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合媽媽讀心理

    有的父母總是過早地強迫孩子認字,他們認為只有孩子掌握了足夠多的文字,才能夠學會閱讀。其實,這是一種違背自然規律的方法,往往弊大於利,會很大程度上破壞孩子內在的自我構建、專注力、想象力等個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兒童閱讀與寫作的能力培養要以孩子的學習興趣為基礎,大體上要經歷以下三個自然階段:

    1、對拼音字母產生興趣。

    在我們中國,孩子在認字之前,最初接觸的是拼音字母,我們的教材將拼音字母與現實生活中的實物聯絡起來,讓每個字母都化作一個形象生動的物體。

    這與孩子好奇的天性正好吻合,如果只是單純地讓孩子去記憶一個字母,孩子只會感到乏味,而透過這種方式,孩子的大腦中很快就會留下字母的印記,且不容易忘記。

    他們會用大腦研究和分析這些字母,並且試圖找出字母組合所能拼出的音,他們對這種研究和分析非常感興趣,慢慢地就會發現口語與拼音之間的聯絡,可以用拼音組合來表達自己的語言。

    2、對寫字產生興趣。

    當孩子對拼音產生了興趣,就會學著描摹,從描摹拼音到描摹漢字,描摹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他們就會變得特別愛寫愛畫。大人會發現家裡的許多地方都開始出現孩子拙稚的筆跡,牆上、地板上、床單上、麵包上、包裝盒上、紙巾上……孩子的字出現在了我們潛意識裡認為不能用於寫字的任何地方。他們對寫字充滿了熱情,並且時時刻刻、隨時隨地表達著這種熱情與衝動。

    相信許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收拾家的時候,突然就會在某個小角落發現孩子寫在上面的歪七八扭的字跡。

    3、開始理解文字。

    經過了描摹階段之後,孩子才會真正理解自己所閱讀的文字,才會將讀和寫結合起來,從短句子到長句子,他們慢慢明白書寫是表達思想的另一種方式,學會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他們不僅對閱讀文字感興趣,更對理解這些文字感興趣,他們會憑著直覺慢慢去辨認、理解這些字詞的含義。

    記得兒子兩歲多的時候,我們帶著他去爬山,走到半山腰的時候,兒子突發感慨地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而我們其實從未教過他這首詩的含義,只是平時在家的時候,會給他放一些古詩文聽,也沒有要求他背誦這些詩文,但是到了恰當的意境之中,孩子很自然地就會憑著直覺無意識地表達出來。

    研究發現,在學齡前被強迫認字的孩子,初入小學時可能會比學齡前未認字的孩子優秀,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優勢就會變得越來越不明顯。

    作為父母,我們不需要直接去教孩子某個字如何寫、怎麼讀,也不需要急著給孩子解釋文字的含義,過早地強迫孩子識字,這樣做只會破壞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究力,也無益於他們閱讀與寫作能力的發展。順應自然規律,符合孩子天性的育兒方式,才是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土壤。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沈括是什麼時期的人是個什麼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