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狂飆的男人

    我就是新生代農民工啊,讀書畢業在上海工作10多年,突然發現自己對農村種田啥的一竅不通,這融不進農村人的生活方式。但是還得回到家鄉,等老了!算是養老吧!前提是事業不出現問題的前提下,因為實在買不起上海的房子啊!跟我一樣的還有很多,我說的只是冰山一角…

  • 2 # 農大知事

    新生代的農民工不同於老一代的農民工了,他們習慣了城市的生活,對農村已沒有多少的眷戀了,既然都已經選擇了“離村脫土”,那麼他們即便將來老了,也很難再會返鄉生活了。

    新生代的農民工雖然出生在農村,但過多的還是生活在城裡,城市與農村的差別已經根深蒂固的影響到了他們,他們不像老一代農民工,還有鄉村情節,還能時不時憶起自己同年的玩伴,還有對家鄉父老鄉親的眷戀,這一切都將在新生代農民工身上都不在有了。

    新生代農民工既然有能力選擇了離開鄉村到城裡生活,那他們就有了城裡生活的資本,一旦習慣了城市,再讓他們回到鄉下就會有很多的不適應,除非是他們無奈之舉離開城市了。

    新生代農民工在年輕時選擇離開鄉村,對家鄉的土地贈予或放棄了,把戶口再遷到了城裡,鄉下的根基本也就斷了,即便將來想回去,也要費周折了。

    新生代農民工的子女對農村就更沒有感知了,他們對農村已經沒有了概念,也就更加不會適應農村的環境,因此新生代農民工在以上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即便將來老了,能回農村生活的可能已經是微乎其微了!

  • 3 # 叮噹56829657

    謝謝邀請。個人認為大部分會返回農村的。就拿我一親戚,某醫院大醫生,他老家屬於喀斯特地貌,缺水人少地連混個溫飽都不易。離最近的集市有三四十公里,淨是不見人煙的荒山野嶺。他本人前些年在省城買了房,房貸剛還清就攢錢打算回老家翻新老屋了。今年五一剛動工,準備退休後回老家養老敬孝。他們村出去打工的和我接觸過的基本上都是這個想法。這個應該是屬於“故土難離”的情況吧。我本人來自一個小城市異地工作,父母都是工薪階層。我所向往的生活和居住環境是,工作一天回到一個帶小院的家,弄弄花草、逗逗魚什麼的。房子次點倒無所謂。我的非農戶口要實現這個願望也只能拼命掙錢了。(也盼著有朝一日在非糧食產區解禁宅基地買賣。那得省不少錢哩。畢竟要買一帶小院的別墅忒貴)。我的同齡朋友圈大多都有這種避開喧囂的“小院情結”。農民工到城市生活多年!有些“小院情結”很正常,關鍵是他們能輕易獲得絕大多數城市人一生都沒法實現的夢想。

  • 4 # 最好的承諾1

    不用老,只要家裡有工作,就會回去,再說,家裡有家裡,有親人,,有的,又是差創業的錢,有的差經驗,有了,這些,誰還在外面,現在外面工資又不高,每年工資是長了,但,物價上漲幅度,比工資厲害,有一天,打工只夠自己吃飯了,還不都回家種地啊,打工,還要受氣,我種地,想咋種就咋種,還不受氣,對不,很多人,又想家裡媳婦,孩子,老人,我們中國,以孝為先

  • 5 # 鄉親鄉畔

    國家統計局釋出的《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8652萬人,其中1980年及以後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逐漸成為農民工主體,佔全國農民工總量的50.5%,這些新生代農民工有著與老一輩完全不同的特點。

    一是更多的男人成為打工的主體,且單身比例高,出來打工不再是拖家帶口;二是務工人員文化程度更高,接受過農業或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農民工佔32.9%,法律維權意識更強;三是對城市不再陌生,歸屬感更強,融入社會的能力更強。四是務工目的不再是單純為了養家餬口,更多人心懷夢想,會更好的享受生活;五是對農村的感情在日益減少,與農村沒有太多感情糾纏。

    按照80年出生的計算,這些人至少還可以工作20年以上,在城市工作生活這麼多年還能回到農村?這恐怕就是一個笑話了。一方面,新生代農民工離開農村時,大多是單身,以後成家大多會在城市,因此他們這一輩不像老一輩,對農村有過多的牽掛。這也是老一輩進城務工人員最後都要回農村去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就是新生代農民工更加適應城市的生活,他們努力使自己成為這個城市的一員,不再把自己當作外人。加上政策的傾斜,他們以後在城市會享有和城裡人一樣的待遇和福利,當家庭、生活圈子、福利待遇等等都離不開城市的時候,你就已經是這裡的主人了,返鄉就成為了一種田園生活的夢想。

    還有就是20年後的農村不是你說返鄉就返鄉的,說不定很多人已經沒有資格回去了。農民工這個詞在他們這一輩肯定會消失。農民成為一種職業是大勢所趨,以後你的身份和工作地點將沒有任何關係,住在城裡的人可以在農村工作,在農村居住的人也可能在城市工作,農民工將成為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字的偏旁是“衤”字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