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睛970
-
2 # 半庭秋
魚冢目前為止我只知道福建有一個叫周寧縣的地方有。
那個景點叫鯉魚溪位於周寧縣城西五公里處的浦源村中,溪中有成千上萬的彩色斑斕的大鯉魚,"聞人聲而至 見人形而聚","競相覓食 彩鱗翻飛",溫順如馴,誠如"神魚"。
婀娜之姿,活潑可愛。水深及膝,清可見底,鯉魚滿溪,故而得名"鯉魚溪"。
據當地的縣誌記載這個鯉魚溪起源於宋朝距今約有800多年的歷史,雖經一次次的戰亂、災荒,鯉魚在村民的保護下繁衍至今,堪稱奇蹟。
據說南宋嘉定年間,鄭氏南遷至此,當時喝的是東洋溪的水,為防外人投毒,就在溪裡放養了鯉魚。為保護"救命恩人",族長鄭晉十公就召集村民訂了鄉規民約,保護鯉魚。
浦源村的村民敬鯉如神。他們在岸邊種蒲草,修L形下水道,以便洪水來時鯉魚藏身。
每年雨季,洪水漫上街道,鯉魚蹦進家門,主人就養著它們,等水退了再放生。山洪暴發,鯉魚便會乖巧地緊咬岸邊蒲草或藏身石洞以求存身,不願隨波逐流離村而去。縱使洪水衝至數里之外,仍會成群結隊地逆流而上回到這個村子,當地的魚極有靈性。
時至今日 村裡老少皆愛鯉魚,誰也不敢捕捉,當地鄭氏子孫不食鯉魚,也不允許外人來這裡釣魚、偷魚。明代詞人王鴻來遊詠出了"羨魚休唱釣魚歌"的千古絕唱。若遇鯉魚死了,都說這尾鯉魚上天了。村裡人就會將它送到魚冢土葬,或祭祀後用柴草把魚體燒成灰後,埋葬在魚冢裡。
這是我曾見過的魚冢。
-
3 # 奇門蔡大仙
【文化遺產在福建】周寧鯉魚溪護魚習俗
AM585東南廣播
2017-08-25
訂閱
”魚冢、魚葬、魚祭文“為核心的護魚習俗也被列入了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裡至今保持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魚塚、魚祭文、魚葬禮俗。
——【文化遺產在福建】
周寧鯉魚溪護魚習俗
今天的節目為您介紹的是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寧鯉魚溪護魚習俗。
在福建省周寧縣浦源村,有一條几百米長的鯉魚溪穿村而過,溪流裡生長著成千上萬的鯉魚,更為獨特的是這裡的村民們會為鯉魚舉行“魚葬”儀式,也就是埋葬鯉魚舉行的儀式。每當舉行魚葬的時候,在司儀的引導下,將鯉魚安放在祭臺上,進行淨香、上酒,頂禮膜拜;由村中德高望重的族人宣讀祭文,之後將鯉魚埋葬在洞穴裡。埋葬鯉魚的魚冢則位於鯉魚溪村口兩株參天的古柳杉下。
而這以“魚冢、魚葬、魚祭文“為核心的護魚習俗也被列入了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裡至今保持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魚塚、魚祭文、魚葬禮俗。
周寧文化館館長周許端:
“最大的特點就是人與魚的和諧相處,這裡村民護魚的習俗有八百年的歷史,村民們對愛魚護魚敬魚做得比較完整,魚冢魚祭文,其他地方是沒有的。獨一無二的,這是最有特色的。”
祭魚儀式
祭鯉魚文
埋葬鯉魚的魚塚
從福建省周寧縣城驅車5公里。就來到了被稱為人魚同樂的中華奇觀鯉魚溪。
這段全長600多米的鯉魚溪,溪流裡生活著上萬尾五顏六色的鯉魚,它們在溪水裡自由嬉戲、遨遊。溪裡的鯉魚和人很親,聽到人聲、見到人影反而會靠攏過來搖頭擺尾。如果人把食物投入到溪裡,鯉魚會歡騰跳躍,紛紛前來爭相食用。
南宋嘉定二年(也就是公元1209年),河南開封鄭氏始祖因為躲避戰亂,舉家輾轉遷徙到浦源。建村之初,小溪水有些混濁,鄭家人不知道溪水能不能供人飲用,就在溪裡放養了一些鯉魚,結果鯉魚在溪水裡生長的很好,表明這條溪裡的水是可以飲用的,同時由於鯉魚有清潔溪流的作用,溪中自從有了鯉魚後,溪水也變清澈了。此後鯉魚就成了村民們的守護神。鯉魚溪管理所張穆鋒:
“歷史上只要是溪裡的鯉魚生長的好,他這家人整個家族發展繁衍的非常好,不管是做官還是經商做的都非常好,經過了幾輩人後所以他們非常感謝鯉魚。”
因為感恩鯉魚帶來的好運,鄭氏族人形成了善待鯉魚的風氣。又經過幾代人對鯉魚的呵護,溪流裡的鯉魚也越來越多。當時的族長晉十公在村中享有很高的聲望,他率領全村族人建起了鄭氏宗祠,了卻先祖的心願。同時晉十公擔心鯉魚多了以後,免不了有不守規矩的族人會偷捕鯉魚,為此,他召集全村人訂立鄉規民約,禁止偷捕鯉魚。為了嚴明規矩,他還特意策劃了一出苦肉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鄭傳森:
“晉十公,當時他雖然規定了很多護漁的辦法。但是在實行的過程當中似乎還不足以警示族人和外村人。所以就故意叫他的孫子去抓魚。結果別人發現了就來報告他,晉十公就把他的孫子五花大綁送到祠堂裡去,然後請村民們到祠堂裡開會,當眾把孫子打得遍體鱗傷,並且按照原來的村規民約,請全村人到祠堂裡面吃飯,還請來戲班子演三天三夜的戲,把外村的人也請來看戲。晉十公自己帶頭以身作則,不僅本村的村民很信服,而且外村的村民也很信服他。”
鯉魚溪與村中古民居
古代人信奉神靈,鄭氏祖先利用神話故事,向村民講述了溪中鯉魚是“三仙姑”的化身,偷捕鯉魚的人會受到神靈的懲罰,雖然這只是一種傳說,但是在當時還可以發揮嚇阻族人偷抓鯉魚的作用。
當地村民自己不捕食鯉魚。同時為了防止外鄉人來偷魚,浦源村人還學習武術,掌握一些拳術和武術器械,成立護魚隊對外來偷盜者起到威懾作用。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鄭傳森:
“不僅用文的辦法,而且還用武的辦法。我們村裡西面有一個叫麻嶺的地方,當時那個地方土匪很多,他們晚上有的時候會到村裡面去騷擾,也會去抓魚,我們祖先覺得光用文的辦法不行,還得用武的辦法,就組成了一個護漁隊護魚。”
南方夏季多雨,自然少不了溪水上漲和山洪暴發,浦源村人為了不讓溪裡的鯉魚不被山洪沖走,也是想盡了辦法。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鄭傳森:
“村裡的河道是彎彎曲曲的,鯉魚溪邊上還種了很多草,這種草的作用也是護漁,有些魚就躲在草叢裡面,這樣他就不容易被沖走,特別是一些小的魚。”
除此之外,民村們還在溪流裡建起“L”形的阻水道;在溪流兩邊的人行通道下面建造了蓄水塘,以便讓魚在山洪暴發時躲藏。福建省逸仙詩詞學會會長鄭孝祿:
“這底下是空的,一個洞口一直通到裡面,水塘很大,圓形的,這個水塘做什麼呢?洪水爆發的時候,鯉魚往這裡藏,不會被沖走,這個魚塘上面加蓋子,叫魚藏,魚藏在裡面的意思,像這種魚藏兩岸有很多個。”
透過愛魚護魚的習俗,鯉魚溪村民世世代代與鯉魚相守,孕育了村民與鯉魚之間的深厚感情,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同時也培育了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和諧相處的民風。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朱朝枝對中國古代農耕文化有著獨到的研究,他認為鯉魚溪人魚和諧相處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的哲學。朱朝枝:
“人和自然是合在一起的,是一個完整的整體,這是我們古老的中國對世界宇宙觀的一個發展,也就是在這樣一種天人合一的理念指導下,形成了人與魚和平共處的和諧的關係,這就是很重要的農耕文化的形式或者載體。”
鯉魚溪戲魚、觀魚
隨著時代的變遷,在現代生活方式的衝擊下,鯉魚溪自然人文景觀和習俗也面臨著一些困境,比如兩岸古民居不能適應現代人生活要求;原有的排居民排汙系統也不能滿足目前使用;魚葬習俗主持者主要為60至75歲老人,出現斷層,急需保護傳承。為了傳承和保護周寧鯉魚溪800多年來形成的護魚習俗,當地各級政府也採取和很多措施: 周寧文化館館長周許端:
“各級政府部門對我們這塊也非常的重視,給我們撥了專項的經費,促使他們的傳承,老人現在年齡都比較大,現在把這種儀式傳承給年輕人,讓年輕人來試著做,這塊也做得比較好。”
改革開放以後,當地村民紛紛外出打拼,成就了不少事業有成的企業家,如鯉魚“躍龍門”般的夢想成真。成功後的他們不忘家鄉的建設,在政府的支援下,出資新建了“鯉魚溪公園”,修葺了鄭氏宗祠等基礎設施。而今,這裡已經成為了國家級4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十佳和諧鄉村,古樸的自然村貌,便捷的交通,神奇的護魚習俗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一探中華奇觀——鯉魚溪:周寧文化館館長周許端:
“非遺的角度來講是為了傳承保護這種習俗,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申請非遺成功後,也帶動了當地的旅遊,外面的人覺得護魚的習俗,他覺得很稀奇所以他就來看,很有特點,跟外面不一樣。”
回覆列表
‘
塚,高墳也。魚塚,聽過乎?勿聽過乎?
不跩了,用白話說,就是給自然或非自然死亡的魚,按照一定的莊嚴儀式舉行魚葬,最後送進一個叫做“魚塚”的地方。在全世界,據考證“魚葬禮俗”至今也只在中國發現,並有800多年的歷史傳承。
那是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社會矛盾激烈,遠在河南開封鄭氏始祖朝奉大夫鄭尚公為躲避戰亂,向南方舉家輾轉遷徙至福建距周寧縣城約5公里的浦源村,是浦源的青山綠水、花香鳥語以及清澈的溪流深深吸引了鄭尚公。於是,他決定帶領家人臨溪而居,在此開荒種田,與世無爭地過起“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日子。
當年,源於紫雲山麓的數十條山澗、清溪匯合後奔流而下,至浦源村口水勢好像有意地要多留戀小山村幾刻,就五彎六曲地繞村緩流而過。鄭氏先祖為防止人畜飲用的溪水被環境汙染或壞人投毒,就在村中這條長許裡,寬丈餘的有限水域放養鯉魚,讓鯉魚成為澄清溪水的“清道夫”和因壞人投毒而亡的“報警器”。從此,溪水中一代又一代鯉魚忠誠地承擔著先祖們的意願,也留下了人魚相依相戀的真實、感人的場景和故事。平時,當你駐足溪邊,看到一群群花團錦簇的鯉魚在溪水中優雅、愜意地四處巡遊,人景倒映處,魚兒爭先恐後,蜂擁而上,婀娜之姿,活潑可愛。如投食喂之,群魚頓時彩鱗翻飛,興奮地覓食入口,有的錦鯉甚至躍出水面,翻個跟頭,再“啪”地一聲重重跌入水裡,似乎在用表演答謝你的饋贈。如遇災年有了山洪,溪水猛漲,湍急的洪水向下遊奔去,只見大大小小的鯉魚紛紛咬住溪邊蒲草,那種誓不離開的決心讓觀者動容。有一位畫家來此地寫生,有幸碰上蹣跚而來,滿臉笑意,咧著乾癟嘴唇的鄭氏阿婆,向他訴說起當姑娘時的逗魚樂事:洗菜的時候魚兒會用嘴舔咬她手中新鮮的菜葉;清理雞鴨肚腸的時候,魚兒會與她進行輕量級的拔河嬉戲;春天在清凌凌的溪水中,魚兒會淘氣地吸吮著她當年白嫩的指尖,帶起一陣陣的酥癢,而後在掌下悠然而過……阿婆講起人魚戲謔的親密,讓畫家聽得如醉如痴。
浦源村這條美麗的溪流,就這樣在錦鯉魚“逐隊徜徉依嫩藻,成群盪漾戲微波”環境下,成為鄭氏家族的生命之河。
到鄭氏家族晉十公當族長的時候,看著滿溪的鯉魚,他在高興的同時,不免產生一種帶有遠見的擔心,即對已養成“聞人聲而來,見人景而聚”的習性,又如此溫順如馴、肥美鮮嫩的鯉魚,誰能保證不被他人抓起賣之或食之。久而久之,當鯉魚全無,那不是枉費了先賢的一片苦心。
為保護溪水中生活在原生態下的鯉魚能夠無憂無慮地繁衍生息,族長計從心生。藉助宗教神話,向村民講述了溪中鯉魚乃是“三仙姑”的化身,魚兒還有林公的庇佑,捕撈者將會降災得疾。同時,召集全村人共同制定保護鯉魚的村規民約,禁止垂釣捕撈,違者嚴加懲處。這位睿智的族長為了嚴明紀律,還用了“苦肉計”:村規制定的次日,暗示其孫偷捕鯉魚,並當場抓住,在宗祠裡當眾將其孫吊打得皮開肉綻,並自罰宴請村人三日。
此後,村民恪守宗法鄉規,絕不捕食,代代相傳。他鄉之客更不敢覬覦偷捉,從此愛魚、護魚習俗傳承至今。受家族傳統的薰陶和影響,今天的浦源村人出門在外,從不食用鯉魚,見到別人捕到的鯉魚,還會買下來放生。
為溪中的鯉魚自然死亡葬於魚塚的祭奠儀式虔誠而莊重。先由長者身著晚清服飾,手託盛著鯉魚的盤子,走在前頭,神情凝重的男女老少敲打鑼鼓,舉著五色彩旗緊隨其後,一路緩行於溪岸,走向魚塚。魚塚旁,兩棵參天連理古柳杉,鬱鬱蔥蔥。雄樹虯枝纏繞,蒼勁挺拔;雌樹樹枝葉茂盛,婀娜多姿。兩樹緊緊相抱,猶如一對生死不渝的夫妻,村裡人稱“鴛鴦樹”。兩樹之間立著一塊刻有“魚塚”二字的石碑,這就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魚塚碑”。
祭奠開始,長者將裝有鯉魚的盤子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祭壇上,全體參加祭拜的族人肅穆站好,神情莊重,宛若親人逝去。大家跟隨司儀低沉凝重地吟誦“魚祭文”:“奈何天不永年,遽爾雲亡,人非草木,焉能忘情,銜悲忍痛,還招爾魂……鯉魚溪人謹以三燭馨香一卮酒,致祭於鯉魚亡靈……表吾齊之博愛兮,惟祈爾裔蕃昌……”祭文誦畢,長者在魚塚前上香、三拜九叩後,後輩同之。最後,長者將盤中鯉魚徐徐置於魚塚洞穴中,在一陣鞭炮聲中完成這世界獨一無二的“魚葬禮俗”。
人魚訣別之情,感天動地。
在浦源村,可謂神奇的是,村中的溪水不僅以人與神奇錦鯉和諧相處聞名遐邇,自有祭奠儀式後,幾百年來,魚塚中已安葬了數以萬計的鯉魚,但卻總未見填滿,而且其四周從未有過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