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紋鋼有二級鋼,三級鋼,四級鋼的區別,沒有一級鋼,有很多客戶把線材(盤圓)誤叫一級鋼。目前,中國正在逐步淘汰二級鋼,推廣四級鋼,二級鋼的牌號是HRB335,三級鋼的牌號是HRB400,四級鋼的牌號是HRB500,線材(盤圓)新材質牌號是HPB195,HPB235,HPB300,線材舊材質牌號對應是的Q195,Q235.
螺紋鋼常用的分類方法有兩種:一是以幾何形狀分類,根據橫肋的截面形狀及肋的間距不同進行分類或分型,如英國標準(BS4449)中,將螺紋鋼分為Ⅰ型、Ⅱ型。這種分類方式主要反應螺紋鋼的握緊效能。二是以效能分類(級),例如中國現行執行標準,螺紋鋼為(GB1499.2-2007)線材為1499.1-2008)中,按強度級別(屈服點/抗拉強度)將螺紋鋼分為3個等級;日本工業標準(JISG3112)中,按綜合性能將螺紋鋼分為5個種類;英國標準(BS4461)中,也規定了螺紋鋼效能試驗的若干等級。此外還可按用途對螺紋鋼進行分類,如分為鋼筋混凝土用普通鋼筋及予應力鋼筋混凝土用熱處理鋼筋等。
一般鋼筋出廠時,都有標牌,標牌上標明等級。當沒有時,螺紋鋼上都有標記(廠名)、規格、等級;
等級:Ⅰ、Ⅱ、Ⅲ、Ⅳ;
代號:?、?、?、?;
一般表示為:等級\標記\規格。
建築上使用的鋼筋主要是按照抗拉強度分的。
抗拉強度2400kg/cm平方稱1級鋼筋,圖紙上用ф表示;
抗拉強度2800kg/cm平方也屬1級鋼筋,圖紙上用圓圈中兩豎的ф表示;
抗拉強度3400kg/cm平方的16Mn鋼屬2級鋼筋,圖紙上用下加一橫的ф表示;
抗拉強度3800kg/cm平方的25MnSi鋼屬3級鋼筋,圖紙上用中間兩豎、下加一橫的ф表示。
現在資料是舊標準,現行標準應力單位是MPa,1MPa=10Kg/cm平方,需換算。
大家也許習慣於一級鋼(Ⅰ即?),混合結構工程用一級鋼(Ⅰ即?)的量比較大,如帶型基礎、構造柱、圈樑、現澆樓板或者屋面板等;現澆框架結構的民用或者工業建築物、構築物以及水利橋樑等用二、三級鋼比較多。
但若仔細分析的話,會發現用三級鋼比一級鋼要省,板塊不大的情況下,一般板都是構造配筋,這就有最小配筋率來控制,最小配筋率與鋼筋等級直接相關,您比較一下會發現,砼等級一致的情況下,一級鋼和三級鋼相差明顯:(大板塊,受力控制時三級鋼優越性更明顯)
比如:c25砼
一級鋼時:ρmin=Max{0.20%,0.45ft/fy}=Max{0.20%,0.27%}=0.27%
三級鋼時:ρmin=Max{0.20%,0.45ft/fy}=Max{0.20%,0.16%}=0.20%
若板厚:
h=100mm
每米需鋼筋量:AS1=1000*100*0.27%=270mm__AS3=1000*100*0.20%=200mm__
h=120mm
每米需鋼筋量:AS1=1000*120*0.27%=324mm__AS3=1000*120*0.20%=240mm__
這一比較兩者的差別就出來,而兩者價位是相差不多的用三級鋼還有個好處,支座筋不怕踩下去。底筋不需要彎鉤。
當然,由於強度高,即使按計算也會省,不僅僅是在構造的情況下。“最小配筋率與鋼筋等級直接相關”應該也是有道理的吧。
螺紋鋼有二級鋼,三級鋼,四級鋼的區別,沒有一級鋼,有很多客戶把線材(盤圓)誤叫一級鋼。目前,中國正在逐步淘汰二級鋼,推廣四級鋼,二級鋼的牌號是HRB335,三級鋼的牌號是HRB400,四級鋼的牌號是HRB500,線材(盤圓)新材質牌號是HPB195,HPB235,HPB300,線材舊材質牌號對應是的Q195,Q235.
螺紋鋼常用的分類方法有兩種:一是以幾何形狀分類,根據橫肋的截面形狀及肋的間距不同進行分類或分型,如英國標準(BS4449)中,將螺紋鋼分為Ⅰ型、Ⅱ型。這種分類方式主要反應螺紋鋼的握緊效能。二是以效能分類(級),例如中國現行執行標準,螺紋鋼為(GB1499.2-2007)線材為1499.1-2008)中,按強度級別(屈服點/抗拉強度)將螺紋鋼分為3個等級;日本工業標準(JISG3112)中,按綜合性能將螺紋鋼分為5個種類;英國標準(BS4461)中,也規定了螺紋鋼效能試驗的若干等級。此外還可按用途對螺紋鋼進行分類,如分為鋼筋混凝土用普通鋼筋及予應力鋼筋混凝土用熱處理鋼筋等。
一般鋼筋出廠時,都有標牌,標牌上標明等級。當沒有時,螺紋鋼上都有標記(廠名)、規格、等級;
等級:Ⅰ、Ⅱ、Ⅲ、Ⅳ;
代號:?、?、?、?;
一般表示為:等級\標記\規格。
建築上使用的鋼筋主要是按照抗拉強度分的。
抗拉強度2400kg/cm平方稱1級鋼筋,圖紙上用ф表示;
抗拉強度2800kg/cm平方也屬1級鋼筋,圖紙上用圓圈中兩豎的ф表示;
抗拉強度3400kg/cm平方的16Mn鋼屬2級鋼筋,圖紙上用下加一橫的ф表示;
抗拉強度3800kg/cm平方的25MnSi鋼屬3級鋼筋,圖紙上用中間兩豎、下加一橫的ф表示。
現在資料是舊標準,現行標準應力單位是MPa,1MPa=10Kg/cm平方,需換算。
大家也許習慣於一級鋼(Ⅰ即?),混合結構工程用一級鋼(Ⅰ即?)的量比較大,如帶型基礎、構造柱、圈樑、現澆樓板或者屋面板等;現澆框架結構的民用或者工業建築物、構築物以及水利橋樑等用二、三級鋼比較多。
但若仔細分析的話,會發現用三級鋼比一級鋼要省,板塊不大的情況下,一般板都是構造配筋,這就有最小配筋率來控制,最小配筋率與鋼筋等級直接相關,您比較一下會發現,砼等級一致的情況下,一級鋼和三級鋼相差明顯:(大板塊,受力控制時三級鋼優越性更明顯)
比如:c25砼
一級鋼時:ρmin=Max{0.20%,0.45ft/fy}=Max{0.20%,0.27%}=0.27%
三級鋼時:ρmin=Max{0.20%,0.45ft/fy}=Max{0.20%,0.16%}=0.20%
若板厚:
h=100mm
每米需鋼筋量:AS1=1000*100*0.27%=270mm__AS3=1000*100*0.20%=200mm__
h=120mm
每米需鋼筋量:AS1=1000*120*0.27%=324mm__AS3=1000*120*0.20%=240mm__
這一比較兩者的差別就出來,而兩者價位是相差不多的用三級鋼還有個好處,支座筋不怕踩下去。底筋不需要彎鉤。
當然,由於強度高,即使按計算也會省,不僅僅是在構造的情況下。“最小配筋率與鋼筋等級直接相關”應該也是有道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