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秦帝國還是那個秦帝國嗎?
5
回覆列表
  • 1 # 海天玄宇

    本著歷史唯物的觀點:是時代創造了歷史,同時也造就了時代的弄潮兒。李斯就是他那個時代的弄潮兒。

    戰國時代各國逐鹿中原,天下一統成為趨勢。那麼沒有李斯的秦國能在秦始皇的領導下統一六國嗎?秦帝國還是那個秦帝國嗎?

    我的回答是:能。沒有李斯,秦國依然可以統一六國,秦帝國總體上還會是那個秦帝國;沒有了秦始皇這樣的秦王,那就很可能是其他六國裡的一個國家統一了全國。自然秦帝國也就不是那個秦帝國了。

    秦國的最後政策的制定和選擇都是秦王的決斷。如同秦穆公變法,雖然百里奚出謀劃策,但主角還是秦穆公;商鞅變法,商君也是配角,秦孝公才是主角。千里馬常有,而伯樂難尋。秦的強大是累積了六世之烈,而傳承到了秦始皇這裡。難得的是代代秦王都是奮發圖強,這隻能歸功為秦風和秦王室良好傳統教育。李斯雖然厲害,沒有李斯,會有韓非,沒有韓非,會有某斯等等,關鍵是伯樂識英才。所以秦始皇依然會有能臣良將。秦的統一最後的主角光環是秦始皇。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李斯師於荀子,得法家精髓,這裡旁支說下荀子,荀子是我個人認為戰國曆史上最被低估的人物,他是集諸子百家大成的儒家代表人物。可以說是個全才,能文能武,並且把自己的知識有效的傳承,是優秀的老師代表。

    李斯輔佐秦始皇,對內實行商鞅之法,廣招天下人才,勸秦始皇收回《逐客令》,對外實行離間計,分裂六國。幫助秦始皇統一六國。政治上 廢分封,文化上統一文字,經濟上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社會上修馳道車同軌。所以說秦帝國沒有了李斯多多少少已經不是歷史上的那個秦帝國。

    李斯人生汙點:一、殺韓非子;二、沙丘之變,殺公子扶蘇立胡亥為帝。

  • 2 # 大相無形

    沒有李斯,大秦依然能統一天下。只是有可能要拖後幾年而不見得是公元前221年統一而已。

    李斯對於統一的主要貢獻是否無可替代?

    這個問題的前提就李斯對於秦國統一的主要貢獻和作用是什麼,他的貢獻和作用是否是無可替代,若無法取代,則李斯真的會影響秦國的統一大業。

    顯然,歷史上真實的李斯對於統一的貢獻並非無法替代,因為總的來說,他最主要的貢獻,就是為嬴政制定統一順序(即:韓趙魏楚燕齊)和時機(稱此為“不時之怠”,意思是千載難逢的絕佳時機),被嬴政視為當時秦國最高機密!

    李斯另一項算的上的貢獻就是為秦國“疏通脈絡”,即為秦國重要崗位匹配合適人選,督導秦國運轉效率,就類似一車間主任,時刻讓秦國戰爭機器處於最佳運轉狀態。而這一項貢獻至少有一半功勞還要算在呂不韋名下,也非李斯一人之功。至於他力排眾議極力反對分封而力薦郡縣制、統一文字、焚書坑儒、廣修馳道、嚴刑峻法……等等都是統一之後的事了。

    對於統一順序和時機的精準洞察,李斯的確功不可沒。但要說因為有了這個洞察和研判就會決定統一大業的成敗,便不免言過其實了,因為下面這條原因才是真正的關鍵!

    秦國統一的過程是國家體系勝出的過程

    “奮六世之餘烈”是千百年來對秦國統一歷程最經典的概括,可謂一語道破玄機!秦國最終完成統一,是連續幾代帝王和朝臣將士眾志成城的結果,非一人一世之功。連續六代秦王無一昏庸、個個擇賢重才、代代建功立業,這在戰國曆史是絕無僅有的!可謂天縱大秦。這六代君王不斷對秦國的統一短板進行彌補和完善,從軍事、戰略、農耕、經濟……等等諸多架構合成的體系中,秦國業已形成的耕戰文化、或者叫“統一文化”比六國任何一個都表現的更濃郁、更徹底、更激烈!這架戰爭機器所爆發的能量,在歷史上已經充分證明了其巨大威力。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六國自己不斷的錯誤甚至是昏庸的戰略性的大錯,導致秦國最終勝出。己方的每一次錯誤,都是對敵人實力的一次增強。比如趙國自毀長城誅殺李牧,完全就是替秦國除掉了障礙,等等。

    沒有李斯秦國很可能不是最後那個秦國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李斯不是英雄,但李斯身居要位,難免不會站在決定秦國命運的關口。——沙丘,便是李斯改變秦國命運的重要關口。秦始皇沙丘病危之際,沒有李斯這個堂堂丞相的裡外配合與上下掩護,一個小小的中車府令趙高,無論從職權、從可調動資源、從人脈、需要的場合環境,他都不可能獨自完成整個政變!雖然秦國印信由他保管,但並不意味他就有頒詔的權力。當帝國面臨權力交接的重大而敏感時刻,只能是君王授意、由趙高鈐印,而頒詔人必須是李斯、蒙毅這樣的絕對重臣出面,否則極易激發事端。

    試想,從秦始皇病重到沙丘的這段路途中,全部只有趙高一個出面轉達皇帝意見,沒有李斯這個事實上秦國的實際運營者預設和配合,趙高能做到嗎?當隨行的文武官員都是無腦肉蛋嗎?到沙丘後,趙高可以阻止他自己職權內的宦官,但能阻止重臣、大臣前來探望嗎?沒有李斯的裡外呼應和周旋,肉蛋們再蠢,到此時也應該發現端倪了,哪有空閒讓趙高按史記記載的、三番五次地去說服胡亥和李斯參與他的政變?不怕他在說服胡亥的同時,李斯等眾人去探視秦始皇?任何一個微小的突發因素都可以改變沙丘事件!因此,李斯才是真正的幕後操作者。

    從這一點說,若沒有李斯,也就沒有了嚴刑峻法和焚書坑儒,秦國或許也不是胡亥繼位,那就真是另一番景象了。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 3 # ww3721王建文

    李斯對秦帝國統一天下貢獻巨大的。沒有父親,那來的兒子,秦帝國。是秦始皇創造,不是李斯創造的,但他不是主人 ,他是打工的。工廠好了有他努力結果。老闆敗家,要打工負責,是不明辯是非的糊塗思想。沒有李斯有王斯,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決定不變。任何張斯趙斯都能去完成,不是李斯是唯一,更不是有沒有他,會影響秦始祖統一中國的統一的信心的。

    李斯是戰國未楚國上蔡人,是荀子的學生,是一個在戰國時代,爭名逐利,不甘寂寞,想幹出頭,出番事業,在社會上出人頭地,為所欲為盡情享受的人。能夠在當時各國爭霸,唯賢得用時候,去秦國是順應當秦王招收才人的時機,他認為幹事業,要有時機,各國爭雄,是發揮能力立功成名的好機會,秦國雄心巨大要統天下,那是最好地方,得以顯示自己能力。

    他還認為人生卑賤是最大的恥辱,窮困是莫大的悲哀。人在卑賤窮困的地位,那是蠢笨,會今人譏笑。不愛名利,無所作為,並不是明白人想法。所以人要有所為。他就秦國去了。當時秦國強大,始皇還非常賢德。要完成一統天下事業。當上秦國小官,卻用有利機會向秦王提出建議,告訴秦王凡是幹成事業的人,都必須要抓住時機,完成統一大業。現在條件成熟,是滅六國的最佳時候,如同除塵一樣容易,是完成統一天下的最好時機。萬萬不能錯過。從而提升為長吏。李斯又主張持金錢去各國收買賄賂,離間六國的君臣,秦王也照辦,效果也很好。但各國也派間諜搗亂破壞,還有政治目的損壞秦國利益。使得秦王要下令驅逐一切外國來客。李斯也在放逐之列,李斯的寫下幹古名信《諫逐客書》。說,秦國用物逐客,對人才不重用,會加強各國的政治力量,不利於秦國的統一大業。秦王明事理,停止遂客令,李斯又被重用成廷尉。更加向各國豪臣行賄破壞他們之間的聯合,達到有利於兼併各國的目的。李斯在反間計的基礎上,又以武力為後盾,對不肯者利劍刺之,使秦國統一事業加快。也用政策招來很多優秀人員,從各國招來王崎,茅焦,尉繚,王翦,李斯,王賁,李信,王離,蒙恬等功勳人物對秦國統一的政治軍事經濟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李斯的《諫逐客書》是秦國曆史性事件,被歷代認為最大的功績,對秦國招納天下人才繼續功不可沒。更是為秦統一中國贏得人才成就大業有巨大影響。

    這時老同學也韓非來了,受到秦王的喜歡,韓非並沒有確定要留在秦的主意。李斯認為韓非夲事比自己高,如果留下,在對自己高官是威脅,放走對秦國更加不利,就對秦王說韓非是韓王的同族,大王要滅六國。韓非愛自己國家必然,大王不用,他放走對秦國更不利,殺他為好。秦王就把韓非殺了。李斯施展自己才能,為秦統一六國出謀劃策,調動各方力量。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割據局面。統一了中國,只用十年時間了建立一個東到大海南達嶺南,西至甘青高原,北至內蒙遼東的空前強大封建統一國家,作出應有貢獻

    。秦統一以後,丞相王綰也提議要周王一樣分封秦始皇諸子為王,又分為諸侯國。群臣也同意此法好用管理。只有李斯卻說周文王,武王封王子很多,久後都成仇敵,發生戰爭,天子也很禁止。現在好不容易統一天下應該實行郡縣制,天下才得安寧。秦王也同意李斯的建議,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有縣,以保證國家的統一和集權中央。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王聚叢集臣,要享受被歌功快樂。就有讀書人,博士淳于越卻向始皇說天下如此之大,沒有封王,發生政變,誰來援救,凡是不以古為師,那天下能長久的。秦始皇聽後很氣憤,讓李斯處理淳于越。李斯更是反對儒家的立場思想,認為這是以古非今,攪亂民心,如同造謠惑眾,是不利於統一天下的言行必項禁止。否則會影響政局的穩定,有損於皇帝的集中權力。他把一切思想歸罪為讀書緣故,建議焚書坑儒,凡是秦國的史書外,其它所藏的詩,書,百家說都要燒掉。便中國古代文化遭到了巨大的損失。又因為術士暗中誹謗秦皇也被坑殺四百六十人。但歷史久遠,卻坑儒了。由於秦始皇要萬世基業,幹什麼都以巨大艱難證明自己英明偉大,修直道,修阿房宮,修皇陵,更是要顯示偉大,還多次巡視天下,秦始皇決定在公元前210年決定第五次巡行天下。

    李斯胡亥趙高,一同前往秦始皇從咸陽出發,出武關,丹水,漢水流域到雲夢澤地再到長江東下,至會稽,登會稽山,祭大禹陵。並刻大後留念,在北歸之時,秦始皇得病不久死在沙丘(河北)李斯怕天下大亂,依舊象過去,侍候著皇帝,胡亥老師趙高和李斯都不希望有儒家思想堅持分封制度的扶蘇繼承,趙高要改變詔令,李斯還是反對,卻被趙高看透他迷於高位,又不想合扶蘇思想,在趙高用蒙恬進行對比下李斯自覺沒蒙恬和扶蘇親切。扶蘇必立蒙恬代替自己高位,趙高是有宗親權力,權力在胡亥手裡就是他手裡,扶蘇蒙恬李斯的命運,也都握在他手裡。李斯平常就知趙高厲害,把扶蘇,要來咸陽送葬的書信,改為斥“扶蘇無尺寸之功”“不孝”的信今其自殺,蒙恬不忠,也要自殺。扶蘇就自殺了,蒙恬不肯自殺,被王離代替,囚禁回京,最後還是和弟弟蒙毅服毒而死。

    胡亥繼承了帝位,用更加殘酷手段維護統治。三人也開始句心鬥角。加上李斯一心為了權力 必然和趙高矛盾加深,在趙高慫恿下,胡亥也看李斯不順眼,李斯還和朝中大些要停建阿房宮減少徭役,胡亥更加惱怒,下令將他們抓捕入獄。趙高更是落井投石,嚴刑拷打,刑訊人逼供。說,他與兒子李由謀反,李斯受刑不過被迫承認謀反,被殺滅三族。

    李斯是秦朝傑出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他的死和蒙家兄弟的死一樣,反映了秦二世特別黑暗政治社會,和激烈政治鬥爭,思想混亂,殘酷迫害使秦朝政治生活嚴重毒化,陷入自我毀滅深淵。陳勝吳廣農民只是點火而己,到處兇兇燃燒烈火,把秦王朝燒垮了。也把胡亥,李斯,趙高他們燒死了。李斯在自己造就政治環境中必死無疑。

    他的政治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制定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和統一中國。對中國和世界一都有巨大影響,奠定了郡縣政治制度的基本國家格局。更是影響到今,是非常有創新精神英雄。

  • 4 # 沅汰

    秦始皇是否能夠一統天下,不能說李斯一點作用沒起,至少還是有推動作用的。但實際上秦統一六國和李斯關係不是很大,沒有李丞相還有別的丞相,秦統一的步閥是誰也阻攔不了的。甚至沒有嬴政也還會有姓嬴的別的秦王來完成這個歷史使命。

    總感覺秦國統一天下是一種早就註定的天命。秦的先祖非子居於犬丘,為周孝王養馬。周孝王烈土而封,號邑為秦,於是秦位列諸侯,有了嬴秦氏以保西垂。西周滅於犬戎,東遷洛邑,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平王“賜之岐以西之地。曰: ‘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逐戎,即有其地。”

    下圖為1921年甘肅天水出土秦公簋

    岐山周原是周的先祖龍興之地。當年周族首領古公亶父率領周人找到岐山這個適合安居的地方也是反覆占卜才確定在此定居,然後從此周人興起再一路東進克商立周。從現在考古成果看,岐山周原有過大型的宮殿、宗廟,這是周人的精神根據地,就這麼被周平王送給了秦人,難道這不是把周的社稷送給了秦?當然這時候的岐、豐被犬戎所奪,也是秦襄公自己打回來的。

    感覺秦國和當年的周人一樣興起於西,然後一路東進,似乎都很早就有了取代中原的想法,而且都特別堅毅,代代都很努力,最終東進成功。從這個角度來講,秦是周的最忠實繼承者。

    下圖為秦公簋銘文

    唐代出土的陳倉石鼓,這個不能完全確定是春秋戰國其間哪位秦國國君所作,早可以至春秋初期襄公,晚可至戰國後期秦惠文王,但是這位國君述志而歌也同樣充滿激情。

    1921年的甘肅天水出土的秦公簋,上有一百二十多字的銘文,作於春秋秦景公時期,記述了秦國十二位先公的煌煌功業。秦景公對先祖慷慨激昂的讚頌讓他自己的雄心壯志也躍然其上。

    一代有激情不難,難的是代代有激情。用西漢的鴻文大賦《過秦論》裡的話說,是“始皇奮六世之餘烈”。而對於整個秦國的發展歷程來說是步步東進,代代經營,只是到了秦王嬴政的時候積累已經足夠,而嬴政的歷史使命就是把秦國先公先王的所有努力變成現實。

  • 5 # 歷史鹹談

    說起李斯,在很多人的眼中,對他沒有什麼好印象。他是一個奸臣,和趙高狼狽為奸,迫害扶蘇,最後使得大秦帝國分崩離析,最後自己還不得好死。

    但是,如果我們翻看史書,用客觀公正的眼光去看李斯,就可以知道李斯對秦朝的貢獻,功大於過。司馬遷在《史記》中有對李斯的評價:“如果不是李斯私慾太重的話,他的功績堪比周公、召公”

    在戰國末年,秦國透過商鞅變法,使整個國家全都綁在戰爭的馬車上。這也就使的秦朝計程車子水平遠遠比不上其他六國,所以秦國也就歷來有著招納賢士的傳統。李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從楚國來到了秦國。

    剛來到秦國沒多久,因為秦人的排外思想,秦王嬴政想著驅逐他國士子,只任用自己老秦人。這個時候李斯剛剛站穩腳跟,當上幕僚,怎麼可能輕易放棄自己的官職。所以他給秦王寫了一篇名傳千古的《諫逐客書》。使得自己入了秦王的眼,慢慢的當上了廷尉。

    在李斯當上廷尉這一二十年時間,就是秦王滅六國的時候。他也只是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老老實實做好後勤工作。協助秦王統一六國。

    而當秦國統一六國之後,李斯的才能得到了完全的發揮。在統一六國之後,秦王嬴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疆土,如何治理這個國家是他最頭疼的事情。這個時候,整個朝廷都在說要延用商周時期的分封制,但是隻有李斯一個人不同意。說春秋戰國的禍根就在於分封制,要是還實行這個制度,最後的結局,就是另一個戰國。最後秦始皇聽從李斯的建議,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全國實行郡縣制。後來提出並參與文字,貨幣,車軌,度量衡的統一。

    為了管理整個國家,李斯協助參與了秦始皇的各項重大改革,這些改革在兩千多面前,不亞於新中國以後的一系列改革。李斯的改革都是前所未有的大變革,結束了商周時期的奴隸制,讓整個社會進入封建制。可以說李斯改變了整個時代。

    我們不得不說,李斯就是那個時代的弄潮兒,如果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的話,那李斯就是千古一相。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就是在李斯手裡建立了雛形。他對中國的文化統一,經濟統一,思想統一,權利統一,民族融合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想李斯的這些功績並不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取代的。有人說那個時候有很多牛人,有韓非子,有荀子。他們都是那個時代的頂尖人才,頂尖學者。他們完全可以取代李斯。

    但是我們要想一下,像那些學者雖說有著不亞於李斯的才能,但是他們有著李斯的圓滑嗎?秦始皇,他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帝王,伺候他二三十年,而且還一直深受他的信任,在外臣中也就只有李斯了。要是那些學者來到秦廷,我想,早就被殺了吧。

    所以每一個能在歷史上留名的人,都有著他獨特之處,是任何一個人都取代不了的。

    所以說,沒有了李斯,秦始皇可以統一天下,但是他做不到現在的成就,不會影響後世兩千年。最多隻是又一個商周。

  • 6 # 柳氏異聞錄

    竊以為沒有李斯的話,對秦朝會不會二世而亡的影響要大於秦並天下的影響。

    因為李斯在秦並天下之前,他就是一個客卿,後來又被提上為了廷尉。廷尉的主要工作嘛,就是處理刑獄。李斯在秦國有兩件事情很出名,一是上《諫逐客書》,二是聯合姚賈間接坑死了韓非。關於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等事情,都是秦並天下之後的事情。秦並天下之前,李斯不能說沒有作為,可他的作為跟秦國之前的著名客卿商鞅、張儀相比的話,就顯得有些平平了。

    秦國可以兼併天下,從秦國自身出發,首先商鞅變法是功不可沒的,其次張儀連橫之道打亂了六國合縱,這樣是很重。再來就是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的策略。這三步走,對秦並天下是很重要的。然後,相對應的武將配置也是很重要的。秦國並天下,是奮六世之餘烈。六世,也可以六代文武大臣們的努力,哪裡代的人都很重要,並非一人之功。有沒有李斯,最後秦並天下的影響會有一點的,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為李斯在秦並天下之前,他在位置和和做得事情對秦國的影響是相當有限的。

    在秦並天下之後,李斯做丞相了,他的影響力自然提升很多。沙丘之變,李斯和趙高合謀改立胡亥這是事上,大秦的國運影響還是特別大的。秦亡,某種程度上來說,李斯也確實有一部分責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駕車1300公里趕回來上班,遇到下雪堵車,你會有什麼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