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混分虞姬

    日本的崛起,與英國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之前日本和中國一樣,都被英國開啟國門割地賠償。但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之後積極學習西洋文化,而中國閉關鎖國。可以說日本的崛起與英國不可分開

  • 2 # 箴言155162238

    第一鴉片戰爭大清戰敗後,曰本的明治維新已初見成效,進入到工業化初級階段,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打入北京,結果是割地賠款,徹底結束了大清王朝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神化,馬關條約等三次戰敗賠款,白花的銀子造就了日本的工業化程序實飛猛進,為小日本從甲午海戰 九一八 七七事變等侵華霸華戰略打下了堅實基礎。本人認為英國對日本的影響 僅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 3 # 歷史風暴

    與其說是日本扶持不如說是大清扶持,更確切的說是李鴻章的扶持,英華人的扶持只起到了次級作用,而這種作用和滿清也是大有瓜葛的!

    黑船事件後,日本人發現了和西方列強的差距,也看到滿清被英法揍的鼻青臉腫的窘態,老大帝國雖然嘴還硬,但身體是誠實的,英法等列強已經在中國賺的盆滿缽滿。

    所以,日本人再一次以中國為參照物進行改革,當然這次是把中國當做反面教材。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後,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他們建立中央集權制政治體制,引進大量西方先進技術,編練新軍,開展新式教育,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也逐漸向西方靠攏。

    不過,維新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週期的投入才能看到回報。所以在維新之初日本只是一個徒有其表的紙老虎。雖然如此,紙老虎卻取得了另全體日本人激情澎湃的大勝利。

    1871年,就在日本往歐洲派出考察團的時候。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也爆發了衝突,日本藉口54名琉球船員被臺灣土著殺害,派出數千士兵登陸臺灣島。其實當時日本根本無力與清軍作戰,這只是一個虛張聲勢,但清廷包括福建當地官員卻沒有采取強硬措施驅離日本軍隊。經過談判,滿清以75萬美元的代價換取了日軍的撤離(1867年,美國買阿拉斯加花了720萬美元,由於這兩件事時間間隔不長,美元的價值差不多,算算日本人賺了多少吧),同時不追究日方的侵略行為,還默認了日本對琉球的吞併。當時英國駐日本大使巴夏禮公爵對中方的反應嘲諷道:中國喜歡給侵略他的人付報酬!

    而日本國內對這次成功的軍事行動拍手稱快,認為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果然今非昔比,那個曾經被日本上千年來認為是超級強國的老大帝國,竟然變得如此不堪一擊!

    所以,從此之後不僅明治維新得以順利推行,英華人也逐漸對日本另眼相看,開始有意對其進行扶持。所以此後英華人開始大力扶持日本,幫助他們訓練海軍,賣給他們先進的戰艦,這一切成為日後日本打贏滿清的物質基礎!

    而李鴻章在北韓對日的妥協和甲午戰爭中的懦弱表現,更讓英華人決定拋棄中國這個阿斗,轉而拉攏日本作為盟友。英國為日本提供了無數機械、火車甚至是無息貸款,從而為日本打贏日俄戰爭提供的條件。

    對了,也不能忽略甲午戰爭的賠款和上億兩白銀的戰利品對日本崛起的幫助。

    所以,如果說日本在崛起中最應該感謝的國家,就是大清帝國和李鴻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電商法》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