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犀利又糊塗

    曹操這個人疑心太重了,叔叔呂伯奢原本殺豬宰羊,盛情款待,一番好意卻斷送了一家性命。可以分析出曹操這個人疑心甚重,做事甚狠。這一切都被同行人陳宮看見,陳宮最後當著他的面指責曹操,結果曹操竟然放陳宮走了,這時候的曹操為什麼不殺了陳宮滅口呢?

    何況官府正在通緝曹操,陳宮又是官家出身。這不應該是曹操的性格?

    個人覺得,誤殺呂伯奢一家人之後,此時此刻的曹操也可以看出來心虛,因為,呂伯奢好心好意的寬待接納自己,結果被自己的疑心害死。生而為人,心裡面難免會有所悔恨。更何況又是自己的父親的好朋友,回頭見面之後,如何交代!

    這兩天發生的事太多了,從單身刺殺董卓,到縣衙被陳宮抓獲,再加上誤殺呂伯奢全家,再加上亡命逃捕,此時此刻的曹操,肯定是心神慌亂,意智不定,然而,正是這一件件震驚的事,才讓曹操的心胸變得越來越大,以至於成為了千古梟雄。

    當時,不殺陳宮,第一、陳宮救了他一命,本來陳宮把曹操送給董卓,可以領千金、封萬戶侯,後來,寧願捨棄官府,跟著自己亡命。

    第二、曹操這時候剛殺了這麼多人,腦子裡肯定還是呂伯奢的影子,所以重心也沒放在陳宮身上。

  • 2 # 六六談古今

    曹操在刺殺董卓失敗後被四處通緝,在陳宮所在的縣衙裡被抓。陳宮聽說了這個訊息後,前往牢獄中看望曹操,一番交談後被曹操的忠義之心所感化,認定曹操是一位能成大事的英雄人物。於是就放了曹操的性命,還放棄官職與他一起逃亡。所以陳宮是曹操的救命恩人! 此後,他們倆一起逃亡到曹操父親的好友呂伯奢一家。當時曹操草木皆兵,驚慌失措下誤會叔叔一家要拿他報官。就錯手殺了呂伯奢一家。陳宮對比很憤怒,曹操卻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當時他為什麼不殺陳宮,一者因為陳宮對其有救命之恩。二是因為陳宮對此沒有什麼威脅。

  • 3 # 津城沐雨

    曹操落難,得到呂伯奢接待,呂伯奢本來想沽酒殺豬犒勞他,可他以為是呂伯奢想殺自己,結果把呂伯奢全家殺害。

    曹操在逃跑路上碰見沽酒回來的呂伯奢,為了防止他告密,曹操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呂伯奢不備將他殺害。

    曹操此舉讓陳宮大為惱火,說他既然已經知道枉殺,為何還要殺死呂伯奢。面對陳宮的指責,曹操說出了有名的“寧我負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負我”,陳宮驚愕,最終和曹操分道揚鑣。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曹操可以殺了呂伯奢,為何不殺了陳宮?其實,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陳宮不會告發曹操。

    曹操之所以在得知真相後仍然殺死呂伯奢,就是怕呂伯奢看到全家人被殺後告發曹操,而他知道陳宮是不會告發自己的。

    陳宮捕獲曹操後沒有去領賞,而是棄官跟隨曹操,本就有罪,是不會告發曹操的,所以曹操沒必要殺了陳宮。

    其二,曹操惜才。

    曹操被稱為奸雄,但是曹操又是一個很愛惜有才能的人,這從他忘履相迎許攸,一門心思討好關羽,讓趙子龍長坂坡七進七出成功突圍就可以看出。

    陳宮也算是有才能之人,不到萬不得已,曹操不捨得殺掉他。

  • 4 # v江湖故人v

    這是一個信任度的問題,證明此時的曹操對陳宮是完全放心和充分信任的。其一,曹操用七星寶刀刺殺董卓後,全國都在通緝曹操,而陳宮的手下抓住曹操交給陳宮之後又把他放了,這對曹操來說恩同再造,是過命的交情。想想當時,曹操已經眾叛親離,無處可歸,這對曹操來說已經是最大的信任了。

    俗話說的好:同欲者相贈,同憂者相親,這是個亙古不變的道理,意思就是共患難比較容易,也容易產生信任感。此時的曹操就處於這個狀態吧,所以此時,兩個一起逃難又彼此知根知底的人,他無論如何也是不會殺死陳宮的。

    而陳宮也是萬分欽佩曹操的勇略和膽略膽識,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陳宮放著堂堂縣令不當,走上了跟著全國5A級通緝犯曹操一起過起了了亡命天涯的日子,可以說此時的陳宮已暗暗地把曹操當成了新榜樣、新主子和人生的新航標。所以曹操殺陳宮是沒有理由的。其二,此時的陳宮對曹操僅僅是極度失望,遠沒有到反目成仇的地步。這點曹操和陳宮心裡都非常的清楚,他對曹操行刺董卓的雄才大略佩服是由衷的,此時只是對曹操的殘忍和猜疑非常的厭惡,覺得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已,實在沒有到刀兵相見的地步。其三,陳宮與呂伯奢一家地位和影響力不一樣。陳宮在跟隨曹操逃亡之前已是縣令,社會影響力不一樣。這樣一個人跟隨曹操一起逃亡,已經造成的政治影響和社會影響的已經非常巨大,此時曹操再把陳宮殺掉的話,那就在會在全國範圍內造成非常巨大的政治影響,對曹操的聲譽有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反觀呂伯奢一家,僅僅是自然村頭的平頭百姓而已,荒郊僻野的,在戰爭年代被殺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會特別的引人注目。這就是殺掉一個政治家和一個老百姓的巨大區別。如果殺了陳宮,說不定曹操的身份會快的暴露,遭遇到更為嚴厲的通緝,到那時曹操根本沒有容身之地,談何匡扶漢室,誅滅董卓呢?其四,曹操是一個極度冷靜和內心素質很強大的人。殺呂伯奢一家完全是由他在他被通緝的極端情況下的多疑和猜疑誤判而成,並非是曹操殺人成性造成的,更不可能在此時事情清楚的情況殺掉恩人陳宮。

    以上就是我猜測曹操當時為什麼沒有殺陳宮的原因吧,謝謝大家。

  • 5 # 史海鉤沉

    曹操誤殺叔父呂伯奢,是《三國演義》裡的重要橋段,而曹操著名的座右銘“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就是出自於曹操誤殺呂伯奢後,面對陳宮的怒斥,臉不紅心不跳,十分鎮定地向陳宮說的原話。

    這個橋段也歷來被用來形容曹操的奸詐兇狠無情。

    話說,漢末天下大亂,漢天子召董卓入京勤王,沒想到卻是引狼入室。董卓進京後,把持朝政,淫亂後宮,百官敢怒不敢言。這個時候,曹操挺身而出,想要以獻刀的名義刺殺董卓,這就是著名的歷史典故“曹操獻刀”的由來。

    其實,董卓入京以來,曹操就抱上了董卓的大腿,並逐漸為董卓信任,所以曹操才得以靠近董卓。曹操拿著刀進了董卓臥室,時值董卓正在午睡,曹操愣是不敢上前刺殺,後來曹操終於鼓起勇氣靠近董卓時,沒想到董卓突然醒來,曹操靈機一動,以獻刀為名將寶刀獻給了董卓。趁董卓尚不明就裡,迅速逃亡。

    在逃亡路上,曹操被陳宮逮捕,陳宮欽慕曹操作為,於是放棄了一家老小,追隨曹操逃亡。這一逃就到了呂伯奢家,呂伯奢是曹操父親的好友,儘管當時曹操被通緝 但呂伯奢依然收留了他,並讓他在後堂休息,自己家殺豬宰羊置酒以款待曹操陳宮二人。

    曹操多疑,聽著院子裡磨刀霍霍,以為是要殺自己,於是先下手為強殺了呂伯奢一家老小几十口人。在殺完眾人後,曹操看到院子裡的豬才知道呂伯奢一家不是要殺自己,而是要殺豬款待自己。然而,曹操殺錯了人卻毫無愧疚之心,在路上遇到打酒回來的呂伯奢,竟然順手將呂伯奢殺了。

    陳宮也算是一個人物,但他沒想到曹操是這樣的人,所以怒斥曹操,曹操說出了那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無恥之言。

    那麼,曹操為什麼不殺陳宮。

    首先是因為,陳宮私放曹操,捨棄了一家老小,算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操得承這個情。另外,對於曹操而言,陳宮也算是有個有本事的人,曹操惜其才。

  • 6 # 黑白歷史說

    這段故事,應是取自《三國演義》之中,與《三國志》《魏書》《世說新語》等書中記載略有出入,便不再贅述,單以《三國演義》來評斷此事。

    故事概述

    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倉皇出逃。在中牟縣被捉,縣令陳宮見曹操是一位英雄,心中歡喜;知曹操行刺董卓,心中敬佩。

    故而私放曹操,並捨棄自己縣令職位,與曹操一起浪跡天涯。途徑曹操叔叔呂伯奢家,呂伯奢外出買酒,家人準備殺豬宰羊,好好款待曹操與陳宮。

    結果磨刀霍霍之聲,被曹操聽到,誤以為要圖謀害己,將其全家殺害,再次逃亡,途遇呂伯奢買酒回來,曹操一不做二不休,也殺了呂伯奢。

    並說了那句霸氣寡恩、流傳千古之語:寧教我負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負我。

    正因為這句話,讓陳宮覺得曹操奸邪小人,非一代明主,舍他而去。

    陳宮親眼目睹了,曹操行兇的全過程,而曹操並未對陳宮施以毒手。

    作為這次奸雄的曹操,為什麼不殺人滅口,殺陳宮呢?

    從曹操殺害呂伯奢一家來看,曹操絕非心慈手軟之人,故而放過陳宮,也非曹操的“報大恩、還人情”,實在是另有原因。

    一、愛惜人才

    曹操雖是刻薄寡恩之人,卻也是愛才如命。陳宮當時雖然只是一個縣令,卻也有著經天緯地之才。

    陳宮追隨曹操一個通緝犯,舍掉自己的縣令身份,捨棄自己的平靜生活。單論這份氣魄與膽識,就足以令曹操為之側目與欽佩。

    而且陳宮本身表現出來的計謀與才華,也讓曹操很想為我所用。此時的曹操,孤身一人,要成大事,必須有人相助,哪怕是知道自己的把柄的人,也可以暫時任用。

    曹操一直都相信自己可以東山再起,待到那時,自己需要的大量人才,陳宮就是人才之一。而陳宮畢竟也算是一起共過患難的,患難之交,忠心度高。

    只是曹操沒想到陳宮會半夜逃跑而已。

    二、相伴江湖

    落難的曹操,是孤獨的,也是狼狽的。此時陳宮相陪,好歹有個伴,可以說說話,讓自己的囧途,不至於太過寂寞。

    而且陳宮自己放棄縣令,跟曹操逃跑的那一刻開始,陳宮同樣是一名犯人了。

    陳宮對曹操沒有任何威脅,只要二人在一起,那就是“有禍一起闖,有罪一起當”,二人同病相憐,曹操沒有必要殺陳宮滅口。

    或者說,曹操想殺陳宮,但不是現在。最起碼要等到了自己地頭,自己的不必與陳宮四處逃亡之時。

    三、結果難料

    曹操為何要殺呂伯奢一家?

    曹操殺呂伯奢家人,是誤會,以為他們要殺自己,所以才出手,曹操是為了保命。

    而殺呂伯奢,並非怕呂伯奢報官,而是為了名聲。曹操是一個被董卓追殺的人,會害怕因殺人而被官府通緝嗎?刺殺董卓的罪更大。

    如果不殺呂伯奢,事情敗露,曹操殺恩人、朋友之事就會天下傳揚。曹操名譽掃地,要想做點事,可就難於登天了。

    為了抱住自己的名聲,曹操內心是想殺陳宮的。陳宮雖是縣令,卻並非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曹操要殺一個有了防備心的壯漢,沒有絕對的把握,只能暫時先穩住他。

    結果,陳宮察覺曹操企圖,知曹操絕非明主,連夜逃跑,投奔呂布。

    呂布是董卓的乾兒子,與曹操勢不兩立。而且日後,多次慫恿呂布攻打曹操。陳宮如此行事,可見他與曹操是勢同水火,不共戴天。

    也反證了曹操有殺陳宮之心,只是怕不能得手,且先拖著,還沒來得及行動,陳宮警覺,跑了。

    四、幾被反殺

    曹操生性多疑,在殺呂伯奢及家人之後。對陳宮也起疑心。怕陳宮會如自己一般,開闢殺戮模式,殺了自己。

    而陳宮也有同樣心裡。二人互相提防,互相試探,始終都未找到合適時機。

    終於一日夜,曹操太累,睡著了,陳宮欲殺曹操,而為民除害,除去這個濫殺無辜的魔頭。

    可陳宮畢竟縣令出身,有些書生痴氣,事到臨頭,下不了手。再三思量之下,陳宮決定遠離這個魔頭,趁夜逃走。

    曹操躲過一劫。

    結論

    曹操與陳宮二人在事後的心裡活動,已經無法考證。只能憑藉二人的性格及行事,來做合理推測。

    曹操是想殺而不忍殺陳宮,陳宮是想殺而不敢殺陳宮。

    二人都已起殺心。曹操顧忌陳宮力量,怕被陳宮反殺。陳宮有些婦人之仁,臨到下手,又害怕了。

    這種推測,應該是比較符合二人當時的情形。

    影響

    呂伯奢事件的發生,最大的影響是對曹操的性格。此事之後,曹操多疑、狠辣的性格一發不可收拾,並充斥整個人生,後來曹操多次“夢中殺人”,都是這件事的延伸。

    曹操從此之後,再不信所謂的“友情”“義氣”,以為一切都是可以背叛的。他自己也開始了瘋狂追求“權力”“金錢”等各種慾望之路。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陳宮若非經過呂伯奢之事,從而加深了對曹操秉性的瞭解,他只怕會越陷越深,最後不能自拔,徹底淪為於曹操一丘之貉的劊子手。

    陳宮未被殺,是僥倖。但陳宮能及時抽離,卻是天幸!

  • 7 # 青梅煮酒品三國

    首先正史中為查閱到這段歷史,只有簡單的一句話。而演義中曹操在逃回故鄉的路上在中牟縣被陳宮屬下抓住,陳宮並未沒有將曹操獻給董卓,曹操心中感激陳宮的不殺之恩;還有就是陳宮離開曹操的時候是偷偷離去的,曹操直到第二天天亮才發現,想殺陳宮也沒有機會了。

    正史中

    《三國志》對於曹操殺董卓失敗,逃回故鄉這段事的記載很模糊。而且在中牟縣並沒有提到為曹操求情的是陳宮,也沒有記載曹操誤殺呂伯奢全家的事情。正史中曹操確實在中牟縣被亭長抓住,而且送到了縣令處,等候發落。有人為曹操求情,曹操才脫身。但是是誰救了曹操正史中並沒有註明是誰。陳宮棄官跟隨曹操也沒有明確的記載。整個事件只是一句話帶過,證實曹操確實被抓。

    出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情得解。摘自《三國志》

    意思是出了虎牢關,路過中牟縣時,被亭長所懷疑,將曹操捉送到縣裡,縣中有人暗中認出了他,為他求情才得以釋放。

    事發過程

    演義中記載曹操獻寶刀刺殺董卓失敗後,拼命逃出城向故鄉逃去。途中路過中牟縣時,被兵士抓住,押送到縣令陳宮處。縣令陳宮曾經見過曹操,認出了曹操。在曹操和陳宮一番談論之後陳宮認為曹操是個有大志向的人。陳宮決定放棄董卓的懸賞,選擇跟隨曹操共謀天下。

    曹操、陳宮二人乘馬朝曹操故鄉而去。期間二人路過曹操父親結義兄弟呂伯奢之住所,準備去呂伯奢家投宿。呂伯奢瞭解曹操情況後,讓下人生火做飯,自己去鄰村打酒,讓僕人宰豬款待曹操、陳宮。曹操二人聽得磨刀的聲音,心中產生懷疑,以為是呂伯奢以打酒為藉口去報官捉拿他倆;僕人磨刀是要殺害曹操、陳宮。曹操、陳宮拔劍將僕人殺死,又挨間巡查,將莊內幾人全部殺死。巡查至廚房時發現屋內綁著一頭豬,陳宮翻然醒悟誤殺好人了。

    二人知道誤殺後,匆匆騎馬離開呂伯奢家。路上遇到打酒回來的呂伯奢。曹操寒暄幾句,趁其不備將呂伯奢殺死。陳宮心灰意冷,認為曹操和董卓一樣殘暴不仁。曹操、陳宮二人投宿客棧,夜裡陳宮想殺了曹操除害。但是轉念一想放棄了殺曹操的念頭,不等到天亮自己就離開曹操,自己投東郡走了。

    卻說陳宮臨欲下手殺曹操,忽轉念曰:“我為國家跟他到此,殺之不義。不若棄他往。”外掛劍上馬,不等天明自投東郡去了。摘自《三國演義》

    總結:演義中曹操被塑造的形象是生性多疑,亂世奸雄的人物形象,更有“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一說。如果曹操知道陳宮想要離他而去,必然殺他以絕後患。

  • 8 # 心靈滌盪

    曹操誤殺呂伯奢全家,卻不殺全看在眼裡的陳宮,從人性的角度說,曹操還有值得肯定的一面。

    呂伯奢是其父輩中人,對於曹操來說,沒有過多交集,況當時曹操正處於逃亡之中,必要的謹慎在所難免,導致誤殺呂伯奢全家。只是明白真相後的曹操不該恩將仇報,又殺呂伯奢,這就是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陰險狡詐的體現。

    曹操不殺陳宮,多少體現了曹操還有人性的一面。大禍臨頭、亡命逃竄的他得到了好心的陳宮的的解救和幫助,曹操從骨子裡是感激陳宮的。曹操心裡非常清楚,此時不殺對真相一目瞭然的陳宮,日後定有其不良後果,但此時的他自身都難保,面對的又是救命恩人,因此良心的發現讓曹操手下留情,最後與陳宮各奔東西。

    假若與陳宮的這一幕,發生在曹操位尊權高時期,相信,就是十個陳宮都難逃曹操陰險的魔爪。救陳宮的,是當時的處境和陳宮的有恩於曹操在先,也是陳宮的大幸。

  • 9 # 襄陽草根秦

    曹操殺掉他父親的好朋友呂伯奢一家,有誤會的成份。因為曹操刺殺董卓失敗,被畫影圖形,重金輯拿。被全國通輯的曹操當時的處境和心情可以想見,定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終日。

    在和陳宮一道投奔叔叔呂伯奢一家時,曹操並沒有十足的把握,不被告官。但他走投無路,只好硬著頭皮前往。在呂伯奢家,曹操緊張的神經始終緊繃著,所以當聽到“縛住再殺”時,便誤把殺豬款待自己,誤會為捆上自己去報官頜賞。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秧,曹操便主動出擊,動手殺了叔叔呂伯奢一家。在路上遇到買酒回來的呂伯奢,也一併殺掉。並說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驚世豪言。

    曹操之所以不殺掉陳宮,主要是因為曹操相信陳宮不會害自己。面對賞千金,封萬戶侯的通輯令,陳宮絲毫不為所動,寧願棄官不做,和曹操一起逃亡。陳宮視金錢如糞土,把仁義看得無比珍貴,他的人品和膽識,曹阿瞞從內心非常敬佩。陳宮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為了自己丟官逃亡,對自己如此看重,有知遇之恩,所以曹操沒有殺掉陳宮。

    當然,曹操殺掉呂伯奢一家,並說出“休教天下人負我”,均出自《三國演義》,真實的情況,正史沒有記載。

  • 10 # 華源說

    這個問題我來解讀一下,詳細的解讀一下當時的情況,當時,曹操睡著了,但是陳宮卻聽到了磨刀的聲音,而且還要說殺了那個賊子,這時候陳宮心裡就是認為呂伯奢一家要殺他們,而這時候陳宮是作為跟隨者,曹操是老大,曹操做主要決定,而這時候的曹操說實話也是有點慌,腦子有點短路,如果單是曹操沒有帶領著陳宮一起逃跑,說不定呂伯奢一家也不會死,曹操的腦袋處於短路狀態,可就在這時候,陳宮的話就直接給下定論了,而不是出一個參考性的意見,例如說,我們看看再說,或者挾持一個人質,而是直接灌輸給了曹操一個資訊,呂伯奢一家要殺我們,而曹操這時候已經被灌輸的資訊有了偏向的想法,並沒有思考,所以才導致曹操殺呂伯奢的一家。而就在他們殺人的時候,陳宮其實也認為該殺,因為要殺他們的人當然該殺,而且還跟著曹操一起動刀了,老大都動了他能不動嗎,所以誤殺呂伯奢一家其實陳宮有很大的責任。陳宮離開曹操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曹操誤殺了還要殺呂伯奢。剛剛提到陳宮也參與了屠殺,陳宮就是從犯,而且在未得知呂伯奢家人的真實意圖的情況下陳宮也是認為他們是該殺的。所以說曹操沒必要殺陳宮,而且陳宮是追隨自己的,自己的手下,為什麼要殺掉呢。其實還是有點看不懂陳宮,他投奔曹操說或許是為了拯救大漢朝,或許是想做一個名垂千古的人。無非就這兩,但當他投奔曹操是他卻把自己的妻兒撇下,祖宗祠撇下,在哪時候是很注重孝道的,你說你為了大漢天下自己的親人都可以放下,為了大漢天下為什麼就不能忍受多死一個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隔離開關的檢修專案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