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鹹魚閒聊

    三國時期沒有出現五胡亂華,首先必須提一個人—曹操。

    我們都知道,曹操滅掉袁術,袁紹,呂布,馬超,韓遂等軍閥後統一了北方,而中原歷代王朝最大的邊患也在北方,所以曹操就獨自承擔了為中原大地守護邊疆的責任。那麼我們就來看看當年的曹操是如何處理那些少數民族問題的。

    首先是匈奴。匈奴分裂後,在東漢和南匈奴的以及烏桓,鮮卑等族的共同打擊下被迫遠遁,所以以後在歷史主舞臺上表演的匈奴便是南匈奴,東漢末年,南匈奴發生內亂,後南匈奴首領歸附曹操,曹操則拘留呼廚泉單于,而派右賢王去卑監國,並將南匈奴分成五部,分別安置在陝西、山西、河北一帶,各部都有獨立的首領,稱“都尉”,匈奴人開始融入漢人生活,而匈奴單于王朝終結。雖然曹操把匈奴人遷入內地生活,可以更好的監視他們,但前提是自身必須強大!一旦自身軍事實力衰弱,他們就會暗生異心,像西晉“八王之亂”後,西晉內部消耗嚴重,原是成都王司馬穎手下將領的匈奴人劉淵就起兵反晉,加入五胡亂華的大軍中了。而西晉最後也是滅於劉淵的兒子劉聰手中!

    其次烏桓。要說曹魏時期,北方最大的邊患當屬烏桓了,當時的烏桓在眾多少數民族中實力最強,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老話說的好“槍打出頭鳥”,曹操要在這些少數民族中立威,就必須打服烏桓,而此時袁紹戰敗,其兒子袁尚,袁熙投奔了烏桓,所以曹操就更有了出兵烏桓的藉口!於是曹操和張遼率領曹軍北征烏桓!先是張遼指揮先鋒部隊擊破了烏桓軍隊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接著曹操率領主力打敗烏桓主力和袁氏殘餘,取得了白狼山之戰的勝利!此戰過後,曹操基本統一了中國北方,烏桓的領地則被摧毀,之後烏桓的勢力被逐漸削弱,該部落的人口融入漢人或鮮卑部落,最終淡出歷史舞臺。

    而五胡亂華中的羯族和羌族。前者在三國時期就是匈奴人的奴隸,匈奴人都投了曹魏,那麼羯人更不入流了,只不過後來匈奴人在西晉時期起兵,羯人才趁機發展起來。羌族在三國時期也是大量內遷,後來又被氐人統治,直到苻堅兵敗淝水才開始崛起。

    而關於氐人,由於他們生活在西北部,算是夾在曹魏和蜀漢之間,那麼氐人就成為了曹魏和蜀漢相互爭奪的物件,所以在整個三國時期,氐人要麼被曹魏強制遷徙到關中,要麼被蜀漢招撫,總之這時期的氐人實力也是很弱。

    其實不僅是曹操,像之前的董卓,馬超,公孫瓚等人都是積極打擊外族的,而且戰果輝煌,所以雖然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中國處在四分五裂的狀態,但此時的中國大地上人才輩出,任何一個軍閥不管是軍隊戰鬥力還是謀略方面打擊外族那是綽綽有餘!那麼說到“謀略”,就又不得不提一下當時少數民族的狀態了。

    之所以三國時期少數民族打不過漢人,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的生產力水平落後,說白了就是比較“野蠻”,打仗更談不上謀略了。而西晉時期發生五胡亂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這些少數民族經過與漢人的雜居,學到了很多!像當年劉淵起兵已漢朝公主之後自居,對外宣稱要恢復大漢王朝,所以他建立的政權稱為“漢”!

    基於以上幾點原因可以看出來,五胡亂華是絕對不會發生在“三國時期”的。

  • 2 # 玉超

    說來話長了。在曹魏時期,有歸義王在,草原上政治局面穩定,沒怎麼有戰爭,誰沒事湊合著去打架啊。

    晉朝天下基本太平,後來有不少五胡的人就開始跟漢人雜居,開始種地,(現在也是啊,內蒙好多牧民也種地啊,誰都願意安定的生活,逐水草而居只是看上去很美)。八王之亂後,沒地種了,草原你也回不去了,咋整?參軍,造反。本身遊牧民族就比你農民打架厲害,自然就容易在戰爭年代表現突出,既然表現突出那就慢慢成軍閥了。

    我不是瞎說,五胡亂華不是說五個民族分五個幫派,專門殺漢人,當時而是建立的十六國的領袖是這五個民族的。各個國家互相傷害,實際上各個國家的民族成分很複雜,遠遠多於這五個民族。冉閔不就是在羯族人的石虎的幹孫子麼!

    五胡亂華不是胡人報復漢人,或者針對漢人,而是個人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製造的亂世。之所以當時歷史很另類,是因為當權者是少數民族,所以習慣都是遊牧民族的習慣,跟禮法不符,這不是民族矛盾,中國自古也沒有過民族矛盾。

  • 3 # 學習冇止境1

    謝邀。“五胡亂華”中的五胡主要是匈奴,羯,鮮卑,氐,羌這五個民族,而在三國時代羯族是匈奴的一個分支,氐族應該是漢化的羌族,我們再看這些外族分佈情況,主要在中原的西方(羌族及氐族),北方(匈奴包括羯族),東方(遼東鮮卑),三國時代曹魏離這些外族最近,《三國志》載,曹操擊敗袁紹,其子袁尚袁熙北逃烏桓,曹操北征三郡烏桓,八月在白狼山遇匈奴,烏桓王與遼西單于的隊伍不整,以張遼為先鋒大敗敵軍,殺死烏桓王及有名首領多人,胡人,漢人二十萬兵投降,這次曹操以少勝多打敗這支部隊,震懾了匈奴,南匈奴對漢稱臣。袁尚,袁熙再逃遼東,最後被公孫康殺掉,烏丸代理單于及屬下都來祝賀,北方從此統一,看到如此強大的漢朝軍隊,鮮卑族不敢犯邊。赤壁之戰後曹操又擊敗韓遂,馬騰帶領的軍隊,後馬超帶兵歸順劉備,而羌族以馬超為神威將軍,不敢輕舉妄動,所以這些外族都被擊敗,雖然三國相互征戰,對當時周邊外族的軍隊有優勢,一時不敢輕易起事。

  • 4 # 江北陸遜

    這個問題我並沒有深入研究過,就憑著自己的印象簡單說兩點吧。

    東漢末年到三國期間,雖然大亂,但整體亂的是中央,各路諸侯其實還是能控住場的。

    下面是東漢末年三國早期的形勢圖:

    十常侍之亂,到董卓進京,然後廢少帝立獻帝,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大家可以注意一下,看起來亂七八糟,但其實亂的也就是關中到洛陽,即漢的兩都地界,而地方應該是大體穩定的。

    為啥這麼說?一說討董卓,十八路諸侯一下子就拉起來各自的隊伍,各個兵強馬壯,如果地方亂了,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地方沒亂,中原局面就沒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隨後的諸侯混戰,中原局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曹操《藁裡行》中對之有形象的描寫: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生民百遺一,真真正正慘到了極點。但此時為什麼還沒有五胡亂華之類的事情發生?原因是出現了三大英雄,自然是曹操、劉備、孫權了。一邊亂一邊統一,烏桓、南蠻孟獲之類的蠢蠢欲動,很快就讓這些牛人撲滅,並沒有造成什麼了不得的後果。

    而且此時,後世所謂的五胡還沒有在中原形成氣候,大都聚集於邊陲,羌氐於汾湟谷地,羯聚居於代地(山陝內蒙邊界),鮮卑還沒形成氣候,而匈奴正在內亂,最後一次大規模南遷正是到了曹操主政才形成的,即五部匈奴,主要被曹操安置於幷州(主要在今天的山西)。

    後來西晉之所以大亂,是因為它不僅中樞亂了,還造成全國大亂。

    看看這個圖,八王之亂八王之亂,司馬家這八個王爺,覆蓋了整個華夏,全國都捲了進來,這還能有好。

    而且由東漢至三國,全國本來就已經人口大減,曹魏好不容易恢復了一些,這下又殺得不可開交。

    此時的五胡則由於聚居的特點而力量相對突出,而華夏漢族則元氣大傷,此消彼長之下,發生五胡亂華也就不奇怪了。

    其實問題的根本還在於西晉亂來。

  • 5 # 無憂谷逍遙子

    謝謝邀請!東漢末年未出現“五胡亂華”主要是當時這幾個部落民族都非常弱小,沒有實力與曹魏政權拼殺!自漢武帝以舉國之力對匈奴進行三次大規模打擊後,北匈奴遠遁漠北,南匈奴投降,被遷入內地邊境的人數不多,東漢時又有幾次對匈奴殘部的打擊使其餘部逃亡歐洲,到漢末這些遊牧民族人數有限夠不成什麼威脅,魏武帝曹操曾經遠征烏桓,基本掃清了遊牧民族勢力,而遷入內地的南匈奴經過近百年休養生息到“八王之亂”時坐大,有了鬧事的資本,因此才有“五胡亂華”!

  • 6 # 君山話史

    三國時代是中國一個大分裂的時代,中國陷於內戰,為什麼胡人沒有因勢而起呢?其實,三國與戰國有點類似,儘管群雄爭霸,實際上華夏在對外族勢力上仍然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在三國時代,羯、羌、氐之勢力都不強,我主要說說三大胡族勢力:匈奴、烏桓、鮮卑。

    1、匈奴:被曹操分割為五部

    匈奴曾是華夏之勁敵,漢匈戰爭持續三百年之久。東漢初(公元48年),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附漢稱臣。北匈奴在公元89年及91年遭到東漢兩次毀滅性的打擊,一蹶不振,餘部逃往中亞,漢匈戰爭以漢帝國的全勝而告結束。

    南匈奴內附後,曾有過幾次叛亂,均為東漢政府所平定。到了東漢末年,匈奴內附中國已超過160年,他們居住於塞內,漢化程度已相當高,但仍保留悍勇善戰之民族習性。以前東漢朝廷為羈縻南匈奴,給了許多優惠政策,不必繳納田賦捐稅,這令匈奴人口得以較快增長。

    漢末三國時期,匈奴多次捲入中國入戰。袁術崛起時,吸收不少匈奴人;在漢獻帝東歸途中,曾得到匈奴人相助。在袁紹時代,南匈奴是歸附冀州的,多次充當馬前卒與打手的角色。袁尚上臺後,派郭援、高幹以及南匈奴入侵河東郡,在那場戰爭中,郭援敗亡,南匈奴單于被包圍於平陽,最後被迫向曹軍投降。

    為了防患匈奴人乘機坐大,公元216年,曹操將南匈奴部眾安置在幷州,分割為左、右、南、北、中五部,每部各設一帥,另有一名漢人司馬監督。如此一來,匈奴的勢力被分散了,在三國時代無所作為。到了西晉時,劉淵統一匈奴五部,率先成立政權,開啟五胡亂華之先河。

    2、烏桓:被曹操消滅

    在東漢末期,烏桓是對中原威脅最大的遊牧民族。公孫瓚就是在與烏桓的戰鬥中成長壯大的,他的頂頭上司劉虞則力主招撫烏桓。劉虞被公孫瓚所殺後,其部將鮮于輔聯合烏桓之力量,與公孫瓚對抗,在鮑丘河之戰大敗公孫瓚,斬殺兩萬餘人。

    後來,袁紹滅掉公孫瓚,烏桓王蹋頓、上谷大人難樓、遼東大人蘇僕延、右北平大人烏延等部落酋長紛紛接受袁紹的節制。袁紹死後,在曹操的進攻下,其子袁尚、袁熙逃往遼東,投奔烏桓王蹋頓。由於袁氏有恩於烏桓,烏桓王知恩圖報,踏頓義不容辭出手相救。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發動北伐烏桓之戰。此役烏桓軍大敗,首領蹋頓在戰鬥中被擊斃。遼東單于蘇僕延逃往遼東,投奔公孫康。烏桓全線崩潰,其控制下的胡人、漢人二十餘萬向曹軍投降。

    一戰破烏桓,曹操威名,震動北疆。

    在中國歷史上,當國家陷入四分五裂之時,遊牧民族之外患仍未足懼者,只有兩個時代,其一是春秋戰國,其二是三國。而這兩個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強、人才最鼎盛的時代。因此我們在回味王夫之說的“漢獨以強亡”時,他所說的“強”,並不是皇室中央強大,而是國家的武力十分強大,外夷不足以撼動。曹操徵烏桓,一戰定之,足可以看到,此時的中國雖分裂,在武力上仍然是天下無敵的。

    後來,代郡、上谷一帶的烏桓部落三名單于叛變,曹操派自己的兒子曹彰前往鎮壓。曹彰是曹操兒子中最勇猛的一人,他精於騎射,臂力過人。在曹操諸子中,曹彰之勇武與父親最像,他在討伐烏桓之戰中有卓越表現,身先士卒,親自衝鋒陷陣,在戰鬥中還捱了幾箭。他的勇猛精神鼓舞了全軍的鬥志,曹軍一路窮追猛打,在桑乾河北之戰中,大破烏桓叛軍,斬俘數千人。

    在曹軍的打擊下,烏桓勢力大衰,以致於在五胡亂華時,幾乎看不到烏桓的影子。這個曾經與鮮卑並列的北方一大遊牧民族,漸漸淡出歷史舞臺。

    3、鮮卑:軻比能的崛起與覆亡

    鮮卑與烏桓、匈奴並列為北方三大蠻族,在三國時代,鮮卑冒出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就是軻比能。

    軻比能屬於小種鮮卑,也就是鮮卑裡的小部落。他有三大優點:第一,他很勇敢,打仗時身先士卒;第二,他執法公平,不會有意偏袒;第三,他不貪財,有領袖風範。正因為如此,其他部落也推他為首領,在鮮卑稱為“大人”。

    當時群雄割據,軻能比的部落臨近邊塞,許多漢人因戰爭逃亡到鮮卑,投靠軻比能。這些漢人不僅增加軻比能的影響力,他們當中有不少能工巧匠,教鮮卑人如何製作武器、鎧甲、盾牌等等。軻比能還學會中國文字,他也有意模仿中國,建旌立麾,以擊鼓為進退訊號。

    軻比能勢力鼎盛時,雄冠塞北,擁兵十餘萬,是不可忽視的力量。一心想平定中原的諸葛亮秘密派人潛入鮮卑,與軻比能商談聯合事宜。應該說,諸葛亮在聯合統一戰線上是很積極的,只要是魏國潛在敵人,他必定會拉攏、策反。

    公元231年,諸葛亮二出祁山,發動第四次北伐,軻比能勒兵觀望,只要諸葛亮進展順利,他將起兵響應。這時魏國皇帝曹睿才意識到自己的疏忽大意,急令牽招密切監視,必要時就出兵討伐。不過,諸葛亮在祁山未能站穩腳根,軻比能不敢輕舉妄動,退回漠南。

    魏明帝曹睿決心教訓一下軻比能,派驍騎將軍秦朗指揮北征軍,掃蕩漠南。

    三國史名將很多,秦朗幾乎算不上名將,然而已經足以把鮮卑打趴下。軻比能的十萬騎兵也不能挽回敗局,竟然一下子被驅趕出漠南,逃往荒寒的漠北。我們不得不說,鮮卑軍的戰鬥力與魏軍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幽州刺史王雄策劃實施一次絕密行動:刺殺軻比能。王雄派出的刺客,名喚韓龍,乃是武林高手。韓龍如何刺殺軻比能,史書沒有記錄。結果是一代梟雄軻比能死了,死於中國劍客韓龍之手。

    軻比能遇刺身亡後,他的弟弟成為新的首領,由於才能不及乃兄,鮮卑的分裂進一步加劇。此後,鮮卑“種落離散,互相侵伐,強者遠遁,弱者請服,邊陲遂安”。

    當歷史翻過這一頁,鮮卑騎兵在未來蹂躪中原時,我們才會發現,魏國在塞北的勝利對保護中原文明有著何等重要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始新的一段感情會忘記原來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