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話少說

    非也。和,音樂和諧,通俗講,合拍。解作和平,和事佬,錯了。

    禮之用,和為貴,《禮記》有:樂,天地之和也。禮,天地之序也。

  • 2 # 趙日金141

    和為貴,不是和事佬,也不是和平。

    和,音樂的和諧,合拍。《禮記》“樂,天地之和也。禮,天地之序也。”

  • 3 # 霍大勝

    什麼是中庸?

    北宋理學家程灝、程頤認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那什麼叫做“不偏不倚?”恐怕就沒有確切的答案了,因為這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且分析出的結論,每個人又有每個人的看法。

    所以我們不能夠確切地說“中庸”是什麼?而只能說“中庸”不是什麼。

    中庸的反義詞是極端,極端的必定不是中庸的,那麼根據這種設定,就可以找到一個詞可以接近“中庸。”這個詞就是“理性。”

    康德講“純粹理性,”黑格爾講“絕對精神。”這兩個詞和“中庸”一樣沒有確切的解釋。因為它們都是形容最高層次的詞彙,而且其所表達的含義與“中庸”類似,因此可以把它們理解為“最高級別”的“理性。”

    另外佛家有“中道”之說,和中庸的含義接近。通俗說法就是一邊是機動車道,一邊是非機動車道,一邊是人行道。你屬於那一類,就走哪一個道。

    所以說如果把“中庸”理解成“折中主義”或者“和事佬,”那麼就是另外一種極端,是完全違背“中庸”的,是一種完全不懂中庸的拙劣表現。

  • 4 # 道鹹齋

    這個問題,看回答的很踴躍呀,可是不管態度如何好像都沒有系統讀過《中庸》和《論語》。

    如果真的認真讀過論語,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會把1.12“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同時呢中庸一共有三十三章的內容太詳細論述了什麼是中庸,又怎麼實現中庸?如果你明白了 中庸通篇所表達的內容。你怎麼會把中庸當成和事佬呢?另外,根據甲骨文,訓詁學研究,覺得朱熹解釋的“中庸”,有點不知所云,沒有抓住《中庸》的核心價值,以至於被後人利用,篡改核心精神。

    如果你真的理解了中庸即為天道規則的時候並且只有堅持規則才能獲得中庸的目標,並且,“中庸“,他是教育領導者的不是指導平民生活的。你作為平民,你有什麼資格說領導愚弄你呢?你連自己都認不清自己是誰,你就開始批評孔子,你算哪根蔥?就好比中央黨校的教授,給中央政治局的領導講治國方法,告訴他們不能破壞生態環境,不能汙染水源,不能欺負老百姓,不準大吃大喝,不準鋪張浪費。為他們提出了十個不準。然後你作為一個老百姓,你說這個教授太損了告訴我們這個不準那個不準。人家要求領導幹部不準幹什麼,什麼時候約束你民眾不準幹什麼了?跟你老百姓有一毛錢關係嗎?所以人家孔子提出來當官兒的,要以社會和睦為追求,要以禮法來約束。建立一個和美的社會環境,你個普通p民出來說孔子讓你當和事老,跟你有一毛錢關係嗎?

  • 5 # 節度使95

    第一,這不是孔子說的。論語裡的內容不一定是孔子的思想,讀論語的人首先要明白這一點。

    第二,孔子的弟子不代表孔子的思想,弟子們的思維有漏洞!孔子的話,單獨行文沒有說話物件的時候,是所有人都適用的。諸弟子的話,還要去研究哪種情況能合得上,頭痛!

    孔子不是儒家,孔子把之前貴族為治的儒家禮儀的涵義革新了!孔子論禮,關鍵在資源配置,管理者以心為用、以儉為本。

    林放問禮,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這句話是孔子對禮的總括,禮儀奢侈僭越無度不如簡樸,喪事與其討論簡易與否不如心裡哀悼。仁在禮前,是平等心為用,孔子沒有明確地說這句話,你得把論語裡說到仁的句子集中起來才能理解他的本意。

    孔子不是儒家!孔子不是儒家!孔子不是儒家!孔子從沒說過自己是儒家,只告誡子夏要為君子儒。荀子才說自己是儒家,重禮,反反覆覆強調喪事禮儀。一可見荀子當時當世的社會亂象,二孔子卒後諸弟子們走著走著就不是聖人之道了!但使孔子在世,就沒墨子什麼事,墨子也根本不會反出孔門。

    中庸原出於允執闕中,允執闕中是三皇立儒的管理行為指導,是方法論。允執闕中是取中,觀頭察尾,不急不躁地取勢為用!庸通“用”。

    中庸不是教人做左也行右也行的和事佬。孔子關於中庸的唯一一句話是“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注意,德是本心,那麼中庸就是本心如此,平等心為用!孔子說中庸是論管理決策者本心!不是子思《中庸》裡說的那麼回事,子思的中庸是說個人行為,“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以誰的價值觀為標準中節?子思不懂道德之意,子思沒有得孔子真傳,曲解孔子也曲解之前儒家的中庸!

    禮之用,由資源配置方式決定禮儀,資源配置是關鍵。和為貴,要解決,要想方案,不是湮滅無聲無息就是貴。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這是有子自己的理解而已。不解決資源配置問題,美得起來嗎?孔子可不會這麼說話。

    至於題主問儒家是不是……我不知道你說的是哪個儒家?說的是誰?先秦以後多少以儒立論,各行其事的?還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吧?

    糊塗人才會做糊塗事。和事也有大小,有節有度。國家民族大義和私人愛慾能相提並論嗎?沒有原則的人不能做管理也不配做人。中庸起源之意和你以為的意思並不一樣,人還是要多讀書多思考,別聽風就是雨。

  • 6 # 思想先鋒派

    禮之用、和為貴、中庸,錯在哪裡,我們沒本事看得出來,只覺得現代社交開車都用得上,特別是中庸用到開車特別好,手握方向盤時,當你往左也不能過,當你往右也不能過,得保持適當,當你炒菜時火下能過,油鹽不能多,這就是中庸之道,我們做什麼事都應該保持中庸之道才不會犯錯。

  • 7 # 長善施

    儒家思想包括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謙,另外還有行為方法溫良恭儉讓。

    仁為仁愛,仁者愛人,動物保護法,不殺生,不與人爭鬥,拒絕戰爭等都是。

    義為正義,司法公正,保護弱小,強調私權等都是

    禮為禮法,公序良俗,長幼有序,敬人有禮等都是

    智為智慧,追求科技,追求智慧,開化人民,堅持智慧

    信為誠信,契約精神

    忠孝不說了

    廉為廉潔

    恥為知恥

    謙為謙虛

    日本得仁德,禮德,忠德,謙德一千多年不吃肉,愛護動物,本國內部和遠遠大於鬥,謝罪之後還是團結的。極為重視禮貌,不輕易冒犯別人。這也是大和的意義,普通人謙虛有禮

    歐美得義德,智德,信德,注重私權,司法獨立在歐美國家非常重要,因為保護私權,弱小。智德就是推行科技,良善宗教,服務民生。信德為契約精神

    臺灣為忠孝德,主要影響50-60歲的人,去臺灣看看就知道臺灣人的孝順做的很不錯,傳統家庭尊老孝順做的很好。

    新加坡為廉德,清廉

  • 8 # 離相如如

    禮之用,和為貴的和,不能理解為和事佬,應為和諧,中庸,恰當!即禮節不可不用,也不可為禮節而禮節,最終變成繁文縟節般的客套!適可而止是禮節的最高境界,達到和諧就可以了!過猶不及!

    禮是為和服務的,禮不是目的!所以雖然有禮儀三千,卻不是事事都要去行遍!所以我說禮儀三千,卻也要聖人才能真正實行!因為聖人通達,知道隨機應變,適當取捨而行!

    禮節是為和諧社會而服務的,是為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衝突而準備的,是為預防人們過分與誇張的行事而準備的!是為了防止人們情慾氾濫而預備的!是藥,但不是萬能藥!如固執於禮,而忘了和諧的目的,就反而會有副作用!所以周禮到孔子就已經有些不可考,人們就已經不太遵循了!禮在有的是進步的表現,更多的時候如使用不當,反成壓抑本性的罪魁禍首!

  • 9 # 子夏故壇

    “禮”的本質就是合乎道德的行為規範。狹義的禮指周禮,周禮盛於西周,為周公整理並系統性地加以完善,最終成為流傳於世的經典著作,對後世產生深遠問影響。孔子稱讚周禮,他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見《論語·八佾》)不守規矩,不成方圓,禮就是規矩,道德就是方圓,不守禮的規矩,就難成道德的方圓。所以禮和道德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禮”的作用是為調整人們之間的各種互相關係,包括尊卑、貴賤、上下、嫡庶、長幼、親疏等關係,讓人們各守本分、各行其道,以和諧社會關係,故曰“禮之用,和為貴。”禮的作用,其最高境界就是使社會關係高度和諧。那麼,為了使社會關係達到和諧,禮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是不是可以更靈活一些呢?這就要看禮的宗旨是什麼。

    “禮”的宗旨,在西周時主要是為了嚴格奴隸主貴族的等級制度,這是禮的底線。如果禮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破壞了奴隸主貴族的等級制度,那是堅決不允許的。比如“八佾”是天子禮儀的標準,諸侯公卿是不能使用的,否則就是僭越違禮,是對王道的極大破壞,故孔子見魯國卿大夫使用“八佾”時,氣憤地說:“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儒家的中庸思想反映在禮制上,就是要求各級貴族各安本分,各守其禮,不必苦節,更不可僭越,允執厥中,無過無不及而已。

    “禮之用,和為貴”,這是就禮的作用而言的,而不是就禮的宗旨而言。禮的宗旨就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統治,嚴格其固化的等級制度的,而不是為了使社會關係更加和諧。當然在維護其等級制度的同時,又促使了社會關係的更加和諧,那是統治階級所求之不得的,也是禮的應用所達到的最高境界。實際上,為了保證禮的實施,依靠政令刑罰等強制手段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才能較好地統治廣大人民群眾,以求得社會的政治穩定。

    儒家說“禮之用,和為貴”,也並不是主張禮的宗旨就是為了社會和諧,大家互相妥協忍讓。因為和不是禮的目的,而是正面的作用罷了。而且“禮之用,和為貴”並不是一句完整的話,所以常被用來斷章取義,以訛傳訛,成為一些人歪曲儒家及儒家思想的口實。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完整的原文是:“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這就是說,禮之用,能達到和的狀態最好,不能,必以政刑為手段保證其實施,總之“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所以“和為貴”的狀態不是“和事佬”能夠實現的,越當和事佬,禮就越遭到破壞,社會就會越亂。儒家是主張嚴格禮制的。

  • 10 # 七月流火140400643

    這個問題的邏輯是,《論語》中的“禮之用,和為貴”這句話,表達的是一種調和主義的思想,也就是所謂的和事佬哲學。因為《論語》和《中庸》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他們表達的思想也是一致的,因此,如果這裡的論據“禮之用,和為貴”是和事佬哲學,就可以證明儒家的中庸思想也是一種和事佬哲學。

    我可以先肯定的給出答案,這個論證是不成立的。因為這個論據不成立。因此,它也就不能證明這個論點。如果大家跟我一起研究一下這個論據。就會發展,結論恰恰是相反的。而得出這個結論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句話是對《論語》的斷章取義,和有意曲解。“禮之用,和為貴”在《論語》中,表達的決不是折中調和之意。

    “禮之用,和為貴”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原文是這樣:

    有子曰:“禮之用,合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這句話,應該沒有太難懂的地方。“禮”是儒家最核心的內容。用現在的話說,禮就是道德規範和行為規則。我們今天所說的“有禮貌”的“禮”,還是這個意思。無論從古到今,人的社會行為,都必須有規範。“禮之用,和為貴”的意思是說,我們有遵守社會道德,約束自己的行為時,最終要達到一個“和”的標準。

    “先王之道,斯為美”,孔子所推的先王之道,就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其具體內容就是周禮,人們遵從周禮,社會達到合諧的狀態。所以是“斯為美”,因此‘小大由之’,大事小事,都由都要“由之”。這裡的“由之”,當然是由“禮”,因為禮是手段,而“和”是結果。

    這句話的後半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這句話,就是很明確的說明,和為貴並不是調和折中。追求和的目的時,必須“以禮節之”。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關於這段話,程頤是這樣解釋的:禮勝則離,故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而小大由之。樂勝則流,故有所不行者。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

    程子的意思是說,禮是約束人的。太拘於禮了,人與人之間就顯得疏離了,不親近了。所以,只有好的禮才能達到“和”的狀態。樂勝則流,是說,如果不講禮節,就會顯得沒大沒小,就是“流”,也就是隨便。太隨便了,就會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說白了,儒家追求和的效果,但這種效果的達成,必須在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行為規範的約束之下,這就是“禮”。因此,“禮之用,和為貴”不是折中調和的和事佬哲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繪畫藝術大師張大千,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