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的四大先賢是嚴子陵、王陽明、朱舜水、黃梨洲。 1.嚴子陵,名光,字子陵,西漢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生於姚北,卒於東漢建武十七年(公元42年),中國傳統文化名人。 嚴子陵年輕時曾到外地求學,和南陽人劉秀結為同窗好友。後來,劉秀中興漢室,建立東漢政權,當上光武皇帝。嚴子陵怕被徵召為官,即改名換姓,隱居不出。劉秀派人四處查訪,最後終於把他從垂釣處擁到京城。嚴子陵在京城拒絕和達官顯貴往來,連光武帝看望他時,也不行君臣之禮。光武帝向他請教治國之策,發現嚴子陵的見識果然與眾不同,隨即任命子陵為諫議大夫,他也不謝恩。幾天後,悄然離京,重新去過他的農耕、垂釣生活。嚴子陵這種不慕富貴,不圖名利的思想品格,一直受到後世的稱譽。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的詩句,讚頌嚴子陵的高風亮節。 嚴子陵去世後,墓葬於餘姚城東十華里的陳山,唐、宋、元、明歷代都加修茸,現已毀。後人為紀念這位先賢,將陳山易名為客星山。餘姚現存的兩處紀念性建築,一是低塘鎮黃清堰村明代正德年間建造的“高風千古”石碑坊,二是龍泉山上的“嚴子陵故里碑亭”和“子陵亭”。 2.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憲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生於餘姚北城,卒於名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9年),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 王陽明世居姚城龍泉山北麓,誕生的時候,他的祖母夢見神仙駕者祥雲給他送來一個男丁,遂將其降生住宅稱作“瑞雲樓”。他的父親王華考中狀元后,王陽明隨父進京。王陽明二十八歲中進士,歷任兵部主事、龍場驛丞、盧陵知縣、江西兩廣巡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諡“文成”。 王陽明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總結並完成了宋明以來的心學思想體系,被學術界奉為“心學大師”。他的哲學思想的特點是反對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一成不變的戒律,反對盲目地服從封建的倫理道德,而強調個人的能動性,提出“致良知”的哲學命題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論,具有要求衝破封建思想禁錮,呼籲思想和個性解放的意義。王陽明廣收門徒,宣傳他的思想主張,史稱“陽明學派”,由於他出生餘姚所在地有大批門生學子,故又稱“姚江學派”,他的著作有《王成文公全書》三十八卷行世,學術界評價是中國封建中世紀社會後期出現的最早的啟蒙哲學。 王陽明熱愛故鄉,多次回姚省親,祭掃祖墓,並在城內龍泉山中天閣講學,培養了錢德洪等一批王學的優秀人材,在餘姚留下大量的活動史蹟。至盡保留的古建築有當年講學處“中天閣”、他親筆題字的“祭忠臺”、“理學舊居”等,紀念性建築有“故里碑亭”和“陽明亭”等。 3.朱舜水,名之瑜,字魯嶼,號舜水。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生於餘姚城內,卒於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清初著名學者,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驅。 朱舜水從小聰穎好學,青年時代已對四書、五經和歷史有很深的研究。但他看到朝廷黑暗,吏治腐敗,所以一直輕視功名。清軍下江南後,朱舜水積極從事抗清鬥爭,先是追隨隅拒舟山的魯王,後來又參加抗清名將鄭成功、張蒼水的北伐戰鬥。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看到清政權日趨堅固,復明無望,為了保全民族氣節,毅然辭別國土,棄離故鄉,流亡日本。 朱舜水寄寓日本二十多年,仍著明朝衣冠,追念故國。他的學問和德行得到日本學者的禮遇和尊重,水戶侯番主德川光國聘請他到江戶(今東京)講學,執弟子禮,許多著名學者都慕名來就學。朱舜水在講學時摒棄了儒家學說中的空洞說教,發揚實理實學,聯絡實際的傳統,促進了日本儒學的發展。他還把中國先進的農業、醫藥、建築、工藝技術傳授給日本人民。以舜水學說為宗旨的“江戶學派”一直影響到“明治維新”為日本的繁榮與進步作出了貢獻。 朱舜水死後,日本人民遵照他的遺願,把他安葬在常陸久慈郡太田鄉瑞龍山麓,他講學的書札和問答由德川光國父子刊印成《朱舜水文集》二十八卷。在朱舜水逝世三百週年之際,日本朱舜水先生紀念會,日中文化協會在他故鄉-餘姚城內龍泉山上建樹了“朱舜水先生紀念碑”,實現了他生前希望的“中國日本千年之好”的遺願。 4.黃梨洲,名宗羲,字太沖,號南雷,世稱梨洲先生。明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生於餘姚東郊黃竹浦,卒於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 黃梨洲從小懷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他的父親黃尊素是一位比較正直的官吏,被當朝太監魏忠賢陷害而死。過了兩年,黃尊素的冤案平反昭雪,年僅十九歲的黃梨洲進京為父復仇,在公堂上把殘害他父親的兩名兇手刺得滿面流血。事後他拜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劉宗周為師,發奮讀書,決心繼承父志,作一番事業。清兵南下以後,黃梨洲變賣家產,把當地青壯年組織起來,號稱“世忠營”,擁戴魯王,參加抗清鬥爭。直到南明政權瓦解後,才回到故鄉,隱居著述。經歷國破家亡的慘痛教訓,黃梨洲深刻的認識到社會的黑暗腐敗和動盪不安的根源是封建專制制度。他在其政治著作《明夷待訪錄》中發出了“天下的大害,就是君主”的呼喊。黃梨洲晚年致力於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整理和研究,他的著述共有一千三百餘卷,數千萬字,內容涉及史學、政治、哲學、經學、地理、天文、音樂、詩文等許多方面,稱得上是位著述大師。 黃梨洲死後安葬在姚南陸埠化安山,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他的故居幾經戰亂,已不復存在。惟鐫刻著“黃家竹橋”四字小石橋仍屹立在村東頭。城內龍泉山上有紀念性建築“故里碑亭”和“梨洲亭”,中天閣還儲存著他大部分著作和一部《竹橋黃氏宗譜》。
餘姚的四大先賢是嚴子陵、王陽明、朱舜水、黃梨洲。 1.嚴子陵,名光,字子陵,西漢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生於姚北,卒於東漢建武十七年(公元42年),中國傳統文化名人。 嚴子陵年輕時曾到外地求學,和南陽人劉秀結為同窗好友。後來,劉秀中興漢室,建立東漢政權,當上光武皇帝。嚴子陵怕被徵召為官,即改名換姓,隱居不出。劉秀派人四處查訪,最後終於把他從垂釣處擁到京城。嚴子陵在京城拒絕和達官顯貴往來,連光武帝看望他時,也不行君臣之禮。光武帝向他請教治國之策,發現嚴子陵的見識果然與眾不同,隨即任命子陵為諫議大夫,他也不謝恩。幾天後,悄然離京,重新去過他的農耕、垂釣生活。嚴子陵這種不慕富貴,不圖名利的思想品格,一直受到後世的稱譽。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的詩句,讚頌嚴子陵的高風亮節。 嚴子陵去世後,墓葬於餘姚城東十華里的陳山,唐、宋、元、明歷代都加修茸,現已毀。後人為紀念這位先賢,將陳山易名為客星山。餘姚現存的兩處紀念性建築,一是低塘鎮黃清堰村明代正德年間建造的“高風千古”石碑坊,二是龍泉山上的“嚴子陵故里碑亭”和“子陵亭”。 2.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憲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生於餘姚北城,卒於名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9年),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 王陽明世居姚城龍泉山北麓,誕生的時候,他的祖母夢見神仙駕者祥雲給他送來一個男丁,遂將其降生住宅稱作“瑞雲樓”。他的父親王華考中狀元后,王陽明隨父進京。王陽明二十八歲中進士,歷任兵部主事、龍場驛丞、盧陵知縣、江西兩廣巡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諡“文成”。 王陽明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總結並完成了宋明以來的心學思想體系,被學術界奉為“心學大師”。他的哲學思想的特點是反對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一成不變的戒律,反對盲目地服從封建的倫理道德,而強調個人的能動性,提出“致良知”的哲學命題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論,具有要求衝破封建思想禁錮,呼籲思想和個性解放的意義。王陽明廣收門徒,宣傳他的思想主張,史稱“陽明學派”,由於他出生餘姚所在地有大批門生學子,故又稱“姚江學派”,他的著作有《王成文公全書》三十八卷行世,學術界評價是中國封建中世紀社會後期出現的最早的啟蒙哲學。 王陽明熱愛故鄉,多次回姚省親,祭掃祖墓,並在城內龍泉山中天閣講學,培養了錢德洪等一批王學的優秀人材,在餘姚留下大量的活動史蹟。至盡保留的古建築有當年講學處“中天閣”、他親筆題字的“祭忠臺”、“理學舊居”等,紀念性建築有“故里碑亭”和“陽明亭”等。 3.朱舜水,名之瑜,字魯嶼,號舜水。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生於餘姚城內,卒於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清初著名學者,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驅。 朱舜水從小聰穎好學,青年時代已對四書、五經和歷史有很深的研究。但他看到朝廷黑暗,吏治腐敗,所以一直輕視功名。清軍下江南後,朱舜水積極從事抗清鬥爭,先是追隨隅拒舟山的魯王,後來又參加抗清名將鄭成功、張蒼水的北伐戰鬥。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看到清政權日趨堅固,復明無望,為了保全民族氣節,毅然辭別國土,棄離故鄉,流亡日本。 朱舜水寄寓日本二十多年,仍著明朝衣冠,追念故國。他的學問和德行得到日本學者的禮遇和尊重,水戶侯番主德川光國聘請他到江戶(今東京)講學,執弟子禮,許多著名學者都慕名來就學。朱舜水在講學時摒棄了儒家學說中的空洞說教,發揚實理實學,聯絡實際的傳統,促進了日本儒學的發展。他還把中國先進的農業、醫藥、建築、工藝技術傳授給日本人民。以舜水學說為宗旨的“江戶學派”一直影響到“明治維新”為日本的繁榮與進步作出了貢獻。 朱舜水死後,日本人民遵照他的遺願,把他安葬在常陸久慈郡太田鄉瑞龍山麓,他講學的書札和問答由德川光國父子刊印成《朱舜水文集》二十八卷。在朱舜水逝世三百週年之際,日本朱舜水先生紀念會,日中文化協會在他故鄉-餘姚城內龍泉山上建樹了“朱舜水先生紀念碑”,實現了他生前希望的“中國日本千年之好”的遺願。 4.黃梨洲,名宗羲,字太沖,號南雷,世稱梨洲先生。明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生於餘姚東郊黃竹浦,卒於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 黃梨洲從小懷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他的父親黃尊素是一位比較正直的官吏,被當朝太監魏忠賢陷害而死。過了兩年,黃尊素的冤案平反昭雪,年僅十九歲的黃梨洲進京為父復仇,在公堂上把殘害他父親的兩名兇手刺得滿面流血。事後他拜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劉宗周為師,發奮讀書,決心繼承父志,作一番事業。清兵南下以後,黃梨洲變賣家產,把當地青壯年組織起來,號稱“世忠營”,擁戴魯王,參加抗清鬥爭。直到南明政權瓦解後,才回到故鄉,隱居著述。經歷國破家亡的慘痛教訓,黃梨洲深刻的認識到社會的黑暗腐敗和動盪不安的根源是封建專制制度。他在其政治著作《明夷待訪錄》中發出了“天下的大害,就是君主”的呼喊。黃梨洲晚年致力於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整理和研究,他的著述共有一千三百餘卷,數千萬字,內容涉及史學、政治、哲學、經學、地理、天文、音樂、詩文等許多方面,稱得上是位著述大師。 黃梨洲死後安葬在姚南陸埠化安山,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他的故居幾經戰亂,已不復存在。惟鐫刻著“黃家竹橋”四字小石橋仍屹立在村東頭。城內龍泉山上有紀念性建築“故里碑亭”和“梨洲亭”,中天閣還儲存著他大部分著作和一部《竹橋黃氏宗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