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張妙招分享
-
2 # 踏遍青山RWL
首先說,如果出聯者不懂聯律,所以出現一些不合聯律的對聯就很自然了。
我本人也沒有學過對聯的知識,只是聽人大概講過一點這方面主要的注意事項。現在與大家交流一下看法。我認為對對聯最主要的首先還是意境,但是要想以好的意境對出好聯,沒有豐富的多種知識是不行的。還有上下聯對應方面,既然是對聯,上下相對應也是很關鍵的。比如名詞對應名詞,動詞對應動詞。又如風景對應風景,動物對應動物…………等等。
還有韻律也很關鍵,尤其是上下聯最後收尾最關鍵,我知道一般上聯收尾儘量用三聲或者是四聲,下聯儘量是用一聲或用二聲。所以說對對聯來說講究還是很多的。如果你要出聯讓大家對,就得多學些這方面知識。
因為出聯者與對聯者是有區別的,參與對對聯的人影響面較小,因為他對的不好時,別人可以一帶而過。不去多看就可以了。可是你如果是出聯讓人對,參與對聯的人就得參考你出的聯的韻律意境等等,以及各方面因素去考慮怎樣對出上聯或者是下聯。所以說出聯者還是要多學學對聯的知識再去出聯為好。
本人由於沒有專門學過這些知識,僅知些皮毛,所以從來不敢妄自出對。
-
3 # 周柴桑
不懂聯律,太過隨意,自然不能出合聯律的出句來。莫言就不會寫聯,平仄不知,寫幾副聯根本不合聯律,附庸風雅而已。
-
4 # 閒吟居主人
此問題很搞笑!不懂聯律者無論如何是出不不了(也對不了)合律對聯的,如同不認識abc 怎麼也寫不出來英語單詞一樣。須知楹聯是一種專門文學體裁,對對子是文學創作活動,無知者豈能為之?
-
5 # 詩詞書院
我怕有記錯,又就此答題專門翻出《聯律通則》細看了一次。與對聯出句格律相關的有這一條:
第五條、平仄對立。句中按節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聯對應節奏點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單邊兩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聯,各句腳依順序連線,平仄規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遞換,傳統稱“平頂平,仄頂仄”。如犯本通則第十條避忌之(仄收句儘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或影響句中平仄調協,則從寬。上聯收於仄聲,下聯收於平聲。也就是說除了上聯收於仄聲、下聯收於平聲有較明確的規定外,其餘的多是用應該、儘量等文字,也就是說並非硬性標準。當然,如是參加聯賽,這些也必然是計分項。但在群眾性的日常對聯活動中,則不必過分拘泥。
對聯的平仄格律沒有格律詩和駢體文的要求嚴格。在創作實踐中,雖然有如“馬蹄韻”等標準供參考,但也沒有任何規定必須執行。而且,因為對聯此一文學形式的特殊性,會出現一些特別的屬對格式。而就這些屬對格式,通常有不拘平仄的權利。這在《聯律通則》中也有說明:
第七條、對於歷史上形成的且沿用至今的屬對格式,例如,字法中的疊語、嵌字、銜字,音法中的借音、諧音、聯綿,詞法中的互成、交股、轉品,句法中的當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傳統修辭對格,即可視為成對,體現對格詞語的詞性與結構的對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則從寬。也就是說,如果是在大眾平臺進行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將條件放到最寬,出句可視為無聯律要求。而聯律的責任,會落在對句者身上。假若出句者的句腳用了平聲,我們也可將其當作是下聯徵上聯。有心人也可給出句者提個醒,告訴他有上或下的筆誤。
再說,聯律也並非判斷對聯好壞的唯一標準,古代名聯中,不合聯律的也有很多。
而對於對聯愛好者而言,也應該努力學習一些對聯相關的知識,使自己的對句或出句更具模樣,“律”並非一定就是約束,其更多的是為你提供一種方法。
-
6 # 北風牧雪
另外一種是他們懂得聯律,但是出的對聯經常被輕易對仗,於是就在難度上下功夫。出些偏、生、澀的上句或者下句。目的還是玩!比如雞對鴨、貓對狗,結果出個上聯雞貓,下聯就對一個鴨狗。哈哈哈
普通對聯以七言居多。上下聯獨立成句,又有必然聯絡,不但要求名對名、動對動,還要有平仄錯落,要符合韻律,還要強調意境。隨著傳統文化的漸行漸遠,現在機械化打印出來的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對聯了,華人經常接觸的對聯多數是個順口溜。春節了符合春節的口味發發發;結婚符合喜喜喜就萬事大吉了,造成的效果就是玩加上一樂呵
-
7 # 吞雲吐霧jtj
跟著各位師友學習了一段時間對對聯,雖有了些進步,但還是感覺只學了個毛皮,感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學無止境!
還有一種出聯者愛用古代生僻字自編詞語的,古代名人的詩詞歌賦裡都很難見到這些“詞語”,詞典上查不到,百度一下也無果,他想表達的意思不得而知,很明顯這些所謂的詞語是他自編的,目的大概就是讓大夥兒無詞以對。所以,我們只能遠遠的稱他一聲大師啦!
好在不管出聯者的水平是高是低,對對聯的我們是可以有選擇的,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那些意義好、意境佳的來對,多研究一下高手的作品,相信多加時日自己的水平一定會有所提高。
-
8 # 船工913
很簡單、那些酸孺、喜歡之乎也者的佔《火山一面》普通百姓認為順口就可以,高興就行的,佔另半邊山。河水不犯井水。
-
9 # 琵琶嘴
其實這問句,上半句是提問,後半句正是答案了,不必再要問為啥了。
正因為不講韻律,所以才隨心所欲的出聯。這種隨心所欲不及後果的出聯,如考試中的選擇題,有時也就碰巧,整對了。但因為無視韻律必然錯的不少,若應對者也無視韻律,因而成了錯上加錯!
-
10 # 山水悅客
關於這方面我也想說幾句。很多時候很有意境的出句,卻不合聯律,不出又覺得可惜,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只能硬著頭皮出了,懂了又能怎樣?既然出了就讓懂律的大老們隨便嘮叨吧,只要快樂了自己就好,前一段時間我就因為不講聯律,和人爭執了幾句,我說我只是娛樂,沒有時間去細細的推敲聯律,他說我是胡鬧,還被他暴了粗口,事後還拉黑了我,可能還舉報了我,現在出合律的聯也不被推薦了,近段時間在家養病,可算有空了想和他探討一下,才知道被拉黑了,我想說,這又何必呢?這不就是個娛樂平臺嗎?又不評獎,為什麼非得要條條去講格律呢?現在我也是再好的意境不合律也不敢出手了,其實有誰能夠理解有好多人除了吃飯睡覺,也就每天晚上僅僅有兩個小時的空餘。也不想說了,說多了惹人不好受 ,就說這幾句還是抱著孩子打的字,總之人的背景不同 各方面也不可能相同。希望友友們,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吧!
-
11 # 竹林閒士9147
時代在進步,語境在變化,寫對聯已經不是文人獨尊的時代,人們開個會,搬個家,過個年,寫付表達自已娛快的心情的對聯貼出來,比那些只會格律,不能表現貼對聯人的心情好得多。住口吧,你懂格律是你的財富,別人不講格律是別人的自由。互相尊重吧!
回覆列表
因為不懂聯律,所以才會寫出不合聯律的對聯,就像一個外行,他在門外甚至還在離行業很遠的地方走來走去,然後稍微道聽途說一下就認為其懂行了。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