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窮死先生
-
2 # 騎牆看夢60後
再來說說你為什麼傷感:
一,《論語》的核心內容是“仁”,“仁”的推廣要靠“禮”的實踐,仁是孔子理想中最高的政治原則和道德準則,嚴格意義上講:至上的“仁禮”只是孔子的空想,他從30歲開始,帶著徒弟周遊列國,去推廣他的“仁禮”,結果沒一個國家買他的賬,只好垂頭喪氣回到魯國,搞他的歷史研究了,從這點上講,你讀論語時,為現在人的無禮儀感到傷感,其實,古代的孔聖人,在當時比你傷感更深。
二:秦國統一其他六國後,孔子的空想哲學被秦始皇給以毀滅性打擊(焚書坑儒),沉寂了幾十年。後來,董仲舒以《公羊春秋》為依據,將周代以來的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吸收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成為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這樣看,這是一門雜學,你看到的《論語》,也是孔子去世五百年後的版本,這個版本是鄭玄為《論語》作的一個注,論語已經不是春秋時期孔子的原版對話,描述的也有別於真實的孔子。你用這樣一個被修改的極“善”書本去看現實,確實難度不小。
三:孔子自己說過,“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意思是:你生在當下,卻夢想古代生活,煩惱很快會來的”,要求人要與時俱進,隨意而安。讀明白孔子這段話,估計你就不傷感了。
祝君早日走出傷感困境,擁抱新時代生活。
-
3 # 使用者5869275700891
過度講究禮儀的民族都是愚蠢落後的民族 看看世界上那些天天穿著民族服裝 死也不改變的傻逼國家都是些落後愚昧捱打的笨蛋
-
4 # 東方京川
半部論語治天下。
缺失的禮儀,在春秋時期就缺失了。二千年後有人還在遺憾,可見長辮以剪百餘年,長辮依然在心夢中。
-
5 # 聞心禪社
你想錯了,孔子所在的春秋時代正是最混亂及禮義盡失的時代,所以孔子最期望能讓社會恢復講禮義的大同社會,《論語》正是體現了他的這種理想,描述的是一個理想國!後來孔子的思想在封建時代被改造,儒家思想成為治理國家維護統治的主流思想,孔子提倡的禮義被曲化為封建的禮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禁錮人民思想的繩索,也因此導致現在許多人對孔子惡毒的漫罵!真是可悲,可悲的不是孔子,而是漫罵他的人!他們眼睛只看到一面,而完全忽略了儒家思想對中國巨大積極作用的一面。看過歷史的人都知道,當漢朝滅亡,中國也象歐洲羅馬帝國滅亡後進入黑暗中世紀一樣進入了三國混戰及更可怕的五胡亂華的南北朝時代,漢民族本己是奄奄一息,在最危難的時刻,儒家文化不但支撐漢民族活下去,還爆發出了它強大的和與化的強大力量,反而將亂華的胡族如鮮卑等同化到中華民族來,進而創造了更為偉大而輝煌的唐帝國!後來漢族歷經數次分裂與被北方少數民族侵佔的坎坷,但深受儒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影響的中華民族以仁,勇,智的胸懷不但沒讓中國分裂與文化滅絕,反而在文化上徹底同化了少數民族統治者,最終奠定了當今中國廣闊的模樣!就是近代,我們看馬克思主義在世界各地都難以生長,而一到中國卻能一下將看上去先進無比的資本主義打敗了,難道這不與中國這片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土地有關嗎?當週恩來那些從年少起便樹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信念的老一輩革命家不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才有的嗎?當錢學森這些放棄優裕生活及工作環境,衝破多少艱難險阻也要回來報國的科學家不也是從小受儒家愛民報國的思想教育才有的嗎?就是今天,我們可以放心地在半夜走上大街,進岀任何的鄉村,14億人和諧地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國度,對比看看敘利亞等,難道這不是最大禮嗎?我們建高鐵,高速,飛天,入海……,一個個人們勤奮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為國家社會的發展做自己的貢獻不是最大的義嗎?所以說我們生活在今天的中國,應該驕傲地對孔子說:我們正快步走向您描述的理想國!
-
6 # 明貞
春秋時代是人類社會由先天道德完整進入後天道德即命運的節點,所以當時諸子百家發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應該是先天道德的迴光返照。老子的道學以無為不爭順應天命而生存,亂世出山保家衛國莊嚴國土盛正出世歸隱而明哲保身算是代代相傳,雖不為主流但香火末斷。儒學忠孝仁義禮智信,雖被統治階級偽道德命運造化所扭曲利用,但精神本質卻得以流傳,雖歷朝歷代純正儒學傳承者命運多舛但儒家的家國情懷卻是完好生存,滋潤著中國的精英脊樑,如范仲淹韓愈蘇東坡王安石文天祥等直到近代譚嗣同梁啟超粱瀨溟季羨林等人。時代發展到今天又到了節點,是後天道德返先天的節點。在擁有了豐富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科技文明後,人類的三觀卻失卻了方向,這正是先天道德復興的契機。而傳承文化未真正斷代而完整後天化的中華民族,在當下就是後天返先天的主力軍,當然這需要科學和文化的雙重突破,抓住機遇奮力一爭,提升人類的身心素質和品德境界勢在必行。儒學,是為自己正名恢復本來面目的時候了。
-
7 # 寂語堂齋
根據你說的情況,我認為你還沒有讀懂《論語》,在《論語》裡,孔子對禮和義說的很少,而是對仁,對君子文化,政治思想說的最多。
《論語》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者,細研《論語》就會發現孔子的思想是一個體系,包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至於如何為人處事。即用君子文化修身,用孝文化齊家,用為政以德去治國,然後就能達到天下太平,用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去為人處事。
當今的世事缺失古人的禮與義,是這樣嗎?孔子在《論語》裡說禮時,有這樣一句話,禮之用,和為貴。這就說明禮的目的就是讓人們能夠和睦相處,只要人們能和睦相處了也就不需要禮了。孔子生活的時代是天下動盪的時代,所以孔子想要用周禮來結束這樣的時代,讓人們和睦相處。我們當今的時代人們已經能和睦相處,那麼禮也就自然效失了。就象儒學的三綱一樣,隨著時代的發展自然消失了。但民間的禮尚往來還存在著,不過這時候的禮已經和孔子說的禮意義不同了。
我的理解,義就是正義的意思。孔子說義多與勇聯絡在一起,比如孔子說的,見義不為,無勇也;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現在的社會,國家的公.檢.法建設的非常全面,完全不需要古時候的那種義勇,只要人們合法的生活和工作乃至於從事一些合法的經營活動都屬於正義的。所以古時那種義的缺失是時代發展的結果,是時代不需要那種義了,也就自然退出了歷史舞臺。
你所產生的哀傷之感是你懷念古時候那樣的社會,我們在讀古書時是站在我們這個時代的高度去讀的,時代不能復古。禮和義要結合我們這個時代注入新的內容,傳承傳統文化就是要傳承對我們有用的那部分,這才是一種正確的觀點。
怎樣去改變你的這種想法?很簡單,拋開懷念古時社會的那種想法,面對我們這個現實社會,重新深研《論語》。孔子的語言面面具到,生動活潑,你把孔子說君子的語句全部摘錄下來,把孔子說仁的語句全部摘錄下來,細細品味才能找到孔子思想的脈絡來。還有孔子說孝,孔子說治國等等,都做一下摘抄,不要僅僅停留在禮和義上,那是孔子文化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那個時候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我們這個時代需要孔子文化!哪些是孔子文化的精華?哪些是孔子文化的糟粕?你都會分的一清二楚。然後你自己的道德修養水平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就象孔子說的,仁者無憂。你自己就會無憂無慮的生活和工作。還有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我們不去責備別人,只是增加我們自己的功夫,誰也不會去怨恨我們了,這是多麼美好的人際關係啊!
故此從《論語》中,我們就能找到人生處事哲學。
回覆列表
說明一件事情,您是比較有君子之德風也的人,大概也是有點清高吧?對社會生活的人和事情總是有很多偏見,對接觸到的人更多是喜歡知書達理,善解人意腹有詩書的益友。更是看出了您對世界現狀的不滿想改變現狀的信念以及自身多愁善感體質的表露。兄嘚用不上這麼亂想,自己做一個知書達理的人自然就會遇見一樣的人,俗話說得好,今有梧桐在,自有鳳凰來嘛。社會這麼沒有理想,自己做一個理想主義者,社會這麼物質,你可以做一個淡泊名利擁有超凡脫俗氣質的人,畢竟賊是小人,智過君子。好好做好自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