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方程式在比賽中既不是充電也不是換電池來補充賽車能量,而是直接換車,車手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從一輛車跳出進入另外一輛賽車。所以FE賽車的比賽車隊要為每名車手準備出兩臺完整的賽車進行比賽。除了電機和控制技術以外對民用領域可以說基本沒什麼貢獻,依然是基於能量密度很低的電池運作,而且在取向上和民用車也還有比較大的差異,並不太考慮續航和電池長期使用的衰減因素,只不過要在一場比賽中精準的計算電量來儘可能榨乾每一瓦功率,這也導致比賽規則和其他傳統燃油車比賽有很大差異,並不純粹是競速,而是在固定時間段之內的高速巡航能力。
FE比F1慢很多,但同為方程式的特性和接近的駕駛方式,吸引了很多下崗的F1車手參與,FE成了一個F1車手再就業的養老機構。而且FE相對F1這類比賽在場地上是反著的,絕大多數比賽都是街道賽,這樣更容易在市區引起比賽所在城市的關注,不過在國內依然關注率比較低。
個人感覺FE也沒有打算為民用領域創造多少前瞻性的技術,甚至還不如F1的KERS(動能回收)至少已經在量產車上有所使用來提升效能和續航能力。FE似乎更有野心想取代F1,但F1大部分人覺得短期不可能,他們覺得FE比賽並不純粹而且很慢。在中國普遍電動汽車行業還都挖空心思賺補貼的時代,沒有什麼人去關注FE這類技術能有多少投入民用領域。
FE方程式在比賽中既不是充電也不是換電池來補充賽車能量,而是直接換車,車手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從一輛車跳出進入另外一輛賽車。所以FE賽車的比賽車隊要為每名車手準備出兩臺完整的賽車進行比賽。除了電機和控制技術以外對民用領域可以說基本沒什麼貢獻,依然是基於能量密度很低的電池運作,而且在取向上和民用車也還有比較大的差異,並不太考慮續航和電池長期使用的衰減因素,只不過要在一場比賽中精準的計算電量來儘可能榨乾每一瓦功率,這也導致比賽規則和其他傳統燃油車比賽有很大差異,並不純粹是競速,而是在固定時間段之內的高速巡航能力。
FE比F1慢很多,但同為方程式的特性和接近的駕駛方式,吸引了很多下崗的F1車手參與,FE成了一個F1車手再就業的養老機構。而且FE相對F1這類比賽在場地上是反著的,絕大多數比賽都是街道賽,這樣更容易在市區引起比賽所在城市的關注,不過在國內依然關注率比較低。
個人感覺FE也沒有打算為民用領域創造多少前瞻性的技術,甚至還不如F1的KERS(動能回收)至少已經在量產車上有所使用來提升效能和續航能力。FE似乎更有野心想取代F1,但F1大部分人覺得短期不可能,他們覺得FE比賽並不純粹而且很慢。在中國普遍電動汽車行業還都挖空心思賺補貼的時代,沒有什麼人去關注FE這類技術能有多少投入民用領域。