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嶽掩赤城

    五眼同盟實際上是“英美秘密條約”,其核心是石像鬼電子監聽網路。

    謝邀,五眼同盟只是個俗稱。他的英文縮寫是“UKUSA”,UK是英國(聯合王國)的縮寫,USA就是美國的縮寫,意思就是英國與美國達成的秘密條約。

    《英美秘密條約》簽訂於1946年3月5日,其前身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美英兩國在1943年簽訂的《英國情報協議》,兩國自動通報共享軸心國方面情報。二戰後,英殖民帝國解體後,澳洲、加拿大和紐西蘭也加入這一網路,因而被稱為“五眼同盟”。這一協議高度機密,一直到1973年澳洲總理才爆出其存在,但大規模揭曉則是愛德華•斯諾登叛逃後公佈的大量檔案中披露。

    “五眼同盟”的核心是運營“石像鬼(Stone Ghost)電子監聽網路”。他是由分佈在上述五國的一系列大型電子情報站組成,這些電子情報站由特殊加密網路與五國情報系統連線,各站點獲取的情報都可以自動共享。

    英國的蒙維斯山電子監聽站。五眼國家任務分工是英國負責歐洲和印度洋、澳洲負責亞太、加拿大負責俄羅斯和東北亞、紐西蘭負責南美、而美國則在其海外軍事基地中建站偵聽。

    五眼同盟與其他國家間情報共享協議(例如北約情報共享機制)有很大不同。一是他針對的是除五國外其餘所有國家,包括英美的其他北約盟友都在五眼同盟的監視範圍之內。愛德華•斯諾登當時爆出當時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就是重點偵聽物件。

    二是五眼同盟收集物件不僅僅是軍事情報,而是所有衛星通訊、長波通訊等一切可被截聽的電子情報。包括企業單位的工業情報、商業情報,乃至個人公民私人通訊都在其偵聽範圍之內。不僅僅是敵對國家公民,乃至自己盟友公民也在監聽範圍,以反恐的名義。五眼同盟獲取的電子情報不僅有政治和軍事價值,經濟和技術價值也極大,手段極其霸道。

    三是五眼同盟確保成員國之間“特殊關係”。石像鬼網路的電子情報分享是自動執行,情報站所在國無法自行攔截過濾。所以成員國之間政治互信要求相當高,也另有深層次的協定和密約,確保相互間不會利用捅對方刀子。歷史上美國曾在丹麥、日本、菲律賓以及義大利等建立過“石像鬼網路”電子情報站,但從未擴大成員國範圍。

    駐日美軍三澤基地的大型電子監聽站,主要針對誰就不用多說了吧

    實際上,美國還有組建“九眼同盟”(內圈情報組織),五眼國家加上丹麥、法國、荷蘭和挪威,各方共享與同盟國相關的情報。還有“十四眼同盟”(歐洲資訊情報組織),九眼國家加上德國、比利時、義大利、西班牙和瑞典,各方共享歐美範圍與軍事相關的情報。但這些國家與五眼國家經營“石像鬼網路”這樣顯然無法比。

    石像鬼電子監聽網路能力太強,運作方式極其霸道,對於成員國互信程度要求極高,絕對不能出現“內鬼”,否則反噬後果極其嚴重。所以五眼同盟也是個非常排外的組織,歷史上西德和以色列一度也想加入,但遭到拒絕。因為五眼國家都是英國及英國移民國家,也被稱為“盎格魯-薩克森同盟”。之前日本國內曾有聲音呼籲加入五眼同盟,個人認為完全想多了,你會讓寵物狗一起上桌吃飯嗎?連以色列都不被允許,何況你日本?

  • 2 # 四川達州人

    其實是美英主導,澳洲,紐西蘭,加拿大這五個英國血統國家參加的一個小團體,互相情報共享,監聽不僅針對中俄甚至包括法德這些傳統盟友。

    說白了,就是盎格魯—撒克遜的新教體系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大約建立於二戰後初期。

  • 3 # 英莫問667

    ″五眼聯盟"是指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五個國家。

    成立於二戰時期,以後不斷髮展。

    主要就是電子監視網路。情報共享共用,互通有無。這是其主要目的。

    關鍵是現在,這個組織可能發展狀大了,有一些亞洲國家或地區也參與了這個組織,把亞洲最大雷達站建在了大陸的家門口,可以對中國大陸全方位偵探,對我們的危害非常之大,而且有些地區還互相″勾連″,情報共享成了現實,所以,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這個問題。

  • 4 # 新思維看世界

    五眼聯盟是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的情報機構組成,五個國家無論以合法或者非法形式獲取的情報,都會以聯盟的形式共享情報資訊。

    五眼聯盟前身-二眼聯盟

    二戰初期,美國並非加入戰局,而是大發戰爭財。美國為了能夠掌握更多的情報資訊,就與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建立了情報合作關係,謀求獲得更多的有價值情報。

    “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被迫直接參與戰爭,為了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美國派遣了專業的情報人員前往英國學習德國“超級”密碼的破解技術。兩國在共同敵人的基礎之上,加深了情報部門的合作,建立情報共享機制,以及情報部門交流合作機制。

    二戰結束後,英國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美國順利上位,但是美國為了遏制蘇聯的發展,決定與英國的合作繼續進入開展下去。蘇聯不僅是美國的競爭對手,也是歐洲地區的強大威脅,英國當然不會拒絕。其實還有一點,那就是英美兩國不僅都說英語,更是同源,美國就是英國的殖民者建立起來的國家。

    1946年3月,美英兩國的“二眼聯盟”正式成立,最初的組織名稱“優庫薩”,代號“梯隊”。

    五眼聯盟正式成立

    由於英國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很多時候處處受制於美國,為了增加更多的話語權,不讓“二眼聯盟”成為美國的工具,英國開始謀劃拉入後備力量。

    英國把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吸納進入“二眼聯盟”,第一澳洲、加拿大、紐西蘭都是英語國家,在語言上同源;第二這三個國家都是英聯邦國家(前英國殖民地或者英國的保護國)。

    當時美國與蘇聯的冷戰已經開啟,美國也希望組織能夠壯大,1948年五眼聯盟正式成立。

    五眼聯盟名字的由來

    聯盟內部有詳細的體制,每一份情報都有不同的等級設定,同時還有閱讀許可權設定。例如一份只有美國能夠閱讀的情報,情報封面上會蓋上“絕密——僅限美國眼睛”的紅色印章。如果情報封面上蓋著“秘密——美國、英國、紐西蘭眼睛均可”的紅色印章,那麼這份情報美國、英國、紐西蘭都可以閱讀。

    在情報封面上眼睛的印記,就是國家的代表詞,慢慢五個國家的情報部門工作人員就開始習慣用“五眼聯盟”來代替“美英澳新加情報聯盟”。

    其實這個名字更加的形象,五個國家的五隻眼睛不斷偷看別人的資訊,還互相之間用眼神交流。

    五眼聯盟的成立目的

    最初的目的:二戰時期,迫於德國和日本的壓力,美國、英國為了不再單打獨鬥加強合作,成立了五眼聯盟的雛形。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破解敵方的情報資訊,應對日本、德國海軍的威脅,取得二戰的最終勝利。

    中期的目的:二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美國、蘇聯同時超級大國,兩國在二戰結束後開啟了冷戰。美國為了打垮蘇聯,繼而選擇了同意英國擴大組織的意願,紐西蘭

    加拿大、澳洲的加入,讓五眼聯盟的情報網路更加廣闊。

    後期的目的:五眼聯盟在後期成為了美國的重要“作戰工具”,在全世界範圍內收集對美國有利或者不利的資訊情報,同時利用五眼聯盟打擊美國認為的敵對勢力。

    有“五眼聯盟”這個非法的間諜情報組織在,美國不僅把西方國家緊密地聯合在自己身邊,還加重了自己的話語權和知情權,可以說知己知彼,一切盡在美國的掌控之中。

    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資訊情報能夠威脅到一個國家的存亡,誰掌握了資訊,控制了網路, 誰就擁有整個世界。

  • 5 # MR杜wy

    五眼聯盟是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組成。

    至於目的,應該嶺南百越後裔最清楚。因為這是嶺南百越後裔極力攀附的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表達思念情人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