李陵。發愀愴之詞,文秀而質羸。"人無完人,再優秀的文人也總有其不擅長的部分,"質羸"就是曹丕在《與吳質書》中所說的,"仲宣獨自善於辭賦,惜其體弱,不起其文。"
-
5 # 潯陽鹹魚
首先,王粲絕對不是建安七子之首,筆者也不知道這個評價是從何而來。
歷史上的建安七子分別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史書原文出自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論》。
《典論》:今之文人,魯國孔融、廣陵陳琳、山陽王粲、北海徐幹、陳留阮瑀、汝南應瑒、東平劉楨,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自以騁騏驥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粲長於辭賦。幹時有逸氣,然非粲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徵思,幹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至於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之儔也。明顯,在曹丕敘述中,孔融才是排行第一的存在,這是年齡、資歷使然,若論七人中誰是第一人,孔融也是當之無愧的。
孔融的資歷孔融的資歷也是和尚頭上的跳蚤——明擺著。
建安初,孔融在許都漢廷擔任少府,位列九卿,此時,陳琳還在冀州給袁紹打工,王粲還是荊州劉表座上客,徐幹等人都是晚輩。若按眾人文筆成就來看,他們或許能跟孔融比肩,但從資歷上看,孔融在建安初已經是士人中的翹楚了。
《後漢書·孔融傳》上說孔融每次在朝廷參加會議,他的意見就是決定性意見,其他公卿大夫都只要負責簽名同意即可。
及獻帝都許,徵融為將作大匠,遷少府。每朝會訪對,融輒引正定議,公卿大夫皆隸名而已。由此可見:孔融的資歷、名望比王粲等人高多出一大截,曹丕在介紹這七人,先說王粲,最後說孔融,只是曹丕為了歸類敘述,是並列關係,並非是排名。
曹丕對孔融眾所周知,孔融死於曹操指使的誣告案,但這場政治冤案並不能抹殺孔融在建安文學上的成就。例如魏文帝曹丕就特別喜歡孔融的文章,經常佩服不已,等曹丕稱帝后,還曾專門下詔讓天下人去搜集孔融散落民間的文章,誰貢獻的文章一經核實,便賞賜黃金和布帛。
——曹丕尚且如此,更不論其他人對孔融的推崇了。
魏文帝(曹丕)深好融文辭,每嘆曰:“楊、班儔也。”募天下有上融文章者,輒賞以金帛。曹丕對王粲很多人聽過曹丕在王粲墓前學驢叫的故事,以此認為曹丕非常欣賞王粲,可是,這個故事出自於南朝宋人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分析一下,可知故事可信度是有問題的。
分析的理由也很簡單。
建安二十四年(219)九月,魏國都城鄴城爆發魏諷案,起因是鍾繇相國府西曹掾魏諷暗中勾結多人,策劃在鄴城造曹操的反,以圖復興漢室。計劃洩露後,很多跟魏諷交往過的人都被牽連入獄,最終被殺害。其中就有王粲的兩個兒子。
《三國志·王粲傳》:(王)粲二子,為魏諷所引,誅。後絕。當時曹操正在長安、洛陽指揮全域性,魏諷案是鎮守鄴城的曹丕親自督辦的,王粲的兩個兒子被誅殺的訊息傳到曹操耳中,曹操感慨說:“如果我在鄴城,是絕對不會讓王粲絕後的。”
如此可見,曹操喜愛王粲,甚於曹丕。
《文章志》曰:太祖時徵漢中,聞粲子死,嘆曰:“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所以再看《世說新語》上說“曹丕為王粲學驢叫”,換成曹操倒是可信,說是曹丕,筆者是持懷疑態度的。
也可能有人會說,魏諷案是政治案件啊!曹丕不敢包庇好友的兒子,是可以理解的。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同樣的是魏諷案,曹丕可是刀下留人了的,例如文欽,這位鄉黨公子哥也因為和魏諷交往過,被辦案官員拿下問罪。
但是文欽的老爹是文稷,文稷是曹操的同鄉,當年一起出來創業的元老,所以曹丕是留了文欽的命,然後整理情況向曹操彙報的。曹操接到曹丕的彙報,當然是大筆一揮,免罪。
《魏書》:魏諷反,欽坐與諷辭語相連,及下獄,掠笞數百,當死,太祖以稷故赦之。
綜上既然“建安七子”之名是出自曹丕,就以曹丕的喜好來看,孔融的地位是遠遠高於王粲的,加上孔融的資歷等等,孔融位列“建安七子”之首,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回覆列表
這個是錯誤的說法。建安七子之首是孔融。是當時曹丕皇帝說,他們似七匹賓士的駿馬。原文是,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陰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騏驥於幹裡,仰齊足而並馳,粲長於辭賦。干時有逸氣然非粲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柁賦徵思幹之玄轅漏卮圓扇橘賦雖張(張衡)蔡(邕)不過也然於文未能稱是。曹丕是公認當時歷史評論大家。其言論公信度,大於弟弟。
曹植當然也很權威,曹植評論也是有參考價值,他說,昔仲宣獨步於漢南,孔璋鷹揚於河朔,偉長擅各於青土,公幹振芯沐於海隅,德璉發還於大魏,足下高視於上京,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包荊之玉。吾王於是設天網以該之極,八紘以掩之,今盡集茲國矣。然此數子攏復不能飛翰絕還一舉幹裡。孔璋之才不閒於辯賦,而多自謂能與司馬長卿同風,譬畫虎不成反為狗也;前前書嘲之,反作論盛道,僕贊其文天鍾期不失聽,於今稱之,吾亦不能妄嘆者有畏後世之嗤,餘葉門上此。曹植把王粲放有首,自己心裡也是無底。
王粲(177一217年)是秦始皇名將王翦是後裔,字仲宣。山陽高平(鄒城)人父親為何進當權時代長史,在洛陽為官時蔡邕很賞識王粲。在董卓和十八路諸侯爭天下時,他頭奔劉表客居荊州十幾年,有志不伸,頗為窩囊。曹操席捲荊州後,上粲才到曹操陣營,得曹操父子信用重用封關內侯,任侍中。二百一十七年,在跟曹操徵孫權回來路上病亡,終四十一歲。
王粲作文章為優長雄絕,詩賦也很優秀。與曹植有比被稱為“曹王“。王家從秦朝起,就是人才輩出之家。王粲當然名門驕子,曾祖父王龔為順帝太尉,祖父王暢為靈帝司空,父親王謙為何進的長史。他是東漢未年蔡文姬之父收藏大家蔡邕幾車書籍文章獲得者其家書籍之多收藏之巨讀書其廣很難比拚。但他其貌不揚,廋小孱弱,還沒有大小,愛開玩笑。使他青少年並不的得意還有點窩囊。
198年,劉表的長沙太守張羨叛亂,劉表二率軍平亂王粲寫《三輔論》助威,申明用兵是“去暴舉順“而名震。官渡之戰後,又為劉表寫了《為劉荊州諫裝譚書》和《劉荊州與袁尚書》勸解袁氏兄弟,不要內鬥禍起蕭牆,以情理服人,很有文彩。
王粲是勸劉琮歸降曹操功臣。曹操為此任他丞相掾關內候。王粲很才略指出袁紹兵多將廣,志取天下,卻不會用人才,奇士最後都會離他而去。劉表更是盤踞荊楚,從容不迫坐觀時變,收留賢士俊傑。卻不敢用他們,結果國家有難無人輔佐他。吹捧曹操下車整頓軍隊,收錄豪傑各盡其用,定能稱雄天下。平定江漢,又會徵召賢才各著其位,天下歸心,望風歸附,文武並用,英雄盡力。是古代賢君才能做到事情。曹操高興又升他調任軍謀祭酒。他博學多識,對禮儀制度也研究。重製定新的典章,除舊佈新很有成績。據《典略》記載他有才略擅應機辨論,使鍾繇,王朗卿相都會關注他的提議,而措手不及。沒有準備。由於他平常心有很多朋友。和曹丕曹植關糸密切,友誼深厚。
他死後,因為曹丕是世子集召文朋好友為他送葬。為了非常眷戀之情曹丕提議用他愛聽驢叫,大家一起學叫驢叫為他送行。驢嗚送葬。曹植也做《王仲宣誄》以示交情不凡。但是建安七子應該曹丕的排位為主。
在八駿圖裡,是沒有先鋒的。曹丕首先提出建安七子。不論人生境遇如何,命運叵測也好,順利也好,文學才華絕才也好,優秀也罷,其提出此論第一是孔融。我們還是尊崇古人為好。因為他們是同時代的人有真憑實踞的發言權 ,我們只是響應而已,離的很遠看不清楚。沒有必要為王粲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