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05259858110

    一、特點:

    1、首先,《孟子》在語言上最大的特點是層次分明,步步深入.不如我們學過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文意在說明“實行仁政”和“得民心”的重要性,但作者並沒有開門見山,而是從戰爭中的天時,地利,人和說起,得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任何”的結論,推匯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點.這樣水到渠成,是文章更加緊密,具有說服力。

    2、其次,《孟子》還善用對比的手法.在《魚,我所欲也》中,作者把“向”和“今”做對比——從前為了道義,連維持生命的飯食都可以不要,可今天看見比飯食貴上百倍不義之財而放棄了道義.這樣一對比,使作者的觀點更加鮮明,立場更加堅定。

    3、還有,“類比”也是《孟子》中比較常見的手法.在《魚,我所欲也》的開頭,把生比做魚,把義比做更加貴重的熊掌,這樣一類比,義和生哪個更加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二、孟子

    1、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子居),生於曲阜市小雪街道鳧村,戰國時期鄒華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2、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藍洞4月6號正式起訴網易吃雞遊戲侵權,荒野行動會涼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