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途史話
-
2 # 一車三人行
楚華人是黃帝之孫高陽的後代,在遠古時期,由於他們的祖先重黎鑽木取火的技術高超,百鑽百中,於是被任命為“火正”(供火局局長)。重黎上任以後,四處放火,政績突出,“甚有功,能光融天下”,所以帝命曰“祝融”。到了西周時,成王把重黎的後代熊繹封於楚,首府在丹陽,熊繹便成了楚國的開國之君。
經過春秋時期長時間你追我趕的兼併戰爭,楚國在戰國中期已經吃飽喝足,成為雄踞南方的超級大國,與西面的秦國、東邊的齊國並列為戰國七雄中的前三強。公元前329年,楚懷王熊槐即位,奉行與齊國結盟的政策,兩國相交甚歡。齊楚打的挺火熱,秦國的秦惠王卻在孤獨中感到了陣陣寒意,為了拆散齊楚聯盟,不久以後,他便派出當時天下第一“打”手張儀,日夜兼程的南下楚國去棒打鴛鴦。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張儀到達到楚國後,楚懷王不敢怠慢,連忙為他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酒宴上,張儀先對楚王深情的說道:“我們秦王最佩服的就是您了,我張儀恨不能此生給您當看傳達的傭人啊。”這一句馬屁拍的懷王喜笑顏開,張儀看著自我陶醉的楚王,繼續說道:“秦王和我最討厭的就是齊王了,而您卻和他如膠似漆,所以我們秦王沒法孝敬您,我也沒法給您當傭人了。”楚懷王聽完這句話,直拍腦門,心道我真是交友不善啊,原來齊王在國際上的口碑如此之差。張儀看著若有所思的懷王,趁熱打鐵的說道:“大王您如果聽我的,和齊國斷交,那麼我們秦國就立即歸還以前侵佔貴國的六百里商於之地,然後我們兩國約為婚姻,這不是一件美事嘛。”一聽這話,被天上掉下來的特大餡餅砸暈的懷王恍然大悟,他二話不說,激動的拉著張儀的手同意了。
第二天,楚懷王便迫不及待的派出使臣去齊國,宣佈兩國萬古常青的友誼之樹從此枯萎發黃了。群臣們聽說楚國如此容易的便得到了商於六百里肥沃的土地,紛紛奔走相告,前來王宮祝賀,懷王就在宮殿裡對著群臣們一個勁的說:“我拿回商於之地了!”大夫陳軫聽不下去了,當頭給懷王潑了一瓢冷水,說道:“這肯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誰都知道張儀是國際級大騙子。”懷王不高興了,說道:“你住嘴吧,你現在所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我取回土地來喝慶功酒!”
懷王派出的接收大員隨張儀到了秦國,沒想到在咸陽街道上,張儀一不小心從馬車上掉了下來摔傷了。這一“摔”不要緊,張儀一下子請了三個月的病假閉門不出。楚國使者倒也鍥而不捨,每天像上訪的群眾一樣,守在張儀相府門前要地,就差點沒掛白底黑字的橫幅了。
楚懷王得到訊息後,沒懷疑張儀,反而懷疑自己,心想“難道是張儀覺得我沒有徹底和齊國的絕交?”懷王為了打消張儀的“疑慮”,派出勇士宋遺,遠征到了齊國。宋遺見了齊王,驗明正身後,便扯開嗓門破口大罵,從頭罵到腳,還罵中間那個陽痿早洩。齊王聽了後七竅生煙,宣佈和楚國完完全全的一刀兩斷,還把楚國列為無賴國家名單,並派使節去了秦國,“折節而事秦”,從此“齊、秦交合”。
張儀得到訊息後,這才出來對門口上訪的楚國使者說:“哎呀,你怎麼還在這裡啊,趕快接受土地吧,你看,從這到那,廣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6裡地啊。”楚國使者氣的差點得了腦溢血,一路大罵的回國了。
懷王聽完使者的彙報,知道自己完全被騙了,於是惱羞成怒的他派大將屈匄興兵攻打秦國,結果在丹陽之戰中受到重創,八萬精銳的大軍被全殲,一群大大小小的將領被斬首,連漢中郡也丟了。”懷王愈加憤怒,孤注一擲,傾全國之兵攻打秦國,這下齊國高興了,聯合韓魏乘虛而入,這場戰爭下來,楚國又丟了河南的大片土地。楚懷王要雞不成反蝕一把米,氣急敗壞的整天拿著張儀的畫像戳來戳去。
過了一年,秦國不願看到楚國被過分削弱,準備割讓漢中的一半給楚國,讓兩國重修舊好。楚懷王咬牙切齒的對來訪秦國使節說:“願得張儀,不願得地。”張儀聽說後,偷笑幾聲,大大咧咧的又來到了楚國。
楚懷王憤怒的說:“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張儀來了,迎接他的,有監獄!”於是他馬上逮捕了張儀,準備選擇良辰吉日開刀問斬。張儀不慌不忙的派人找老朋友,懷王的寵臣靳尚幫忙,靳尚收了重禮,進宮對懷王說:“張儀是秦王的寶貝,殺不得啊,要不咱們楚國怎麼抵擋秦國的報復?” 靳尚還對懷王的寵記鄭袖說:“聽說秦王因為張儀要被殺,所以給懷王送來了不少美女……”還沒說完,鄭袖就跑到懷王那哭鬧起來。懷王架不住兩人的狂轟亂炸,終於繳械投降,釋放了張儀。張儀出獄後拜見了懷王,對一個勁賠不是的懷王進行了一通國際形勢大局觀的教育,讓他與秦國約為婚姻,搞好關係。張儀講完後便大搖大擺的啟程回國了,留下懷王在宮殿裡一個勁的喊:“緣分啊,張儀真是好人啊。”
這起戰國時期著名“賣柺事件”自此告一段落。張儀在整整兩年間,不斷的玩弄忽悠楚懷王,使楚國同時與秦、齊交惡,陷入了極端被動的戰略環境中,導致其喪師失地,大受損失。而楚懷王甘願配合張儀的演出,直到最後,仍讓其全身而歸,他的所作所為,確實令人難以理解。其實張儀走後,屈原恰好出使齊國回來,得知了情況後對懷王喊道:“為什麼不殺了張儀!”。屈原真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懷王馬上派人去追,結果張儀早就絕塵而去不見蹤影了。從這件事情看來,如果不是懷王智商忽高忽低,就是張儀會催眠法術。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經過張儀這一忽悠,楚國從此由盛轉衰,秦國的統一大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十六年,秦欲伐齊,而楚與齊從親,秦惠王患之,使張儀南見楚王,謂楚王曰:“敝邑之王所甚說者無先大王,雖儀之所甚原為門闌之廝者亦無先大王。敝邑之王所甚憎者無先齊王,雖儀之所甚憎者亦無先齊王。而大王和之,是以敝邑之王不得事王,而令儀亦不得為門闌之廝也。王為儀閉關而絕齊,今使使者從儀西取故秦所分楚商於之地方六百里,如是則齊弱矣。是北弱齊,西德於秦,私商於以為富,此一計而三利俱至也。”懷王大悅,日與置酒,宣言:吾復得吾商於之地。群臣皆賀,而陳軫獨吊。楚王弗聽陳軫之言,因使一將軍西受封地。
張儀至秦,詳醉墜車,稱病不出三月,地不可得。楚王曰:“儀以吾絕齊為尚薄邪?”乃使勇士宋遺北辱齊王。齊王大怒,折楚符而合於秦。秦齊交合,張儀乃起朝,謂楚將軍曰:“子何不受地?從某至某,廣袤六里。”楚將軍曰:“臣之所以見命者六百里,不聞六里。”即以歸報懷王。懷王大怒,興師將伐秦。
十七年春,與秦戰丹陽,秦大敗我軍,斬甲士八萬,虜我大將軍屈匄、裨將軍逢侯醜等七十餘人,遂取漢中之郡。楚懷王大怒,乃悉國兵復襲秦,戰於藍田,大敗楚軍。韓、魏聞楚之困,乃南襲楚,至於鄧。楚聞,乃引兵歸。
八年,秦使使約復與楚親,分漢中之半以和楚。楚王曰:“原得張儀,不原得地。”儀遂使楚。至,懷王不見,因而囚張儀,欲殺之。儀私於靳尚,靳尚為請懷王,鄭袖卒言張儀於王而出之。儀出,懷王因善遇儀,儀因說楚王以叛從約而與秦合親,約婚姻。張儀已去,屈原使從齊來,諫王曰:“何不誅張儀?”懷王悔,使人追儀,弗及。
-
3 # 雨沐青峰
首先要說的是,楚懷王肯定不傻,其在位將近三十年,早期也曾勵精圖治,積極推行改革變法,抑制豪強貴族。雖然最後沒有成功,但至少看得出來他還是有一定的眼光和想法的。在與秦的對抗中,他還曾被六國推舉為“縱約長”,儼然成為一代霸主。
不過他後來信任佞臣,疏遠良臣,甚至幾次三番的被秦國的手段欺騙。
本來楚國和齊國結盟,在與秦的對抗中處於優勢地位,但秦國派出張儀到楚國,許以六百里商於之地,交換楚與齊斷交。楚懷王信以為真,果然與齊斷交,誰知事後秦國許諾的六百里變成了六里。惱羞成怒的楚懷王發兵攻秦,卻先後敗於丹陽、藍田。此時韓魏也趁機出兵攻佔楚地,此後楚國國力日衰。
也許就連秦華人都覺得楚懷王很傻很天真,或者說很好騙。公元前229年,已經在對楚國用兵節節勝利的情況下,秦國再次使出了陰謀詭計。秦昭襄王邀楚懷王在武關會面,懷王再次上當。雖然群臣力勸,但楚懷王執意前往,結果被扣,最後客死他鄉。
都說吃一塹長一智,但楚懷王一而再的受騙,確實難怪被人說很傻很天真。
-
4 # 執古論今
對於楚懷王的一生,後世比較糾結,究竟他是一個明君還是一個昏主,歷史上一直爭論不休。楚懷王不傻,執政前期,勵精圖治,楚國軍力強盛,國家富裕。如果說他天真,那肯定是有一些的,那麼楚懷王到底天真在哪?
第一次被張儀騙,楚國與齊國斷交蘇秦曾說過:“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這句話點明瞭兩點意思:
楚國是除了秦國外最有可能統一六國的。
合縱連橫是決定局勢的關鍵。
合縱連橫關鍵的時刻,楚懷王卻被張儀騙了,而且顯得那麼天真。為了瓦解楚國和齊國的結盟,張儀出使楚國,告訴楚懷王,如果楚國不與齊國結盟,並和秦國交好,秦國就會還給楚國600裡土地。
楚懷王還真的信了,派人跑去和齊國斷交。可張儀回到秦國後就裝病不出,三個月閉口不談割地給楚國的事。楚懷王竟然以為是因為自己的誠意不夠,於是又派人把齊王罵了一頓。這次也徹底把齊國得罪了,等張儀病好了,和楚國使者說當初答應的是給楚國6裡地,不是600裡。楚懷王大怒,發兵攻打秦國,可秦國早已聯合了齊國,暗中埋伏,將楚國打敗。
可以說,這一個回合,齊國和楚國都被張儀耍了,只不過齊國顯得合情合理,而楚懷王卻表現的太天真。
第二次被騙,還是因為張儀楚國打了敗仗,秦國想要楚國的黔中,並且表示可以用別的城池來換。此刻的楚懷王對張儀恨之入骨,他向秦王表示,自己只想要張儀。
張儀確實去了楚國,可楚懷王低估了張儀對於秦王的重要性。秦王難道會同意張儀毫無準備就去送死嗎?當然不會,張儀買通了楚國奸臣,建議楚國和秦國政治聯姻,楚懷王竟然又信了。等到楚懷王醒悟過來,張儀早就逃回了秦國。
楚懷王兩次被張儀欺騙,對楚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楚國舉全國之力,被秦國大敗於丹陽,藍田,大國地位被瓦解,從此走向衰落。
與齊國斷交,無法得到他國信任繼續合縱伐秦。
最後一次天真,客死異鄉楚國太子在秦國為質,殺了秦國大夫逃回了楚國,為此秦王大怒,發兵攻打楚國,連下八城,楚華人心惶惶。
這一去,便再也沒能回來。秦國扣押了楚懷王,逼迫他割地保命,楚懷王連續被秦國欺騙,深受其辱,對秦王提出的要求堅決拒絕,秦王無奈只能將他囚禁起來。三年後,楚懷王死在了秦國,秦國將他的遺體送回了楚國。“楚人皆憐之,猶悲親戚”。
楚懷王因為自己的天真,使楚國由強盛轉向了衰弱。但他也胸懷理想,勵精圖治,努力做好一個帝王。然而幾次錯誤的決定直接導致了楚懷王再也沒有能力反擊,但他晚年被囚禁所表現出的氣節,也是楚華人乃至世人所敬仰的。
楚懷王雖然天真,但我們也要給他一個公平的評價。
-
5 # 墨色芊華212432961
楚懷王熊槐
對於楚國來說,沒有哪個楚王,能夠像楚懷王熊槐那樣讓人唏噓!先是被張儀大口一張,畫個600裡商於之地的空餅,就讓齊楚斷交;再讓兒子輩的秦昭襄王騙取秦國,要強迫他割讓巫、黔中之地,最後病死秦國。
怎麼看都覺得楚懷王熊槐就是一個笨蛋!
其實有一個人和楚懷王一樣出名,也是被我們嘲笑的物件:春秋時的宋襄公!
楚懷王和宋襄公一樣,都是講究以誠待人、重視信諾的人,具有高傲的古貴族氣質——榮譽Honor!
戰國時代,魏、趙、韓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秦國乃戎狄,不被東方各國認同。只有燕國是正牌周室分封國,楚國雖然不是周室分封,但也是周武王伐紂的老功臣。
因此,只有燕和楚具有周室的貴族氣質。其他的齊、秦、魏、韓、趙幾國都不重視周室貴族的榮譽,爾虞我詐乃是平常心。
張儀欺負楚懷王過甚?
楚懷王即位元年,張儀出任秦國丞相。
公元前323年楚懷王六年,楚國柱國昭陽(也是丞相、令尹)在襄陵打破魏軍後,移兵攻齊。
齊王驚恐。出使齊國的秦國使者陳軫,為了齊王,就去勸說昭陽:你現在已經是柱國、令尹;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立再多的功勞,你也還是這個官職;但如果你攻打齊國戰敗了,就可能身死爵奪。不如退兵回去,讓齊王對你感恩。
這是什麼話,難道就因為升無可升,就不建戰功了嗎?這種楚國令尹為個人利益患得患失,只能讓人感嘆。也許這就是楚國由強變弱的原因吧——毫無進取心!
楚懷王可能也因此對昭陽失去了信任,開始了換相的想法。參加齊、秦、魏、楚四國丞相在齧桑盟誓的張儀的名聲,可能也因此傳入到楚懷王的耳中。
第二年公元前322年,張儀辭任秦國丞相,為說服魏國和秦國同盟而回母國,出任魏國丞相,並驅逐力主親齊的原丞相惠施。
張儀完成秦魏聯盟的說服工作後,就把目標放在了拆散楚齊聯盟上。和上次張儀去魏國出任丞相不同,這次是張儀假意辭去秦國丞相。秦國公開宣稱張儀辭去丞相職位後,張儀就來到了楚國。
張儀去楚國是在公元前313年,楚懷王十六年。楚懷王聽到張儀來的訊息,是“虛上舍而自館之”,親自接待張儀,不可謂不重視張儀。
過後,楚懷王更授予張儀楚國丞相職位。這就是楚懷王的信任和誠意。
雖然張儀為了讓齊楚斷交,空口許諾誆騙楚懷王,但誠如楚夫人鄭袖所言的“人臣各為其主用”,也是一種不得已的行為——因為張儀很難再用在魏國任相消耗多年的模式,去斷絕齊楚聯盟。
至於因為張儀的空口承諾而發生的秦楚戰爭,那只是因為楚王的面子問題,並無造成楚國的實質性傷害。

鄭袖
楚懷王因為張儀承諾落空而發兵攻秦、以張儀換黔中地,更多的是因為信任與背叛的問題。這也是一個有榮譽的貴族所重視的東西——諾出比踐。
但也正是鄭袖所說的“人臣各為其主用”,讓楚懷王看出了張儀的踐諾所在——忠人之事。楚懷王厚待張儀,張儀為達成目的,不得已許出承諾。但張儀只能履行自己最初的承諾——對秦王的承諾,而辜負楚懷王的承諾。
張儀自願在楚懷王必得張儀的情況下,甘冒巨大風險,承擔自己不能履行承諾的後果。
對於那些有責任擔當的人,有榮譽的人,通常對這些人是很佩服的。
在鄭袖的話中,楚懷王就理解了張儀:他不是一個不踐諾的人,只是履行了最初、可履行的承諾;面對不履行承諾的結果,坦然擔當。
這就是為什麼楚懷王釋放並重新厚待張儀的原因,甚至不理會屈原反對。
張儀對於楚懷王的禮遇,不可能沒有感動。空口許諾是不得已而為之。出於感激和回報,在臨走前,張儀真真實實的為楚懷王謀了一個策略:親秦、伐宋、奪淮泗地。
只有親秦,才能無後顧之憂去伐宋,奪取淮泗之地。這個計策的最大得利者是楚國,因為東向才是楚國爭霸的根本——齊國在東部,齊楚之間緩衝區域的小國,能在親秦時滅掉,齊國也不敢妄動,國土增加。
其次,客觀上有利於秦國,不再有南顧的擔憂,全力東出,搶奪周室,與齊爭長。
張儀為楚國作的謀略,也是對楚懷王禮遇張儀的回報。
秦昭襄王騙楚懷王
這個事情不能單獨來看,否則就顯得楚懷王很傻,昭雎、屈原等很精明。也不能僅僅從結果來評價,否則事後諸葛亮,個個都做得。
首先看背景:
2、公元前304年,秦昭襄王及冠親政第一年,和楚懷王在黃棘盟誓。楚國背叛齊國,結盟秦國。
3、公元前303年,齊國、魏國、南韓三國因為楚國背叛、和秦國結盟,共同伐楚。秦國派兵救楚。
4、公元前301年,質秦的楚國太子因為殺人逃歸楚國;秦國因此與齊國、南韓、魏國伐楚。

武關
楚國在盟秦,還是盟齊上,搖擺不定。秦楚之間數年大戰,楚國為此丟失土地。秦國伸出橄欖枝,彼此在邊境盟誓。雖然有風險,但為了秦楚停戰,兩國和平,加上曾有盟誓先例,楚懷王不惜以身犯險,去武關盟誓。
這明明是為國為民的大無畏精神!但卻在惟結果論的後人眼裡,成為傻子!
“世人皆醉我都醒”——唱歌的不是屈原,而是冤屈不被理解的楚懷王。
即便是被秦昭襄王騙入武關,寄人籬下,楚懷王的表現也是非常有氣節。
秦國要楚國先交割巫、黔中之地給秦國,秦國才進行盟誓。楚懷王要求先盟誓,再交割土地。彼此的信任蕩然無存。
秦昭襄王繼續扣留楚懷王在秦國,以此要挾楚國。楚國迎立質齊的太子回國即位,是為楚頃襄王熊橫。
那麼是誰想出騙楚懷王入關、扣押楚懷王的餿主意呢?或者說,扣押楚懷王后,哪個得利最大呢?
嫌疑最大的是孟嘗君田文,其次是秦昭襄王自己。
公元前299年,楚懷王被騙入武關的同時,還有孟嘗君去秦國出任丞相。
公元前298年,楚國迎立質齊的太子熊橫回國即位,即是楚頃襄王;同年,孟嘗君田文回齊國出任丞相。
楚懷王不肯;楚國另立新君,齊國送質齊太子回去即位。
齊楚結盟,秦國機會落空,白白扣留楚懷王——又不能放;孟嘗君田文完成任務,辭去秦國丞相,回齊國繼續做丞相。
好一個一石三鳥的計謀:秦國設計扣留楚王,不得楚地,更空留惡名;楚國另立新君,秦楚之盟斷絕,惟有盟齊一個選擇;齊國送楚國太子回國即位,與楚結盟,鞏固齊國縱長位置。
這算不算是戰國時最大最成功的反間呢?蘇秦、張儀什麼的,都到一邊玩泥巴去!
綜上,可以得知,楚懷王熊槐,是一個重信守諾、為國無私、勇氣可嘉的人,而非一個善惡不分、膽小懦弱、又特別傻的君王。
楚懷王和張儀,彼此都是守信之人;楚懷王敢冒風險,前去和秦結盟,勇氣可嘉;被設計扣留,被要挾割地,卻能堅持立場數年不變,氣節讓人佩服;出逃不成,病死秦國,也是堅忍不拔。
誠不我欺——楚懷王熊槐只是戰國時最後一個具有古貴族氣質的人罷了!
-
6 # 開涮歷史
楚懷王既不是天真,也不是傻,他其實還是一個一度很有作為的君王,只是碰上了不按套路出牌的宣太后、秦昭襄王,還有張儀。楚懷王死後被楚華人民緬懷不是無緣無故的。
楚懷王熊槐在位29年,是戰國時期楚國有盛轉衰的節點人物。
繼位早期,他曾勵精圖治,大敗魏國,合縱攻秦,消滅越國,開疆拓土。縱橫家張儀曾言,楚國縱橫千里,帶甲百萬,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
當然張儀那縱橫家的破嘴,說出的話,固然摻了不少水分,撈出來瀝乾一下,也沒多少乾貨,但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強國地位一直不容小覷,這是事實。
楚懷王的難戰國時期,楚國與秦國不一樣,秦國屬於四塞之國,據守關中,易守難攻,而楚國疆域廣闊,與秦趙魏齊等國領土接壤,一旦外交失策,就面臨著與各國開戰,但凡與一國戰爭失利,其他國家就會乘火打劫,陷楚國與四面楚歌的境地。楚懷王先後與戰國時期的名君魏惠王、齊威王、秦惠文王、趙武靈王、燕昭王、秦武王、秦昭襄王、齊閔王鬥法,鄰國眾多的楚國經常成為各國合縱攻擊目標,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中的處境異常異常艱難。
張儀的嘴公元前313年,齊楚聯軍攻取秦的曲沃,斬斷了秦東出的觸角。公元前312年,秦國張儀欺騙楚懷王要其以斷絕齊國之交換取秦國割讓六百里商於之地,懷王中計,與齊國斷交後只得六里地。懷王惱羞成怒,發兵攻打秦國,被魏章大破于丹陽。楚懷王再召集全國的部隊,發動進攻,再慘敗於藍田。公元前311年,秦國攻取召陵,三戰皆敗,韓魏趁機進攻楚國在中原的領土,楚國遭到重創。
宣太后的狠即便楚國因為張儀的欺騙,三戰失利,受到重創,失去大片領土,但幾年後,即公元前306年,楚懷王還是趁齊國受重創,秦國又因秦武王暴斃發生內亂之際,抓住難得的歷史時期,果斷出擊,一舉滅掉了越國,兼併越國大片土地,引起了秦、齊、韓、魏的恐慌。
秦昭襄王八年(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用欺騙的方式邀請楚懷王到武關(陝西商州商南)會面結盟,當時大國結盟,就跟現在領導人會晤,是很常見的國與國之間的外交行為,可是秦國卻違背大國交往基本原則,劫持來武關會盟的楚懷王到咸陽,並強迫楚懷王割巫郡(重慶巫山)、黔中郡的大片土地給秦國,面對秦國無禮而蠻橫的勒索行為,楚懷王嚴詞拒絕。
宣太后來自楚國王族羋氏,但楚懷王卻低估了宣太后的狠。
公元前297年,被禁錮的楚懷王逃走,秦人封鎖了通往楚地的所有道路。懷王只好逃到趙國,當時趙國的主父趙武靈王在北邊與蠻族作戰,忙著開疆拓土,主政的趙惠文王班底不敢收留他,懷王想逃往魏國,半途被追蹤而來的秦國鷹犬截住,重新被押回秦國。
結語三年後,楚懷王憂憤而死,命喪異國他鄉。當楚懷王的梓宮迴歸楚國時,據《史記·楚世家》記載:“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
屈原還因此寫了著名的《招魂》,希望他們的國君魂歸故里。
楚懷王的悲劇是多方因素造成的,指責楚懷王傻或天真是不客觀的。
趙國末期,各國局勢風雲激盪,波詭雲譎,楚懷王對當時形勢的把握出現偏差,尤其對秦國的輕信,在外交和軍事上連連出現失誤,直接導致楚國國勢陡然江河日下,這一點他應該負主要責任,但是他被禁錮秦國,誓死不願割地賣國,所堅持的氣節卻值得人敬重。
-
7 # 塞北豪客
其實楚懷王並不傻,他只是一個跟我們現在的人一樣,沒有長遠的眼光。今天我們被電信詐騙,把自己的錢交給高利貸公司P2P。我們哪個人是傻子,有那麼多錢的人不都是高學歷。但為什麼被這些騙子弄的血本無歸。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高額的回報吸引著我們,我們貪別人的利息,人家盯著我們的本金。最後被人騙了一生的積蓄。
張儀就是一個騙子,給楚懷王一個大大的畫餅,讓楚懷王激動不已,最後也血本無歸。人性經歷了幾千年從來沒有變過。貪婪始終深藏在心底。
-
8 # 飛魚說史
楚懷王熊槐是天真還是傻?
我先來說說這個答案,楚懷王其實並不天真也不傻,他和宋襄公一樣,只是沒有適應戰國為了生存和強大,可以不擇手段,可以不顧禮儀的“叢林法則”罷了,可以說是商周遺留的“貴族遺風”,讓他看似天真。
楚懷王的成就。在張儀攪動戰國時局之前,楚懷王可以說是一位出色的君主,他的主要成就有大敗強大的魏國,奪取魏國八座城池,促成了戰國曆史上第一次五國合縱伐秦的聯盟,並且擔當聯軍的盟主,此外還滅掉了春秋時期不可一世的越國。
從這些成就來看,他離天真和傻都是十萬八千里,只不過這些成就中,唯一沒有被楚懷王利用好的就是合縱伐秦。
如果當時楚懷王可以利用聯軍形成的威勢,而扛起大旗,滅掉秦國,或許戰國的局勢就會轉變,但歷史不能假設,秦國當然也不會坐以待斃,聯軍雖強,但終有間隙,後來的四次合縱伐秦也沒能滅掉秦國,正是印證了六國一直都是同床異夢。
楚懷王人生的滑鐵盧,是從遇見張儀開始的,可以說正是張儀讓楚懷王變成了一個很傻很天真的人。
張儀欺楚王。五國合縱伐秦,讓秦國看到了威脅,於是張儀的崛起之路開始了,山東諸侯搞合縱,那麼張儀的作用就是搞連橫,讓山東諸侯由抗秦轉變為親秦,張儀做到了,而他的墊腳石就是楚懷王。
張儀入楚之前,楚國和齊國是盟友,東南兩個大國的聯合,讓秦國如坐針氈,帶著分化楚齊聯盟的目的,張儀到了楚國。
張儀深知諸侯國的君主最看重的並不是聯盟,而是聯盟背後帶來的“好處”,說白了,就是土地和人口,於是張儀見到楚懷王就以600裡的土地作為誘餌。
結果楚懷王上當了,不僅背棄了齊國的盟約,還信誓旦旦地和秦國結好,但是得來的卻是張儀六里的封地,說到這,你可能會說,輕易相信別人,這不就是天真嗎,但是如果放在戰國的大背景下,則又是合理的,因為自張儀之前,還沒有拿國家之間盟約耍詐的先例。
秦昭襄王騙楚王。按理來說,楚懷王被騙一次,下次就會小心了吧,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再次證明了秦國是不可信的,因為秦昭襄王以簽訂合約的名義,把楚懷王給劫走了。
是的,真劫走了,秦昭襄王把楚懷王劫到秦國,目的是為了讓楚國用土地來換,結果楚國重新立了一位新的楚王,也不交土地,足見當時的土地是多麼寶貴。
而楚國不交土地,也就判了楚懷王的“無期徒刑”,歷史的發展也驗證了這種說法,最終楚懷王在秦國去世,死後屍體被運回楚國,《史記·楚世家》記載:懷王卒於秦,秦歸其喪於楚,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根據這段記載也說明了楚懷王在楚人心中還是有分量的。
不過,你可能又要說了,又被騙一次不是傻嗎,其實這也是有背景的,因為秦昭襄王的老媽羋八子是楚懷王的妹妹,按照這層關係,楚懷王是秦昭襄王的舅舅,再加上前幾年秦楚一直是友好盟友的關係,所以楚懷王想不到秦昭襄王會騙自己也在情理之中。
飛魚說:不過話又說回來,楚懷王碰到張儀之後,智商也確實下降的可以,不僅盲信秦人,而且開始寵溺後宮的鄭袖,對其言聽計從,鄭袖又是愛財和權勢的,張儀在楚國的活動,就是以此人為突破口的。
當然如果要說楚懷王為政後期最大的敗筆,當屬不能重用屈原,有才之人不被重用,卻親信小人和佞臣,楚懷王的最終的結果,也可以說是自作自受,而楚國的沒落,也正是從楚懷王開始的,他被後世之人說為傻和天真亦在情理之中。
-
9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一個人如果單純到一定境界,就只能用傻來形容。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皇帝單純到了一定境界,那不是傻,那是真的傻。楚懷王就是傻傻的皇帝。
事件回顧楚國其實是一個暴發戶,我們從當時的諸侯地圖上來看就不難發現楚國佔有大片土地,而且他的土地質量很好,好的不得了。
可能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土地好就好唄,無非就是能多蓋幾幢房子罷了,可是在古代並不是。土地好,意味著可以種莊稼、長莊稼,而土地好意味著別人中一個莊稼能長10個莊稼,你能長15個長20個。
慢慢的楚國雄霸天下成為了當時最大的諸侯,可是到了楚懷王這一代卻出了問題。
首先張儀作為一個大忽悠的存在,左忽悠一下右忽悠一下,原本沒指望著有什麼效果,沒想到楚懷王上鉤了。
緊隨其後楚國直接和秦國和齊國兩個國家交戰,要知道當時的秦國和齊國綜合國力盡管不如楚國,但這兩個大國合起來還是夠楚國吃一壺了。
慢慢的大家都發現了這個致命漏洞,不但秦國和楚國加入了這場戰役中來,甚至拿南韓和燕國兩個國家也來了,他們來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佔便宜。
而楚懷王憑藉著感人的智商,終於沒有讓大家失望,一而再再而三地喪失土地,並且把自己的兒子都交出去了。
沒錯,這就是事實為什麼都說楚懷王傻呢?我們舉一個小例子。
秦國把楚國欺負到一定地步了,突然之間寫了一封信告訴楚國,你過來咱倆喝點酒,把之前的矛盾解開,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我大哥了。
楚懷王非常開心,認為見到了希望,於是屁顛兒地來了,從楚漢王來到了談判的地方之後就再也沒走,直接被秦國帶到了咸陽。
自此之後,楚懷王在監獄當中度過餘生,雖然沒有真實的監獄把楚王囚禁起來,可當時的情況來看和監獄也沒啥區別了。
這樣智商感人的皇帝帶領之下,慢慢的楚國越來越衰弱,而且再也沒有之前的威風了。
回覆列表
題主應該說的是戰國時期的楚懷王熊槐吧。熊槐是楚國國君,在位長達三十年之久。對於楚懷王一味地否認顯然是不合適的,繼位早期楚懷王熊槐曾帶領楚國成為當時最大的國家,連秦國也不敢小覷。可惜的是,等到他執政中期之時,他輕信了秦國張儀之言,與齊國斷交,致使國土淪喪,楚國因此而衰落,當然聽信張儀的話也不至於讓他落下一個天真或傻的罵名,畢竟蘇秦張儀在春秋戰國時期是赫赫有名的縱橫家。然而下面這件事就是真的有點蠢了。
在聽信張儀的話與齊國鬧崩之後,楚國被秦國一連攻佔了八個城池之後,又收到了秦國的邀約。於是,熊槐做出了一生中最錯誤的決定,楚不聽麾下屈原的勸諫前去赴約,本以為可以在與齊國鬧翻後與秦國簽訂盟約,但一切不過是他的幻想罷了,秦國在佔有優勢的情況下怎麼可能與你停戰修好呢?果然,楚懷王一到秦國,就被秦軍斬斷了退路無法回國。就這樣楚懷王被秦國強行扣押軟禁了下來。而在楚懷王拒絕割地給秦國的要求之後,楚懷王就開始了被秦國拘禁的日子。他曾冒險,逃出咸陽,可是無人敢收留他而得罪秦國,於是再次被秦軍所捕獲。
終於,公元前296年,楚懷王熊槐憂鬱成疾病逝,結束了自己的囚禁生涯。楚國雖說在這段時間立了新王,但懷王被擒對楚國一定是有一些影響的,公元前278年楚國國都被白起領軍攻破,同年五月五屈原投江自殺。
書中記載秦國把遺體送還楚國時,“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可見懷王還是比較得民心的,早年一些正確的決定更是讓楚國走向了巔峰,但最後輕信張儀秦王被囚禁至死真的是太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