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感:剛上手AC的時候覺得AC對路感的反饋好帶感,咯噔咯噔的全在手上,仔細想想,尼瑪這路得多不平啊方向盤能抖成這樣,國內主幹路和高速的鋪裝就夠次了,自己開到過240(求不舉報),如果有顛簸,也特麼在股上好麼,強行挪到方向盤上真的好麼?紐北大直道的鋪裝比這還差?(並不是電子液壓助力和機械液壓助力的區別)。另外,PCars高速時(300以上)方向盤抖動也有人吐槽過,說是演技抖,您仔細回想,抖動都是出現在大尾翼車型上的,那是風阻帶來的抖動,並不是對路面反饋的演技發揮。另外,硬懸掛系統時的彈跳,PCars模擬的反饋很細膩,方向盤鬆動和繃緊張弛有度,能很好的反饋給玩家當前的抓地力情況,AC也還好,但本身力回力度沒有PCars大(俗稱方向盤不夠硬),所以感覺沒有PCars明顯。
2. 輪胎摩擦力:兩個地方可以體現差距,第一,兩個遊戲都有的同學可以試試原地打輪,PCars的輪胎摩擦力模擬太特麼讚了,那種阻尼感和輪胎橡膠扭曲之後對球頭的回彈,簡直了。反觀AC,原地打輪很輕且完全沒有摩擦力的感覺,反倒低速行使時方向盤變的超沉,這尼瑪跟真實情況完全相悖啊。第二,抱死,PCars在剎車至前輪抱死或嚴重推頭時,兩個遊戲的方向盤都和真實情況一致,轉向會失控,體現在方向盤上就是可以無阻力的轉,但恢復抓地力的瞬間,同原地打輪,PCars會給你真實的“橡膠”摩擦力反饋,但AC卻無比生硬,就好像賽道是軌道一樣。
3. 失控和救車(推頭和甩尾):之前開自己車下賽道沒捨得豁,上週有幸參加了個性能車的賽道體驗活動,把每輛車都開到響胎,更是各種地板油和狠跺剎車,還偷摸關ESP跑了圈,體驗了後驅車的輕微甩尾和救車,推頭上邊說到了,對於輕微甩尾(不是漂移)救車時真的很像PCars同樣情況的反饋,透過克服拉扯快速擺動方向來讓後輪找回抓地力(拉扯感也有可能是ESP未能徹底關閉的原因),AC同之前提到的,因為方向盤沒PC硬,拉扯感並沒那麼明顯。
物理:自己只說一點,PCars大部分模式不能像AC那樣直接用暖好的胎,所以我個人覺得不排除之前一些說PCars像滑冰物理奇怪的是沒把輪胎開到合適溫度,沒耐心暖胎可以直接玩聯網的計時模式。另外,賽車計劃卡丁車的物理真是沒誰了,強烈手頭有PCars但之前沒開卡丁車的同學試試。
物理方面其他 引用一大神對PCars製作組官方一QA的翻譯吧,看完一個字-服。
路感:剛上手AC的時候覺得AC對路感的反饋好帶感,咯噔咯噔的全在手上,仔細想想,尼瑪這路得多不平啊方向盤能抖成這樣,國內主幹路和高速的鋪裝就夠次了,自己開到過240(求不舉報),如果有顛簸,也特麼在股上好麼,強行挪到方向盤上真的好麼?紐北大直道的鋪裝比這還差?(並不是電子液壓助力和機械液壓助力的區別)。另外,PCars高速時(300以上)方向盤抖動也有人吐槽過,說是演技抖,您仔細回想,抖動都是出現在大尾翼車型上的,那是風阻帶來的抖動,並不是對路面反饋的演技發揮。另外,硬懸掛系統時的彈跳,PCars模擬的反饋很細膩,方向盤鬆動和繃緊張弛有度,能很好的反饋給玩家當前的抓地力情況,AC也還好,但本身力回力度沒有PCars大(俗稱方向盤不夠硬),所以感覺沒有PCars明顯。
2. 輪胎摩擦力:兩個地方可以體現差距,第一,兩個遊戲都有的同學可以試試原地打輪,PCars的輪胎摩擦力模擬太特麼讚了,那種阻尼感和輪胎橡膠扭曲之後對球頭的回彈,簡直了。反觀AC,原地打輪很輕且完全沒有摩擦力的感覺,反倒低速行使時方向盤變的超沉,這尼瑪跟真實情況完全相悖啊。第二,抱死,PCars在剎車至前輪抱死或嚴重推頭時,兩個遊戲的方向盤都和真實情況一致,轉向會失控,體現在方向盤上就是可以無阻力的轉,但恢復抓地力的瞬間,同原地打輪,PCars會給你真實的“橡膠”摩擦力反饋,但AC卻無比生硬,就好像賽道是軌道一樣。
3. 失控和救車(推頭和甩尾):之前開自己車下賽道沒捨得豁,上週有幸參加了個性能車的賽道體驗活動,把每輛車都開到響胎,更是各種地板油和狠跺剎車,還偷摸關ESP跑了圈,體驗了後驅車的輕微甩尾和救車,推頭上邊說到了,對於輕微甩尾(不是漂移)救車時真的很像PCars同樣情況的反饋,透過克服拉扯快速擺動方向來讓後輪找回抓地力(拉扯感也有可能是ESP未能徹底關閉的原因),AC同之前提到的,因為方向盤沒PC硬,拉扯感並沒那麼明顯。
物理:自己只說一點,PCars大部分模式不能像AC那樣直接用暖好的胎,所以我個人覺得不排除之前一些說PCars像滑冰物理奇怪的是沒把輪胎開到合適溫度,沒耐心暖胎可以直接玩聯網的計時模式。另外,賽車計劃卡丁車的物理真是沒誰了,強烈手頭有PCars但之前沒開卡丁車的同學試試。
物理方面其他 引用一大神對PCars製作組官方一QA的翻譯吧,看完一個字-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