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企業成本核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數量進價金額核算法 這是以實物數量和進價金額兩種計量單位,反映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方法。主要內容包括: 1.“庫存商品”的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統一按進價記賬。總分類賬反映庫存商品進價總值;明細分類賬反映各種商品的實物數量和進價金額。 2.“庫存商品”明細賬按商品的編號、品名、規格、等級分戶,按商品收、付、存分欄記載數量和金額,數量要求永續盤存。 3.根據企業經營管理需要,在“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之間,可設定“庫存商品”類目賬,按商品大類分戶,記載商品進、銷、存金額。 4.在業務部門和倉庫設定商品賬,分戶方法與“庫存商品”明細賬相同,記載商品收、付、存數量,不記金額。 5.根據商品的不同特點,採用不同方法定期計算和結轉已銷商品的進價成本。 數量進價金額核算法的優點是能全面反映各種商品進、銷、存的數量和金額,便於從數量和金額兩個方面進行控制。但由於每筆進、銷貨業務都要填制憑證,按商品品種逐筆登記明細分類賬,核算工作量較大,手續較繁,一般適用於規模較大、經營金額較大、批次較大而交易筆數不多的大中型批發企業。 二、數量售價金額核算法 這是以實物數量和售價金額兩種計量單位,反映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主要內容基本與數量進價金額核算法相同,都是按商品品種設明細賬,實行數量和金額雙重控制。其不同的有兩點: 1.“庫存商品”總分類賬、類目賬和明細賬均按售價記賬。 2.設定“商品進銷差價”賬戶,記載售價金額和進價金額之間的差額,定期分攤已銷商品進銷差價,計算已銷商品進價成本和結存商品的進價金額。 由於採用售價記賬,逢商品售價變動,就要盤點庫存商品,調整商品金額和差價,核算工作量較大,因此,數量售價金額核算法一般適用於經營金額較小、批次較少的小型經營批發的企業,以及經營零售的企業的庫存商品和貴重商品的核算。 三、售價金額核算法 這是在實物負責基礎上,以售價記賬,控制庫存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 1.建立實物負責制。根據崗位責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經營的品種和地點,劃分為若干櫃組,確定實物負責人,對其經營的商品承擔全部責任。 2.售價記賬,金額控制。庫存商品的進、銷、存一律按銷售價格入賬,只記金額,不記數量,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反映售價總金額,明細分類賬按實物負責人分設,反映各實物負責人所經營的商品的售價金額,在總賬控制下,隨時反映各實物負責人的經濟責任。 3.設定“商品進銷差價”賬戶。由於“庫存商品”賬戶按售價反映,而商品購進支付的貨款是按進價計算的;因此,設定“商品進銷差價”賬戶,以反映商品進價與售價之間的差價,正確計算銷售商品的進價成本。 4.加強物價管理。商品按售價核算後,如遇售價變動,就會直接影響庫存商品總額,因此,必須加強物價管理,明碼標價。 5.健全商品盤點制度。“庫存商品”明細分類賬按售價記賬,沒有數量控制,只有透過盤點才能確定實際數量,因此,必須加強商品盤點,才能檢查庫存商品賬實是否相等及其實物負責人的工作質量和經濟責任。 採用售價金額核算方法,可以簡化核算手續,減少工作量,是零售企業商品核算的主要方法。其不足之處是由於只記金額,不記數量,庫存商品賬不能提供數量指標以控制商品進、銷、存情況,一旦發生差錯,難以查明原因。 四、進價金額核算法 這是以進價金額控制庫存商品進、銷、存的一種核算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 1.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一律以進價入賬,只記金額,不記數量。 2.庫存商品明細賬按商品大類或櫃組設定,對需要掌握數量的商品,可設定備查簿。 3.平時銷貨賬務處理,只核算銷售收入,不核算銷售成本。月末採取“以存計銷”的方法,透過實地盤點庫存商品,倒擠商品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為: 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期初庫存商品+本期進貨總額-期末庫存商品進價金額 採用進價金額核算方法,可以簡化核算手續,節約人力、物力,但手續不夠嚴密,平時不能掌握庫存情況,且對商品損耗或差錯事故不能控制,一般適用於鮮活商品的核算。
3028
相關問題全部
商品的核算方法有哪幾種
生產企業商品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 先進先出 後進先出 加權平均 個別計價法 商品流通企業主要有 A、數量進價金額核算法 B、數量售價金額核算法 C、售價金額核算法 D、進價金額核算法
1 瀏覽818 2018-02-11
商品流通企業存貨計價一般採用什麼方法?
商品流通企業存貨發出計價方法 (一)毛利率法 銷售淨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和折讓 銷售毛利=銷售淨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淨額-銷售毛利=銷售淨額×(1-毛利率)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二)零售價格法 成本率=(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期初存貨售價+本期購貨售價)×100% 期末存貨成本=期末存貨售價總額×成本率 本期銷售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移動加權平均能使管理當局及時瞭解存貨的結存情況,而且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以及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但比較繁瑣
3 瀏覽5363 2016-09-06
銷售核算方法有哪些?
銷售核算方法有: 1、商品零售企業成本核算最常用的方法是:進價法和售價核算法成本。 2、進價金額核算又稱“進價記賬、盤存計銷”,是以進價總金額控制實物負責人(或櫃組)經營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它的核算特點是:商品購進後,登記按實物負責人設定的庫存商品明細賬,只記進價金額,不記數量;商品銷售後,按實際取得的銷售收入,貸記“商品銷售收入”賬戶,平時不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定期進行實地盤點,查明實存數量,用最後進價法計算並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3、進價法。這種方一般為經營鮮活商品的零售企業所採用。鮮活商品包括魚、肉、禽、蛋、蔬菜和水果等。 4、超市、百貨商場等通常採用“售價法”核算商品成本。
瀏覽1153
商品流通企業成本費用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商品流通企業成本費用包括:商品進價和商品流通費。 商品進價成本是指企業購進商品的原始進價和購入環節交納的稅金。商品流通費是指企業在從事商品購進、調撥、儲存、銷售活動或提供勞務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支出。此外還要考慮商品在貯存和流通中的一點損耗。所以商品成本並不就是商品購進的簡單成本。
4 瀏覽1177 2017-02-19
商品流通、企業成本核算方法有幾種?
成本核算方法,有“移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等。 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物件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企業的成本預測和企業的經營決策等存在直接影響。 進行成本核算,首先稽核 生產經營管理費用,看其已否發生,是否應當發生,已發生的是否應當計入產品成本,實現對生產經營 管理費用和產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 其次對已發生的費用按照用途進行分配和歸集,計算各種產品的 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 成本管理提供真實的成本資料。 把一定時期內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按其性質和發生地點,分類歸集、彙總、核算,計算出該時期內生產經營費用發生總額和分別計算出每種產品的 實際成本和單位成本的管理活動。 其基本任務是正確、及時地核算產品實際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提供正確的成本資料,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並藉以考核 成本計劃執行情況,綜合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
商品流通企業成本核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數量進價金額核算法 這是以實物數量和進價金額兩種計量單位,反映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方法。主要內容包括: 1.“庫存商品”的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統一按進價記賬。總分類賬反映庫存商品進價總值;明細分類賬反映各種商品的實物數量和進價金額。 2.“庫存商品”明細賬按商品的編號、品名、規格、等級分戶,按商品收、付、存分欄記載數量和金額,數量要求永續盤存。 3.根據企業經營管理需要,在“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之間,可設定“庫存商品”類目賬,按商品大類分戶,記載商品進、銷、存金額。 4.在業務部門和倉庫設定商品賬,分戶方法與“庫存商品”明細賬相同,記載商品收、付、存數量,不記金額。 5.根據商品的不同特點,採用不同方法定期計算和結轉已銷商品的進價成本。 數量進價金額核算法的優點是能全面反映各種商品進、銷、存的數量和金額,便於從數量和金額兩個方面進行控制。但由於每筆進、銷貨業務都要填制憑證,按商品品種逐筆登記明細分類賬,核算工作量較大,手續較繁,一般適用於規模較大、經營金額較大、批次較大而交易筆數不多的大中型批發企業。 二、數量售價金額核算法 這是以實物數量和售價金額兩種計量單位,反映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主要內容基本與數量進價金額核算法相同,都是按商品品種設明細賬,實行數量和金額雙重控制。其不同的有兩點: 1.“庫存商品”總分類賬、類目賬和明細賬均按售價記賬。 2.設定“商品進銷差價”賬戶,記載售價金額和進價金額之間的差額,定期分攤已銷商品進銷差價,計算已銷商品進價成本和結存商品的進價金額。 由於採用售價記賬,逢商品售價變動,就要盤點庫存商品,調整商品金額和差價,核算工作量較大,因此,數量售價金額核算法一般適用於經營金額較小、批次較少的小型經營批發的企業,以及經營零售的企業的庫存商品和貴重商品的核算。 三、售價金額核算法 這是在實物負責基礎上,以售價記賬,控制庫存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 1.建立實物負責制。根據崗位責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經營的品種和地點,劃分為若干櫃組,確定實物負責人,對其經營的商品承擔全部責任。 2.售價記賬,金額控制。庫存商品的進、銷、存一律按銷售價格入賬,只記金額,不記數量,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反映售價總金額,明細分類賬按實物負責人分設,反映各實物負責人所經營的商品的售價金額,在總賬控制下,隨時反映各實物負責人的經濟責任。 3.設定“商品進銷差價”賬戶。由於“庫存商品”賬戶按售價反映,而商品購進支付的貨款是按進價計算的;因此,設定“商品進銷差價”賬戶,以反映商品進價與售價之間的差價,正確計算銷售商品的進價成本。 4.加強物價管理。商品按售價核算後,如遇售價變動,就會直接影響庫存商品總額,因此,必須加強物價管理,明碼標價。 5.健全商品盤點制度。“庫存商品”明細分類賬按售價記賬,沒有數量控制,只有透過盤點才能確定實際數量,因此,必須加強商品盤點,才能檢查庫存商品賬實是否相等及其實物負責人的工作質量和經濟責任。 採用售價金額核算方法,可以簡化核算手續,減少工作量,是零售企業商品核算的主要方法。其不足之處是由於只記金額,不記數量,庫存商品賬不能提供數量指標以控制商品進、銷、存情況,一旦發生差錯,難以查明原因。 四、進價金額核算法 這是以進價金額控制庫存商品進、銷、存的一種核算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 1.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一律以進價入賬,只記金額,不記數量。 2.庫存商品明細賬按商品大類或櫃組設定,對需要掌握數量的商品,可設定備查簿。 3.平時銷貨賬務處理,只核算銷售收入,不核算銷售成本。月末採取“以存計銷”的方法,透過實地盤點庫存商品,倒擠商品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為: 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期初庫存商品+本期進貨總額-期末庫存商品進價金額 採用進價金額核算方法,可以簡化核算手續,節約人力、物力,但手續不夠嚴密,平時不能掌握庫存情況,且對商品損耗或差錯事故不能控制,一般適用於鮮活商品的核算。
3028
相關問題全部
商品的核算方法有哪幾種
生產企業商品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 先進先出 後進先出 加權平均 個別計價法 商品流通企業主要有 A、數量進價金額核算法 B、數量售價金額核算法 C、售價金額核算法 D、進價金額核算法
1 瀏覽818 2018-02-11
商品流通企業存貨計價一般採用什麼方法?
商品流通企業存貨發出計價方法 (一)毛利率法 銷售淨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和折讓 銷售毛利=銷售淨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淨額-銷售毛利=銷售淨額×(1-毛利率)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二)零售價格法 成本率=(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期初存貨售價+本期購貨售價)×100% 期末存貨成本=期末存貨售價總額×成本率 本期銷售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移動加權平均能使管理當局及時瞭解存貨的結存情況,而且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以及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但比較繁瑣
3 瀏覽5363 2016-09-06
銷售核算方法有哪些?
銷售核算方法有: 1、商品零售企業成本核算最常用的方法是:進價法和售價核算法成本。 2、進價金額核算又稱“進價記賬、盤存計銷”,是以進價總金額控制實物負責人(或櫃組)經營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它的核算特點是:商品購進後,登記按實物負責人設定的庫存商品明細賬,只記進價金額,不記數量;商品銷售後,按實際取得的銷售收入,貸記“商品銷售收入”賬戶,平時不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定期進行實地盤點,查明實存數量,用最後進價法計算並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3、進價法。這種方一般為經營鮮活商品的零售企業所採用。鮮活商品包括魚、肉、禽、蛋、蔬菜和水果等。 4、超市、百貨商場等通常採用“售價法”核算商品成本。
瀏覽1153
商品流通企業成本費用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商品流通企業成本費用包括:商品進價和商品流通費。 商品進價成本是指企業購進商品的原始進價和購入環節交納的稅金。商品流通費是指企業在從事商品購進、調撥、儲存、銷售活動或提供勞務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支出。此外還要考慮商品在貯存和流通中的一點損耗。所以商品成本並不就是商品購進的簡單成本。
4 瀏覽1177 2017-02-19
商品流通、企業成本核算方法有幾種?
成本核算方法,有“移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等。 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物件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企業的成本預測和企業的經營決策等存在直接影響。 進行成本核算,首先稽核 生產經營管理費用,看其已否發生,是否應當發生,已發生的是否應當計入產品成本,實現對生產經營 管理費用和產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 其次對已發生的費用按照用途進行分配和歸集,計算各種產品的 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 成本管理提供真實的成本資料。 把一定時期內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按其性質和發生地點,分類歸集、彙總、核算,計算出該時期內生產經營費用發生總額和分別計算出每種產品的 實際成本和單位成本的管理活動。 其基本任務是正確、及時地核算產品實際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提供正確的成本資料,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並藉以考核 成本計劃執行情況,綜合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