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曙光

    在養豬的整個過程中,保育豬是最難養的,這是不爭的事實,首先保育豬體溫調節能力差,行動不靈活,容易被母豬壓傷損失。其二初生仔豬沒有先天免疫力,容易生病。其三生長髮育快但消化器官不發達,消化機不完善。

    所以要想養好保育豬,首先要從母豬著手,做好母豬的疫苗接種,使其母豬分娩後,母乳中含有足夠的免疫抗體,奶豬透過吸奶既可獲得豐富的抗病毒抗體(如豬瘟、偽狂犬、口蹄疫等)。其二就是做好保溫工作,特別是冬天和春秋兩季早晚溫差大,晚上的保溫也特別重要。其三剛出生的仔豬要做剪牙工作,避免仔豬吃奶時,傷到母豬奶頭,而引起母豬拒絕餵奶,頭三天要特別注意照護好仔豬吃奶,保障每一頭仔豬都能吃到足量的初奶,這是要養好保育豬的關鍵之一。其四做好免疫保健,三天內做偽狂犬疫苗的滴鼻免疫,同時注射右旋糖酐鐵注射液,預防仔豬貧血。仔豬出生14天,肌注豬圓環病毒2型滅活苗,預防斷奶仔豬多系統衰弱綜合徵。21天注射豬瘟疫苗。28天肌注偽狂犬疫苗,35天肌注口蹄疫苗(最好注射口蹄疫O型、A型、亞洲1型三價滅活疫苗),90日齡接種第二次。60日齡注射(豬瘟、豬肺疫、豬丹毒)三聯苗。

  • 2 # 豬病課堂

    保育豬難養主要是因為,保育豬日齡小,腸胃功能發育不完整,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差,以及應激因素和管理因素對保育豬的健康狀況都有影響較大的影響,為了減少保育豬疾病的發生率應在飼養過程中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一般在仔豬在4到5周齡後斷奶,進入保育階段,仔豬在日齡20天后,如果出現腹瀉的現象,一般是因為教槽料新增不足和母豬奶水當中母源抗體減少,奶水質量差不能滿足仔豬的營養需求所導致的,建議採取提前斷奶,仔豬在7-10日齡後要及時新增教槽料,豬瘟疫苗建議在25天左右做,另外豬瘟疫苗應選擇毒性較小的細胞苗,子母同時免疫,很多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出現20多天的仔豬出現腹瀉現象,其實這和豬瘟抗體不足有很大關係,但是養殖戶因為仔豬正在腹瀉又不敢輕易做疫苗,導致仔豬腹瀉連綿不斷導致仔豬出現抵抗力下降,強行斷奶後疾病不斷。

    第二,注意飼養管理,斷奶要合理,仔豬在斷奶前3天可以適當減少母豬的飼餵量,為了讓仔豬飢餓感,仔豬不得不去採食開口料,這樣仔豬的腸道環境才能更好適應斷奶後採食。切記一刀切的斷奶模式不可取,採取移母留仔的斷奶方式,可減少仔豬斷奶應激。

    第三,仔豬發病傷亡,主要和周圍飼養環境有很大關係,仔豬怕冷,一定注意保暖,餵養方式最好按頓餵養,切記自由採食,避免仔豬因吃的多而出現消化不良型腹瀉。注意飲水清潔,夏季要做好滅蠅蚊工作。

    第四,有條件的豬場建議給仔豬做3針保健,可以有效避免仔豬降低仔豬的發病率。

    第五,為了增強仔豬的抗病能力,在仔豬飼料中可以適當新增黃芪多糖。

  • 3 # 泰山壓頂得挺

    豬從出生到出欄,大約經過哺乳期、保育期和育成期三個階段。在保育期(4-10周)間,如何讓斷奶仔豬平穩渡過困難的斷奶期,並保持穩定的生長速度尤為重要。斷奶仔豬轉入保育舍後生產環境發生了改變,很容易引起應激,這就要求飼養員把工作做細,“育仔如育嬰”。

    保育豬特點:

    1.抗寒能力差:仔豬從產床和母豬懷抱離開,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尤其對溫度較為敏感。如果長期生活在18℃以下不僅生長緩慢,還會誘發大量疾病。

    2.生長髮育快:食慾旺盛,常表現強勢和貪食現象。如果管理得當,豬隻生長迅速,40-70日齡就能體重增加一倍。

    3.對疾病易感性高:由於斷奶失去母源抗體的保護,而自己的免疫能力又未建立或不健全,極易感染疾病,如傳染性胃腸炎、豬偽狂犬等。

    要想養好保育豬,前期準備和後期精心飼養都不能少。

    進豬前——要準備好場地、裝置和藥品。場地消毒完畢,乾淨、乾燥;裝置檢修完畢、運轉正常;常用藥品準備妥當。

    進豬當天——在趕豬,裝豬過程中不能粗暴,以免引起豬隻受傷或應激;按照性別,大小,強弱合理分群,儘量做到同性別,同品種在一起飼養,種豬與肉豬分開飼養;表現異常的豬隻要單獨飼養、觀察。儘早使豬隻找到飲水器位置;進入後逐只檢查健康並治療,及時制止豬隻打架,以免受傷或應激;在飲水或者飼料中加入電解多維或阿莫西林粉防止應激和繼發感染。

    進駐後——前3天電解多維飲水,以緩解豬隻的緊張情緒;按照豬齡,合理調節溫度、水廁所水量;留意豬隻活動:飲水、採食、混養情況(是否打鬥)。

    最主要的是飼養人員要細心,並有耐心!!!

  • 4 # 空城舊念xy

    保育豬是斷奶仔豬,斷奶仔豬一般21天斷奶,70日齡轉群。保育豬就像剛斷奶的嬰兒一樣,具有生長髮育快、對疾病的易感性高等特點,需要要精心餵養,不可馬虎,否則對後期的成長髮育會造成很多不便,嚴重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仔豬出生後體溫調節機能差,保溫不好就易被凍死;當環境條件差或寄養不當,母豬咬仔致仔豬死亡。仔豬出生後缺乏先天性免疫力,自身也不能產生抗體,10日齡後才開始產生抗體出現保護力,因此易患病,常見病有肺炎、下痢、低血糖病、先天性震顫等。在某些應激條件下如環境衛生條件差、工作人員粗暴等,會出現咬尾或咬耳等惡癖,從而造成感染甚至死亡;仔豬斷奶後,環境、飼料等發生變化,都能引起仔豬應激,影響仔豬的成活率和生長髮育。 

     所以飼養保育豬須提供良好的保育條件,使用乾式發酵床保持保育豬舍乾燥、溫暖。豬舍溫度應保持在22-30℃,在冬季不能低於20℃,相對溼度50%-80%,同時要經常通風,排出豬舍的有害氣體。盡力創造適合仔豬生長髮育的保育條件。這種養殖方式是在圈舍裡鋪上50公分厚的鋸末,把發酵床菌種均勻撒到鋸末中,做成的發酵床表面柔軟溫暖,發酵過程中,鋸末中心層溫度能達到50-60度,傳導到床面溫度有25-30度,且四季恆溫,是一個完美的恆溫床,節省煤電等能源成本,且容易保暖,乾式發酵床墊料表面溫度,基本維持在25℃左右,同時作為墊料的鋸末、穀殼等感知溫度要比實際溫度高3~5℃,保暖性好適宜仔豬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C語言中,各類資料型別各佔多大位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