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nBeta
-
2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華為的5G基站的優勢和歐美的裝置商相比,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就是交付能力強。這點在南韓的5G建設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實際上在現在的4G裝置的交付上,華為的交付速度也是非常快的,這點歐美的裝置商是明顯不如華為的。這個或許和國內裝置商的生產能力比較強,加班比較多有關,也不知道這算不算優點。
華為的5G裝置的特點比較多,其實我覺得它最大的優勢是提出了極簡站點的概念,可以整合運營商的2/3/4/5G基站,這對於節省運營商的維護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看到的,原來的運營商多種制式部署的基站,有大量的BBU、RRU和天線,而華為的5G極簡站點,可以將2/3/4G整合到一個RRU和天線面上,5G使用單獨的AAU,這樣對於運營商來說,就節省了大量的機房空間和天線面,部署和維護也更方面了一些。
華為的5G AAU還具有體積小,更省電,重量更輕的優點。我們可以看到,華為的5G AAU的體積比原來的4G天線要小的多,而且重量更輕,這就可以讓歐美的運營商節省大量的吊車的成本,在歐洲要求40公斤以上的裝置,必須使用吊車安裝,而歐美的施工速度又非常慢,這個吊車的成本可是非常高的。而華為的5G AAU由於重量輕,就不需要僱傭吊車,可以靠人力安裝,這讓運營商省下不少的錢。
同時,華為的5G AAU還具有低功耗的特點,也讓運營商節省了更多的電費支出。
華為的5G做的好,微波也做的好,華為把5G和微波結合起來的5G微波基站更是針對歐美市場開發。總而言之,華為的5G基站體積小,重量輕,安裝更方便,而且更省電,並且從各種角度都給運營商節省了很多費用,交付能力還快,這也是雖然美國一直在打壓華為,但是華為依然可以在海外開疆擴土的原因,就是由於運營商喜歡。
想要讓 5G 速率實現質的飛躍,需要藉助更高頻率的短距離無線訊號,因此運營商必須加裝更多的基站,所以初期投入也是相當巨大的。
不過在華為看來,該公司的方案,顯然更值得行業客戶考慮。
(題圖 via MSPU)
在官網公佈的一篇採訪中,華為解釋到 —— 他們的技術,可讓運營商“以更合理的價格”來實現這一目標。
與 4G 時代相比,我司 5G 基站的‘每位元功耗’僅為前者的 1/10,並且將基站尺寸縮小了 70% —— 重約 20 公斤,與一隻公文包差不多大小。
“您將無需為 5G 基站四處建造訊號塔,因為它可以被部署到任何地方,比如牆面或電線杆,並且持續使用數十年。由於採用了防腐材料,你甚至可以將它安裝到下水道”。
對於擁有許多歷史建築區域的歐洲市場,這一點是相當合適的,因為這些城市不可能像中國一樣建造巨型的手機訊號塔。
“不過現有的基站設施也不會被閒置,你可以將 5G 裝置附加上去,而無需再新建鐵塔。如此一來,客戶可在每個基站的改造上,節省 10000 歐元的工程成本”。
曾經我們需要呼叫大型起重機來安裝笨重的手機訊號塔,且施工期間需要對周圍道路進行臨時的封閉。但是想在,一切都可以更加輕鬆地完成。
華為預計大城市需要超過 10000 個的基站,因此能夠在幾分鐘內完成 5G 升級部署的方案,可以幫助客戶節省大量的時間。
儘管這個領域還有其它競爭對手,但人們普遍認為華為套件的價效比是最優的。對於運營商來說,這可極大地減少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