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振廷1

    古代沒有小說,多為詩賦的筆法寫文章,興者時興也。興趣也,都是這樣。

    立於禮,大事正禮儀,現代照樣用,放禮炮,閱兵,國典。沒見過乞丐叫花子吧,沒見叫賣叫買的吧,沒見過傻子神經病亂跑亂跳吧?所以禮不是自由市場。不是誰都能參加的,是經過政審的。是很有尊嚴的。行式變了,意義沒變。

    成於樂,奏國歌,交響樂。樂者樂意,樂意做的事情,成事業順利唄。有人認為禮樂是等極制,不錯,誰超越了禮樂就是謀反之罪。元首的鏡頭是不能搶的。明白嗎?誰前誰後是有規矩向,官大一級壓死人。不是嗎?就不明說了。

  • 2 # 明貞

    詩是什麼?詩是天人合一是靈與性的碰撞,人類的精神食糧,所以興於詩。禮,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法度和規矩,所以立於禮。樂,是娛樂身心感天應地的人心本能,故成於樂。以詩培養學生的高雅情趣,以禮儀使學生有自立的能力,以樂使學生有所成就和歸宿。

    孔子是人道主義者,他注重的是人如何能活得高雅懂規矩而快樂,他培養的是士而不是創造生活物資的農和工。

  • 3 # 儒者讀書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

    從《詩》開始,由《禮》樹立,至《樂》大成。很顯然,這是在講如何修身。

    一個人的品格都是在文學藝術和人際交往中形成的,從古至今,貫穿始終。

    《詩》,是由孔子親自刪減編訂,分風、雅、頌三篇,記錄了當時的平民、貴族的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讀《詩》,不僅可以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瞭解遠方的民俗,還能感受詩歌中散發的淳樸的情感。這種情感上的交流,是樹立健全人格的第一步。

    《禮》,包括《周禮》《儀禮》,孔子透過多方面學習對周禮進行損益,涉及人們生活交往的方方面面。除了重大場合,禮並不繁瑣,它讓初見的人能夠有一個相互交往的依靠。透過禮,人可以進行更好的交往。在與人的交往中,人的性情逐漸確定下來。

    《樂》,在漢代就已經散佚,據說記載了上古的音樂理論,依靠《樂》,能夠演奏上古大型樂舞,如《韶樂》。這種音樂形式不同於詩歌,這就好比今天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古典音樂並不是老音樂,而是一種表演風格,它的每個音符都有理論支撐。因此,古典音樂不容易欣賞,但能夠欣賞的人,都有比較深厚的文化底蘊。“皆發於性情之正,本於中和之德”,是陶冶性情最理想的方式,因而到了這裡,一個人的性情能夠得到全方面的補充,逐漸趨向成熟圓滿

  • 4 # 薄情少年i

    意思:以詩歌來感發意志,促使個體向善求仁的自覺,以禮實現人的自立,最後在音樂的教育薰陶下實現最高人格的養成。

    學習樂很重要。"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這即是說,樂可以提高人們的內心的修養,平易、正直、慈愛、善良的心,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樂在改變人的氣質、消除人的慾望、培養人的品德方面,《樂記》認為,樂對人的感情、性格,意志等有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必將擴充套件到人的心理的各個方面,從而對人的道德品質發生作用。"樂者,通倫理者也。凡奸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這種影響是雙向的,一個人內心的道德品質,可以從樂中反映出來。"也就是說創造是基於詩禮的感性與理性基礎,最後透過學習樂來提升自身的修養。

  • 5 # 教育文化時空

    孔子說:“(人的修養)開始於學詩,自立於學禮,完成於學樂。”意思是說人的修養,開始於學詩,自立於學禮,完成於學樂。儒家認為,詩、禮、樂三者是教化民眾的基礎或者說三種載體與手段,必須恰當利用。因此,“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可謂是儒家的教育思想的概括,進一步,則可以歸結為審美教育思想。

    『興於詩』的興當起字講,就是最初下手處要先學詩。為什麼學詩?《尚書.舜典》裡面說到,「詩言志。」換句話說,學《詩》是為了要立志,學貴立志。要學你首先得立志,所以要先學《詩》。這就《中庸》裡面講到的,「率性之謂道」,率性就是順著自性,也就是你能夠迴歸自性,你能順著性德,那你才是真正證道,這都是詩所言之志,所以「興於詩」是先要立志。

    「立於禮」?詩和禮要同時學,為什麼?《中庸》裡頭說到,「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講我們的情,情會發出來,喜怒哀樂之未發是叫中,發了之後要中節,這叫和。中節就是要用禮做為度數,詩一般都是任情而發,沒有感情很難寫詩,所以「詩發乎情,而止乎禮」。所以學《詩》最高的境界在志於道,但是道必須要用禮才能夠成就。

    「成於樂」,這是講到禮和樂的關係,音樂天地之和,和有調和的意思。美善的音樂像天地所調和出來的旋律,十分的和諧,真正聽進去了,可以入天地人合一的境界。像記載裡面講的,舜王那時候製作的韶樂,你看孔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真正聽進去了,吃什麼味道都不感覺到了,整個人身心跟天地合而為一,真正的樂有這樣的效果。所以「成於樂」就是為了成就自己的性德,成己性。你看,詩、禮、樂都是幫助我們迴歸自性的,這才是真正聖賢學問。

    我們這一代,現在是等於補習傳統文化,從小就沒怎麼學,現在補習。我們看到孔子從樂悟入,他只能從一樣來悟入,他不能同時學兩樣,這樣很難悟。詩書禮,他是學了一樣再一樣,心專就能入。所以光“興於詩”還不行,要“立於禮”,立腳點要站在“禮”上,這個“禮”就是《禮記》的精神,包括了哲學的思想與科學的精神。“成於樂”,最後的完成在樂。古代孔子修訂的《樂經》,沒有傳下來,失傳了。《樂經》大致是發揮康樂的精神,也就是整個民生育樂的境界。

  • 6 # 寂語堂齋

    這幾句話出自《論語.泰伯篇》,原文:

    8. 8 子日: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我們來看,為什麼這幾句話出現在泰伯篇裡?泰伯是幹什麼的?泰伯又稱吳太伯,是周朝祖先古公豐父的長之,古公有三個兒子,泰伯、仲雍、季歷。泰伯是個道德高尚的人,為了把王位傳給季歷,泰伯帶著仲雍出走他國。孔子是這樣稱頌泰伯的,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泰伯可謂道德至上之人啊!多次把天下讓給季歷,民眾都不知道該怎樣稱頌他了。

    這樣我們就可以把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看成是對泰伯的評價,也就是說泰伯是從學習《詩》開始,創立了周禮,掌握了音樂才算完成使命。那為什麼要這樣看呢?因為孔子對《詩》的看法非常辯證,並不是每個人都興於《詩》的。我們看《論語.子路篇》,原文:

    13. 5 子日: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就是背誦了《詩》三百篇,把政治工作交給他,他什麼也不懂,把外交工作交給他,他又不能獨立的開展工作,雖然背誦的《詩》多,又有什麼用呢?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學以致用思想已經不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那麼簡單了。那麼孔子為什麼還把《詩》提出來呢?我們看《論語.為政篇》,原文:

    2. 2 子日:《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

    思無邪就是思想純正而沒有歪門邪道,不僅從政要這樣,就是君子修身也要思無邪。泰伯興於《詩》,是說泰伯透過學習《詩》使自己思無邪,從而變成了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那麼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符合現代的人生價值觀嗎?

    興於《詩》是泰伯用此而使自己變成了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孔子也沒有讓他的弟子們去興於《詩》,因為孔子有一整套的君子文化,足以使人變成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對我們來說更沒有必要再去興於《詩》,用君子文化修身就夠了。

    立於禮是泰伯創立了周禮,孔子要復辟的也是周禮。周朝是用禮來治國的,正象孔子說的,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可以看出這個禮在那個時代是太重要了,但是我們現在的時代已經不是用禮來治國了,而是用法律治國,所以這個禮就變成次要的了。對我們現代的人來說,講一點文明禮貌還是有必要的,不過這個禮字不符合現代的人生價值觀。

    成於樂是泰伯研究完音樂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看來這個音樂在周朝是一個非常崇高的事業。但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除了專職人員,其他人員似乎都不會把音樂當成主業,也就是說成於樂不符合現代的人生價值觀。

    故此,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不符合現代的人生價值觀。

  • 7 # 嘉妹影院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出自《論語●泰伯》

    孔子說,人的修養開始於學《詩》,自立於學禮,完成於學樂。

    詩歌萌生對這個世界的感知,形成向善求仁的自識,以禮來實現人的自立,知禮,知理。最後在音樂的薰陶下體會人生的意義和真諦。

    這就是對這句話的理解,但是你說符不符合現代人的價值觀,這個還真的就有點異議了。

    首先,孔子時期,各大家都在發揚自己推崇的生活方式和對生活的認知,那時候什麼都很慢,生活節奏也有時間讓人們追求一下人生的價值。

    可是,縱觀整個二十一世紀的人們,在如此快的生活節奏下,還有多少人能靜下心,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尋求一下生活的真諦。

    對於那些有自己思想,能撇下世俗的一切來真正思考的人,在現在的發展時代,也會有自己獨道的看世界的眼光,並不侷限於歷史遺留給我們的。

    時代在變化,只會變得更快更發達思想更加跳脫,而不會越來越差,越來越侷限於那幾種思想。

  • 8 # 玫瑰的日常點滴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意思:孔子說,人的修養開始於學《詩》,自立於學禮,完成於學樂。以詩歌來感發意志,促使個體向善求仁的自覺,以禮實現人的自立,最後在音樂的教育薰陶下實現最高人格的養成,對現在人生價值觀也很符合。

  • 9 # 胖油油的老冰棒

    按照譯文的角度來講,大概意思是“從學習《詩》開始,把禮作為立身的根基,掌握音樂使所學得以完成。”

    對於古代思想不能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要結合現代人的實際。雖然是古人智慧的精華,但有些內容崇尚封建禮教的不可取。

    此部分如果按照現代人的思維可以理解為,文化是根基,過去詩歌盛行,就是那個時代頂尖的文化素養。對於現代社會而言,文化也是個人的必修課,這點重要性不用過多解釋。

    第二階段,"禮"作為現代人的角度來講,主要樹立自身的道德規範,個人素質。人格的重要性,也是現代人立足社會的根本。

    第三條,"樂",有人理解為yue,音樂,在古代是更高的追求。我更願意理解為le,一種人生的態度。知道自己追求什麼,為何追求,更是現代社會可望而不易得的能力。

    論語之所以能在幾千年文化中延續發展,就是因為能夠有人在不同的時代中總結和恰當應用。

    所以,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對於現代人來講,依然是可以借鑑的哲語。

  • 10 # 待曉兒

    “詩”、“禮”、“樂”三者是遞進的關係,要先學詩,再學禮,最後學樂。

    要理解為何要如此安排,就必須知道“詩”、“禮”、“樂”三種事物在儒家的觀念裡都代表著什麼含義。

    01“詩”和“禮”是必修課,乃人立身之本

    《論語》當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中,看到他的兒子孔鯉從他面前小碎步快速穿過,這是小輩對長輩的一種尊敬。孔子叫住他,問:“學《詩》了嗎?”孔鯉回答:“還沒學。”孔子講:“不學《詩》,無以言。”於是孔鯉就去學習《詩經》了。 此後又一天,再次發生了之前的情形。孔子叫住孔鯉,問:“學《禮》了嗎?”孔鯉說:“還沒學。”孔子講:“不學《禮》,無以立。”於是孔鯉就去學習《禮》。

    這個故事就是著名的“過庭語”,孔子認為,《詩》和《禮》是人生的必修課,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的根本。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認知呢?那是因為這兩樣事物分別代表著不同的象徵意義。

    《詩》就是《詩經》,也叫“詩三百”,是孔子自衛返魯之後所刪定的詩歌集子。孔子將其當做教材,教授給弟子們,主要有三個作用:

    其一,“詩以言志”,學習《詩經》是為了樹立遠大的志向。

    在那個時代,人的志向是評價一個人最重要的指標,胸無大志的人是不能被時代所記住的。

    在《論語·子路》當中,記載了孔子和樊遲的一段對話: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

    孔子並不是看不起老農、老圃這些人,而是對樊遲身為士人卻不學禮義,反而去追求和他無關的農事,他的志向太小了,這裡要區別於與“君子”相對立的“小人”,這一條所說的“小人”是指沒有大志向的人。

    其二,學習基本的知識。

    《論語·陽貨》當中,對於詩歌的作用有如此陳述: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是說詩歌可以用來抒發情志,洞察社會,結交友朋,規諷時事,可以明白孝順父母和侍奉君王的道理,也可以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以及象徵含義。

    從這一意義上來說,《詩經》的作用其實是為了增加知識的儲備,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其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思無邪

    《論語·為政》中講: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並不是說《詩經》裡的詩歌是“思無邪”,而是說透過學習詩歌所達到的預期效果是“思無邪”。簡單地講,就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做一個好人。

    而《禮》是周禮,其實就是為人處世的法則、規矩。

    《論語·子路》中說:

    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可見只學習《詩》是不夠的,而《禮》就是對此所做的補充。孔子的儒是維護禮儀秩序的,透過恢復周禮等手段來達到天下一統的目的。《禮》就是在內處理政務、在外交遊邦國所要尊奉的規矩秩序。

    02“樂”是士人的理想,須不懈追求

    在先秦的典籍中,經常會看到一個詞,叫做“韶樂”,有時候也寫作“韶”或者“邵”。

    這是傳說裡虞舜時期流傳的音樂,中正平和,象徵著大治之世,孔子評價其“盡善盡美”。當時用來指代虞舜時期的盛世,引申為思得明君、賢臣、盛世的願望。

    儒家原有“六經”,除“詩、書、禮、易、春秋”之外嗎,還有“樂經”,一說失傳,一說為樂譜,現在已經無法確定了。

    只有經過了《詩》的學習,確立了遠大志向;經過了《禮》的學習,擁有了實務能力;然後才能透過“樂”的薰陶,來追求自己的理想。

    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成於樂”。

    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音樂擁有感動人心的力量,可以教化百姓,使得精神得到富足,同時只有盛世才能出現如“韶”一般美妙的音樂,所以追求“韶樂”就是追求盛世,希望透過自己的治理,使得人民富足,國家興盛。

    總體來看:

    “詩”是價值觀,“禮”是規矩,而“樂”是理想,這三者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我們所必需的。

    立志高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尊崇社會法度,追求人生理想,這是每一個想要取得成功的人所必須擁有的條件。

    所以,“詩”、“禮”、“樂”雖然在具體作品層面上的作用並不如古代重要,但其背後所代表的含義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線上教育如何下沉二、三線城市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