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場老精明
-
2 # 無言東飛燕
彩禮和嫁妝怎麼出應該由雙方家長協商決定,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男方家庭條件定奪。既然男方買了房和車,裝修也出了,那麼房子如果是貸款的話,還貸是男方還還是婚後夫妻雙方還,這要說清楚。彩禮十萬包括哪些,比如金器,電器,日用品等,也要談清楚。以免日後生矛盾。嫁妝看女方父母的想法,和當地風俗,外人不好評論。
-
3 # 傑簡人生
老公外債2萬,我媽給了1千1租房4年,共同奮鬥14年了。目前一切還好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人品很重要。其它的只是陪稱。
-
4 # 馨兒的媽媽
07年結婚,結婚沒有一分錢彩禮,孃家陪嫁1萬。現在想想,當時並沒有想太多,看中的就是人品,什麼沒車沒房沒彩禮,根本沒想那麼多,領完結婚證之後,我們工作一年存的一萬,又向同學老闆借點貸款買了11萬的50平方的二手房,沒有錢裝修,沒有錢買家電傢俱,我們就靠兩人的工資一個月一個月的加點東西,但是當時並不覺得苦,相反很快樂,沒有兩家父母幫一分,結婚也是自己辦……一眨眼12年過去了,靠著我們兩人的努力買車換車、買房換房、有了兩個娃,日子過的簡單幸福。只要對方孝順、人品好、有上進心比什麼都重要。
-
5 # 不隨和的鄰家大叔
先回答問題,我結婚是90年代初,彩禮6000塊。現在我們本地的行情是5萬到8萬左右,遠沒網上渲染的那麼離譜。
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中國的婚戀市場經濟行情也有著巨大的變化。
彩禮的數額和形式全國都普遍存在,在廣大農村地區被演義的更甚,因各地叫法有別,不一而足。什麼萬紫千紅一片綠,什麼一動二幢三不動,什麼三斤三兩三本本……
隨著各式的高價彩禮在各地區大放異彩,粉墨登場,呈愈演愈烈之勢。現在的社會單身青年越來越多,與此現象密切相關。女的待價而沽,男的望而卻步。
題主所言十萬彩禮返八萬,那只是你們那個地方的規矩。地方不同,規矩更是大相徑庭。
就拿我們這裡的規矩舉例,您可作為參考。
在我們這個地方,女方一般是不會亂要的,一旦彩禮要多了,她家不一定陪嫁得起。因為按照本地的規矩,無論要多少數額的彩禮,女家屆時必須得拿岀雙倍陪嫁來,否則就會被人譏笑的,女兒到了婆家也低聲下氣的自慚形穢。所以在我們這裡,只有特有錢的女家,才會為了面子敢討要高價彩禮,一般人家也就象徵性的要求一下,以5萬到8萬者居多。
凡規矩都是人定的,彩禮也不必苛求,意思意思就行,婚後小日子過得幸福才是王道。您說是吧?
-
6 # 花姐生活錄
我們農村這邊彩禮錢很少的幾萬塊錢,但是孃家回一萬多塊錢當地嫁妝!因為的嫁妝被子呀,等等!現在回禮當嫁妝又方便,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不知道大家當地的習俗送什麼嫁妝呢?
-
7 # 木子語言
九十年代結婚,當時兩個人都剛參加工作不久,沒什麼積蓄,婆家打了一套傢俱,買了一臺電視機,孃家添置了幾床被子和一些日常用品,這就是全部的彩禮和嫁妝,不過那時不用買房子,雙方父母都不富裕,倒很省事,要不每家都有幾個孩子要求高了也顧不上。那時的夫妻基本都是白手起家,小家庭是夫妻雙方透過努力打拼一點一點建立起來的,滲透了兩人的心血和汗水,這樣的家家味十足,非常穩固,雖不富裕,卻很珍惜!
-
8 # Forever5389353
沒有彩禮和嫁妝,公婆給老公付了首付一套房,爸媽給我付了首付一套房,就湊合著把婚給結了,現在想想,連點儀式感都沒有
-
9 # 情感人生生活
我結婚時,我要彩禮600元,我的嫁妝一萬多,當時婆家很窮,我和老公白手起家,我現在過的很好,彩禮只是個數。即要的彩禮在多,不靠自己努力掙來的。要再多錢,也是坐吃山空,
-
10 # 楊柳兒855
2011年結婚,彩禮三千,還是從我老公卡上取得(當時我們已經領證了),嫁妝一臺空調,每每想起來會覺得有點遺憾,感覺自己是不是不夠好不夠優秀?每次說起來這個事情,人家都說你願意呀,我也沒辦法啊……不管是不是來玩笑,反正心裡還是會有點不舒服的。也成了人生一個遺憾吧。
回覆列表
發帖的應該是女方吧,要不不會問嫁妝是什麼。只是我想問的是,男女方是農村還是城市的,地區不同處理方式不同。我覺得應該是三四線小城市的可能性大。農村的話,作為農民的男方父母不一定能還的了貸款,女方也就不會提這要求。一線大城市的話,房子太值錢了,女方巴不得能加上名字共同還房貸,以後能共享房子升值收益。
女方沒提自己是什麼條件,家境如何,是否有工作。如果家境很好,自己家就有幾套房子,是不會在乎男方有貸款的房子的,也不會在乎10萬定親錢,這說明女方頂多家境一般。所以女方應該還是比較看重財產的,我建議把10萬用男女方共同的賬戶買成基金 返還到小家庭做儲備資金,既保值增值又容易變現。也讓男方看到你會理財,放心把家庭財政大權讓你管。
嫁妝的話,除了必要的首飾、喜被等,鑑於男方有車,我建議你買一個車位,以你自己的名義。車位升值的空間要大於金銀,而且你買車位,也讓男方覺得你很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