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胖哥拉呱
-
2 # 董滿憲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馬雲也不會作億萬人民的救世主,龐大的店商團隊更不會義務為人民服務,產品廠品更不可能在雙十一大放血。還是記住馬總的經典之言:狂風過後,掉下來的全是豬。
便宜?春運的車費便宜嗎?過年時的各種年貨便宜嗎?這是孤狼撲進羊群的遊戲。
十個月的蟄伏和準備,僅僅只是為了那一天的狂歡,你覺得阿里巴巴馬總會那麼弱智而為嗎。
當然了,不論怎樣,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吃虧上當佔便宜,都是各取所需,各有所好,不必過份吹捧,也無必要論非,見仁見智,順勢而為,理智待之最好。
-
3 # 黑色的洗衣粉
這兩天忙,昨天匆匆看了一眼,今早拿手機一看,我還沒反應過來雙十一就結束了。結果看到之前的商品也沒有恢復原價,還是雙十一的價格
-
4 # 樊小廚私房菜
雙十一有的東西會便宜一些;感覺為了貪小便宜,買回來一堆沒用的,浪費空間,時間和銀子;不湊熱鬧了,就算便宜點,買了當著不如不買
-
5 # 鄉下老白菜
我這個雙十一從淘寶、天貓上買了一千多塊的東西。主要是洗衣液、香皂、鍋具、衝鋒衣一件和一些亂七八糟的小東西。
價格我還真沒有注意,因為平時到底賣多少錢其實也不是很關注。昨天買的時候更多是憑著感覺在買,至於貴不貴倒是沒注意。
不過我潛意識裡知道有些東西如果不限量的基本就不會便宜,不限量就是要跑量。跑量的東西如果不是要處理庫存,賣的越多賠的越多。雙十一已經從處理庫存到瘋狂出貨階段,所以大部分商品註定不會便宜。商家總不會用愛發電,一年最賺錢的一季節放過吧!
很多朋友可能都不理解,商家一年並不是月月賺錢。一年可能有半年不賺錢或者虧一些,需要用旺季的銷量把一年的錢賺回來。有時候一年12個月,6個月小虧、3個月不虧、3個月爆賺。商業流通企業大約就這麼利潤模式,所以指望旺季大多數商品能夠便宜也不太現實。
不過雙十一卻是有競爭,因為你不做活動促銷你就賣不動。我們就會發現大部分的商品的促銷其實價格沒有什麼變化,少部分商品還會漲價收割。但是也有部分商品會打折,清庫存、打流量也是有的,但是這這能是少數。
商家為了解決問題尤其是日化商品,家庭裝不夠了還要給你一份特價商品可以用一年的辦法。這就是典型的促銷手段,其實單次運費並不太收分量影響。所以透過加大每一份商品的分量提高客單價,而且霸佔了客戶家庭使用讓客戶沒法一年去買競爭品牌。
-
6 # 隅中嬋娟
我一直喜歡網購,但卻不刻意在雙十一盲目下單,據我觀察,雙十一有優惠但並不是所有商品都會降價促銷,有的甚至抬價了,至於箇中原因你懂的
昨天在京東、淘寶、天貓、每日一淘上買了媽媽需要的大米、自己需要的外牆防水材料、車上要用的消防三角架以及一點水果,花了大幾百吧!
-
7 # 貴州那點事兒
“雙十一”活動的商品有價格限制,不能高於一定時間內的最低價,所以很多商家提前一個月已經做準備,讓買家以為“雙十一”當天確實降價,而實際對比起來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至於真有賠本賺吆喝的,那也是少之又少。
-
8 # 原版老王
謝邀,這個雙十一,我沒有參與雙十一狂歡,原因大概有三,其一,我們都知道雙十一今年最大的營銷就是請朋友幫忙“蓋樓”,對於我個人來說門檻比較高,作為一個工作比較忙且有些許社交恐懼症的人,是真拉不下這個臉去群發蓋樓訊息。其二,優惠減免的演算法越來越複雜,一頓計算猛如虎,一看便宜兩塊五,所以購物花費的時間成本比較高,有些商品還需要在夜裡1點後進行尾款支付,這無疑是一場考驗體力和腦力的消費之戰。其三,原來我也是一名“激情下單”的買買買選手,很多東西買的時候頭腦發熱,快樂真的只體現在下單的那一瞬間,大家都知道雙十一期間經常會有爆倉情況發生,物流的壓力也要比平時大,經過漫長的等待,快遞送到我家後,除了一些日用品,更多時候這些我們當初苦心積慮蹲在電腦前面搶來的“好物”,卻放在家裡落灰,而我卻在家裡吃土。
所以,雙十一真的比平時價格便宜了嗎?近幾年消費主義席捲著“她經濟”狂潮,讓女性群體成為這場狂歡的主角。在2019 福布斯全球CEO大會上,馬雲爸爸也曾表示“阿里60%的消費者是女性”,“女性是阿里巴巴成功的秘訣”,要知道在中國15-64歲之間的女性消費者平均網購年總花銷從2013年的3830元增加到2017年的13254元,增長幅度高達246%,而到了2019年,這個資料可能還在持續增長。所以,我們買東西,真的是我們“想”買的嗎?從中,我個人感受到一種被支配的恐懼,這種支配感可能來源於外界造勢的聲量,來自你關注的愛豆和網紅,甚至是畢了業就再也沒有聯絡卻邀請你蓋樓的“雲朋友”。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最近看《奇葩說》第六季時,有一個挺有趣的辯題:‘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我非常喜歡的一位辯手詹青雲,她說了這樣一段話:“精緻窮是這個時代一代青年人共同的困境,我們是用勉為其難地維繫著精緻,在裝點著它的門面,我們在消費的浪潮裡為它推波助瀾,維護著精緻的幻覺。”最後,今年你是“省錢了”還是成為“暴花戶”了?一起留言討論一下吧。
-
9 # 兜兜森尼
11:57我在看淘寶,11:59我在回信息,12:03翻開淘寶,商品售罄...
無奈下單另一種顏色,忘記付款了。
早上起來打算付款,貴了100
閒魚收心儀顏色商品,可愛的賣家說她熬得比我晚,要加50,再加20賣我雙襪子
就這樣吧,怎麼都要花錢。
是真的會便宜,不買等一年是真的。
如果想知道價格走動趨勢,推薦慢慢買app,複製貼上商品連結,近6個月價格走動浮現。
-
10 # 氣派家51PARTY
大品牌的東西比平時便宜10元也算便宜。
當然這個節日主要被營銷帶動氣氛,導致覺得很多東西都便宜。但這都是套路,買得越多越便宜這種理念並參雜了綁架消費。
真正便宜是理性消費,再你需求下買的東西比平時便宜50.100那就是真的便宜了。
比如我就買了個平時幫孩子辦氣球生日派對才用的打氣機器,用了券加津貼便宜了7.80,我下個月就能幫孩子辦個美麗浪漫的氣球派對。平時買太貴了,也不是常用品,這時候買就覺得划算,心裡就真正便宜了。這就是消費者的需求優惠便宜心理。
最終,便宜的性質還是與自身需求掛鉤,你需要它,買的時候價格比原價便宜就算便宜,沒必要像褥羊毛的心理非要幾塊錢買了才便宜。
理性消費,計算好用券滿減優惠,其實還是比平時便宜的。
最後,雙十一我只買了必需品,所以才花了4.500。
回覆列表
給媳婦兒買了一塊表,比平時掛的價格便宜了100多塊錢吧。總共花了不到2000塊,剁手的錢一年比一年少了,雙十一之前一直給別人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