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野生科學家

    這問題看得我虎軀一震,問了問身邊人,都說不知道,那我就寫兩筆。

    有幾個事兒咱得先說明白:首先純水生哺乳動物(鯨類和海牛類)的嗅覺全部發生了嚴重退化——它們都是“瞎鼻子”。另外幾乎所有哺乳動物都沒有水中嗅覺。第三,海牛類動物是靠視覺覓食的。

    圖:儒艮。

    水裡不能聞味兒,這事兒不難理解,作為用肺呼吸的哺乳動物,在水裡聞味兒?這不是找嗆死嘛?

    儒艮的悠哉生活。

    儒艮是海牛類動物,全水生,一輩子不上岸,喜歡呆在離岸很近的淺海里,偶爾也會逆流遊進河裡找吃的。儒艮是溫和而遲緩的素食者,食譜很單一,只有水草等水生植物和一些藻類。

    圖:正在大吃海草的儒艮。可以看到鼻孔已被瓣膜封閉了。

    既然只吃海草,它們靠視覺就足夠覓食了,因為渾濁的、能見度低的海水裡是長不出很多海草的,一頭儒艮一天得吃接近100斤呢,少了不夠哇。看見一片海草,儒艮就往裡頭一紮,用兩片厚厚滴大嘴唇子(帶抓握功能喲),把整棵水草拽進嘴裡,稍加咀嚼便囫圇吞下了。

    圖:帶孩子。

    知道在哪裡容易見到儒艮嗎?您一定想不到,是核電站冷卻水的排水口。因為儒艮怕冷,水溫低於15度就能凍出肺炎來,核電站大多建在海邊,冷卻水不間斷地排入海洋,給儒艮提供了一個“安樂窩”。

    唯一擁有水下嗅覺的哺乳動物。

    水獺是人類已知唯一一種擁有水下嗅覺的哺乳動物。它們怎麼做到的?不會嗆水嗎?

    圖:水獺。

    科學家用鮭魚肉做過實驗:在水池中固定一塊鮭魚肉,再在旁邊固定一塊塑膠做的、看起來完全相同的假鮭魚肉。水獺被放進去後,每次都能直奔真肉而去,對塑膠肉完全無視。

    真假兩塊肉,看起來一毛一樣,它們在水下是怎麼一下子找出真肉的呢?把水獺水中找肉的錄影放慢40倍播放後,人們發現了答案:它們會在水底用鼻子釋放氣泡,然後再飛快地把氣泡吸回鼻腔,收集氣泡中融入的氣味分子。厲害了我的獺,這操作其它動物真夠嗆。水獺能在渾濁的水中捕食,這種能力也幫了不少忙吧。

    圖:沒事兒逮鱷魚崽吃。

    其它種類動物在水中怎麼聞味兒?

    魚類和一些兩棲類沒有內鼻孔,就是說它們的鼻孔與咽部並不連通。這種外鼻孔呈“U”形,內部生有嗅探器,是專用的嗅覺器官,水流可以直接從裡面透過。

    圖:魚類的鼻孔跟咱們的完全不一樣。

    爬行類用肺呼吸,它們的鼻孔與咽喉是相通的,不能進水,所以水生爬行動物把嗅覺感受細胞挪到了上頜位置。它們伸出分叉的舌頭捕捉氣味分子,然後縮回口中,將氣味分子塗在上頜的感受器上,以這種方法“嘗”出水中的氣味。為什麼舌頭分成兩杈?因為它們需要用兩個分杈上氣味分子濃度的不同來判斷氣味源的方向。遠古的滄龍和現在的海蛇都是這樣的。

    圖:爬行動物的嗅覺。

    儒艮家族現狀。

    中國僅北部灣有儒艮,它們活得還算可以,很少被人類傷害。但有些地方的儒艮活得挺鬧心的。因為只生活在清澈的近岸(離岸幾十米)海水中,所以它們經常被旅遊業所害——罪魁禍首就是高速快艇!

    儒艮聽覺發達,行動卻非常遲緩,很難躲開疾馳而來的快艇。當然,快艇駕駛員也很難發現半潛在水中的儒艮,所以相撞事故時有發生(澳洲和北美最嚴重)。

    對儒艮來說,快艇的船底還不算太危險,飛旋的刀片般的螺旋槳才最為致命。看過一部記錄片,很多儒艮和海牛背上都有快艇螺旋槳切割出的平行條狀傷痕,從頭到尾,一條接一條,有些深可見骨。很多重傷的儒艮最終死於失血或感染。

    圖:一頭儒艮身上被快艇螺旋槳切出的傷痕。這只是輕微傷,重傷的太慘,沒敢放。

    還好,很多國家已經禁止在海牛類棲息的海濱經營快艇和遊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眼睛裡全是紅血絲,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