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鼠有大米
-
2 # 把書讀薄
睡足了再看
看書本來就容易睡覺。我也總是看看書就睡著。看書、睡覺,它倆都是我所喜愛的,所以,我不大糾結。睡足了,還有精神幹活。當然,要是睡多了的話,還是會心疼時間的。雖然我沒有蕭紅的自覺,蕭紅曾言:“生前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
一位作家在部落格上寫道:“我喜歡在書房裡發呆”,而我喜歡對著書慵懶,有時,我一天就是這個樣子:捧著書,看一會就蜷在椅子上睡著了,醒來再看,看到會心處,會拍桌子,然後繼續懶懶地蜷縮在椅子裡翻著書,不想動筆。唉,看,已足夠。這是我自認為特別幸福的時刻,能夠心無掛礙地看看書,沒有什麼煩心事來攪擾我。只可惜,這樣的時刻,並不多。
我覺得,讀書犯困,是人之通病。因為讀書時周圍安靜,自己也保持著身體相對平靜的狀態中,持續這樣的狀態時間久了,自然容易入睡。所以,不是說只有不愛讀書的人才犯困。當然,如果總是一拿起書就犯困,那就另當別論了。
那樣的話,就琢磨換一些趣味性強的書,或是自己感興趣的書,而不是硬逼自己看自己不大願意看的書。
或者是,看一會書,就起來活動活動,促進頭腦和身體的血液迴圈。不要在床上沙發等上面看書,因為易於睡覺。
-
3 # 總要會兩招
我從另外一個角度解釋一下,就是“條件反射”
【看書記就困的原因】為什麼看書發睏,那是因為“書”和“睡覺”形成了條件反射,只要拿起書,大腦就會認為要休息了,在大腦看來“書”約等於“睡覺”,二者已經連線起來了,這是有原因的,比如,從小就沒有培養出對書的興趣,所以大腦看到書後根本興奮不起來,時間長了之後會“書”就變成了大腦的抑制劑了。
相反,那些喜好看書的人,比如高考狀元、錢鍾書老先生等文學家,從書裡可以獲得很多東西,看書就是活躍大腦、書對他們來說就是興奮劑,身體會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會獲得很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會與書產生一種“戀愛”的感覺,勢必越看書越喜歡看。
【怎麼辦?很簡單!】必須把“書”和“睡覺”之間構成的條件反射,給它斷了!
1)既然看書容易困,困了就睡!要麼頭一天睡飽,要麼現在就睡,既然想睡了,就立馬睡!睡飽了接著看書。
2)看一些感興趣的書籍,有興趣才能看得進去,才能深入到書裡,才能忘記“睡覺”,你可以想象自己上學年代,避免被宿管發現,天天趴到被窩裡,打著手電,看一些武俠、言情小說之類的情景,雖然天色已晚,但是你腦子裡早就把“睡覺”拋到九霄雲外了,其實這個和現在晚上躲到被窩裡看手機一樣,越看越不困,因為感興趣啊。
只要感興趣什麼都無法阻止你閱讀3)從感興趣的領域逐漸向相鄰的領域涉足,不要行業跨度太大,比如:從文學跳到汽修,跨度太大了,很難把對文學的興趣和興奮,擴充套件到汽修領域。
回覆列表
一看書就困,以前我也有這樣的經驗,如果碰上晚上失眠的話,看書簡直是最好的催眠藥。
另外,我以前看書的時候還有個最大的障礙:注意力不集中,別人看到的我,坐在桌前既沒有玩手機,也沒有看電視,而在認真的看書,可頭腦裡卻天空行空,不知道想到哪去了。
我也曾一度很為此感到很苦惱,卻始終沒有找到解決的方法,當然,其實我壓根也沒有真正想過怎麼去解決這些問題。
直到參加了土豆老師的寫作課,想透過讀書寫作來賺取稿費,讀書效率低的問題慢慢地得到了改善。
因為當你開始以賺錢為目的去讀書的時候,你不用費多大勁就可以直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你會主動去克服重重困難。
當我開始養成閱讀習慣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賺錢的慾望似乎沒有那麼強烈了,心也沒有那麼浮躁了,一路走來,發現自己收穫的遠比金錢要有價值的多,那就是持續的學習。
持續的學習,拆開來看,只是一件件小事,時間長了,便是天與地的距離。
也許有人會說,我這樣讀書的目的過於功利性,其實,每個人人生中讀的絕大多數書是為了功利而生,不管你承不承認,比如:應試教育讀的所有書,想要學習某種技能讀的書……
功利性閱讀並沒有什麼錯,起碼這樣還能堅持讀下去,這就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