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觀2020
-
2 # 可可電影
母,是對母親最常見的稱呼。而在古代對母親的稱謂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對成年婦女或老年婦女的泛稱。其中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媽”、“慈”、“家家”和“姊姊”等。
對母親的口頭稱呼有:
⑴稱“娘”。《木蘭辭》:“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娘”的稱謂在口語中的應用也非常普遍,與“爺”相對。
⑵稱“媽”。《廣雅·釋親》:“媽,母也。”
⑶稱“姥”。《樂府詩集·琅娜王歌辭》:“公死姥更嫁,孤兒甚可憐。”
⑷稱“婆”。《樂府詩集·折楊柳歌》:“阿婆不嫁女,哪得孫兒抱。”
⑸稱“媼”。《廣雅·釋親》:“媼,母也。”
⑹稱“嫗”。《說文·女部》:“嫗,母也。”
⑺古代各地方言土語對母親的稱謂還有“妮”人、“姐”、“媞”等等。
-
3 # 雯臣
漢語中人與人之間的稱呼是不斷演變的過程,爺爺,奶奶,娘娘,媽媽,姐姐等等等等,開始都是尊稱,後才有區分輩分的含義。稱母親為娘,是子女對母親的尊稱,華夏文化上下級之間、君臣之間也包含有父子關係,君王與臣民也是父子關係,王后自然也與臣民就是母子關係,所以皇帝的女人被尊稱為娘娘就順理成章了。
媽媽一詞同樣尊稱,用來稱呼年齡、身份比較高的女性。華人稱母親為媽媽,已經是近代的事情了。對母親稱謂的變化,是西方受舶來文化的影響,英語等西方語系中對母親稱呼的發音,最接近漢語中的媽媽。把母親成為媽媽,是從中國上層社會開始的,被西方堅船利炮打敗後,尤其中國的知識精英開始學習西方、崇尚西方。上層社會爭先恐後的送子女去留學,這些年輕人學成回國後,也帶來了西方的生活方式,並喜歡在生活中用一些洋文單詞。比如宋美齡稱老蔣為達令,就是愛人或親愛的意思。
稱謂的變化在民國從上流社會擴散到了民間,又從城市擴散到了鄉村,擴散的主要載體是當時所謂的洋學生,就是那些上西式學校的年輕人。
-
4 # 索隆出品
稱呼也是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有著怎樣的變化呢?今天就讓我們大致瀏覽一下“母親”這個稱呼。
1. 漢朝時候,把母親稱為“姐”和“社”。
2. 南北朝時期,母親又稱為“家家”和“阿家”。
3. 唐朝的平民百姓在非正式場合,稱呼母親為“阿孃”和“娘娘”。在嚴肅場合,或者想要表達敬重,便可稱呼“母親”。若是王子或公主,也和百姓一樣的。當然在嚴肅的場合,就應該畢恭畢敬的稱呼“皇后殿下”。
4. 宋朝時候,母親被稱為“姐姐”。稱庶母為“叔婆”,稱父妾(父親的小妾)為“妾母”。至於皇家,皇子皇女稱嫡母(皇后)為“娘娘”。
5. 元朝時候,也是稱呼“母親”的,至少書面語是這麼用的。
6. 明朝時期,一般是稱呼“媽媽”、“娘”或者“母親”。這時候已有“令堂”。提到已經去世的母親,則是“先妣”。
7. 清朝時期,八旗官宦家庭,稱母親為“額娘”,有時候也用漢稱母親或娘。
而我們現在的稱呼是“媽媽”,幾乎全世界都通用。因為“媽媽”是最簡單的發音,是嬰兒張嘴吐氣的自然結果。
-
5 # 是那個小虎牙阿
口語中,母親有不少不同的稱呼,包括媽、媽媽、媽咪(來自英語“Mummy”的粵語發音)或阿媽,有些地區子女(特別是古代)對母親的稱呼是娘、阿孃或孃親,又有阿母、老媽子(粵語,北方話“老媽子”是指中年或老年女僕)、老母等稱呼,滿語稱額娘。對別人稱自己的母親有家母、家慈,稱已死去的母親為先妣,對別人母親的尊稱是令堂或令壽堂。要特別注意,有時候父親或母親的丈夫(繼父)也會用兒女對母親的稱呼(媽媽或孩子他媽)代表他的妻子。
子女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其母親的稱呼也有所不同。幼兒及少兒時期,子女通常用一些較親切的稱呼,如媽媽等。青年之後,稱呼通常為媽等。而另一些稱呼,如媽咪、娘、阿媽等,可見於大多年齡階段。
-
6 # 西方洋我頂硬
母親,一個柔弱卻又堅強不屈的名字,一個神聖凌然不可侵犯的稱號,一個人世間最美的稱呼。母親,是子女對於雙親中女性一方的稱呼。在社會學上,母親可指養育與教養子女成長的女性。在法律上,女性也可以經由合法的渠道,領養子女,或與有子女的男性結婚,進而成為該子女的法定母親。你知道母親都有哪些別稱嗎,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母 母親的簡稱。有子女的女子,是子女的母親。子女對生養自己的女子的稱謂。
《太平廣記》卷一六二引 唐 ·王轂 《報應錄·劉行者》:“﹝行者﹞告雲,家有母親患眼多年,和尚莫能有藥療否?”
明·張居正《女誡直解》:“我少時,蒙先人的餘廕,賴母親並師傅的教訓,才得長大成人。”
魯迅《吶喊·故鄉》:“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
家慈 對人稱自己的母親。稱自己的母親為家慈,含有謙恭平常之意。
慈母 舊時謂“父嚴母慈”,故稱母為“慈母”。
唐詩人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家母 或謂家慈,是對別人稱自己母親的謙語詞。
萱堂 古代人們對母親的稱呼。南宋文學家葉夢得《石林》詩:“白髮萱堂上,孩兒更共杯。”
在古代,人們把“椿萱”作為父母的代稱。椿,指父親;萱,指母親。唐.牟融《送徐浩》詩:“知君此去情偏急,堂上椿萱雪滿頭。”
高堂 指父母親。古時高堂指父母居處,所以古代的子輩為尊重父母,在外人面前不直說父母而叫“高堂”。
李白《將進酒》詩,“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送張秀才從軍》詩,“抱劍辭高堂,將投霍將軍。”
慈闈 亦作“慈幃 ”。亦作“慈帷”。 1.古時母親的代稱。 宋 張孝祥 《減字木蘭花·黃堅叟母夫人》詞:“慈闈生日,見說今年年九十。”明· 陸採 《明珠記·別母》:“承鳳詔須當遠出,別慈幃怎敢從容!”
(2).封建時代以皇后母儀天下,故亦以稱皇后。 宋· 梁燾 《立皇后孟氏制》:“明揚德閥之懿,簡在慈闈之公。”
慈親 特指母親。元·王惲《秋澗集·壽李夫人曲》:“慈親康健說誰家,李氏人難惡。”
明初怨女馮小青在詩中寫道:“鄉心不畏兩峰高,昨夜慈親入夢遙;說是浙江潮有信,浙潮爭似廣陵潮。”
唐·許渾《王可封臨終》:“今朝埋骨寒山下,為報慈親休倚門。”
生母 生育自己的母親,謂生身之母。舊時庶子對其親生母,出繼子對其本生母亦稱“生母”。
元 陳孚 《太常引·端陽日當母誕不得歸》詞:“彩絲堂上簇蘭翹,記生母,在今朝。”
清· 田蘭芳《明河南參政袁公墓誌銘》:“公(袁可立子袁樞)孝事二親,所以奉之者誠盡而禮。縟喪所,生母尤能以哀動。”
媽媽 即母親,是母親的口語,是天下最美的稱呼。
王應長《文定集》中的祭文曰:“維年月日,爹爹媽媽,以清酌庶羞之奠,祭於小四娘子之靈。”
《金瓶梅》第三十九回,李瓶兒道:“小大哥原來困了,媽媽送你到前邊睡去罷。”
娘 對母親的稱呼,是一種親屬關係的稱謂,是子女對雙親中女性一方的稱呼。通“媽媽”。
《太平廣記》記載:“母語女言:‘汝還努力為吾寫經’女雲:‘娘又寫何經?’”
《樂府詩集·木蘭詩》中有云:“旦辭爺孃去。”
娘娘 母親的一種稱呼。多見於北方的子女對母親的呼語。《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兒與娘娘今日別,定知相見在何年。”
宋·洪皓《使金上母書》:“皓遠違膝下......日夜憂愁娘娘年高。”
家家 六朝時對嫡母的稱呼。《北齊書·南陽王綽傳》:“綽 兄弟皆呼父為兄兄,嫡母為家家,乳母為姨姨。”
額娘 滿族人對母親的稱呼,滿語eniye的音譯。讀法類似於“額涅”,寫成漢語時,考慮到貼近漢語的意義,故寫作“額娘”。
孃親 母親的一種稱呼。親屬關係稱謂的一種,是子女對雙親中女性一方的稱呼。
元·曾瑞《留鞋記》第三折:“娘呵,你年過五旬,抬舉的孩兒青春恰二八,不爭葫蘆提斬首在雲陽下,把我這養育的孃親痛哭殺。”
評劇《秦香蓮》第二場:“﹝ 秦香蓮 ﹞:叫 冬哥 和 春妹 隨定孃親。”
江蘇無錫民歌《做雙花鞋看母親》:“石榴花開葉兒青,做雙花鞋看孃親。”
老媽子 南方的習慣,老媽子是指母親的意思,表示一種親貼。
義母 1.非本生之母而拜認為母者。
2.生母去世,父親再娶的深明大義的後妻,子女尊稱為義母。
戰國齊宣王時有人爭鬥而死,有異母兄弟二人被訊問。兄弟二人爭相承認。王使相問其母。母曰:“殺其少者。”相問其故。母曰:“少者,妾之子也。長者,前妻之子也。”相入言於王。王美其義,皆赦不殺,而尊其母號曰“義母”。事見漢劉向《列女傳.齊義繼母》。
養母 被撫養人的非生身之母,常常稱呼撫養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非親生)子女的女性,養母是和生母\後母並稱的。
宋周密《齊東野語·楊太后》:“慈明楊太后養母張夫人,善聲伎。”
《梁書·馮道根傳》:“少失父,家貧,傭賃以養母。行得甘肥,不敢先食,必遽還以進母。”
繼母 生父再婚後的妻子。父親的繼配。又稱後母、晚娘、晚媽。
唐·吳兢《貞觀政要·孝友》:“司空房玄齡事繼母,能以色養,恭謹過人。”
《元典章·禮部三·喪禮》:“繼母,父再娶母,同親母,齊衰三年。”
清·田蘭芳《雲南楚雄府通判袁公(袁可立孫)墓誌銘》:“公(袁賦誠)早失恃,事繼母劉淑人如已母。”
阿姨 對繼母的稱呼。專指對父親後妻的稱呼。通常子女稱“媽”和“媽媽”感到不自然,便呼以“阿姨”而取代。
嫡母 父之正妻為嫡母,相對庶母而言。在舊中國,妾所生的子女稱父親的正妻為嫡母。。”《元典章·禮部三·喪禮》:“妾生子喚父正室曰嫡母。”
《南史劉靈哲傳》:“嫡母崔氏及兄子景煥,泰始中為魏所獲......靈哲傾產贖嫡母及景煥,累年不能得。武帝哀之,令北使者請之,魏人送以還南。”
庶母 宗法制度下,子女對父親的妾的稱呼。舊時嫡出的子女稱父親的妾。
《儀禮·士昏禮》:“庶母及門內施鞶,申之以父母之命。”鄭玄注:“庶母,父之妾也。”
《恨海》第九回:“ 棣華 與庶母同住,更是處處避嫌。”
乾孃 指義母,非本生之母而拜認為母者。名以上的母輩,沒有血緣關係。
令堂 也稱“令壽堂”,古漢語對別人母親的尊稱,稱對方母親的敬詞。
《西遊記》中唐僧雲道:“請令堂上坐,貧僧奉拜。”
明·吾邱瑞 《運甓記·剪髮延賓》:“方才小价說,你北堂截髮供榛脯。世上有此賢德之母,小弟既忝與仁兄傾蓋交歡,敢請令堂一見。”
中國電影戲劇理論家、劇作家、導演洪深的《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尊大人在日,也曾說起令堂麼?”
先慈 即亡母。古時自稱去世的母親。“先”含有懷念、哀痛之情,是對已死長者的尊稱。
先慈恐不孝激烈難堪,遣人呼入家。——清·陳夢雷《絕交書》
先妣 對已離世的母親的稱呼。唐詩人張九齡《追贈祭文》:“僅以醢脯姜之典,敢昭告於先妣之靈。”
顯妣:對亡母的美稱。清·徐乾學 《讀禮通考·神主》:“古人於祖、考及妣之上,皆加一皇字,逮 元 大德 朝始詔改皇為顯,以士庶不得稱皇也。不知皇之取義,美也,大也,初非取君字之義。”顯,取其德行昭著,聲名遠播之意。
口語中,母親還有一些不同的稱呼,包括阿媽,阿孃、阿母、老母、老媽等稱呼,
在古代中國的漢族皇族中,皇后所出的皇子和公主稱母親為母后,嬪御所出的子女需認皇后為嫡母,稱皇后為母后,稱生母為母妃,皇子、親王的子女亦稱母親為母妃。清代的皇子和公主則稱母后作皇額娘。
英語“母后”(Queen Mother)一詞是指現任國王或女王的母親,即王太后,但王太后包括並非現任君主母親的前任王后。
在舊中國的一夫多妻家庭中,父親的正妻相對於庶出子女而言是嫡母,庶出子女稱嫡母為“大媽”、“大娘”。父親的妾相對於正室或其他妾所生的子女而言是庶母,子女會把庶母稱為“小媽”、“X媽”(X為在妻妾中的排行)、“阿姨”、“姨娘”等,“阿姨”、“姨娘”的稱呼則是源於一些地區對母親妹妹的稱呼。
-
7 # 嶽劍
母親在中國古代有很多稱呼:
1. 漢朝時候,把母親稱為“姐”和“社”。
2. 南北朝時期,母親又稱為“家家”和“阿家”。
3. 唐朝的平民百姓在非正式場合,稱呼母親為“阿孃”和“娘娘”。在嚴肅場合,或者想要表達敬重,便可稱呼“母親”。若是王子或公主,也和百姓一樣的。在嚴肅的場合的稱呼原來“皇后殿下”。
4. 宋朝時候,母親被稱為“姐姐”。稱庶母為“叔婆”,稱父妾(父親的小妾)為“妾母”。至於皇家,皇子皇女稱嫡母(皇后)為“娘娘”。
5. 元朝時候,也是稱呼“母親”的,那時候的書面語是這麼用的。
6. 明朝時期,一般是稱呼“媽媽”、“娘”或者“母親”。這時候已有“令堂”。提到已經去世的母親,則是“先妣”。
7. 清朝時期,八旗官宦家庭,稱母親為“額娘”,有時候也用漢稱母親或娘。
在不同的方言中,母親的稱呼也是不一樣的:
客家話,母親叫阿姆《咪》
湖北公安話,媽媽----me-a 快速連讀
廣東人叫媽是孃親贛方言,母親:娘!
廣西靈山北部方言裡媽媽叫做“老娜” ,靈山南部方言媽媽叫做“密” ,有的地方把媽媽叫做“民”
武漢這樣叫的,老孃.
湖州話中則叫媽媽:姆媽m"ma
浙江金華是 媽媽:muma
福州話:依媽
重慶話媽/老母/阿眯/娘/阿姊
我陝西三原平時都叫:媽(má)
-
8 # 刀客阿達
晚輩對長輩的稱呼也是一種傳統文化,而這種文化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又有著怎樣的變化呢?今天就讓我們大致瞭解一下“母親”在古代的稱呼。
1. 在漢朝時候,古人常常把母親稱為“姐”和“社”。
2. 到了南北朝時期,母親又稱被為“家家”和“阿家”。
3. 到了唐朝,平民百姓在非正式場合,稱呼母親為“阿孃”和“娘娘”。在嚴肅場合,或者想要表達敬重,便可稱呼“母親”。若是王子或公主,也和百姓一樣的。當然在嚴肅的場合,就應該畢恭畢敬的稱呼“皇后殿下”。
4. 後來在宋朝時,母親被稱為“姐姐”。稱庶母為“叔婆”,稱父妾(父親的小妾)為“妾母”。至於皇家,皇子皇女稱嫡母(皇后)為“娘娘”。
5. 元朝時候,也是稱呼“母親”的,至少書面語是這麼用的。
6. 明朝時期,一般是稱呼“媽媽”、“娘”或者“母親”。這時候已有“令堂”。提到已經去世的母親,則是“先妣”。
7. 最後到了清朝時期,八旗官宦家庭,稱母親為“額娘”,有時候也用漢稱母親或娘。
而我們現在的稱呼是基本都是用“媽媽”,幾乎全世界都通用。因為“媽媽”是最簡單的發音,是嬰兒張嘴吐氣的自然結果。
現在大家基本都對“媽媽”歷史的稱呼瞭解了嗎?
-
9 # 煒煒道
中國各地口語中,母親有很多不同的稱呼,包括媽、媽媽、媽咪(來自英語“Mummy”的粵語發音)或阿 媽,阿家媽,有些地區子女(特別是古代)對母親的稱呼是娘、阿孃或孃親,又有阿母、老母等稱呼,滿語稱額娘。對別人稱自己的母親有家母、家慈,稱已死去的母親為先妣,對別人母親的尊稱是令堂或令壽堂。要特別注意,有時候父親或母親的丈夫(繼父)也會用兒女對母親的稱呼(媽媽或孩子他媽)代表他的妻子。 子女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其母親的稱呼也有所不同。幼兒及少兒時期,子女通常用一些較親切的稱呼,如媽媽等。青年之後,稱呼通常為媽等。而另一些稱呼,如媽咪、娘、額娘等,可見於大多年齡階段。 在古代中國的漢族皇族中,皇后所出的皇子和公主稱母親為母后,嬪御所出的子女需認皇后為嫡母,稱皇后為母后,稱生母為母妃,皇子、親王的子女亦稱母親為母妃。清代的皇子和公主則稱母后作皇額娘。英語“母后”(Queen Mother)一詞是指現任國王或女王的母親,即王太后,但王太后包括並非現任君主母親的前任王后。 在中國的一夫多妻家庭中,父親的正妻相對於庶出子女而言是嫡母,庶出子女稱嫡母為“大媽”、“大娘”。父親的妾相對於正室或其他妾所生的子女而言是庶母,子女會把庶母稱為“小媽”、“X媽”(X為在妻妾中的排行)、“阿姨”、“姨娘”等,“阿姨”、“姨娘”的稱呼則是源於一些地區對母親妹妹的稱呼。
-
10 # 劉林森96
目前媽媽或老媽之稱乃近現代稱謂。按家禮帖式落款對母親寫慈,如主子婚夫妻者,上有父母在堂冠承嚴慈命命某某請某某赴晏。予愚見仍稱母親,孃親為上。
-
11 # 蘇小妮
如今,每逢母親節,很多人都會給母親送上一捧康乃馨,某種意義上康乃馨已經成為獻給母親的花的代名詞。其實,在更早的時候,人們是以萱草來找代母親的。《博物志》中寫道:“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而《詩經疏》則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古文中,北堂即代表母親之意。古時候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同時也希望母親健康。
唐朝著名詩人孟郊在他的《遊子詩》中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一種依依惜別之情盡在短短的幾行字中。
那麼,萱草指代母親,又以什麼指代父親呢?
《莊子·逍遙遊》中說道,椿樹是一種長壽樹,因此,後人因以椿稱父。再後來,椿、萱連用,代稱父母。
有一首詩名《椿萱》這樣寫道:“大椿千載各春秋,萱草蓁蓁亦忘憂。椿樹萱花長燕婉,而今已是雪盈頭。”想想讓人忍不住落淚,堂上父母,已是雪盈頭。每次看到這話,我都心裡一揪,彷彿說的就是我爸媽。
唐牟融在《送徐浩》詩:“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滿頭。”跟《椿萱》看起來有得一拼。
寫到這裡,忽然覺得自己有點走題,題主問的是稱呼,我說的是指代。
其實,古代華人稱父為考,母為妣,或稱父母雙親、高堂等,古樂府詩中還有稱爺孃,《木蘭詩》中“不聞爺孃喚女聲”即是如此稱呼。
至於喊爸爸媽媽,好像是近代的事。只是感覺這樣的口語化,更親切了。
母親來臨,祝點進來的各位父母安康! -
12 # 英雄拒絕黃昏
對媽媽的稱呼,太多了。
我們客家人,一般對媽媽的稱呼叫“阿媽”、“艾裡”。
北方人的稱呼為“娘”、“額娘”。
藏族人稱媽媽為“額吉”。
皇帝、皇子稱媽媽為“皇額娘”。
有的地方稱媽媽為“老媽子”、“老孃”、“阿孃”、“阿母”、“阿姨”、“阿嬸”、“阿姑”、“阿姆”、“老母”。
中國是多民族的國家,不同的少數民族,對母親的叫法不一,但不管怎麼叫,都是對母親的一種尊稱。
有些地方叫“姐”、“社”、“家家”、“阿家”、“叔婆”、“妾母”、“叔娘”。
我還聽過叫媽媽為“阿姐”的,叫“媽咪”是外來詞,也有不少人叫。
對媽媽的叫法多樣化,說明中國的文化精大博深,源遠流長!
現在統稱為“媽媽”、“母親”,是普遍的叫法。
你又是怎麼稱呼媽媽的,不妨說來聽聽。
-
13 # 春日之虎
古時候在大眾日常生活中,稱母親為:娘、阿孃或孃親,又有稱阿母、老媽子、老母等。清朝時,漢族人稱母親為娘,而滿族人稱母親為額娘。
對別人稱自已的母親有家母、慈母等,稱已去世的母親為先妣。
過去稱母親最廣泛的就是娘。而到了近代,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叫母親為媽媽、媽,阿媽,廣東一帶叫媽咪(粵語)。
-
14 # 大美周至
就古代跟現代都好多種了!
“娘”
“孃親”
“額娘”,古裝電視劇裡,清朝滿人叫法。
“母親”,陝西地方戲秦腔裡這麼叫。
“媽”,發音一聲,普通話。
“媽”,讀輕聲,陝西方言。
“媽”讀二聲,陝西方言叫法。
“媽媽”這是普通話標準叫法!
“姨”,陝西有的地方把媳婦的媽,這樣叫!
“Mum”英文口語,呵呵!
-
15 # 如意4685256146544
謝謝邀請。在書上和網上都能看到:宋朝稱父妾"妾母",皇家稱"皇后"娘娘。到元朝稱呼"母親″至少書面上可以用的。到明朝"媽媽″"娘""母親″這時候已有"令堂",已經去世的母親則是"先妣"。到了清朝,八旗官宦稱母親為."額娘″也隨漢人叫法為"娘″。"媽媽″"娘""母親"一直延續到今。
-
16 # 鄭國柱
古代對於母親的稱呼有很多種叫法,有些叫法不少人確實不知道。這裡只介紹一般的叫法,皇族的諸如額娘、母后、母妃及少數民族對母親的稱謂不作重點介紹。
對母親的單個字的稱謂有母、媽、娘、萱幾種。有人認為古代不用這幾個字稱母親,是沒有根據的,古籍中都能查到這幾個字稱謂母親的話。如《左傳·鄭伯克段於鄢》中“爾有母遺,繄我獨無。”“爾有母遺”,即你有母親,可供給她食物;“繄我獨無”,我卻單單沒有啊。顯得很可憐。古稱母親居室為“萱堂”,後以“萱”作為母親或母親居室的代稱。
這樣就有了帶萱字的母親稱謂:“萱堂”、“萱親”。宋代葉夢得《再任後遣模歸按視石林》詩之二:“白髮萱堂上,孩兒更共懷。”明代沈採《千金記·省女》有:“感得萱親言善,奈終身貧苦,衣食全慳。”這裡的“萱堂”、“萱親”都是母親的意思。
萱的原意是萱草,俗稱黃花、忘憂草、黃花菜、金針花、金針菜、宜男草等,花形似百合,黃紅色或橘紅色,無香氣,藥食同用,可供觀賞。它象徵女性溫柔、含蓄、樸實、堅忍、奉獻的精神,有一種母愛的光輝。
所以,古代遊子遠行前,會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遊子的思念,忘記煩憂。
唐朝詩人孟郊《遊子》詩云: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詩中的母親可憐巴巴的,即使看到了萱草花,能消除母親思念遊子的憂愁嗎?
“慈”字是仁愛、和善的意思,用在母親身上是非常恰當的,這樣就有了慈母、慈親、家慈、慈闈、慈顏這些詞,它們都屬母親的稱謂。
最常用、最通俗的母親稱謂是:母親、阿母、阿媽、媽媽、阿孃、姆媽、老母、老孃、內親。對他人母親的敬稱有:令堂、尊堂、令萱、令慈、老太太家母、家夫人是對人稱自己的母親。
北堂代稱母親;太君是封建時代官員母親的封號。
古代對父之妾的稱呼有:庶母、諸母、妾母、姨娘。古代對後媽的稱謂有:繼母、後母、後媽、後孃、晚娘、晚母、晚媽、繼親、續母等。對非生身之母的稱謂有:養母、寄母、假母。對乾媽的稱謂有:義母、乾孃、乾媽、寄娘、過房娘等。對逝去的母親的稱謂有:先母、先妣、顯妣等。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對母親的稱謂會有不同的叫法,這裡的解釋可能與一些地方的理解不同,歡迎交流探討哦。
-
17 # 我的家鄉在舒茶
答:每個做媽媽的都喜歡自己的孩子,今常稱呼叫兒子(女兒)又叫我的寶寶,我的心肝,我的小肉啊,我的小老函,我的孩子,媽媽最疼愛你們,有們是家的未來,是父母的希望,家庭的棟樑,把你們培養成人,父母累死累活都心肝情願,這就媽媽的稱呼。
-
18 # 小風影1
古代人對母親的稱呼都有這些:
慈母:或省稱慈,古時人多以此自稱其母。
家母:謙辭,對別人稱自己的母親。
生母:生育自己的母親。
額娘:清時在普通旗人家裡,子女無論庶出嫡出都把正夫人稱額麼或額涅,但親生母親一般稱呢呢,因為額麼與額涅比較正式,而呢呢比較口語化。而到後來“額娘”是專門稱呼庶母的。
孃親:指娘、母親、媽媽的意思。
繼母:如果自己的母親去世、離異或被父輩逐出,則稱續娶之妻為繼母、繼親、後母、假母、續母。
出母:如果自己的母親離家之後還能相見,則稱為出母。
回覆列表
稱呼是一種文化,也是對長輩的尊敬。中國文化源遠流長……
在 漢朝時候,把母親稱為“姐”和“社”。2. 南北朝時期,母親又稱為“家家”和“阿家”。3. 唐朝的平民百姓在非正式場合,稱呼母親為“阿孃”和“娘娘”。在嚴肅場合,或者想要表達敬重,便可稱呼“母親”。若是王子或公主,也和百姓一樣的。當然在嚴肅的場合,就應該畢恭畢敬的稱呼“皇后殿下”。4. 宋朝時候,母親被稱為“姐姐”。稱庶母為“叔婆”,稱父妾(父親的小妾)為“妾母”。至於皇家,皇子皇女稱嫡母(皇后)為“娘娘”。5. 元朝時候,也是稱呼“母親”的,至少書面語是這麼用的。6. 明朝時期,一般是稱呼“媽媽”、“娘”或者“母親”。這時候已有“令堂”。提到已經去世的母親,則是“先妣”。7. 清朝時期,八旗官宦家庭,稱母親為“額娘”,有時候也用漢稱母親或娘。而我們現在的稱呼是“媽媽”,幾乎全世界都通用。因為“媽媽”是最簡單的發音,是嬰兒張嘴吐氣的自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