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球球影視娛樂欣賞
-
2 # 青松137905586
不用比,這是明顯愚弄人,這個我敢打保票,黎明早就寫過他評論,論影視來講,黎明真是強過張學友,這不應該是問題!就好比江濤與劉歡對比你說誰在歌唱歷害一樣!但要非拿歌唱水平比,那真的是張學友屬於大學本科畢業水準甚至還會高,而黎明屬於高中生水平,這是一個形象比喻二人不在一個檔次!不用討論!!
-
3 # 愛披薩愛美食
個人來說喜歡張學友多些,張學友是樂壇公認的“歌神”,在樂壇的地位無人能及,一些經典老歌一直是k歌的首選。像《吻別》《餓狼傳說》《如果·愛》等。作為演員的張學友也很專業,雖然演主角很少,他參演的大部分都是配角的戲,但是也不乏經典之作,像《東成西就》《阿飛正傳》等。也是獲獎不斷如《笑傲江湖》中嘗試反派角林平之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當然他的專注力還是在歌壇上,他在我心目中永遠是一個不老的神化。
1989年至1990年間,譚詠麟和張國榮先後退出香港音樂頒獎禮,張學友抓住機會成功成為寶麗金唱片公司主打歌手之一,並於1990年推出唱片《只願一生愛一人》,再次受到樂壇矚目。他的歌曲重新回到香港的幾個大型音樂排行榜上,並在同年幾個大型音樂頒獎典禮上大出風頭,成功繼承了前輩譚詠麟在寶麗金唱片公司斂獎的地位。在這期間,他推出了幾首華語流行音樂的經典歌曲,如《李香蘭》等。他亦曾翻唱杜德偉的《假象》(華星作品)和甄楚倩的《怎麼啟齒》(新力博德曼作品),成為《再度重遇你》和《地震》兩曲(皆為寶麗金作品)。
1991年,張學友開始在香港、廣州、上海、北京等城市舉行巡迴演唱會。同年推出兩張唱片《情不禁》和《一顆不變心》,其中收錄於《情不禁》專輯中的《每天愛你多一些》(改編自著名日本樂隊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歌曲《真夏の果実》)大受歡迎,除於當年奪得各大音樂頒獎禮的歌曲獎外,更分別於1997年獲得商業電臺“叱吒殿堂至尊歌”及“金曲廿載十大最愛”殊榮[3]和1999年獲得香港電臺“世紀十大中文金曲”殊榮[4]。《情不禁》和《一顆不變心》的成功,使張學友與劉德華和黎明在香港各大頒獎禮分庭抗禮。三人連同其後成功取代李克勤的郭富城,一起被封為後來影響華語樂壇一個時代的“四大天王”。張學友于1992年推出粵語唱片《真情流露》,當中9首歌曲曾經登上香港音樂流行榜,並多次佔據榜首位置,成為香港流行音樂上榜歌曲最多的音樂專輯之一,當中的《分手總要在雨天》和《相思風雨中》等亦成為經典粵語流行曲目之一。
-
4 # 大瓜影片
黎明是第一個到內地開演唱會的香港歌手,光是這個成績四大天王的張學友、郭富城和劉德華就無法企及。1994年,正處於事業巔峰的黎明首次到廣州北京開演唱會,場場爆滿,成為第一個吃螃蟹並且收穫頗豐的香港歌手。讓人欣慰的是,黎明在北京開完演唱會之後,還把收益所得的一千多萬捐給了當地的慈善機構。黎明能在二十多年前捐出一千多萬,演唱會的門票不知道得賣出多少才會有這麼多的錢。除此之外,黎明還是第一個到越南開演唱會的華人歌手,第一個歌曲打入南韓歌曲排行榜前十的外國歌手。要知道,就像我們以前國內非常有公信力的音樂排行榜一樣,外華人的歌曲要想打進來並且衝進前三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但是黎明就做到了,還衝到了第四,真的非常厲害。除了音樂方面有多項創紀錄的成績之外,鼎盛時期的黎明顏值非常高,位居四大天王之首,演技也十分突出。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黎明拍攝了《甜蜜蜜》《墮落天使》《城市獵人》《半生緣》《真心英雄》《玻璃之城》等多部高分經典作品,和著名大導演王家衛、陳可辛、許鞍華、杜琪峰等人都有過合作。如今黎明雖然排片量驟減、也不怎麼開演唱會,有些人開始唱衰他是四大天王裡過得最落魄的一個。其實黎明只是把更多精力放在捧新人身上而已,他現在做了老闆,雖然親自上陣的工作少了,但是透過投資和做專案的收益並不比其他三個人差。
-
5 # 音樂DJ小劉
個人來說喜歡張學友多些,張學友是樂壇公認的“歌神”,在樂壇的地位無人能及,一些經典老歌一直是k歌的首選。像《吻別》《餓狼傳說》《如果·愛》等。作為演員的張學友也很專業,雖然演主角很少,他參演的大部分都是配角的戲,但是也不乏經典之作,像《東成西就》《阿飛正傳》等。也是獲獎不斷如《笑傲江湖》中嘗試反派角林平之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當然他的專注力還是在歌壇上,他在我心目中永遠是一個不老的神化。
1989年至1990年間,譚詠麟和張國榮先後退出香港音樂頒獎禮,張學友抓住機會成功成為寶麗金唱片公司主打歌手之一,並於1990年推出唱片《只願一生愛一人》,再次受到樂壇矚目。他的歌曲重新回到香港的幾個大型音樂排行榜上,並在同年幾個大型音樂頒獎典禮上大出風頭,成功繼承了前輩譚詠麟在寶麗金唱片公司斂獎的地位。在這期間,他推出了幾首華語流行音樂的經典歌曲,如《李香蘭》等。他亦曾翻唱杜德偉的《假象》(華星作品)和甄楚倩的《怎麼啟齒》(新力博德曼作品),成為《再度重遇你》和《地震》兩曲(皆為寶麗金作品)。
1991年,張學友開始在香港、廣州、上海、北京等城市舉行巡迴演唱會。同年推出兩張唱片《情不禁》和《一顆不變心》,其中收錄於《情不禁》專輯中的《每天愛你多一些》(改編自著名日本樂隊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歌曲《真夏の果実》)大受歡迎,除於當年奪得各大音樂頒獎禮的歌曲獎外,更分別於1997年獲得商業電臺“叱吒殿堂至尊歌”及“金曲廿載十大最愛”殊榮[3]和1999年獲得香港電臺“世紀十大中文金曲”殊榮[4]。《情不禁》和《一顆不變心》的成功,使張學友與劉德華和黎明在香港各大頒獎禮分庭抗禮。三人連同其後成功取代李克勤的郭富城,一起被封為後來影響華語樂壇一個時代的“四大天王”。張學友于1992年推出粵語唱片《真情流露》,當中9首歌曲曾經登上香港音樂流行榜,並多次佔據榜首位置,成為香港流行音樂上榜歌曲最多的音樂專輯之一,當中的《分手總要在雨天》和《相思風雨中》等亦成為經典粵語流行曲目之一。
-
6 # 瓜瓜愛電影
兩人的成名都是從音樂開始,是人們熟知的“四大天王”之一,而張學友更是被冠以“歌神”的美譽。兩人在影視界也有不俗的發展,留下了眾多經典的影視作品。所以分別從音樂和影視兩方面的成就進行對比:
一、張學友
(一)音樂方面(列舉重要的音樂成就)
1、寶麗金時期
1991年推出《情不禁》和《一顆不變心》的成功,使得張學友與劉德華和黎明在香港各大頒獎禮分庭抗禮,三人連同郭富城,一起被媒體封為“四大天王”。
1993年是張學友音樂生涯的巔峰
1993年,推出國語專輯《吻別》,該張唱片在臺灣、新加坡、中國大陸以及其他海外市場發行,年度銷量超過400萬張,亦打破多個地方的唱片銷量紀錄,他的歌唱事業亦至此達到高峰。《吻別》在臺灣地區的銷量達到136萬張,保持著臺灣地區唱片銷量紀錄,此外這張唱片還打破了華語唱片在新加坡的銷量紀錄。同年,張學友舉辦了他個人的第一次世界巡迴演唱會。
1995年年初-1996年年初,舉辦100場世界巡迴演唱會,平均3天多一場,總觀眾人數達200萬人次,創造了亞洲歌手舉辦演唱會場次的紀錄,並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可。
2、環球時期
截至2000年,其全球正版唱片銷量超過6000萬張;同年張學友在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獲得“金針獎”。
2007年3月-2008年1月,他一共舉辦了105場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經由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可,打破歌手舉辦系列演唱會的場次紀錄。
2010年12月,他舉辦了《張學友1/2世紀世界巡迴演唱會》,演唱會為保證演出效果多采用室內場地。2012年5月,演唱會於香港結束演出。巡演的146場演出在77個城市進行,並在18個月內完成,總觀眾人數超過280萬人次,再次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紀錄;更以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12月29日期間,觀眾總數2,048,553人,創造了“12個月內巡演現場觀眾人數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二)影視方面
1986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霹靂大喇叭》。
1989年憑藉劇情片《旺角卡門》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1990年憑藉武俠片《笑傲江湖》獲得第2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1993年出演喜劇片《東成西就》。其飾演的丐幫幫主洪七,搞笑的形象深入人心
2002年憑藉文藝片《男人四十》獲得印度新德里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2007年在香港星光大道留下手印。
2010年主演文藝片《月滿軒尼詩》。2015年主演動作片《赤道》。
二、黎明
(一)音樂方面(列舉重要的音樂成就)
1992年4月,黎明舉行了20場世界巡迴演唱會,之後在香港紅館首次舉辦10場演唱會;年底黎明回到家鄉北京,在首都體育館連開4場演唱會,他也把北京演唱會的全部收益捐出用於支援慈善事業。同年,黎明與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並稱為“香港四大天王”。
1997年,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一連20場Live Version演唱會;在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上獲得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憑藉《只要為我愛一天》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金曲金獎。
2004年,黎明與林建嶽合作成立a music東亞唱片製作有限公司,集合了香港一批音樂人,共同挖掘培養樂壇新人。
(二)影視方面
1990年,與劉青雲、黎美嫻合作主演電視劇《人在邊緣》;憑藉這部電視劇黎明在香港走紅。1991年,與許冠文、許冠英合作出電影 《神算》,這部電影在香港收穫了三千六百多萬港元的票房。
1992年,與成龍、王祖賢、邱淑貞合作出電影《城市獵人》。
1997年,與張曼玉合作出演電影《甜蜜蜜》,該片被美國《時代週刊》選為1997年度世界十佳影片第二名;黎明在片中塑造了一個憨直木訥又十分執著的青年形象。
2002年憑《三更之回家》獲得第三十九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這部香港、南韓、泰國三地製作的影片亦打破了港產片在泰國的票房紀錄。
2003年,參演電影《無間道3》,飾演心狠手辣、為人陰險的楊錦榮。由於《無間道》系列電影上映後,廣受好評,這也是黎明影視生涯的巔峰之作。
結論: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雖然同為“四大天王”,但是在音樂方面的成就黎明不及張學友,特別是2000年以後。而影視方面的成就,張學友也要略勝一籌,拿過各種獎項,是對其演技的認可。
黎明近年來轉做音樂和影視的製作工作,轉到幕後,培養和扶持新人。黎明被譽為“慈善天王”,從初入演藝圈至今一直熱心參與公益事業,每年都會參加各類慈善活動並向慈善組織捐贈善款,其富有開創性的工作亦對香港慈善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黎明在過去11年內三度獲得香港特區政府殊榮,1998年,年僅32歲的黎明首次提名便獲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03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頒發榮譽勳章;2009年獲頒銅紫荊星章,以表彰他多年來不遺餘力的慈善和義務工作。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也許有“歌神”美譽的張學友是你心目的唯一,也許永遠帥氣、Sunny的慈善天王黎明才是你的最愛。
回覆列表
在香港地區肯定是黎明,因為四大天王巔峰的時候是九十年代初期,在那個黃金時期,香港份量最重的最受歡迎男歌手是由劉德華和黎明所包攬的,張學友直到1996年,黎明和劉德華的風頭已經不是很厲害的時候才拿了一次,也是歌手生涯唯一的一次,所以在香港地區,黎明的人氣肯定比張學友高,不過在全球的華人世界應該是張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