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巢父許由
二人均為堯時隱士,居住陽城(據有關部門考證,即今平輿縣陽城鄉)。巢父結巢居樹,人稱巢父。許由就是漢末主持月旦評的許邵、許靖的祖先。二人學問至高,經常結伴悠遊。堯請巢父,準備讓位,巢父逃走。再請許由,也逃箕山。堯又派人尋至,讓許由做“九州長”。許由聽了,認為汙染,濯耳穎水。巢父正在放牛,以為穢濁,趕牛上游以飲。《辭源》《辭海》有載。
2、太任
《辭源》:“周季歷之妃,文王之母。”《詩經·大雅·思齊》有句“思齊大(太)任,文王之母。”《列女傳·母儀傳·周室三母》:大任(太任)者,文王之母,摯任氏中女也。王季娶為妃。殷商摯國(平輿最早的封國)國君之女,品德高尚,聰慧賢良,殷末嫁給周國季歷為妻。夫妻和睦,互敬互愛。懷孕後,目不視惡色,耳不聞淫聲,口不出傲言,行不涉非禮,是以胎教,生周文王。後人在其生地建文王之母亭,亦稱摯亭。隋開皇16年,在摯亭遺址上建西塔寺,塑太任像。元時重修,建聖母殿。清毀。今於縣城西南建太任公園以紀念。
3、陳勝
《辭源》:“秦陽城人,字涉。秦二世元年七月,與吳廣率領戍卒九百人,在蘄縣大澤鄉揭竿而起,詐稱公子扶蘇楚將項燕,時諸郡縣苦秦苛法,雲集響應。既佔領陳縣,勝乃自立為王,國號張楚。”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據有關部門考證,陽城,在今平輿縣陽城鄉。
4、周燕
字少卿,西漢汝南安成(今屬平輿縣)人,先祖周平王,世襲汝墳侯。漢宣帝時,為郡決曹掾,太守欲枉殺一囚犯,周燕直言勸阻,受株連囚禁獄中,絕食而死。他有五個兒子,重合縣令周子輿,櫟陽縣令周子羽,東海太守周子仲,兗州刺史周子明,潁陽令周子良,號稱“五龍”。
5、許揚
字偉君,兩漢之交汝南郡平輿人,曾任酒泉都尉。建武年間,汝南郡太守鄧晨聘請他負責水患鴻隙陂的治理。許揚深入檢視水文地理,嚴密組織施工,起塘四百餘里,變害為利,周圍數千頃土地旱澇保收。許揚死後,當地百姓為他立廟畫像,常年祭祀。據考證,許揚廟即今平輿縣城中永樂大市場北門對面的東皇廟,至今香火仍盛。
6、戴憑
東漢汝南平輿人,字次仲。習《京氏易》,16歲被推舉為明經試用博士,光武時任侍中。建中二年正旦,百官朝賀,帝令群臣說經互難,義有不通,即奪其席以予通者,憑重坐五十餘席。時有“解經不窮戴侍中”之語,“奪席談經”典故即出於此,毛澤東詩“奪席談經非五鹿”句即用此典。憑高風亮節,博古通今,忠言直諫,深得君臣好評。(《辭源》有載)
7、陳蕃
《辭源》:“東漢汝南平輿人。字仲舉。官樂安豫章太守,遷至太尉、太傅,封高陽侯。為人剛正不阿,崇尚氣節”,扶正祛邪,政績卓著。十五歲時即以“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一句聞名,後世“掃除天下”即典於此。做官後討厭應酬,唯南昌名士徐孺子來了,特設一床,抵足長談。是以唐王勃《滕王閣序》有句:“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今於縣城北面建陳蕃公園以紀念。
8、張熹
字季智,東漢武城人,漢靈帝年間為平輿令。是年久旱不雨,張熹躬身施求未果,築臺積薪自焚。隨天降喜雨,五穀豐登。百姓感激涕零,尊稱令公,並在焚身臺旁(今射橋集西)建令公廟以紀念。廟址佔地八畝,定每年農曆七月十五張熹自焚日為令公廟會。1958年令公廟被拆除,但是張熹為民焚身求雨之事一直在民間奉為美談。(《平輿縣誌》)
9、許靖許劭
堂兄弟,東漢汝南郡平輿人,少而好學,聲名遠揚,賢良方正。每月初一,在平輿縣小清河上的月旦坪上聚眾評論鄉黨人物,經他們評論推薦者盡皆顯名於世,故“月旦評”一時名噪天下。曹操曾多次備禮求評,後得一句“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始欣然而去。《三國志》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即源於此。後許靖被劉備任為太傅,與諸葛亮同朝。
10、闞敞
東漢末年汝南郡平輿人。做汝南郡功曹時,太守第五常委託他保管一百三十萬錢。他將這些錢埋藏在堂屋裡,即使窮困潦倒,也絕不動用一分一毫。二十年後,第五常的孫子來取,闞敞將錢挖出,如數奉還。第五常的孫子說,我爺爺說是三十萬,我不能要這麼多。闞敞將實情稟告郡守,郡守指令第五常的孫子把錢全部取走。(《平輿縣誌》)
11、周嘉
字惠文,西漢末年汝南郡安成(今屬平輿縣)人。王莽篡權,天下大亂,嘉為汝南主簿隨太守何敞護城。敞被飛箭射中,官兵敗逃,敵兵圍困,白刃相交。周嘉懷抱太守,以身相護,大聲斥賊:為人賣命,傷天害理,難道還要傷害正直的朝廷命官嗎?敵兵驚歎義士,反給車馬遣送出城。光武任為零陵太守。死後,官民建忠義祠堂祭祀。
12、何並
字子廉,東漢汝南郡平輿人,初任長陵縣令,政績卓著,後遷潁川太守。時穎川人鍾元為尚書令,掌管朝中大權,其弟鍾威為潁川屬官,貪贓枉法,罪大惡極。何並赴任之前拜辭鍾元,元向何並行大禮為弟求情。何並言講,罪在本人,刑律自取。到任後,選拔執法忠勇的官吏,追捕案犯,按律殺鍾威於洛陽,就地正法其同夥。
1、巢父許由
二人均為堯時隱士,居住陽城(據有關部門考證,即今平輿縣陽城鄉)。巢父結巢居樹,人稱巢父。許由就是漢末主持月旦評的許邵、許靖的祖先。二人學問至高,經常結伴悠遊。堯請巢父,準備讓位,巢父逃走。再請許由,也逃箕山。堯又派人尋至,讓許由做“九州長”。許由聽了,認為汙染,濯耳穎水。巢父正在放牛,以為穢濁,趕牛上游以飲。《辭源》《辭海》有載。
2、太任
《辭源》:“周季歷之妃,文王之母。”《詩經·大雅·思齊》有句“思齊大(太)任,文王之母。”《列女傳·母儀傳·周室三母》:大任(太任)者,文王之母,摯任氏中女也。王季娶為妃。殷商摯國(平輿最早的封國)國君之女,品德高尚,聰慧賢良,殷末嫁給周國季歷為妻。夫妻和睦,互敬互愛。懷孕後,目不視惡色,耳不聞淫聲,口不出傲言,行不涉非禮,是以胎教,生周文王。後人在其生地建文王之母亭,亦稱摯亭。隋開皇16年,在摯亭遺址上建西塔寺,塑太任像。元時重修,建聖母殿。清毀。今於縣城西南建太任公園以紀念。
3、陳勝
《辭源》:“秦陽城人,字涉。秦二世元年七月,與吳廣率領戍卒九百人,在蘄縣大澤鄉揭竿而起,詐稱公子扶蘇楚將項燕,時諸郡縣苦秦苛法,雲集響應。既佔領陳縣,勝乃自立為王,國號張楚。”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據有關部門考證,陽城,在今平輿縣陽城鄉。
4、周燕
字少卿,西漢汝南安成(今屬平輿縣)人,先祖周平王,世襲汝墳侯。漢宣帝時,為郡決曹掾,太守欲枉殺一囚犯,周燕直言勸阻,受株連囚禁獄中,絕食而死。他有五個兒子,重合縣令周子輿,櫟陽縣令周子羽,東海太守周子仲,兗州刺史周子明,潁陽令周子良,號稱“五龍”。
5、許揚
字偉君,兩漢之交汝南郡平輿人,曾任酒泉都尉。建武年間,汝南郡太守鄧晨聘請他負責水患鴻隙陂的治理。許揚深入檢視水文地理,嚴密組織施工,起塘四百餘里,變害為利,周圍數千頃土地旱澇保收。許揚死後,當地百姓為他立廟畫像,常年祭祀。據考證,許揚廟即今平輿縣城中永樂大市場北門對面的東皇廟,至今香火仍盛。
6、戴憑
東漢汝南平輿人,字次仲。習《京氏易》,16歲被推舉為明經試用博士,光武時任侍中。建中二年正旦,百官朝賀,帝令群臣說經互難,義有不通,即奪其席以予通者,憑重坐五十餘席。時有“解經不窮戴侍中”之語,“奪席談經”典故即出於此,毛澤東詩“奪席談經非五鹿”句即用此典。憑高風亮節,博古通今,忠言直諫,深得君臣好評。(《辭源》有載)
7、陳蕃
《辭源》:“東漢汝南平輿人。字仲舉。官樂安豫章太守,遷至太尉、太傅,封高陽侯。為人剛正不阿,崇尚氣節”,扶正祛邪,政績卓著。十五歲時即以“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一句聞名,後世“掃除天下”即典於此。做官後討厭應酬,唯南昌名士徐孺子來了,特設一床,抵足長談。是以唐王勃《滕王閣序》有句:“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今於縣城北面建陳蕃公園以紀念。
8、張熹
字季智,東漢武城人,漢靈帝年間為平輿令。是年久旱不雨,張熹躬身施求未果,築臺積薪自焚。隨天降喜雨,五穀豐登。百姓感激涕零,尊稱令公,並在焚身臺旁(今射橋集西)建令公廟以紀念。廟址佔地八畝,定每年農曆七月十五張熹自焚日為令公廟會。1958年令公廟被拆除,但是張熹為民焚身求雨之事一直在民間奉為美談。(《平輿縣誌》)
9、許靖許劭
堂兄弟,東漢汝南郡平輿人,少而好學,聲名遠揚,賢良方正。每月初一,在平輿縣小清河上的月旦坪上聚眾評論鄉黨人物,經他們評論推薦者盡皆顯名於世,故“月旦評”一時名噪天下。曹操曾多次備禮求評,後得一句“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始欣然而去。《三國志》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即源於此。後許靖被劉備任為太傅,與諸葛亮同朝。
10、闞敞
東漢末年汝南郡平輿人。做汝南郡功曹時,太守第五常委託他保管一百三十萬錢。他將這些錢埋藏在堂屋裡,即使窮困潦倒,也絕不動用一分一毫。二十年後,第五常的孫子來取,闞敞將錢挖出,如數奉還。第五常的孫子說,我爺爺說是三十萬,我不能要這麼多。闞敞將實情稟告郡守,郡守指令第五常的孫子把錢全部取走。(《平輿縣誌》)
11、周嘉
字惠文,西漢末年汝南郡安成(今屬平輿縣)人。王莽篡權,天下大亂,嘉為汝南主簿隨太守何敞護城。敞被飛箭射中,官兵敗逃,敵兵圍困,白刃相交。周嘉懷抱太守,以身相護,大聲斥賊:為人賣命,傷天害理,難道還要傷害正直的朝廷命官嗎?敵兵驚歎義士,反給車馬遣送出城。光武任為零陵太守。死後,官民建忠義祠堂祭祀。
12、何並
字子廉,東漢汝南郡平輿人,初任長陵縣令,政績卓著,後遷潁川太守。時穎川人鍾元為尚書令,掌管朝中大權,其弟鍾威為潁川屬官,貪贓枉法,罪大惡極。何並赴任之前拜辭鍾元,元向何並行大禮為弟求情。何並言講,罪在本人,刑律自取。到任後,選拔執法忠勇的官吏,追捕案犯,按律殺鍾威於洛陽,就地正法其同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