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欺客夢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劉備顛簸一生,遇諸葛將不過關張趙,兵不過兩千,寄居人下。就像隆中對說的一樣,北方曹操霸業已成,東吳也經歷三世經營,都根深蒂固,不可敵,只能先佔荊州再佔益州以取得對抗曹魏之力。然而關羽劉備先後失敗,導致荊州丟失,精兵損失殆盡。真的是勝負難料啊。再加上曹魏政權日益穩固,蜀道艱險難行,陳倉水道因地震消失。諸葛亮進軍關中之實在艱辛,而又無名軍大將能從其他地方出軍牽制曹魏軍力,只能以一州之地,帥數萬之人抗衡天下。成敗利鈍,實在非人力可謀啊

  • 2 # 歷史扯吧

    諸葛亮的《隆中對》,不可謂不精闢,不可謂不是遠見卓識,直接把劉皇叔裝了進去,無法自拔。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孔明先生再神機妙算,只能算盡天時、地利,無法算破人和。

    三顧茅廬如果真實可信,那麼就別怪劉備運氣太差,而是孔明有意為之。為什麼呢?因為那時的孔明先生才二十六七歲,而劉皇叔已經早過了創業的最佳年齡。孔明期望明主,但他期望的不是劉備這樣的倒黴蛋,而且,他更加不希望溝通的過程會產生代溝。

    誰也沒想到,劉備會三顧茅廬,而且是帶著極大的誠意去的。孔明本想假意推辭,無奈久居山林難以實現抱負,更經不住劉皇叔以禮服人的那兩把刷子,也就勉強先應承下來。但是,很快他就發現,夾在劉備桃園三結義的兄弟中間,實在難以做人。包括劉備自己,也是夾在兩撥人之間左右為難。

    龐統來了之後,很快打破了這個僵局,諸葛亮專心內政而不管戰事。劉備也驚喜地發現,張飛這人似乎跟龐統更加投緣。於是,西征過程中,劉備只帶了龐統和張飛,留下孔明、關羽守荊州。龐統死後,又來了個法正,也不是等閒之輩,劉備跟法先生又近乎得難捨難分。

    等到法正也沒了,關、張二人也沒了,劉備終於又想起了諸葛亮,軍政大事,他已無人可託付。然後,諸葛亮接下來的攤子,早已不是進鼎西蜀時的模樣。一來夷陵之戰讓蜀軍精銳盡失,二來五虎上將只剩下一個趙雲,三來劉備還安排了一個制約他的搗蛋鬼李嚴。

    諸葛亮被閒置多年沒有帶兵機會,是因為“人和”不和,而他的“六出祁山”,有三次失敗於人和。這三次,恰恰是李嚴在背後搗蛋,沒有及時供應糧草,導致諸葛亮進退兩難,一邊打勝仗,一邊暗自退兵。倒不是說李嚴不搗蛋,諸葛亮就一定能直搗曹魏老巢,但是在這種環境下對外用兵,本身就是兵家大忌,豈有不敗之理?(原創不易,歡迎點贊關注)

  • 3 # 翡翠李子

    首先,《隆中對》是對劉備當時境況的指導,明確指出劉備可以去奪取哪些地方作為基地,也就是天下三分。

    其次,時過境遷,天下三分(14州),魏佔十,吳佔三,蜀漢只佔益州(1州)與《隆中對》的設想不符。《隆中對》中提到劉備可佔荊、益二州,待天下有變時,劉備從益州帶主力攻擊長安,一上將帶荊州之兵攻擊宛、洛陽。這裡有兩點,一是天下有變,魏所佔十州出現分裂;二是劉備佔據荊益二州。諸葛亮伐魏時與《隆中對》嚴重背離。

  • 4 # 傲視蒼穹39

    《隆中對》本身就錯謬百出,它的作用,僅僅是令劉備認識到了“戰略”二字的重要,第一次懂得了什麼叫“戰略”。開了劉備的“慧眼”!

    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是“未出茅廬,先知天下三分”純屬胡吹瞎粉!看看他對荊州的戰略敘述;“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此論從頭到尾,都只強調了“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好像荊州是上天留給劉備的,別人是不會染指的!根本沒有分析到東吳對荊州的態度、訴求是什麼!那麼,我們再看看荊州全境對東吳的態勢是怎樣;荊州位處長江上游,漢水注入荊州的中部。東吳對曹魏來說,長江是“天險”。但在對付荊州時,卻變成了時刻的威脅,地處逆流,並無險可守。而荊州南部四郡,更是從西、西南部弧形包圍著東吳,並且還佔據著地勢高與東吳的優勢。如果荊州是敵人,以陸路從這兩個方向進攻東吳,東吳也處於絕對的劣勢——無險可守!這樣一來,如果敵方以水、陸三路大軍伐吳的話,東吳只有挨宰的份了!正因如此,荊州對於東吳來說,是關乎生死存亡的。所以,孫氏幾代人都在想方設法奪取荊州!

    而諸葛亮《隆中對》的要詣是以荊州為“家”,以西川為“基業”。這就是說,諸葛亮要劉備把“家”安在了對準孫權脖子的“刀把”上,隨時可以“手起刀落”的威脅著孫權!卻又要強行的“東和孫權”。試問,你拿著把刀,比著孫權的脖子大喊“我們結盟吧”。孫權會如何想?這種“盟約”靠得住嗎?而且,諸葛亮還對此深信不疑,根本沒有考慮過孫權的感受、東吳的利益。這不過是諸葛亮的一廂情願而已!從這裡就能看出《隆中對》的蹩腳!如果諸葛亮真定戰略很高明,就必然會看出荊州對東吳的重要性。你既然要佔據荊州,就必須有和東吳為敵的決心和對策,“和”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還要考慮兩方面的威脅,那麼在荊州的二線上庸、夷陵這兩個方向,必須要有強大的支援兵團駐紮,以隨時支援荊州的防務!關羽之所以失荊州而身死,恰恰就是這兩個方向出了問題,沒有任何的支援。否則,即使荊州丟失,也不會令關羽喪生。

    第三是,既然要以荊州為“家”,那就必須要先把家安頓好。所以,劉備入川僅帶走了龐統、黃忠、卓膺以及萬餘荊州兵,把主力全部留在荊州的做法是正確的。證明劉備的戰略眼光,有了飛躍的提升。到要求諸葛亮派兵增援的時候,諸葛亮把張飛、趙雲都帶走,且抽掉了大部分兵力入川。這就是一個錯誤;至少,張飛、趙雲兩人中,應該留下一人協助關羽鎮守荊州。有人說劉備留給關羽的人才不少,什麼叫人才?沒有獨擋一面能力的人,也能叫人才的話,那麼誰都能叫“人才”了。關平、廖化都屬於關羽自己的部曲,並不屬於劉備的將軍。況且,這二人也沒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剩下最有名的就是糜芳了,糜芳雖是國舅爺,卻更沒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充其量屬於”監軍“之類,除了掣肘,沒有任何作用。士仁更是名不見經傳。馬良在三國謀士中,最多算個三流貨。趙累、王甫等雖然忠貞可嘉,卻也沒有表現出有什麼特殊能力。就是說;整個荊州防務,僅有關羽一人是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其他均是碌碌之輩。關羽靠著這樣的團隊,要低於來自於曹魏、東吳的傾國相攻,不敗是沒有天理的!更何況是盟友間的偷襲?正因為關羽的輔佐人才的缺失,才會被甘寧趁虛奪取了長沙等三郡。但儘管兩國的結盟已經名存實亡,諸葛亮對此卻仍是死抱著他的“東和孫權”不放,不作任何的防範。戰略意識之幼稚,於此可見一斑!一個從未見過世面的、27歲的年輕人,光是靠看死書,就能成為戰略高手?不管書上怎麼吹,我是不相信的!事實已經證明了他對於戰略,僅是一知半解而已。所以,《隆中對》從一開始,戰略上就是錯誤的!

  • 5 # 秦野雁

    《隆中對》並不是天真,它的睿智讓它成為了千古名篇。《隆中對》是諸葛亮對當前天下形勢,作出的最正確的預判和估計。

    《隆中對》出於公元207年,劉備茅廬三顧之時。當時漢獻帝被曹操挾在許昌,漢朝傾危。雖然諸侯割據,天下大亂,但是人心思漢這一根本點卻沒有改變。跟隨漢獻帝在許昌的文武百官,以及各方諸侯,甚至包括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很多部下,都是食漢祿做漢事的漢臣。

    諸葛亮根據天下形勢,抓住了民心思漢這一要點,給劉備繪製了一幅壯闊的藍圖,給劉備的未來做出了規劃。所以諸葛亮後來才會問劉備:“如此願聞將軍之志”。意思就是說,你要不是心懷天下,為了興復漢室,只想像劉表一樣,安逸現狀,偏安一隅,胸無大志,那《隆中對》就不適合你,我也不會跟你出山。所以興復漢室成為諸葛亮和劉備一生奮鬥的目標。無論時事時光如何變遷,諸葛亮的目標從未改變。

    時間過的真快,諸葛亮平定南中以後,一轉眼到了公元228年春。諸葛亮又寫了一篇文章——《出師表》上書給後主劉禪。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的三顧之恩,完成先帝興復漢室的遺願。至公元234年8月。諸葛亮北伐共五次,均以失敗告終。

    公元207年的《隆中對》到公元228年的《出師表》。相隔21年。這中間有曹丕以魏代漢,很多的漢臣已經故去。曹操對於撫卹老百姓下足了功夫,朝廷裡也只有魏臣,老百姓安居樂業,也只念魏王之恩。期間,除曹丕三伐東吳均以失敗告終外,魏國沒有任何變節,天下也沒有任何大的變化。

    在這個時候,老百姓心中漢朝的地位已經十分地弱化了,諸葛亮用20年前的策略強行北伐,沒有了“民心思漢”這一強有力的基礎。相當於沒有魏國和東吳“漢臣”的支援,僅憑完成先帝的遺願出師北伐,匡扶漢室,顯得過於勢孤力單。沒有支援,沒有響應,單憑一己之力,以弱伐強,後果可想而知。

    從來沒有人說蜀丞相諸葛亮,史上一直稱諸葛亮為漢丞相。為了先帝,為了天下,為了大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惜哉!哀哉!!

  • 6 # 雲子落

    魯迅說過,三國演義“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

    羅貫中描寫諸葛亮的確誇張,比如遇到現實中難以逾越的溝坎,諸葛亮便運用陰陽八卦、求神祈風、奇門遁甲、驅鬼弄神去扭轉乾坤!這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似乎很有市場,可到了今天,說白了都在玩光速與原子的時代,諸葛亮那套超強本事,不僅讓人不易接受,甚至有些可笑!就是唯一適宜科學解釋的“隆中對”,自古掌聲不斷,我也覺得有人為拔高之嫌!這麼說,並未否定,諸葛亮是那個時代的最偉大政治家與軍事家!

    諸葛亮早期教育與生存環境並不見優!

    上小學父母去世,寄養在叔叔家讀初中,讀高中叔叔又逝,轉學南陽!十九歲上大學,跟導師司馬徽學八年。博士畢業後,經導師推薦,第一家也是最後一家應聘單位,就是即將面臨倒閉的劉備集團!

    上述可見,期待諸葛亮一出山就是天才,明顯脫離現實生活!即使諸葛亮基因不錯,但是明顯缺乏適宜天才成長的早期發展環境。缺乏父母關愛,長期寄居,學校生活不穩定,對其智商發展,多少還是有點負面影響!幸運的是他後來遇上頂級導師司馬徽,快速挖掘其智力潛能,是非常有可能的!

    因為劉備集團當時經營狀況極差,股市早已跌破發行價,應聘者不多!故劉備三顧茅廬,到諸葛亮家裡,實現對諸葛亮的面試答辯錄取工作!這也是中國招聘歷史上破天荒的著名事件,招聘老闆到應聘者家裡開展面試!當時27歲的諸葛亮答辯比較輕鬆,對47歲劉備侃侃而談,即被後人標榜為“隆中對”。極有可能諸葛亮在司馬徽處博士畢業論文就是“如何三分天下”,司馬徽正是根據這份論文的分量,將諸葛亮推薦給劉備的!

    隆中對,真的那麼神奇嗎?我覺得未必!

    畢竟是諸葛亮面試的答辯,不可能達到後世誇讚那般神乎!不可否認,這番答辯,的確展示了青年諸葛亮,智商超群,卓有成見!書生不出門,釐清天下事,非常了不起!他的這篇言論,可以說是達到了當時政治類博士生最高水平!但是你要硬說是千古奇策,未免有點太形而上了!畢竟,那是一個剛出校門學子的世界觀與價值判斷,理論色彩畢竟濃厚!

    後來也事實也證明,“隆中對”過於理想化,忽視曹操與孫權反“隆中對”的現實速度與強度!正如下圍棋中“敵之要點就是我之要點”!諸葛亮剛講完“隆中對”,曹操已經搶先佈局,迅速佔領荊州!從這一點看,劉備集團已經沒有實現“隆中對”的可能!

    後來劉備搶佔荊州,完全是撿了個漏子!

    偉大的曹操犯了最不該犯的輕敵錯誤,赤壁之戰,簡直就是為了拯救劉備而發生的,歷史鬼使神差地勉勉強強回到與“隆中對”相似的軌道上!此時的荊州,與“隆中對”裡的荊州,相差十萬八千里!荊州已成三家犬牙交錯之地!曹魏至始至終佔據荊州的三郡,劉備與孫權為餘下六郡,展開殊死搏鬥!最後,表面上看起來最具“荊州意識”的劉備,完全退出荊州!這也表明,曹操與孫權反制“隆中對”,不僅比諸葛亮早,而且相當堅決!

    生子當如孫仲謀!

    在對待荊州上,孫權韜略展示了極高的戰略才能!無論什麼情況下,“佔據荊州”必須是第一,“聯蜀或聯魏”無所謂,相機而定,必須是為了有利於搶佔荊州,或在佔據荊州基礎上再論!有了這種意識,孫權敏銳抓住關羽攻打襄陽的絕佳機遇,聯曹抗蜀,冒著被劉備自殺式狂揍的危險,殺掉關羽,拿下荊州,不留後患!而且,真正做到“保證同時打贏兩場戰爭”,誘敵深入,在夷陵全殲劉備來犯之敵!孫權的偉大,就在於依靠自己單薄的力量,將曹操與劉備打得後半生夜裡做噩夢!得到荊州的東吳,在曹魏眼裡,明顯要比西蜀難啃的多!

    “隆中對”裡 “聯吳抗曹”,被教條化!

    事實上,任何戰略戰術,必須根據時局的變化而靈活調整!“隆中對”唯一可以實現的條件,就是曹魏內亂與自我癱瘓,這才有可能讓蜀國憑藉自力,達到“蛇吞象”的效果!不然,僅憑蜀國那點國力,伐魏簡直是自殺式進攻!吳國伐魏成功機率都是蜀國好幾倍!

    也許,吳國趁機吞掉蜀國,或者蜀國想法幹掉魏國,再與北海與烏桓相勾結,才能有實力實現統一天下!做不到這一點,只要曹魏首腦大腦不進水,吃掉曹魏幾無可能!可以說,對於吳蜀兩家,聯盟絕對可以苟且,統一天下那是做夢!

    當年元朝,就是先打中亞與南俄,有錢有糧有兵有自信,才敢回師進攻大宋;大清也是統一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後,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與戰力儲備,開始向中原進發!

    西蜀如果先穩定南方與西方,實行深度治理,而不是孟獲那種不造反就行!前方打仗勝敗,與孟獲一點關係沒有,不出兵不出糧,更不起不戰略縱深的作用!真正統一南方與西方,然後乘曹魏打盹之時,幹掉東吳!那時的西蜀,跺跺腳,江北的曹魏都會心驚肉跳!

    “隆中對”過分強調“聯吳抗曹”,僵化了戰略,反而適得其反,被孫權鑽了空子,誤了關羽的性命,丟掉荊州三郡,從此西蜀一絕不振!如果死守荊州,不怕與東吳撕破臉,甚至聯曹攻吳,或許荊州六郡一個不丟!沒有荊州的東吳估計只有哈著西蜀,才能有點尊嚴,也會聽話的多!吳蜀聯盟才是真正軍事聯盟,而不僅僅是互不侵犯!那時,諸葛亮再想伐魏,出荊州多省事,興許帶著東吳小弟,還能大功告成!

    在世界戰史上,一個國家堅定不移地執行三十年前一個剛畢業的學士制定的戰略,最終取得天下,從未有過!《隆中對》只是種思路,未必就是戰略!所謂魏蜀吳三分天下,也只是相對而言,北部、東部、西南割據的諸侯多得是!

  • 7 # 濟世論事

    感謝邀請。這其實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個人他能夠預測準確一件事,但並不代表他也能夠做好另一件事,同樣一個人也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他個人的短板,或者是盲點。而諸葛亮的短板和盲點,就是曹魏。同樣有句話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司馬懿的出現,就是諸葛亮的剋星。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8 # 秦皇漢武

    《隆中對》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戰略構想之一,但卻存在一大缺陷。

    諸葛亮制定《隆中對》時,劉備還只是個寄人籬下的落魄將軍,但諸葛亮卻能敏銳的預測到天下形勢,並最終輔助劉備實現了三分天下,足見諸葛亮的睿智和能力。但《隆中對》卻存在一個巨大的缺陷:沒有考慮東吳的利益。

    聯吳抗曹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但《隆中對》跨有荊益又是對東吳的巨大威脅,畢竟荊州地處東吳上游,佔據荊州,就可以透過水路將成都平原的糧草源源不斷的東運,歷史上秦國伐楚就是多次從蜀地出發沿長江順流直下,給楚國造成了巨大威脅。

    所以,東吳君臣也十分清除這層利害關係。當劉備弱小時,東吳需要聯合弱小來對抗強敵,但當這個盟友變得強大時,是東吳不願看到的,畢竟無論是曹魏還是劉備,對自己都是威脅。因此,就算不是關羽守荊州,換一個能妥善處理和東吳關係的將領來,結果很可能一樣,東吳不允許曹魏統一,更不會允許蜀漢強大。這也就是為什麼史學家都說,劉備夷陵慘敗之後,三分天下的格局才正式形成,因為這個時候荊州在東吳之手,有了戰略緩衝之後,東吳才會安心與蜀漢聯合。

    伐魏其實並非不可完成。

    曹魏佔據天下三分之二,而蜀漢僅僅益州一地,看似諸葛亮北伐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其實並非如此。荊州軍被劉備抽調入川后,關羽依然能憑藉荊州餘部獨立伐魏,甚至差點讓曹操遷都避戰,可見,戰略運用得當,時機把握準確,弱小是可以戰勝強大的。

    歷史上,北周的情況和蜀漢非常相似,北周無論是人口、兵力都不如北齊與南梁,統治集團也是外來,但北周卻最終統一北方,為隋朝大一統打下了基礎。

    那麼蜀漢的問題出在哪了?軍事效能低下是主要原因。蜀漢建立後,法正曾提出:放棄荊州,安心治蜀,蠶食雍涼的戰略,這是對《隆中對》的重大修正,荊州丟失後,諸葛亮也的確按照法正生前制定的目標,借北伐之名,攻打曹魏的雍涼等地。

    這是因為以蜀漢的國力,不可能短時間內滅亡曹魏,但卻可以蠶食對方,以戰養戰。如佔據隴西等地後,可以在此地屯糧練兵,既減少了成都運糧讀國力的巨大消耗,又可以對長安形成威脅,迫使曹魏採取防守態勢。

    原本這一戰略可以在第一次北伐時實現,但可惜街亭之戰慘敗,夢想破滅。此後曹魏開始警醒,加強了對雍涼地區的經營,這就導致了蜀漢此後的北伐都將陷入與曹魏的攻堅戰,機會失去一次,再想拿回來就難了。所以,此後諸葛亮的幾次北伐也就無功而返了。

  • 9 # 關東俠客

    諸葛亮是個天才的戰略家,末出茅廬天下三分,為劉備制定好了戰略藍圖。諸葛亮認為荊州之地戰略地略地位非常重要。"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圖巴蜀,此用武之國,其主不能守,此殆所以資將軍。後來,事情的發展按諸葛亮的戰略預想實現了一部分,孫劉達成戰略聯盟,劉備據有益州,荊州之地三個勢力集團重兵相持。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備集團退回益州。此時天下十三個州或十四個州,曹魏佔十州,劉備佔益州,交州一小部分。孫權佔楊州,荊州大部分和荊州一小部。當時蜀國勢力最小,妄圖以一州之地孤軍奮戰統一天下是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諸葛亮可`能還沉浸在戰略設想的成功之中,結果五伐中原沒有成功,死在了五丈原。"出師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國連年征戰,力量衰竭成三國之中最先退出歷史舞臺的一個。其實諸葛亮還有一個棋可走。就是努力經營益州,發展經濟十年生聚,十年發展。諸葛亮是治世奇材,十年之後蜀國會兵精糧足,人丁興旺。看晉國司馬炎滅吳戰略。益州刺史王睿在蜀地大造樓船,然後八萬大軍順流而下,攻克丹陽城(秭歸),破吳攔江鐵鎖,船行無阻,俘東吳西線統帥孫歆。然後兵進武昌,江南郡縣望風而降。孫皓兵敗後帶著棺材投降魏國,三國鼎立晉統一。。後人有詩讚曰:"王睿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闇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假如諸葛亮及時調整戰略方向,派兵守住秦川要路,大造樓船(可載兩千多人),孤助一擲率領水陸大軍順流而下,可迅速擊敗吳國。江南郡縣百姓會擔食壺漿以迎王師。魏國`還沒在震驚中反映過來佔有江東之地和魏國劃江而治,魏國則不會妄動。以後徐圖之,一旦天下有變,兵分三路北伐,西路按韓信出川路線。中路出兵荊州,襲樊城佔宛洛之地,東路兵出建業.北伐,誠如是,大業可成,天下可定也!

  • 10 # 而知而行的歷史

    《隆中對》為諸葛亮出場之宏論,千載以降,尤有可稱道者,孔明未出而知天下三分,其政治預言之準確,殆乎神矣!然而看似滔滔宏論,如事之逆睹的隆中策論,實際上如春秋戰國時之辯士言論,好為大言,以為得計。其策論可操作執行性很差,以至於看似美好的規劃藍圖的基本之地——荊州,在一開始就出現了風雲際會,難測陰陽。

    (《隆中對》時的劉備勢力)

    其一,以彼時劉備寄人籬下的兵力基礎,眾不過三千,屯駐新野小城,鬱郁不得志,諸葛亮一番說辭,要奪荊州以為立身根本。問題是,荊州劉表並非酒囊飯袋,劉表手下眾將也非好與,劉備幾次差點遭到毒手。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劉備再強,此時也沒有把握吞併荊州。此一條,難以實現。後來,劉備帶著新募之兵,並奪了劉琦所部,屯駐夏口,眾約2萬,與曹操對峙。

    其二,荊州位於中央,猶如圍棋中天元,位置重要,各路諸侯都起覬覦之心。劉備尚未起事,曹操已派兵來奪。諸葛亮認為荊州重要,曹操認為荊州志在必得。劉備集團已失先機。即使到最後階段,劉備集團也只是佔據了荊州的三分之一,曹操佔了荊州的江北部分,孫權佔有荊州的江夏部分,正與三國的分野一致。關羽失敗後,劉備集團的西南荊州也被東吳吞併。

    (實力弱小的劉備集團)

    其三,《三國志.龐統法正傳第七》統說備曰:“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今可權藉以定大事。”龐統認為荊州殘破,作為鼎立之勢,難以持久,因此極力主張儘快佔據益州。陳壽在傳記的後面將龐統與魏國的謀臣做了比較,把龐統比作是荀彧,這個評價也是相當之高了。龐統與諸葛亮的觀點,在益州方面是一致,不過對荊州的看法上存在分歧。

    其四,“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諸葛亮所說的北伐,是在“中原有變”時,兩路軍兵同時北伐,大業可成,漢室可興。首先,“中原有變”這個前提條件,太不夠具體,如果“中原沒變”呢?實際上,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主,都堪稱明主,終諸葛亮一世,沒有得到“有變”之時。其次,諸葛亮所說的從宛洛出兵、漢中出兵,相隔千里,音訊不通,難以做到同步進行。實際上,後來東吳和蜀漢兩個國家曾經打過配合,不過配合打的都不好。第三,以兩州之兵,打六州之國,還要分兵,難免兵力不敷使用。

    其五,諸葛亮的計劃裡沒有考慮到東吳的反應,實際上正是東吳看不得劉備集團的勢力強大起來,在關羽最風光的時候“白衣渡江”。曹操佔江北,水兵不強,這在赤壁之戰中已經被驗證,面對曹操,東吳有底氣自保。然而,劉備集團佔據長江上游,地利之便與東吳共有,關羽荊州軍也以水軍見長。如果劉備水路兩軍並進,沿江而下,孫權集團何以抵禦?因此,一旦劉備集團北伐,後方必然會被孫權所乘。而一旦劉備集團起意吞併東吳,曹操必然興兵助吳。三國鼎立之勢,已然成型,非戰術行為所能為。只能依靠戰略上的廣聚人口和經濟,等待天時有變。

    (白衣渡江的呂蒙)

    其六,《三國志.龐統法正傳第七》“…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法正曾說劉備,佔據漢中,廣農積穀,蠶食雍、涼。這時,關羽未敗,荊州未失,法正獻計,從未提及荊州一支兵馬。如果荊州與漢中兩路出兵,可奏大功,法正為何不說?陳壽評價法正,以魏國程昱、郭嘉做比,也非庸碌之輩。“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實際上,諸葛亮一直北伐,所踐行的也是法正的策略。只是經過夷陵一敗,蜀漢國力已頹,不復能為了。

    這些都是站在蜀漢集團的立場上來說的,如果站在魏國的立場上,只要曹魏集團不出現“中原有變”,諸葛亮就沒有勝算。提出《隆中對》的前提已失先機,所以接下來的蜀漢集團都在不停的修正戰略,最終完成了天下三分。相對於軍事價值,《隆中對》的提出,更多在於為處於低谷期的劉備軍事集團提出了明確的政治目標和路線圖,提振了集團計程車氣。正是在《隆中對》之後,劉備才提出了“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政治口號,才終於打出一片天下。

    至於北伐曹魏,在三國鼎立的格局上,除非一方的綜合國力出現了碾壓優勢,單純的一兩場戰術性的戰役不足以改變大局,哪怕夷陵之敗這樣的大戰役,同樣如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方舟子質疑過美國人嗎?你怎麼看待方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