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9
回覆列表
  • 1 # 史海爛柯人

    所謂順治帝出家並以假死作為“金蟬脫殼”之計,實屬野史的杜撰和坊間訛傳。事實上,順治是因病早逝,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離奇。

    (順治畫像)

    順治本名愛新覺羅·福臨,生於公元1638年,卒於公元1661年,為皇太極第九子,六歲登基,成為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在順治幼年時,多爾袞獨攬大權,直至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在外出遊獵時墜馬摔死,順治才得以於次年親政。

    (多爾袞畫像)

    歷史上的順治,是一位精明強幹、勵精圖治的皇帝,但是可惜的是其真正掌控政權的時間並不長,因而世人盡知順治帝專情,不知順治多才。順治在加強皇權方面採取了極為堅決的態度,雖有矯枉過正之嫌,卻對康熙朝的政局穩定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影視作品中的順治帝形象)

    然而這位果敢堅韌的皇帝,卻命喪於“天花”之手。不少人覺得順治是因董鄂妃的早亡抑鬱而終,這雖然有一定道理,卻並非順治英年早逝的主要原因。其實,順治是死於天花,這是古代一種死亡率極高的疾病。

    (天花病毒)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而引發的烈性傳染疾病,除了面板會有斑疹、丘疹、皰疹、膿皰等反應外,還伴隨著高燒,由於體溫的急劇升高,往往會導致暈厥、昏迷等情況,更為可怕的是,重型天花還會引起敗血症、骨髓炎、腦炎、腦膜炎、肺炎等併發症。因此,在沒有預防和治癒措施的清代,天花是一種高死亡率的重症。

    (1741年所刊清·張琰撰《種痘新書》)

    順治帝感染天花,固然與其自董鄂妃死後精神低迷而導致免疫力低下有關。冬春之際是天花爆發的高發期,而順治曾在正月初六到北京西郊的憫忠寺觀看吳良輔的出家儀式,歸來當晚便感染了天花,並很快於次日傍晚去世。

    (董鄂妃人物畫像)

    病重之際的順治神志尚為清醒,但已經預見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於是,身處臥榻的順治,在養心殿內口述遺詔,將皇位傳於第三子愛新覺羅·玄燁,並擬定了罪己詔。據當時知情的傳教士記載,之所以選擇玄燁繼位,是因為他已患過天花,具有抗體,此說可查《湯若望傳》一書。

    (康熙人物畫像)

    所以說,歷史上的順治帝是患天花而死,並沒有出家。其早亡是與當時的醫療條件密切相關的,並不僅僅是因抑鬱所致。

  • 2 # 草長禿鷹飛

    福臨最寵愛的妃子皇貴妃董鄂氏因喪子之痛,於1660年9月猝死[138]。福臨為此悲痛欲絕,沮喪了數月,直至他於1661年2月2日染上天花[138]。1661年2月4日,福臨急召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福臨的知己)和原內閣學士麻勒吉到自己身邊,口述遺詔[154]。同日,他7歲的皇三子玄燁可能因為從天花中倖存下來而獲立為皇太子[155]。皇帝於1661年2月5日崩於紫禁城內的養心殿,終年22歲[138]。

    滿族人對天花病毒沒有免疫,一旦感染天花,幾乎只能等死,所以他們對天花的恐懼甚於其他任何疾病[156]。最遲1622年,他們建立了一個機構,用於研究天花病例,隔離患者避免傳染[157]。在天花流行之時,皇室成員為保護自己免受感染,定期進入避痘所[158]。福臨之所以感染如此可怕的疾病,是因為他年輕,而且居住於附近有傳染源的大城市[158]。而事實上,根據記載,在順治年間,至少有九次天花在北京爆發,每次爆發,都迫使福臨搬到保護區。保護區為北京南部的狩獵場南苑,此前多爾袞已於17世紀40年代在那裡建立了一所避痘所[159]。儘管有這樣的預防措施——例如規定迫使感染天花的漢族居民搬出城市——但此疾病仍舊擊倒了小皇上[160]。

    偽遺詔

    鰲拜於1661年2月5日受任為輔政大臣,輔佐7歲的新君玄燁。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以涼德承嗣丕基,十八年於茲矣。自親政以來,紀綱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太祖、太宗謨烈,因循悠忽,苟且目前,且漸習漢俗,於淳樸舊制,日有更張,以致國治未臻,民生未遂,是朕之罪一也。朕自弱齡即遇皇考太宗皇帝上賓,教訓撫養,惟聖母皇太后慈育是依,隆恩罔極,高厚莫酬。惟朝夕趨承,冀盡孝養,今不幸子道不終,誠悃未遂,是朕之罪一也。皇考賓天時,朕止六歲,不能服衰絰行三年喪,終天抱恨惟侍奉皇太后順志承顏,且冀萬年之後,庶儘子職,少抒前憾,今永違膝下,反上厪聖母哀痛,是朕之罪一也。宗室諸王、貝勒等,皆系太祖、太宗子孫,為國藩翰,理宜優遇,以示展親。朕於諸王貝勒等,晉接既疏,恩惠復鮮,以致情誼暌隔,友愛之道未周,是朕之罪一也。滿洲諸臣,或歷世竭忠,或累年效力,宜加倚托,盡厥猷為,朕不能信任,有才莫展。且明季失國,多由偏用文臣,朕不以為戒,而委任漢官,即部院印信,間亦令漢官掌管,以致滿臣無心任事,精力懈弛,是朕之罪一也。朕夙性好高,不能虛己延納,於用人之際,務求其德與己相侔,未能隨材器使,以致每嘆乏人,若捨短錄長,則人有微技,亦獲見用,豈遂至於舉世無材,是朕之罪一也。設官分職,惟德是用,進退黜陟,不可忽視。朕於廷臣中,有明知其不肖,不即罷斥,仍復優容姑息如劉正宗者,偏私躁忌,朕已洞悉於心,乃容其久任政地,誠可謂見賢而不能舉,見不肖而不能退,是朕之罪一也。國用浩繁,兵餉不足,而金花錢糧,盡給宮中之費,未嘗節省發施,及度支告匱,每令會議,諸王大臣,未能別有奇策,祇議裁減俸祿,以贍軍餉,厚己薄人,益上損下,是朕之罪一也。經營殿宇,造作器具,務極精工,求為前代後人之所不及,無益之地,糜費甚多,乃不自省察,罔體民艱,是朕之罪一也。端敬皇后於皇太后克盡孝道,輔佐朕躬,內政聿修。朕仰奉慈綸,追念賢淑,喪祭典禮過從優厚,不能以禮止情,諸事逾濫不經,是朕之罪一也。 祖宗創業未嘗任用中官,且明朝亡國亦因委用宦寺。朕明知其弊,不以為戒,設立內十三衙門,委用任使與明無異,以致營私作弊,更逾往時,是朕之罪一也。朕性耽閒靜,常圖安逸,燕處深宮,御朝絕少,以致與廷臣接見稀疏,上下情誼否塞,是朕之罪一也。人之行事孰能無過?在朕日御萬幾豈能一無違錯?惟肯聽言納諫則有過必知。朕每自恃聰明,不能聽言納諫。古云:‘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朕於斯言大相違背,以致臣工緘默,不肯盡言,是朕之罪一也。朕既知有過,每日克責生悔,乃徒尚虛文,未能省改,以致過端日積,愆戾愈多,是朕之罪一也。太祖、太宗創垂基業,所關至重,元良儲嗣,不可久虛。朕子玄燁,佟氏妃所生,年八歲,岐嶷穎慧,克承宗祧,茲立為皇太子,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即皇帝位。特命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臣,伊等皆勳舊重臣,朕以腹心寄託,其勉矢忠藎,保翊衝主,佐理政務。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

    — 《清世祖遺詔》

    2月5日夜間,福臨的遺詔頒示天下,特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四人為了他年幼的兒子的輔政大臣,此四人都曾於多爾袞死後幫助濟爾哈朗肅清朝廷上的多爾袞勢力[161]。很難確定福臨是否確實任命四位滿洲貴族為輔政大臣,因為福臨的遺詔顯然被昭聖慈壽皇太后和此四人所篡改[162]。福臨在遺詔中表示,他在施政之中偏向任用漢族大臣而且疏遠了滿洲官員(自己過分信用宦官,袒護漢官),忽視了滿洲親貴和滿洲傳統,對皇貴妃的精神投入超過了對自己的母親[163]。儘管福臨在位時經常釋出罪己詔,但這份遺詔中所譴責的政策自他親政以來對清政府至關重要[164]。被稱為鰲拜輔政的1661年末至1669年間,該遺詔給了四位輔政大臣“皇權外披”,使他們的親滿政策得到支援[165]。

    身後

    由於朝廷沒有明確宣佈皇帝的死因,很快便流言四起。坊間傳言福臨其實未死,而是因為對愛妃之死過於悲痛或是四位獲任為輔政大臣的滿洲貴族發動了政變,他退位隱居佛教寺院,匿名為僧[166]。因為皇帝於17世紀50年代成了佛教禪宗的狂熱追隨者,甚至讓僧人進入皇宮,這些流言似乎不那麼令人難以置信[167]。中國現代歷史學家認為福臨出家之謎是清初三大疑案之一[168]。但一位僧人記錄說1661年2月初皇帝因感染天花而健康嚴重受損,而在皇帝的葬禮上有一名妃子和一名侍衛為其殉葬,由此來看福臨之死應該並非假象[169]。

    福臨的遺體被安放在紫禁城,受到為時27天的哀悼,1661年3月3日,一支規模宏大的行進列隊將福臨的遺體運送至景山(紫禁城北部的一個小丘), 之後大量貴重物品在葬禮上被燒掉[170]。距離葬禮僅兩年後的1663年,福臨的遺體被運到他最後的安息之地[171]。與當時的滿洲習俗相同,福臨的遺體在火化後安葬[172]。他的骨灰安葬在北京東北方的昌瑞山,後來通常稱為清東陵[173]。他的陵墓孝陵是建在那裡的第一座陵墓[173]。

  • 3 # 新知傳習閣

    順治皇帝可能出家了嗎?不可能。

    順治確實動過出家的念頭,但沒有能夠實現這個目標。

    在董鄂妃的孩子和她本人死之後,順治皇帝正處在一生最苦悶的時候,內政方面他的許多政策都因為滿清貴族的反對而無法實施,外部又因鄭成功等人在南方的反抗一團糟,這個時候,他自己的身邊也到了崩潰的邊緣。

    順治皇帝非常信奉佛教,與許多佛教高僧都是好朋友。處在這樣的關頭,他想出家當皇帝,於是找了佛門師弟茆溪森(順治向玉林琇學佛),讓他幫自己剃度出家。

    1660年10月15日,玉林琇到了北京城,得知這個訊息後,指揮眾僧架火要燒死茆溪森。順治皇帝見狀,只好取消了出家計劃。

    過了幾天,孝莊皇太后和玉林琇商議後,勸順治說:你如果出家了,和佛祖的關係如何處理?你是現在佛,佛祖是過去佛。現在佛不拜過去佛,兩佛如何自處?如果不拜佛祖,又如何是真出家?修行在於修心,救治天下也是修行,並且是最大的修行,還是好好當皇帝吧。

    順治無奈只能接著當皇帝了,雖然他不情願。

    順治的一生表面上看光鮮無比,實際上無比苦悶。

    年少時,由多爾袞當皇父攝政王,代替順治治理天下,順治不過是一個傀儡。

    多爾袞死後,順治嚴厲處罰了多爾袞,對他採取了削除封號爵位、罷撤廟享諡號、籍沒家財等身後懲處。

    然而雖然多爾袞死了,但其背後代表的貴族勢力還在。他們不願意看到順治奪走他們手中的權力,包括順治不讓他們搶佔漢人土地這樣的事,更是侵犯了他們的利益,更加激起了他們的反對。

    如果不是孝莊皇太后在中間協調,可能滿清高層內部,就有可能上演一出政變奪權大戲。

    最終雙方各讓一步,順治不再改革,那些貴族也不要再逼順治,畢竟南方還有許多反對清政府的勢力存在,這是他們共同的敵人。

    再回過頭來看順治,從小孝莊皇太后對他是溺愛至極,加上打小就是皇帝,順治沒有接受過挫折教育,內心從來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用錄代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的話,就是一個巨嬰,身邊長大成熟,心理只是一個小孩子的狀態。

    年少時順治被多爾袞打壓,娶個老婆自己又說了不算;長大了還是萬事不能自己做主,表面上是皇帝,什麼事還要受到各方面勢力制約,他心中有很強的挫敗感,只有佛教和女人給他安全感。

    然而出家是出不成的,最愛的女人也死了,難道是上天在懲罰他嗎?

    順治皇帝的內心崩塌了,精神支柱也沒了。本來身體就不太好的他天天在情色過中度過,更加加重了他身邊的衰弱。

    滿清的歷代皇室成員對於天花都沒有什麼免疫能力,天花就象惡魔一樣,困擾他們了二百多年,順治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感染了天花。

    死對他來說,應該也是一種解脫。

    順治的死對於孝莊皇太后來說,也是一樣教訓,讓他明白應該怎樣教育一個孩子,康熙就是孝莊教出來的另一個樣本。

  • 4 # 歷史神秘人

    公元1661年順治突然之間就駕崩了,在清廷的檔案中對順治的死只寫了一句話,就寫什麼時候死,什麼原因,怎麼死的都沒有提,這麼簡單的寫法很讓人懷疑,這就產生了很多猜測了!

    有一種說法是順治很喜愛的董鄂妃死了,順治很傷心,他萬念俱灰決定出家,後來就在五臺山的寺廟出家了!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董鄂妃的死是讓順治很傷心,但也不至於要到出家的地步,順治在董鄂妃死後也照常處理政務接見大臣,如果順治真有出家的想法,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了。再者順治能拋下自己的母親孝莊太后獨自離去嗎,要知道他們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度過多少個日日夜夜,經歷過多少的政治爭鬥啊,順治能拋下自己的母親去出家,實在不合情理吧!因為順治和孝莊太后曾經幾次去五臺山禮佛,所以民間就有順治出家的留言,還有就是順治死後是採取火葬的方式入葬的,和佛家入葬有相似的地方。

    順治也許是死於天花病毒吧,雖然正史沒有詳細記載,不過可以推測出來。順治的兒子康熙就曾經得過天花,不過幸運的是挺了過來。可見當時的皇族感染天花是常見的,以前滿族沒有入關的時候還好,一旦入了關,面對不同的氣候條件,水土不服也是常見,容易感染細菌就不奇怪了,畢竟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時候死了不少人到順治入關離的時間不是很長,感染了細菌病毒就不奇怪了。順治染上了天花,病情迅速惡化,來不及救治,在一兩天之內,順治就不治而亡了,面對突發的情況,孝莊也來不及作出反應,只好對順治的死模糊簡單處理,把順治遺體用火燒了,除了有滿族的風俗以外也有防止病菌傳染的危險吧!

    順治在24歲壯年的時候突然間死亡,的確為後人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間,至於真相是什麼,誰也說不清了!

  • 5 # 看遍山川

    順治17年8月,董鄂妃因病去世,順治不顧皇帝的尊嚴,情緒激動,萬念俱灰,僅僅過了4個多月不幸染上天花,導致英年早逝。

    官方的說法在《世祖實錄》裡記載得很清楚,順治18年正月初一皇帝就開始身感不適,初七夜崩於養心殿。只是在官方記錄中沒有表明順治的死因,但正如歷史上很多皇家事件可以從當時大臣的筆記年譜裡找到線索認證。

    翰林院學士王熙記載順治18年正月初二,皇帝去法源寺看望代他出家的吳良輔,回來後順治就病倒了。另有官員張宸記載朝廷傳諭民間不準炒豆,潑水,才知道皇帝出痘,而且病情嚴重,命王熙至養心殿並告訴王自己患上天花,恐怕不久人世,宜速擬詔書。

    張宸記載正月14日,宮裡焚燒皇帝冠袍,器具,百官哭靈,皇太后著黑素袍,乾清門外扶石而泣。

    湯若望也有記載,說順治對天花相當恐懼,可萬萬沒想到他自己卻得到這個病,在湯若望知道順治得病後立刻去宮裡請求覲見皇帝,記載中順治於1661年2月5日到6日夜間駕崩。

    然而民間不久競相傳說順治因愛妃去世,看破紅塵,遁入空門,去五臺山當了和尚。“天花去世”只是朝廷為了掩人耳目,更有說法連順治真正去世的時間都有,是在康熙50年。

    順治一心想當和尚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順治17年10月在宮裡茆溪森為皇帝舉行了淨髮儀式,只是在茆溪森師父玉林琇要燒死徒弟的要挾下,順治才被迫回心轉意,蓄髮留俗。

    可能順治一心向佛,他五臺山出家的說法在民間才多有流傳,在武俠小說裡也是經常使用的情節。順治的兒子康熙一生6次西巡,其中5次去五臺山,就被認為是看望父親。

    只是康熙在他繼位22年後才第一次到五臺山,那是1683年,如果真的探望父親為何早些不去,康熙是強勢皇帝不會有所羈絆的。他去五臺山禮佛實則是為了鞏固滿蒙聯盟,在清代歷代皇帝看來,蒙古各部是比土石所建的長城更能起到屏障的作用。

    五臺山有內地最大的喇嘛廟群,而蒙古各部貴族和百姓經常去朝聖,康熙為了團結蒙古部落,也非常尊崇喇嘛教,所以康熙的五臺山之行是出於統制的政治需要,有著更深層次的目的。

    康熙42年後,清政府在河北承德修建避暑山莊和外八廟,便於蒙古各部落的朝覲,建成後康熙就不去五臺山了,也能說明些問題。

    更有離奇的說法是順治死於1661年2月清軍攻打廈門思明港時死於鄭成功的炮火。這個說法起源於《延平王起義實錄》來自鄭成功的後人,可謂石破天驚。

    但這畢竟首先是孤證,鄭成功的《先王實錄》裡沒有記載這事,南明張煌言在給永曆的奏摺裡也沒有提及,這樣的大捷事件如果是真的,那就是一針反清復明的強心劑,不可能只記在一本實錄裡,而其它官方檔案諸如史稿,地方誌和私人筆記都找不到隻言片語。

    清代在這一段時期,南明勢力已經苟延殘喘,鄭成功也無力在戰略上威脅的清政權,清廷還有許多能獨當一面的將軍,南方這些抵抗還不足以讓順治御駕親征,順治沒有必要去南方打仗。

  • 6 # 老豬的碎碎念

    順治到底是駕崩還是出家了?這個問題確實有點意思,因為在大清正史上順治是病死了,而在民間確實有傳聞是看破紅塵出家了。更有意思的事兒,筆者在北京的一座山上還找到了民間傳說中順治出家的寺廟,並且在寺廟中還有順治和尚的塑像。下面且聽我娓娓道來。

    順治皇帝是清朝第三位皇帝,同時也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在最最年輕力壯的時候突然暴死,年僅23歲,成為清朝十大奇案之首。所以這就產生了傳說的土壤,其身後事有一個版本是順治並沒有死,而是剃度出家在了北京石景山的慈善寺,這個寺筆者親自探訪了。

    (此照片為筆者實拍的慈善寺山門)

    這個慈善寺也是一座明代的古寺,據說是明萬曆年間就建造了,筆者到達此地後發現此處是修行的絕佳之地,四周群山環抱,氣勢壯觀且荒無人煙,這個寺廟的建築佈局也很獨特,是按照北斗星的形狀,將各座殿宇依山而建,故而在寺廟的入口處就是北斗星形的勺子把處。

    順著山勢前行,目前大部分建築都已經修繕如初,有山門殿、接引殿、靈官殿等等都具在,而且在寺廟中還有大量的明清石碑,見下圖。

    接著前行,到達寺廟中一處叫做佛魔殿的地方,這個便是今天的主角,這個殿傳說就是順治皇帝修行的地方,在店裡目前還重塑一尊順治皇帝和尚樣貌的雕塑,各位上眼。中間的那個就是順治,而雕像後面的壁上的詩文據說是順治帝所做的七言,其中有一句非常有意思,“朕乃山河大地主,江山坐到幾時休?我今撒手歸天去,管他千秋與萬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不妨礙這位皇帝的兒子康熙皇帝在歷史舞臺上風生水起。

    也許,歷史上的這些迷案,正是歷史最大的魅力所在吧。

  • 7 # 傲嬌的小農人

    他是堂堂大清皇帝,卻生來命短,在順治帝短短的一生中,一共取了19個妻妾,他與其他皇帝不同,他只專情於一人。這個人就是董鄂妃,在順治帝眼裡,董鄂妃就是他的唯一。雖然他們兩個人不曾有過任何海誓山盟,但是那種感情是任何人都比擬不了的,能感天動地泣鬼神。甚至在董鄂妃死後,順治帝放棄大清皇位,毅然決然的削髮為僧,這樣的愛情真是令人羨慕。

    順治17年的時候,皇貴妃董鄂氏,生了嚴重的病,順治帝很是著急,請全天下的名義為他醫治,聲稱若能醫好愛妃者,重重有賞。可是天總不盡如人意,董鄂妃沒過多久,便死了。順治帝痛不欲生,為悼念董鄂妃,他五日足不出戶,不理朝政,整日借酒消愁。更是按照皇后的禮儀追封董鄂妃,要知道這是如此大的禮節,並且他在籌備董鄂妃的葬禮時,要求禮部要認真詳細,不管是哪一個細節都要,上報並且親自審閱。做完這些之後,順治帝便出家了。

    在史料中是這樣記載的,順治帝離家出走,清朝宮廷上下都驚慌失措,並且派大量兵力尋找,但是無果。為了不引起世人的非議,只好對外宣佈,順治帝駕崩了。但是這畢竟是謊言,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沒過多久,便被外界得知了真相,堂堂大清皇帝,竟為了一個女人削髮為僧,真是丟人,這件事情鬧得舉國上下盡人皆知。

    其實順治帝一生好佛,早在董鄂妃還沒有死的時候,他的公眾便供奉木降,佛像,還曾在自己的印章上刻著道人稱號,由此可以看出,他早就有了削髮為僧的念頭,還曾叫他最寵幸的內監也去出家當和尚,再加上寵愛的董鄂妃突然死亡,他倍受打擊,並以此為藉口皈依了淨土。

    據說在康熙皇帝親政後,曾經以去寺廟進香為理由,多次來到五臺山,看望順治帝,並且希望他能從陰影中走出,回到皇宮中,但是順治帝不為所動,康熙還曾為此寫下了,哀怨悼念的詩文。在康熙年間的時候,平常的地方是無法,看到宮廷的器物的,有人卻在五臺山上找到了,宮廷器物,這便足以證明順治帝曾經在五臺山出家。堂堂皇帝為了一人,甘願出家當了和尚,這樣的感情,也是與尋常人有很大不同的!

  • 8 # 蜀北一

    順治皇帝(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入關後的首位皇帝。

    作為帶領清軍入關,打敗李自成與南明,最終一統天下的帝王,順治皇帝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就是這樣一個有著雄心抱負的帝王,卻在二十四歲時因病去世,留給後人無盡猜想。

    民間一直流傳著一首傳言出自順治皇帝的詩詞《歸山詞》中言:“ 黃袍換卻紫袈裟,只為當初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緣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戰幾時休?朕今撒手歸西去,管你萬代與千秋。”

    而又有人說,這乃五臺山寺廟的“炒作”之法。

    但在現實中,順治皇帝雖為一國之君,卻也有諸多煩惱,不論是朝堂之上的國事,還是後宮之中的家事,都讓他很不開心。

    再加上他最寵愛的董鄂妃去世後,順治皇帝更是變得愈加消沉,就在董鄂妃去世僅半年後,順治皇帝便因病去世。

    因此,人們不禁猜想,順治皇帝是不是並非去世,而是因此看破紅塵了呢?順治皇帝心中一直以來本就有諸多不順,而董鄂妃的逝世,應該是壓倒他的最後一顆稻草。一代雄主,年僅24歲便與世長辭,很多人對此並不相信,因此才會紛紛猜測是否是有其他的原因,而順治皇帝歷來與和尚憨璞聰等關係密切,曾多次促膝長談,也促使人們猜測順治帝是否是出家為僧了。

    像金庸老先生的《鹿鼎記》中,就有關於順治皇帝出家的猜測與描寫,韋小寶還幫助康熙皇帝找到了出家的順治,父子相見的場景也是很感人。

    但是,關於順治皇帝是否出家,史籍中沒有記載,只是明確記載了順治帝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因天花病駕崩。更多的,就只是人們的猜測了,有點懸念也好,可以不斷的想象與豐富,歷史也就不會那麼生硬無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計劃人員是幹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