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歸驍收
-
2 # 生瓜
自己覺得自然,舒適就好!跑步的步幅大小關係不大。跑步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一段時間,找著跑步後放松、心情怡悅的感覺後,不跑你都會覺得難受。還有慢跑和快跑有間隔的交替跑……的感受會使你找到不一樣的你……這就是快樂跑步每一個人能堅持跑步的原因所在吧!
-
3 # 自由譯者小幫
看問題描述,應該指的是跑步步幅問題。在同樣的速度下,步幅與步頻成反比。也就是步幅越大,步頻越高,反之則越小。
有人專門研究過專業運動員的步幅,發現從3000米到馬拉松選手的步頻基本都維持在180左右,也就是所謂最佳步頻。
姿勢跑法中國區教練徐國峰曾對此做過分析,他首先讓3位跑者用不同的步頻以3分30秒的配速跑,發現腳垂直振幅與步頻成反比,隨後讓他們都用180的步頻跑步,發現步頻180的跑者心率最低(見下圖)。從而他得出結論:步頻180是最為經濟的。當然,這裡有個不嚴謹之處,就是3位跑者的心率差異可能是跑者本身心肺功能的差異而偶然導致的。
以上供參考。
-
4 # 真叫靜靜
跑步的步幅到是沒有要求,每個人的跑法不一樣,以至於步幅就會存在一定的差距,不過區分利弊的話,小步幅要好於大步幅。
首先大步幅跑起來不容易,你要想擁有更快的步頻,只得不段邁腿搖手臂,這種姿勢下消耗的能量更多,身體短時間沒法適應,很快就出現喘氣的現象,用不了多久人就累了,試試回想唸書的時候軍訓訓練跑步,是小碎步費力還是快速邁大步跑費力?
最為重要的是大步幅跑步的時候,多數用腳後跟著地,這時候原本是膝蓋肌肉該承受的衝擊力大部分轉移到了半月板上面,同時連帶大腿外側的肌肉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拉伸影響,這種損傷對於跑者而言才是不可預估的傷害。
而小步幅,臀部肌肉夠強能夠用更快的步頻跑更長的時間乃至距離,而且這種狀態下更能減小身體受傷的機率,而我們也更容易在這種情況下調節自己的身體以至於找到最適宜自己的跑步姿勢。
所以跑步的時候,我們最好的方式就是採用小步幅、高步頻的方式進行,而高步頻有個經驗值,那就是180步/分鐘,但這也許只是針對於大眾跑友而言最合適的步頻,有時候不同的人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腿長,可以適當在這個區間上下自我調節一下,這樣也許能夠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步頻,最後祝題主找到最合適自己的一切跑步方式。
回覆列表
每個人走路腳尖的方向不同,有的向內,有的向外、有的就是差不多向前的方向,跑步時腳尖的方向也會不同,但是就自己跑步的時候感覺應該是向前的一個方向,兩腳的距離大概十釐米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