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84128254846

    最高成就是什麼,對帝王來說是開疆拓土,對武將來說是鎮守四方,對文人來說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其實要我說,最高的成就,是成語傍身,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有一個成語跟你有關,那你將會永遠被歷史銘記。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戰國時期的毛遂,但凡上過學的都知道“毛遂自薦”這個成語,而且現在還上升到一種自我表現的精神,毛遂也隨著這個成語鐫刻在史書上。但其實毛遂也只做過這一件事,這樣就夠了。那麼,歷史上成語傍身最多的是誰?是楚漢時期的項羽和韓信,他們二位做的幾乎每一件事都成了成語。

    先說韓信,本是個落魄的人,連飯都吃不起,飄母看他可憐,常常給他餅吃,韓信感恩,由此引出一個成語——一飯千金。韓信隨身帶著長劍,有混混找他麻煩,韓信有兩個選擇,要不舉劍殺了他,要不從他胯下鑽過,韓信胸有大志,不值得跟他換命,於是從他胯下鑽過,由此引出兩個成語——胯下之辱、能屈能伸。

    韓信投靠劉邦後,不得重用,準備逃跑,蕭何得知,立刻上馬去追,留下“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美談,回來見到漢王后,對劉邦說,韓信是“無雙國士”,請劉邦拜他為大將。劉邦和韓信的對話也是成語頻出,其中有形容項羽的“匹夫之勇”、“婦人之仁”。

    韓信拜大將後,統帥三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很快取得三秦之地。之後韓信北上,用“背水一戰”擊敗趙軍,俘虜了趙將李左車,虛心向李左車問計,李左車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之後順利攻下燕齊之地。

    項羽兵敗,被韓信“十面埋伏”於垓下,“四面楚歌”使楚軍軍心動搖,最終滅掉項羽,幫助劉邦取得天下。得天下後,劉邦誇韓信“攻必克,戰必勝”,引出“百戰百勝”,他問韓信自己的帶兵能力如何,韓信說不過十萬,劉邦說那你呢,韓信說:“多多益善”,由此也留下一句“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韓信功高蓋主,被蕭何引進宮,被呂后殺於長樂宮鍾室,由此引出兩句俗語,“生死兩婦人,成敗一蕭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跟項羽有關的成語也不少,從小時候就開始了,叔叔項梁帶他去看秦始皇出巡,項羽看到秦始皇的行頭很大,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項羽孔武有力,“力能扛鼎”,吳中子弟都依附與他。天下大亂,吳郡太守也想造反,跟項梁商量,項梁回去跟項羽商量,項羽說“先發制人”,殺了太守,自己扯旗造反。

    鉅鹿之戰是項羽的成名戰,在此之前,項羽“破釜沉舟”,以示決心,在戰場上,楚軍個個“以一當十”,其他諸侯軍“作壁上觀”,項羽擊敗秦軍主力,其他諸侯“膝行而前”來見項羽,項羽一下成了諸侯的頭領。

    攻入咸陽後,在鴻門宴上,范增讓項莊來舞劍助興,藉機殺掉劉邦,由此引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羽把咸陽的財寶裝好車,準備回老家彭城,別人勸他在關中稱王,項羽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那人暗地裡說楚人“沐猴而冠”,項羽得知後殺了那人。走時項羽一把火燒了阿房宮,大火三月不止,由此引出“楚人一炬”或“咸陽一炬”。

    項羽敗後,被圍在垓下,到了英雄末路,項羽說出了千古名句,“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對曰:“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軍王氣意盡,賤妾何廖生?”演了一出“霸王別姬”的好戲。

    項羽突圍,入大澤中,只有一條小船可供一人過江,項羽又說名言,“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寶馬送亭長,頭顱送故人,“拔劍自刎”,了結一生。

    項羽和韓信的故事多半靠司馬遷的《史記》推廣,《史記》不愧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妙筆生花,寫出如此多的英雄人物,歷史典故,其中的成語多不勝數,可謂經典中的經典。成語大多集中在先秦諸子百家的典籍和秦漢時期的史書中,越往後典故成語越少,真希望再出一個司馬遷這樣的大家,為我們民族文化增光增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突然停電後淨水器就不通電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