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小G外貿源

    這個立法在2013年就啟動了,旨在規範網路銷售,創造良好的,真實的銷售環境。

    其中很多條款限制,的確是對很多電商有大的影響。但是坦白說,基本上是比較合理的限制。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網購是透過評論,賣家展示來判斷商品是否值得購買,而不是像實體店那樣真實感受。但是惡意引導好評,刷單,刪差評等誤導了購買者。既然同是銷售,為什麼不適用同樣的限制呢?在實體店,如果有人威脅你給好評是違法的。實體店需要營業執照,需要交稅,為什麼同樣是銷售的電商不能呢?

    其實,仔細分析,如果正經銷售,真實展示,不刻意製造假象,這種電商基本沒有什麼影響的。

    所以,所謂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只能說,有了這個立法,好的網購環境即將形成,好電商的春天也即將到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2 # 還有沒用過的名字

    《電商法》的實施對消費者維權大有益處,最起碼不會投訴無門了。辦理營業執照和繳納稅款讓電商逐步透明,想繼續生存就得踏踏實實做生意,弄虛做假只會斷送自已的買賣。但同時商品的價格會上漲,消費者會為此買單。總的來說,規範化管理會讓信譽良好的商家繼續良性發展,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會得到保障,形成一個良好的營消環境。

  • 3 # 濤哥金評媒

    《電商法》的出臺,標誌著政府對電商行業的重視,肯定會出臺更多有利於消費者的法條。眾所周知的原因,目前中國的電商行業之所以能打敗傳統零售行業,除了購物便捷這條原因,價格優勢也就是低價是很重要的原因,而這種價格優勢一是建立在電商沒有房租、人員等費用,最關鍵的一點是線上線下不同稅。

    今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透過一項法案:各州政府有權對電商的跨州銷售徵消費稅,該法案一經公佈即引發各方關注。

    過去美國網購不徵收消費稅,變相的為電商開創了一個避稅天堂。而隨著電商這一模式的發展漸強,不僅僅給州政府造成稅收上的損失,另一層面上也給了傳統零售業一個重擊。新法案的推出打破了電商不徵稅的原則,也意味著美國電商的稅收紅利期正式結束,電商將與線下零售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新稅法不可避免的對電商平臺造成些許影響。在2018年6月21日徵收電商消費稅的訊息公佈之後,美國的網際網路零售商股價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亞馬遜下挫19.86美元,報收1730.22美元,跌幅1.13%、eBay下跌約1%、Way fair、Overstock、Etsy、Shopify均下跌超2%。

    《電商法》關於消費稅的徵收,目前網上有人猜測會是5%—10%,如果真是這個比例,估計對電商的商家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由於電商銷售稅的稅務所需而帶來的正規化、稅務合規化成本也肯定會隨之提高,相信《電商法》一定有相應的監控流程。但對營業執照、經營範圍、質檢、售後服務、營銷活動等環節的規範,將會使一部分原本經營不太規範的商家產生短暫陣痛,可從長遠的角度來說,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如果這次《電商法》的出臺,消費稅徵收這部分徵收比例並不高,也還是難以延緩線下傳統零售行業下滑速度,但傳統零售行業的下滑,是大勢所趨,別指望著一個什麼法的出臺就會起死回生,《電商法》的出臺是為了規範市場經營秩序,跟拯救傳統零售商無關。前段時間,美國百年零售巨頭希爾斯的倒掉,就是在美國開始向電商徵稅之後,當然,這也可能是積重難返,跟這個沒有太大的關聯。

    希望《電商法》能早日出臺,讓每位消費者都能真正受益。

  • 4 # 爪爪被搶了

    淘寶官方,昨日出臺了一些關於電商法熱點問題的解讀。詳細內容看圖2、3。

    一句話劃重點:未來肯定都要合規經營,目前配套的政策細節都沒有出來,也會考慮地區差異。現在大家安心經營,等待配套政策出臺。

  • 5 # 蝸牛職場

    總體來說,蝸牛認為《電商法》對國家經濟來說是件好事

    首先,對於消費者而言,消費者的合法權利受到了保護,在《電商法》還沒有出來的時候,假貨橫行市場,消費者很多時候,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遇到假貨想要投訴也沒有法律依據,只能平臺對商家進行一些處罰,而商家很可能換個門面又繼續賣他們的假貨。除了假貨還有詐騙手段在網路上也是屢見不鮮,《電商法》的推行勢必會抑制這種想象,讓消費者維權有法可依。

    其次,《電商法》對於商家而言,勢必會清算掉一些非法商家,沒經營能力的商家,同時對於那些已經有一定規模的電商公司,《電商法》起到引導的作用,引導電商公司轉型升級,不再為賺錢而賺錢,有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向大企業發展。

    最後,《電商法》對於國外品牌進入國內市場,也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對於國內市場以及國內品牌勢必是一次衝擊,對於國內品牌而言同樣也是一次轉型升級的新增劑。

    蝸牛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電商法》同樣也是這樣的情況,電商行業在國內已經流行很多年了,而且發展的速度非常之快,如果不加以約束任由發展,將來可能會出現大問題,所以我能認為,總體上《電商法》的推行對於國內經濟是一件好事。你們覺得呢?

  • 6 # 徐漢強

    經歷這麼多年的發展,電商規範是必然,應該加強對平臺的監管與約束力度,讓消費者的線上購物權益得到更加完善的保障!

  • 7 # 新期望電商

    《電商法》從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由此微商、代購等被賦予了新身份——“電子商務經營者”,微商、代購等也正式被納入監管,所有電商活動都需進行註冊登記,並依法繳納稅款。

    這預示著電商野蠻生長的時代已經過去,規範將會是未來電商的關鍵詞。

    對有些人而言,這是一個幾百萬平臺商家看了會流淚,幾千萬代購聽了會沉默,2億微商瞭解後只能望風而逃的法律。

    著數百萬電商平臺個人賣家即將關店,九成以上的電商平臺個人賣家沒有如期公示營業執照資訊的,將按性質分別採取整頓、罰款(2至20萬)、關店等手段。

    個人代購的時代即將終結。對於方興未艾但亂象叢生的跨境電商,代購過程中偷稅漏稅的,需承擔刑事責任!想不報稅就靠代購賺取差價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電商法》規定, “ 刷好評 ”、“ 刪差評 ” 最高將面臨 50 萬元的罰款!這意味著:一定程度上避免虛假交易誤導消費者的行為。

    總之《電商法》的出臺,是為了規範當下快速發展且愈加成熟的網際網路電商行業,創造更為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當然在資本寒冬下,《電商法》的實施會加速市場變化,同時也會帶來一些新的機會。

  • 8 # 東哥解讀電商

    東哥怎麼看?一則是開心,阿里一手遮天的時代過去了,國家終於出手了。一則是悲劇,國家監管,電商沒有了自治,會顯著影響創新,也給很多好薅羊毛黨可乘之機,就如之前的廣告法,太多商家因此受傷。這也會顯著拉高草根創業電商的門檻,無助於就業。監管,永遠都是雙刃劍!

    當然這肯定不是針對阿里的立法,也約束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等所有電商平臺。對於平臺里正規經營的商家來說,也是早在期待國家立法約束平臺的壓榨,約束不合規的商家競爭,維護電商的正常秩序。只是阿里是中國說最大的電商平臺,按4.82萬億交易額算佔中國電商70%市場份額,也是最大的C2C平臺(份額90%以上),規則細則當中,尤其是稅收部分也主要針對C2C平臺網店,這也是為什麼馬雲去了,而其它電商只是派了研究員。顯然對阿里影響遠大過於對其它電商,當然去了也沒有用。

    監管加強,合規經營是大趨勢,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電商已經野蠻的發展了20年,國家強力介入是必然的。。至於阿里是否聽話,就先等著看今年“雙十一”,是否還有“二選一”,畢竟才罰200萬,實在沒有必要“守法”!

  • 9 # 江西新華小lei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應運而生。現如今,電子商務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同時,也帶動著其它的行業的快速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鞋襪臭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